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1924

  他身后的诸将纷纷拱手道:“还请侍中多多赐教!”
  “不敢当!”张越笑着拱手请道:“还请君候与诸位将军入座……”
  说着就和刘进带着众人,入了官衙正厅。
  宾主各自落座,刘进自然端坐上首,而张越和李广利则分坐其左右,其余诸将则各坐两列。
  立刻有着下人,奉上茶点。
  “还请君候为殿下介绍一下诸位将军……”张越落座就笑着说道。
  李广利闻言忙恭身道:“这却是臣疏忽了……”说着就起身对刘进和张越脱帽一拜,然后才道:“请容臣为殿下及侍中介绍……”
  他先走到左侧,对着那位坐在第一位,看上去身材高大,但看上去颇有些文雅模样的将官介绍道:“此乃臣的长史王宣……”
  “王公昔年曾入读于太学,太始中闻得西域车师等国侵害汉商,愤而投笔从戎,十余年来殚精竭虑于佐军之事,军中大小事务多赖王公辅佐之!”
  王宣立刻起身,对刘进恭拜道:“末将王宣拜见殿下……”
  然后他就目光灼灼,像看美人一般盯着张越。
  当年董仲舒在世时,他曾旁听于茂陵,后来更成为太学生,算是董仲舒的门徒,与董越也算有些交情了。
  所以,他知道现在公羊学派是将未来希望押注在这位侍中官身上的。
  更知道,这位侍中官献《春秋二十八义》于太学的事情。
  自然对张越充满了好感!
  张越对他,更是有着无穷好感!
  因为,若张越没有猜错的话,这个王宣大约就是历史上,李广利带着大军深入郅居水时,想过发动兵变,捕拿他的那位无名长史了。
  这样的人,确实是值得尊敬的。
  李广利却是继续来到下一人面前介绍着:“此乃将军李哆!”
  “李将军素有奇谋,曾与臣共伐大宛,多次献策,出奇计破大宛城塞无数!”
  张越一听也是肃然起敬,将军李哆!
  这可是一个智囊型的名家,他的成名战不止是一个大宛战争。
  在天山战役中,据说就是他献策,使得李广利找到了匈奴左贤王的破绽,击破之,阵斩一万多!
  李哆身材就比较粗矮了,身高可能与张越相差无几,看上去低眉顺目的,属于那种一声不吭的老实人。
  若李广利不说,张越根本想不到他就是哪个被匈奴和车师人称为‘狐狼’的汉将了。
  狐是形容他的狡诈、多谋,而狼则是对他凶残的概括。
  据说,只要被他找到破绽,他就会立刻抓住,并狠狠的撕咬上去。
  大宛战争中,还只是校尉的他,就曾经连出计策,不断调动大宛郁成王的主力,最终为汉军主力创造全歼那个大宛贵族部队的机会。
  “臣李哆见过殿下……”李哆微微恭身,很矜持的向刘进和张越一一致意。
  ……
  李广利一路介绍下来,将随行的十余位将官都介绍了一遍。
  比较遗憾,张越想要认识的赵新弟、赖丹等人似乎没有随行而来。
  但,张越却也认识了好几位在当世声名显赫的猛将。
  譬如,第一个先登大宛王都贵山城的汉将李循,率军攻破了轮台国,并率部开始屯田轮台的轮台都尉王申生,曾在大宛战争中顺便带部队去康居国打了一回酱油,第一个率部跨越葱岭的诸夏将领时任校尉现任居延破虏塞都尉上官相如(虽然当时真正的领军人物是起父将军上官桀,但现在这位故少府卿已经老迈,归于田园)。
  尤其是上官相如,张越一听他的名字,再听介绍,就眼里冒光,心里痒痒的很。
  或许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不少汉商和汉使,越过了葱岭,走向了中亚、南亚和西亚。
  但是,真正带着成建制的汉军,突入葱岭的,却只有上官桀父子了。
  这个意义无比重大!
  这是有史以来,诸夏军队到过最远异域。
  要几十年后,才被陈汤打破这个记录——陈汤征讨郅支单于,打过了沩水(阿姆河)。
  再然后就要等到盛唐时期,安西都护府的大唐军队了。
  再之后,就没有诸夏军队越过这个极限了。
  毫不夸张的说,上官桀父子那次去康居打酱油算是中国军史上排名前十的远征了。
  可惜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当代人或者史官,在如今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
  老上官桀在朝的时候,甚至都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只是带着大约三千汉军的步骑部队,追着大宛郁成王的残部,追进了康居境内,然后和康居王打了个照面,在兵锋下康居人交出了郁成王和他的部下,然后老上官桀和上官相如就心满意足的带着俘虏离开了康居境内。
  中间和康居军队小规模的‘切磋’了一下,大约‘深入交换了意见’‘表达了大汉帝国对于康居庇护战犯郁成王的严重不满’。
  至于,汉军追击战犯,为何追到了康居境内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自然不会有人提起。
  但别人不懂,张越懂!
  西域诸国,那些与汉室不接壤的国家里,对汉室敌意最大的,就是这个康居了。
  历史上,就是康居人庇护郅支单于,才导致了陈汤远征。
  哪怕就是在现在,康居人也是野心勃勃。
  不过呢,康居的渣渣们,属于西元前的大波波,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他们每一次想要插手东方事务,都被吓得屁滚尿流。
  大宛战争如是,后来的汉匈战争也是。
第279章
论兵西域(1)
  李广利将各部将都对刘进和张越介绍了一遍,然后便道:“此番臣与诸将特地来新丰求见殿下与侍中,乃是恳请殿下与侍中,支持臣与诸将提出来的‘鞭不臣之车师’的战略……”
  李广利开门见山,目光灼灼的盯着刘进,说道:“车师者,乃故师余孽也!”
  “元封三年,天子命将军赵破奴、中郎将王恢,征讨楼兰、故师,王恢军破故师,得其王,将军赵破奴斩首楼兰王……故师既破,北逃匈奴,后复归故地,分为车师、蒲类诸国……”李广利害怕刘进和张越不知西域诸国的演变,于是介绍道:“楼兰如今归附汉室,质子长安,然车师王与龟兹之属,却听从匈奴日逐王麾下僮仆都尉等指使,与汉为敌,屡辱汉使!”
  “今岁夏四月,车师王更兵逼楼兰,欲劫掠忠汉之臣属!彼辈为虎作伥,罪不可赦,故臣请殿下与侍中,为臣言之!”
  刘进听着,却忽然扭头笑着看了看张越,心里面叹道:“张侍中所言竟与贰师将军之言分毫不差!”
  刘进当然对西域没有什么了解。
  但前段时间,车师王兵逼楼兰之事,传的沸沸扬扬。
  现在又有李广利回朝求战,所以,他就与张越商议西域之事。
  张越自然将回溯的史料,做了些整理,然后就向刘进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情况。
  虽然说得很泛滥,但却也帮刘进理清了脉络,至少知道了西域主要国家的过去和现在。
  就如那车师,本是姑师逃亡匈奴的贵族在匈奴人扶持下建立起来的。
  当然,李广利所言的,也有些是刘进初次听说。
  于是,刘进不免好奇的问道:“将军,可否为孤介绍一下那匈奴日逐王麾下的僮仆都尉……”
  日逐王,他已经从张越那里得知,乃是匈奴失去河西、河套之后,在西域方向增设的一个大贵族名称。
  素由匈奴单于的兄弟或者子侄担任,主要负责西域事务。
  但这僮仆都尉,刘进却是初次听说。
  李广利闻言,微微一楞,他没有料到,这位长孙似乎对西域情况有所了解?
  这是什么情况?
  要知道,如今天下熟悉西域事务的除了军人,就剩下大鸿胪衙门里的一些专门研究西域各国的官员了。
  而这些人一向深入简出,是一群十足的书呆子。
  但他还是如实道:“回禀殿下,那僮仆都尉乃是匈奴单于命其日逐王设置于西域的官吏,其地位大约类比故匈奴大都尉或者大当户之属……”
  “为了逃避王师征伐,匈奴人将这僮仆都尉的屯兵点设置在西域的焉耆、危须、尉黎三国,僮仆者乃音译,顾名思义乃匈奴奴西域诸国兵也……”
  “其部又号为‘骑田’,乃匈奴役使西域各国民众为之耕田为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