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1924

  仁人志士,何其之多!
  故而,诸夏民族,每逢大难,总能凤凰涅槃,重生归来!
  刘进看着这一切,却是有些呆了。
  他没有想到,更没有想过,书上所说的事情,居然会有一天,发生在他面前。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
  韩说等人此刻,却是如堕三九冰窟。
  浑身上下,都冷的有些颤抖。
  韩说更是脸色苍白,嘴唇发抖。
  他们原本只是来看笑话,出气的。
  但谁知道……
  他们却因此成为了笑话,成为了笑柄。
  今日之后,长安城里的八卦党们,恐怕会将这个事情编成无数个段子。
  而他光禄勋韩说很不幸,将成为段子里的主角——反面的那个。
  就像是掩耳盗铃里的那个家伙,就像是守株待兔的那个主人公,也像是拔苗助长的那个傻蛋。
  当明白这一点,韩说和荣广等人恨不得地下有条缝,能让他们钻进去躲一躲。
  这太尴尬了!
  ……
  远方,董越看着这一切,放心的拍了拍手,起身对弟子们道:“走,回太学,准备十月的祭典!”
  有此民心士气,十月公羊学派诸山头齐聚太学之日,谁能非议自己做出的决定呢?
  说不定能借着这个势头,进一步整合和团结公羊学派上下。
  尤其是那些一直只是打着公羊思想的旗号,实则我行我素的家伙……
  若能整合起这些资源……
  未来之天下,必是公羊之天下!
第389章
迷茫与振奋的人们
  新丰县,骊乡之中。
  赵过穿着麻枲粗衣,在几个随从的引领下,攀爬上陡峭的骊山,站在山巅,他凝视着这骊乡的土地。
  骊乡地方不大,拢共就八亭三社,户口也不多,拢共编户齐民只得五百三十五户,人口三千。
  最小的一个亭,甚至只有二十户人家。
  这里的百姓与人民的生活,全然处于靠天吃饭,随缘而获的时代。
  老天爷赏脸,能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就能过的下去,不然……
  就是卖儿卖女,典妻当田,甚至出卖自己,苟活下来。
  若在以前,骊乡的问题,根本就是无解的。
  但现在,却有了一丝转机。
  骊乡最大的地主马氏,已经成为了新丰县最大的‘张吹’。
  这一个多月来,马家主动配合了骊乡新任游徼、蔷夫,将那些被自己家隐匿的‘寄客’‘逆旅’报了上去,还将隐匿的上千亩土地,申报到了官府,重新缴纳了今年未缴的田税、口赋。
  不止如此,马家还积极在各亭鼓动和宣讲新县尊的法令和政策。
  与骊乡蔷夫曾胜等人,动员了两百多名青壮,利用秋收前的空余时间,重新修葺了骊乡通向新丰城的道路。
  有了地方上的豪强配合与合作,自然,骊乡的事情就好处理的多了。
  可是……
  “水啊!必须解决骊乡缺水的问题!”赵过望着骊山的风光,叹了口气。
  这十余日来,他已经四次来到骊乡走访和调查了。
  为了解决骊乡百姓土地产出少的问题,他鞋子都踏破了好几双。
  但……
  却一直没有什么思路。
  骊乡多山地,超过六成的土地,是在骊山之上的梯田。
  山上的梯田,想要引水,千难万难!
  哪怕是张侍中计划的小水利,对于这些在山上的田地也是无能为力。
  而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骊乡百姓就得世代贫困下去。
  “是得解决水渠的问题啊……”跟在赵过身后,骊乡现在的蔷夫曾胜,闻言也是感慨不已。
  作为太学生,曾胜到骊乡这里上任也有一个月了。
  在上任之初,这个过去太学之中的天之骄子,也是踌躇满志,想要造福百姓,通过自己的双手,建立一个世外桃源。
  但很快,曾胜就发现,书上所学的东西,没有多少可以用到实际理政上。
  纵然,自己上任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齐备,骊乡人民也都很支持他这个新来的蔷夫。
  特别是张侍中前些时日在长安面奏天子之时,提出了‘建小康、兴太平’并得到了天子的肯定和赞赏,将新丰县列为汉家‘致太平’的试点。
  舆论、民心和人心,一下子就都被鼓舞起来。
  除了马家外,骊乡的其他十几户地主、士大夫甚至是贵族,也都纷纷表示‘愿为明公建小康、兴太平鞠躬尽瘁,倾其所有!’。
  马原甚至还亲口承诺,乡官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像他开口。
  他就算是卖掉全部家产,也一定会支持‘侍中公建小康,兴太平’。
  不止如此,还有长安来的贵人,也表示,骊乡是他的第二故乡,愿意出钱出人出力,为骊乡‘建小康、兴太平’。
  可问题是——骊乡超过六成土地,是山上的梯田。
  钱再多,物资再多,也不能把这些土地,从山上搬下来,更没有办法将这骊山搬走。
  “也不知道张侍中何时归来……”曾胜叹息着,望向长安方向:“侍中公天纵奇才,或许能有办法解决骊山的难题……”
  “或许吧……”赵过也是叹了口气。
  自上任为新丰农都尉以来,他就一直奔走在新丰各乡亭之间,其他乡的事情,都好解决。
  就这个骊乡,让他无从下口。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和骊乡犟上了。
  赵过就不信了!
  骊乡的问题还解决不了了!
  即使他不行,不是还有张侍中吗?
  想着张侍中,赵过心里面就踏实了起来。
  张侍中在长安面呈天子,提出了‘三世说’,更立下军令状,三年令新丰家家户户达到‘五十亩之田,两亩之宅,种两桑、半亩葵,五十本葱、家养二母彘、十鸡’的目标,再用五年,使关中达到,二十年令天下大半如是!
  这个承诺和宣言一出,不止是公羊学派的士大夫们热血沸腾,脑子里满是‘冲冲冲’。
  其他学派的人,也都是战战兢兢。
  哪怕是赵过这样的官吏,也是只觉得振奋不已!
  汉兴百年,这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奋斗目标和计划的声音!
  而且,这个计划,还不是很难实现。
  或许,小康世界或者太平世界的阶段太高,暂时高不可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