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1924

  那太子的位置还能稳固吗?
  只是可惜,认知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博望苑里,敌视和仇视这个年轻的侍中官的人多如牛毛。
  所以张贺是真的怕,那些猪队友,把一个好好的自己人逼成了敌人。
  他们又不是没有干过这样的事情!
  驸马都尉金日磾,在很久以前,其实对太子还算友好和亲近。
  但就是博望苑中的某些人,总爱拿他的出身说事,动不动就说什么‘休屠余孽、夷狄孺子’,在自己的转圜下,金日磾都忍了。
  但……
  有一天,有一个不知道真傻还是假傻的混蛋,居然写了一篇文章,暗讽金日磾的生母在匈奴的时候不检点。
  更让人错愕的是,很快这篇写的也就一般般的文章,居然被金日磾知道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金日磾侍母极孝,他也一直自我标榜是大孝子。
  太子之臣居然辱及其母?!太子却只是将之除名,逐出博望苑?!
  这只能被他以为是太子授意!
  从此这位一度亲近太子的天子重臣,疏远了太子。
  甚至连逢年过节,也不再去东宫拜谒,只是派了一个庶子去问礼。
  张贺又能有什么办法?
  有时候,张贺也感觉很累,想着是不是干脆不管这些事情了。
  他爹留下的遗泽,非常非常多。
  多到他和张安世两个人,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做,无论将来是谁上台,都不能亏待他们!
  原因很简单——当今天子诸王,除了刚刚出生不过一年多的刘弗陵,其他三王,包括已故的齐怀王刘闳,统统都是他老爹张汤代君所立。
  包括这几位大王的元服、封国和册封诏书,皆是他老爹亲自选择的。
  这是张氏至高的荣誉!
  也是张氏的底蕴所在!
  未来,无论是哪一系上台,作为张汤之子的他们,都一定会被恩赏,被重用!
  但……
  他终究还是没忍心。
  太子对他不薄,几如国士,推心置腹,信任有加。
  他不能也不敢背弃太子。
  想着这些往事,张贺就带着张越,穿过了一个个阁楼,来到了一间灯火通明的大殿前,然后他便提起绶带,轻身对张越微微恭身,走到殿门口,大声宣礼:“侍中领新丰令张子重觐见太子!”
  殿内,十余名训练有素的赞礼官立刻呼应:“侍中领新丰令张子重觐见太子!”
  声音洪亮,通传整个大殿,让即使处于歌舞与琴瑟之中的士大夫们也能听得仔仔细细,明明白白。
  啪嗒!
  在这瞬间,许多原本还谈笑风生的士大夫脸上的笑容凝固起来。
  他们依然还记得,就在一个多月前,就在这博望苑里发生的事情。
  很多人甚至还记得很清楚,太子家令郑全自缢被发现时的模样。
  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舌头伸的长长的,脖子都被白绫箍成了青紫色。
  在他自缢的卧室的案几上,放着一封谢罪书……
  很多人想到这里,就感觉小腿肚子都在发抖。
  似乎,好像,大概,张蚩尤来一次博望苑,谷梁君子们就要蒙受一次打击和损失。
  如今在场的人,甚至还有就是上次被aoe扫到,被迫宣布‘闭门思过’的人。
  咯咯咯……
  有人因为恐惧,连牙齿都在战栗。
  更多的人,则悄悄的将身子向后挪了挪。
  没办法,事实已经证明,在长安的谷梁君子们,绑在一起也打不过那个张子重。
  而且,对方也不是没有人。
  想车轮战?
  太学的那帮肌肉男,闻风而至。
  如何打的过?
  几十年了,谷梁学派就没有打赢过公羊!
  一次也没有!
  如今,甚至被一个连公羊学子都不是的黄老学派的弃徒,用《春秋》大义抽脸。
  上次被打的那一巴掌的掌印,现在都还留在脸上,火辣辣的疼的厉害……
  谷梁君子们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绝对不傻,也不会蠢到明知道会被打脸,还送脸上门。
  那就不是对付仇敌了,而是给对方送名声。
  没办法,只好启用儒生们的祖传绝技精神胜利神功,很多谷梁学者们宣称:张子重不过佞幸罢了,能得意一时,不能得意一世!
  更有人宣称谷梁被其所挫,不是因为谷梁学者们学问不精,而是因为这张子重是小人,吾等君子落了他的算计,也是无可奈何,非战之罪!但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胜利必将属于正义,必将属于吾辈君子。
  未来青史之上,这个小人、佞臣必定遗臭万年。
  甚至还有人举了当年孟子与许行的故事来佐证这一论据。
  孟子当年与许行辩论,虽然吃了亏,但是……最后胜利的笑的最后的难道是许行?
  所以啊!
  大家只要等着坐看这张子重自取灭亡就可以了,犯不着和他这样的无耻小人、饶舌之人逞口舌之利!
  等将来太子登基,有的是法子收拾和处置他!
第307章
恼羞成怒
  张越走进殿中,拿着眼睛,从左右两侧一位位羽冠锦纶的士大夫身上扫过。
  他的记忆力本来就还不错,如今有了空间辅助,更是强大到只要愿意,就能记下每一个他曾经见过的人。
  所以,只是随便扫了几眼,张越就发现,在坐的‘老朋友’还真是不少!
  当然,也有不少新面孔。
  看着这些人,张越露出如春天般温暖的微笑,走到殿中,对着坐于上首的太子刘据和长孙刘进拜道:“微臣敬问家上、殿下安……”
  “张侍中请起……”太子刘据笑着起身,走下台阶,亲自走到张越面前,将之扶起来,道:“这次郁夷之事,多亏爱卿劝谏,方才没有酿成大祸,孤为郁夷、雍县及整个岐山百姓谢卿……”
  这次往郁夷救灾,他真是大开眼界。
  郁夷县不过两三千户在册庶民,人口不过一万多,甚至比不上长安城附近的一个乡邑的人口。
  但郁夷士绅们的贪婪和穷凶极恶,却是他过去读史之时,所未见的。
  恐怕也就只有传说中的桀纣在位之时的那些残民之官,才能与之媲美一二。
  而郁夷百姓在这些人的压迫和剥削下,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当他抵达郁夷时,那里已是一个人间地狱。
  几乎所有乡亭的土地,都已经开裂。
  每天都有无数人绝望的自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