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8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7/1924

  这也等若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镇委派到连队。
  使得张越对军队,特别是鹰扬军的控制日渐坚固。
  现在,整个鹰扬军,甚至绝大多数的汉军,都已经只知丞相而不知其他。
  军饷是张越派去的官吏在发,晋升也是从张越控制的大将军、太尉府中签发命令,赏赐更是直接以张越的丞相名义下发,就连惩罚、审判,也是以丞相府直辖的总护军都督府的名义宣布。
  由是,执生杀之大权,掌兵戈之重任。
  也是靠着军队,特别是军队里的中高级军官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张越直接控制了整个汉家天下的权力——如今的汉室将门,再非过去那种盘踞地方,限于一地,诉求不过富贵、显赫的封建军事贵族。
  而是已经被张越绑上了他的战车,与工商业、种植业、殖民产业息息相关的利益集团。
  大抵类似于后世德皇的容克,既是旧时代的遗留,也是新世界的主人。
  可笑的是,知道这事,察知这个情况的人很少很少。
  很多官员贵族,到现在都还以为,游戏模式是过去那种呢!
  仿佛张越要是不肯和他们合作,他们就能有办法掣肘甚至搞破坏、拖后腿,恶心他这个丞相。
  但那些人那里知晓,时代早已经变了。
  这十多年来,依靠武苑招考,军方推荐培训以及战功入学等种种制度,大汉武苑、太学,每年为汉军输送上千名合格的军官。
  汉军本身也注重培养有文化,知军事,懂地理的人才。
  便是在这长安城外的鹰扬军中,队率以上的军官,已经全部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能力。
  懂数学,知地理,明经义,通制度。
  这些人在军队是军官,一个命令,就能带着部队,控制一个县,接管全县事务。
  张越看着眼前的将佐们,挥了挥手,道:“公等且与吾入营说话!”
  于是,便带着鹰扬军留守在长安的这数十名将佐,步入中军大营内。
  在这些人簇拥下,张越坐到主位,然后挥手:“公等皆坐!”
  待得众人落座,他就没有客套,直入主题,道:“近来关中雪灾,有劳诸公,率鹰扬军上下,协助地方官府救灾……”
  众将立刻起身拜道:“为丞相效命,吾等之幸也,不敢言劳……”
  “唉……”张越摆摆手,道:“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则公等能遵命令,亲入乡亭,与民共抗雪灾,此等君子之行,吾甚嘉之,以表天子,提拔、嘉奖一批在雪灾中有功之士……”
  众将听着,都是微微自傲。
  但张越却是话锋一转,道:“然则……”
  “吾闻各部报告,左冯翊、右扶风中,颇有官员阳奉阴违,隐匿灾情,乃至于坐视百姓陷于水火、冻绥之中……”
  众将闻言,纷纷抬头,看向张越。
  他们知道,这就是丞相亲自来军营的目的。
  于是一个个昂首挺胸,随时待命。
  果不其然,张越大声道:“此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今灾情如火,百姓困于水火之中,吾不愿与彼等庸吏暴官虚与委蛇!”
  “以吾将令……”
  所有将官全体起身,恭身候命:“请授命!”
  “鹰扬左都尉,立刻拔营,往右扶风,接管辖区一切军民事务,令各县、乡官吏,原地待劾!”
  “鹰扬右都尉,自往左冯翊,接管所有辖区一切军民事务,组织救灾、恢复生产,令上下人等,原地待劾!”
  “鹰扬火枪营、鹰扬骑兵营,屯于万年,随时候命!”
  众将闻言,纷纷抬头,接着轰然应诺:“谨遵丞相将令!”
  自延和后,为了国家和天下,军方一直在忍耐。
  忍耐着文官们的种种毛病,冷眼看着那些家伙上跳下蹿,争权夺利。
  忍着他们对军方利益的侵蚀,对他们各自家族利益的侵犯。
  现在……
  终于再也不用忍了!
  大汉军方,会让他们知道,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
  于是,立时,整个大营营门敞开。
  一支支杀气腾腾的兵马,从其中踏步而出。
  绛色的甲胄,玄黑如墨,红色的战袍,鲜艳分明,飘扬的战旗,让人生畏。
  时隔十余年,鹰扬军再次破开封印与约束,将他们的力量,展现在世人之前!
第1303章
今日再呼张蚩尤(1)
  永始九年十二月初三。渭城右扶风官署中,扶风太守严宣,舒坦无比的高卧于铺着厚厚的白熊皮的软塌上,几个碧眼白肤的胡姬,穿着宽大的袍服,跪在他面前,为他捶打、按摩。
  在屏风后,更有两个胡奴,跪在地上,捧着夜壶,随时候命。
  此外,在他所卧的软塌之后,两个严家的家臣,恭恭敬敬的侍立着。
  其中一人还拿着一块羊绒织成的软巾。
  严宣伸出手,那人就立刻上前,用细细的羊绒巾,为他擦拭双手。
  待擦完之后,那块价值数百钱的羊绒巾,就被其丢到了软塌后的一个竹筐中,其中,已经有十几条的羊绒巾被弃于其间。
  很快,就有奴仆趴在地上,爬到软塌后,恭恭敬敬的将装着羊绒巾的竹筐带走,又奉来一个装满了崭新羊绒毛巾的竹筐。
  “明府……”这时,一个穿着玄衣的佐官,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一看到严宣,马上就说道:“您怎么还躺在这里呐!外面都要翻天了!”
  严宣睁开眼睛,看着来人,坐了起来,笑着道:“怎么了?少卿……地方上的刁民又在闹事?”
  自永始后,关中三辅的地位就大大提升。
  京兆尹更是被文官视为迈入九卿执政的坦途!
  而右扶风、左冯翊,也被认为是两千石中的清贵左选。
  原因很简单——右扶风、左冯翊这两个关中郡级官署,相较过去,并无太多事情需要处理。
  考举选用的地方佐吏、太学毕业生出任的县、乡佐官以及本地佐吏提拔的干吏,都能很好的将地方上的庶务处置完毕。
  而他们处置不了的,也不用麻烦右扶风、左冯翊。
  自有丞相府亲自派员处置。
  换而言之,这右扶风、左冯翊,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安置关系户的机构。
  朝中执政卿大夫们,最喜欢将那些亲戚、门生塞到三辅官署。
  像严宣就是当朝三公执政御史大夫邓律的女婿。
  因乃翁推荐,任为右扶风已经有两年了。
  在这个位置上,严宣过的可谓是潇洒至极,快活无比。
  每天仅需去官署点卯一下,就可以回来躺在高屋软塌之上,享受人生极乐之事。
  休沐日时,更是可以驱车,带着妻妾家小奴仆,浩浩荡荡,去南陵采风,到茂陵游玩,去阳陵、长陵观赏赛马,到长安观看撞球、蹴鞠比赛。
  只不过,严宣比起他的前任们,并不是完全想混吃等死。
  他有着自己的野心。
  所以,依仗着右扶风的权柄,这两年来,也深入的介入过地方庶务。
  很是扶持了一些亲信,靠着他们,严宣成为了右扶风自永始纪年之后,权力最大的太守。
  “哎呀,我的明府啊……”
  “要是刁民闹事,吾也不至于如此苦恼!”来人却是哭丧着脸,来到严宣面前,长身作揖拜道:“我的明府呦,大难临头也!”
  “你我之事,怕是要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7/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