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5/1924

  送走续相如,张越命人将制作好的疏勒沙盘抬来。然后他站到沙盘前,召集众将,道:“下面,吾与诸公商议作战之事!”
  他看着沙盘上显现的战场,拿着一根特制的指挥棒,指向红河上游,李陵约定之地,对众人道:“此战,我有八字,送与诸公……”
  “只打仆从,不碰匈奴!”
  众人听着,都不懂张越的意思。
  战场上还能选择打谁不打谁?
  张越看着众人,解释道:“公等放心,比起吾等,李陵比谁都要宝爱他的本部精锐!”
  对张越来说,汉军是他的同袍,是战友。
  而对李陵而言,他的本部精锐,是他争权夺利的工具,是实现他野心的依凭。
  他怎么舍得让其本部精锐来与汉军硬碰硬呢?
  若是那样的话,他岂会提议什么君子之战,还不擒二毛、不重伤?
  那不搞笑吗?
  在提议的那一刻起,张越就已经笃定,李陵的本部绝对不会在正面战场上直樱汉军锋芒!
  打头阵和送死的,一定是他的仆从军和炮灰们!
  除非汉军出现败势,不然,李陵的本部就绝不会动。
  张越甚至还猜测,就算是其大军战败,仆从军和炮灰们被打的崩溃,李陵的本部主力也不会出动。
  因为,李陵现在手里的那几个本部万骑,就像晚清李鸿章手里的北洋舰队一样。
  那不是用来对付汉军的!
  而是用来镇压异己,打击政敌的。
  李鸿章能保船避战,李陵同样可以保兵避战!
  说不定,在战场上,一旦出现颓势,第一个跑的就是李陵的本部!
  当然了,也不排除李陵脑子坏掉了,非要和汉军死磕。
  但那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张越看着众人,道:“诸公,请务必牢记,此战,从李少卿约战之时,就已非寻常意义上的战争了……”
  “这不是一场为了争夺地方,消灭敌人的战争,甚至不是一场通常意义上的军事活动!”
  “无论是对我军,还是对匈奴,都是如此!”
  “这是一场基于正治,而非军事的战争!”
  “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张越指着自己的脑子说道:“所以,公等请放下军人的思维,改以官员、朝臣的思维,考虑此事!”
  “我军此战的战略,非是杀死多少敌人,更非是缴获多少大纛,而是向天下,向整个世界,向所有人!”
  “无论他是匈奴人、疏勒人、大宛人、乌孙人,还是康居人、月氏人,展示我大汉王师的煌煌之威,展示我大汉天朝上国的王者之风!”
  “使天下人,无论他是谁,都知道——这世界,这天下,凡日月所照,星辰所经,皆为天子之土,天子之臣!”
  “此战便是要确立这个基础事实,并让天下人皆知此事!”
  “简单的来说,这一战的目的,便是打出一个百年无胡人敢轻汉,不敢弯弓抱怨!”
  “便是要令全世界皆知,汉最贵,其他次之!”
  “所以,此乃正治任务,百年大业,千年之基!”张越严肃的问道:“公等可明白了?!”
  ……
  疏勒城。
  汉军使者来的非常快,李陵使者刚刚回来复命不过三个时辰,举着节旄的汉使就带着那位鹰杨将军的答复回来了。
  李陵拆开书信,看了一遍,脸色就变得相当尴尬。
  因为,他发现,那位鹰杨将军的用词,真的是很不客气!
  甚至可以说,将他李少卿的脸皮给撕碎了。
  “汉英候、鹰杨将军,凉州刺史,钦命持节使者张子重,顿首再拜李公讳陵足下:幸甚!幸甚!吾闻明公,勇冠三军,智比孙吴,才为世出,故弃燕雀之志,以鸿鹄而高翔,因机变化,于是夺匈奴之权而自用,取孪鞮氏而代之……”
  只是这抬头的一段,就看的李陵面红耳赤,心悸胆焦。
  因为,这些文字,单独看好像是在吹捧他。
  然而实则,所有文字联系在一起,却是赤裸裸的讽刺、嘲讽,从人格、道德、品行的角度,将他李少卿嘲弄的体无完肤。
  弃燕雀之志,以鸿鹄而高翔?这不就是在说他叛国投敌的事情?
  其后的因机变化……更是直接点名了他的野心。
  将他的作为,赤裸裸的挑明了——你别在我面前装X,你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野心家,一个背主投敌,然后再叛主自立,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小人。
  李陵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看下去。
  “夫以尹稚斜之强,三败于汉,丧师二十万,忧困而亡,以狐鹿姑之明,困亡于漠北,身死而国分,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之邦,无取杂种!”
  “今昭昭天命,乃在于汉,天嘉祥瑞,亩产七石,圣王之政,泽被苍生!幸甚明公,犹知君子之道,心念先王之教,明公之邀,某敢不从之?”
  “必于十月癸未,阴阳交泰之日,率汉骑六千,与公会猎于红河北岸!其时,必如明公之约,申以君子之道,用中国军礼,吾当亲被甲胄,亲持斧钺,致师于万军之前!”
  将信读完,李陵长叹一声,心情既轻松又沉重。
  良久,他叹道:“吾今日始知,吾之罪孽,竟重于斯!”
  书信之中的那一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之邦,不取杂种’,让他尤其感慨、心悸、震动!
  因为,如今的世界,现在的汉家,就是这样的一个态度。
  无论古文、今文,不分儒法,黄老……
  所有人都认定了这个事实。
  天下之间,诸夏最贵,其他皆禽兽而已。
  易曰:上九,王用出征,无咎。
  诗云:夷狄是膺,荆舒是惩!
  春秋曰:夷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又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左传干脆直接点明: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
  简单的翻译就是:你们这些两条腿走路的禽兽蛮子,莫挨我高贵诸夏贵胄!
  思想有多远,麻烦你们滚多远!
  若不想滚那就去死!
  如果你们既不想滚,又不肯去死,那就是为难我中国君子,只好伐之、刑之、屠之!
  而这些,是李陵曾经无比认同,且至今依然根深蒂固于灵魂骨髓的思想。
  只不过从前,被他以种种方式遮掩、隐藏了起来。
  如今,却被那一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之邦,不去杂种’所唤醒。
  他颤抖着放下书信,努力的深呼吸,让自己的心绪安定下来。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他反复的在嘴里和心中念诵着这一句孔子的教训,才终于将心绪安定下来。
  李陵紧紧的握住拳头,在心中发誓:“昔泰伯入吴,不失中国祭祀;萁子东亡,仍为诸夏君子……吾之大业若成,百世之后,何愁天下不尊?!”
  只要他能继续下去,继续掌握大权,拥有西域,甚至漠北。
  那么,今日世人之不解、唾骂与指责,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未来史书之上,春秋之录,必有颂词!
  毕竟,他现在已经是西域匈奴的实际统治者。
  早已深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道理。
  只要事业做得足够大,那么黑点再多,黑料再多,也不愁没人替他洗白。
  甚至,只要分量足够大。
  连汉朝君王,也要对他服软,也要拉拢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