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7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9/1924

  但……
  “孤为何要一辈子都活在他人阴影中?”
  “孤为太子,数次监国,为储三十余年,为何却连用什么人,做什么决定,赏谁罚谁都不能自己做主?”
  “凭什么?凭什么!?”
  他握着拳头,很不服气!
  “孤又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刘据愤愤不平:“难道只有你们才是对的?孤就全是错的!?”
  当了三十余年太子,就被父皇不满了三十余年,现在,连儿子都要和他唱反调。
  他实在是意难平,实在是不服气!
  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有一个志向与心愿:告诉天下人,他才是对的!
  为此,他隐忍,他忍耐,他蛰伏。
  眼看着老父亲一天天老去,眼看着自己距离那至高无上的宝座越来越近。
  但,忽然有一天,他发现了,老父亲哪怕已经老到须发皆白,也终究信不过他。
  于是,太孙册立。
  这他也忍了!
  反正,太孙不是太子,而且刘进他也确实很喜欢,本就是要立储的。
  然而……
  去年,他被召回长安,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授业恩师,亲近大臣以及近臣们,一个个被老父亲派去的官吏绞杀。
  更知道了,老父亲竟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也不愿给。
  一道密诏,一句‘使朕百年后,太子乱家,卿可行伊尹故事’,将他打入那最深沉最痛苦的梦魇。
  那一日,他在被褥之中瑟瑟发抖。
  那一日,他在恐惧之中坐立不安。
  那一日,梦魇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孤岂能任人宰割?”那一日,他从梦魇中惊醒,握着拳头告诉自己:“孤安能任人操控?!”
  于是,名为统治者的本能在他心里苏醒。
  从那一天起,他就有着强烈的想要掌握自身命运,决定自身未来的意志!
  为此,他不惮与任何人合作。
  只要能掌握权力,只要能成为那真正的至尊!
  ……
  建章宫,玉堂殿,寝宫之中,袅袅香烟,萦绕于殿堂内外,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昌邑王真的是这样对太子说的?”天子翻看着手上的密报,问着在屏风后的人。
  “臣安敢欺君?”那屏风后的大臣顿首拜道。
  “料汝等也不敢!”天子放下密报,笑了起来,当年王莽为他建立的密报系统,实现的是双重管理,密谍、报告分属两个系统,而任何送到他面前的密报,都需要经过双重审核、认证。
  以确保没有人能在密报上耍花样,玩名堂,这使得他这个天子得以获得足够的信息与情报。
  从而令他哪怕现在身体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也依旧可以做到掌握全局。
  “昌邑王……”天子忽然叹道:“可惜了啊!”
  刘髆聪明、果决、善断,而且知人善用。
  然而,身体不好,不是合适的储君人选,不然的话……
  不过也好,如今,太孙可比刘髆合适多了。
  天子拿起放在自己案头的那些从河西发回来的有关太孙的报告,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然后问道:“太子之后有什么表示?”
  “臣等不知……”那屏风后的大臣拜道:“臣等只知太子登车之后,屏退左右,独自静思了数个时辰,直到当夜夜宿行宫,方才与人说话……”
  天子听完,沉默良久,方才叹道:“太子,终究只学了朕一半的脾气啊!”
  他这一生,知错改错,但绝不认错。
  而太子表面上看着,似乎礼贤下士,宽仁待人。
  实则,只有少数人知道,太子知错认错,但从不改错!
  一字之差,天壤地别!
  深深的吁出一口气,天子就对屏风后的人吩咐:“诸王入朝,随王来朝的大臣、名士及勋臣名单,可已经准备好了?”
  “回禀陛下,臣等已经将诸王随行大臣、勋臣及博士、太傅等人履历、背景都已经造册完毕!”
  “善!”天子抚掌赞道:“宗室之弊,已沉珂三十余年,是时候打开门,扫扫房子,通通空气了!”
第1194章
诛心
  夏末,长安城忽地热闹起来。
  每天都有诸侯王入京。
  河间王、中山王、赵王、平干王、清河王……
  一时间,长安戚里的王府宅邸,复活了过来。
  往来皆鸿儒,谈笑有公卿。
  而他们的到来,也激活了长安城沉睡已久的长漂士子们的热忱。
  投书、宣讲者,日益增多。
  只是,这些诸王来的太迟了。
  如今,长安城中余下的长漂们,质量委实难言。
  因为,这些人基本都是被过去三年公考所筛选剩下的淘汰者。
  有关系、有门路,甚至只是机灵的,都已经通过公考,或为县道之官,或为九卿有司之吏。
  这就让人有些头疼了。
  但没有办法,诸侯王们每次进京,都要带几个人回去。
  不然,别人会以为其不能‘得人’!
  这可是很要命的指控。
  所以,诸王大臣们只能硬着头皮,从矮子里拔将军了。
  不过,这却也方便了其中某些人,暗地里的操作。
  “张子重如今何在?”某个官署中,一个文人低声问着面前的官吏。
  “据说去了太学……”官吏答道。
  “董越请去的……听说是要其给太学生们上课……”
  “是吗?”文人扬起眉头:“迟不去,早不去,偏生现在去……”
  “他难道以为,靠着太学就能翻盘了?”文人满眼的嘲讽与不屑。
  “还是小心点好……”官吏道:“张鹰扬可不是一般人物!”
  “项王尚且难免乌江自刎……”文人轻蔑的道:“粗鄙武夫,如何能知这文字之妙?权术之利呢?”
  “小心无大错……”那官吏看着文人,沉默片刻后,忍不住提醒:“须知,如今张鹰扬可是兼了卫尉!”
  “卫尉算什么?”文人更加不屑了:“他难道还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调兵入城不成!?”
  那官吏看着文人,眼神忽然变得像看傻子一样。
  一般人确实是不敢的,但那人是张蚩尤啊!
  一个奉命出使就敢带着几千人和一帮杂牌,打向漠北,还被他成功了的张蚩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9/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