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19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0/1924

  他这个天子,想要临幸女人,马上就会被阻止。
  而且借口冠冕堂皇:陛下,丞相有曰:天子年少,当远女色,以养其身!
  于是,就连太后,也不敢送女人给他了。
  但,小皇帝根本不敢质疑,更不敢反驳,他弱弱问道:“以丞相之见,朕当以何行以解天下之虑?”
  心中却是忍不住想着:“若是这张子重解除了女色之锢……”
  于是,少年天子难免心猿意马。
  张越却是轻轻一笑,上前一步,拜道:“臣不才!”
  “前时,臣与群臣,曾与陛下及天下约法七十二章……”
  “其中有法曰:天子,奉天下而执社稷者,法当立之以贤……故,凡立后,必以刘氏贤能之人为之……”
  “这也是太宗皇帝的遗风!”
  “当年,群臣迎立太宗,太宗三让天下,最终在群臣殷殷恳请之下,方才南面称制,其后立后,又推让吴王、楚王,最终还是在群臣的劝说下,太宗皇帝方才知道了,孝景皇帝的贤能,于是立为储君,果然,文景之治,千古不朽!”
  “陛下亲太宗之子孙,社稷之主也!”
  “安能不效太宗之贤?”
  小皇帝听着,人都傻掉了。
  就听张越义正言辞的道:“臣斗胆,愿效祁黄羊之举平公故事!”
  “臣子章,乃先帝南阳公主所出,亲世宗之外孙,允文允武,德才兼被,天下皆颂,士人皆誉,凡一岁,犹能行路,实乃汉室不二之人选,社稷未来之依凭!”
  “愿请陛下,建为皇太叔,以告天下!”
  小皇帝目瞪口呆。
  整个宫室上下的宫女宦官更是惊的下巴都掉了。
  “还能这样子?”小皇帝问着自己,整个人都傻掉了。
  “难道陛下,以为臣子才德不具,贤名不广吗?”张越直愣愣的看着小皇帝。
  这时候,跟着张越来的人和上上下下的宫女宦官,也都反应了过来。
  哗啦啦,无数人全体跪下,面朝小皇帝,齐声拜道:“臣等皆以为,英国公世子允文允武,德被天下,才学无双,天下归心,万国景从!”
  “使能定天下,安社稷者,非英国公世子不可!”
  “愿请陛下以天下为重,策世子为皇太叔,宣告天下,布于万民!”
  一个穿着甲胄的列侯,甚至爬到小皇帝面前,一边磕头一边义正言辞的说道:“若是陛下不答应,臣今天便撞死在陛下面前,血溅三尺,使陛下知臣之忠!”
  小皇帝傻了。
  他战战兢兢,他磕磕绊绊的吞咽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群臣与那些如狼似虎的军人。
  终于无可奈何,用比哭还难听的声音道:“朕……朕……朕……安敢背天下之望?”
  “英国公世子,确实深得人心,朕……朕以为,将来能奉社稷安天下者,舍世子,其谁能为?!”
  “便如卿等所愿……”
  “以英国公世子章为皇太叔,命御史台制诏……”
  说完这句话,小皇帝整个人都瘫软在了床榻上,泪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他知道,汉家社稷……亡了!
  在他手上亡了!
第1328章
天下谁属(4)
  汉永始十年七月,天子以‘朕德薄而无后,有伤祖宗之德……英国公世子章,亲朕皇叔,世宗之苗裔,允文允武,德才无双,朕见贤而喜……乃问有司,有司皆云:今能安天下、保社稷者,非英国公世子不可……其令宗正,策英国公世子章,为皇太叔,为天下储,社稷保!’
  于是,今年连两岁都没有,刚刚会叫阿妈、阿爹的张章,莫名其妙的披上了章服,戴上了九琉,然后被自己老爹,抱到了宣室殿上。
  然后,在京文武两千石及有司司曹主官、鹰扬旅校尉以上军官及关内侯以上的贵族,乌泱泱的两千余人,在这宣室殿中,集体对着一个两岁的稚子,顿首而拜:“臣等恭问皇太叔安!”
  自然,接着就是大赦天下。
  为了让天下人更加清楚,并记住汉室法统,将要从刘氏转移到张氏身上的未来。
  张越更是放出了他憋了许久的一个大招:太学、武苑扩招!
  以皇太叔得策,命太学、武苑今年的录取名额,各增加五千个!
  同时,增加今年考举的录取范围。
  这两个组合拳一下来,整个天下,都沉浸在了‘国家有储’的喜悦中。
  统治阶级,特别是地主、富商与权贵们,拍手称快。
  原因很简单,能考上太学、武苑的,自然大多数都是他们的子侄。
  当然了,寒门士子也有机会。
  但那太渺茫了!
  可以说是万中无一!
  旁的不谈,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与练习、复习的强度,就能让上层人家的子侄,将寒门子弟远远的甩在身后。
  寒门学子再刻苦,能比得上那些从小就有名师教导,蒙学开始,就不计成本的做着各种习题册,数年甚至十余年题海战术磨砺出来的精英?
  至于考举,那上层的优势就更大了。
  都不需要出盘外招,单单就是一个知识储备与见识差距,就足够让他们将绝大多数的重点职位包揽。
  哪怕张越拉偏架,也拦不住这些人在国家关键机构与关键部门中的位置越来越多。
  所以,这其实就是定向的在对上层统治者释放福利。
  而且是光明正大的释放福利!
  自然,哪怕是最顽固的铁杆汉家忠臣,也没办法拒绝这样的好处。
  更何况,这种人其实早就已经差不多绝种了。
  士大夫们,更是在得知了这个事情后,立刻就开始全方位洗地了。
  “这怎么能算篡国呢?”
  “英国公世子也是世宗之后,大汉苗裔啊!”
  “什么?你居然说‘出嫁从夫’,南阳公主既然出嫁,其子嗣就不该被视作刘氏之后?”
  “汉律上可不是这么说的哦!”
  “就是民间的女儿,嫁出去后,也是有权力继承父母遗产的呀!”
  “不然,何必给嫁妆呢?!”
  “所以啊……公等何须惊慌?”
  “皇太叔未来即位,吾等依然是汉臣,依然有汉禄可食!”
  “至于天子改姓张了……”
  “尧舜禹,异姓而王天下,其法统从未断绝!”
  于是,地就被洗的干干净净。
  舆论上,特别是各大学派的报刊,在审查官员的督促下,纷纷发表文章,无限跪舔长安的决定和天子圣旨。
  许多不要脸的人,甚至将此事与当年尧传舜联系起来。
  汉家尧后,而张氏舜后的说法,一时流行天下。
  广大人民,自然是士大夫们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特别是在张越的基本盘,齐楚的东南之地与河西四郡,各地百姓,纷纷欢庆起来。
  烟花爆竹的销量节节攀升。
  而在朝中,两千石列侯们,更加开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0/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