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1924

  简直是恐怖!
  韩说虽然觉得自己的武力值也还可以。
  但在这个家伙面前,就根本不够看了!
  “哼!”韩说咬着牙齿冷哼一声,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的了。
  本来按照他的心性,这种事情他应该藏起来,在边上看看笑话就好了。
  但,只是想起自己在这个可恨的侍中面前丢过的脸和吃过的亏,他就无法压抑自己内心的冲动,根本控制不住的出现在了这里。
  连他自己都觉得万分可笑。
  这岂非与年轻的时候,跟人争风吃醋,于是就小题大做,非要与对方生死决斗一样可笑?
  可明知道,这样的行为无比幼稚,甚至愚蠢无比!
  传出去更将笑掉别人大牙——堂堂九卿、光禄勋,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还跟一个二十岁都没有的小年轻较劲……
  他的亡兄若泉下有知,恐怕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将他吊在祖宗的灵堂里反复抽打——老韩家的脸都快被你丢光了!
  然而……
  有些事情,却根本不以人的个人意志来转移。
  韩说现在就是这样。
  他看着张越那张在他眼里可恨无比的脸庞,大声冷笑着问道:“听说张侍中欲辟长安人丁缓,却被其所拒?本官闻之,甚为侍中惋惜……不若这样,本官府邸,也有几位巧匠,就送与侍中好了……”
  韩说这话一出,其他围观的人就纷纷笑了起来。
  尤以马家兄弟和荣广等人为最。
  “侍中喜欢工匠,在下不才,也认识几个手艺不错的城旦司空,侍中若有需要,在下愿为引荐……”
  “哈哈哈哈……”荣广高声叫嚷着,心里面得意无比。
  你张子重连一个工匠都征辟不了,还谈什么三世、小康、太平世?
  乖乖的回家去玩泥巴,岂不是更妙?
  谷梁君子们,更是和过节一样欢快。
  容易吗我们?!
  这两三个月,可被这个张蚩尤折磨惨了,脸都被抽烂了!
  终于!终于!你张子重也有今天?!
  大快人心啊!
  ……
  在另一侧,董越带着门徒们,远远的站在一个小亭里。
  “老师,吾等要不要出去为张侍中声援?”一个弟子拱手问着。
  董越看着这个情况,却是摆摆手,道:“不急,再等等……”
  昨日的事情,现在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
  张子重想要征辟一个工匠,却被拒绝,听说此事后,董越昨夜一夜没睡,今天天还没亮,就带着门徒们进城准备给未来的‘小师弟’撑场面。
  但董越知道,这只是下下策。
  雏鹰总有一天要翱翔天际,他需要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
  ……
  就在此时,却有一辆马车,从南而来。
  一个头戴进贤冠,身着儒袍的年轻人,站立在马车之上,羽冠巾纶,犹如浊世佳公子。
  “解延年?”荣广一眼就认出了对方:“他来干什么?”
  自从上次太学之事后,这个毛诗学派的年轻俊杰,就近乎从长安消失了。
  有些人甚至以为他已经离开了长安。
  但没有想到,此时此刻,他竟出现在这里!
  这让荣广闻到了一些不太妙的信号。
  董越也看到了解延年,脸上露出微笑:“看样子,张子重果有天助啊!”
  解延年来此,董越差不多已经猜到了对方的用意。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贯长卿收了个好徒弟啊!
  ……
  解延年架着马车,直抵司马门门口。
  他的时间掐的很准,刚刚好是张越抵达宫门口的时候。
  这说明,他也有人在宫里面。
  他望着张越的马车,一个翻身下车,持着一份书简,亦步亦趋,走上前去,犹如弟子拜见老师一样,长身而拜,再拜而谒:“齐国解延年,恭问侍中领新丰事张公:前在太学,闻公教训,若晨钟暮鼓,发延年心扉,今闻侍中欲建小康,兴太平,此天下士人之所孜孜以求者!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愿请为侍中门下之士,为侍中大业略献微薄之力,纵贱躯以填沟壑,在所不辞!”
  说完解延年深深俯首。
  他确实是发自真心实意的,想要为小康治、太平世贡献力量。
  不止是他,天下士大夫,十之八九都是如此。
  倘若小康之治真的存在,真的可以实现。
  若太平世界,有路可走。
  谁能拒绝的了参与这样的盛事,加入这样的伟业之中,为它贡献自己那一份微薄之力呢?
  更何况,这说不定还能实现自己学派长久以来的梦想!
  ……
  解延年的忽然出现,让韩说等人措手不及。
  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竖子尔敢!”韩说的脸色都快青了。
  荣广更是气的几乎想要爆炸。
  解延年,毛诗学派下一代的领袖,被其师贯长卿亲许为衣钵传人。
  别看毛诗学派很年轻,成立都不过三四十年。
  但它的发展速度却非常迅猛,在现在已经在北方开始挑战韩诗学派的地位了。
  其精神领袖小毛公,更是连天子也要尊敬的鸿儒,儒家诗经一系里的活化石!
  解延年的出现和表达的支持,立刻就粉碎了他们原有的良好感觉,甚至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张子重,休要猖狂……”荣广旁边的一个谷梁学者,甚至不管不顾的叫嚷了起来:“汝连一个工匠都折服不了,还能折服天下人吗?”
  撒泼打滚,这一直就是谷梁学者的专长。
  然而,连他也没有得意太久。
  下一刻,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鄙人丁缓,闻侍中大义,深受感染,侍中不弃,亲临寒舍,再三相邀,缓却因一己之私,几陷侍中于困境之中,深感死罪!”丁缓带着门徒子侄们,走上前来,远远的拱手恭拜:“若侍中依然不弃,缓愿以余生追随侍中……”
  丁缓认真的用手摸了摸那件被他套在内衣之中的褐衣。
  他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他要光明正大的穿上这件褐衣,赤脚行走在长安的道路上,公开的告诉人们——墨家思想永不灭亡!真理永不褪色!
  赴汤蹈火之士,死不旋踵之人。
  如今,重归人间!
  张越掀开车帘,看着恭身拜在自己前方的解延年与丁缓,脸上露出微笑,他扭过头去,对刘进道:“殿下,臣说过的吧……”
  “义之所在,必有千万人而来!”
  这个时代的诸夏,这个时代的中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