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1924

  这赚钱赚的太快,让他们反而心里面打鼓,忐忑不安起来。
  总觉得,这样子是不是太夸张了?
  会不会被廷尉啊执金吾啊请去喝茶。
  这个心理在接到新丰县县衙的请柬后,格外沉重起来。
  百年来,汉家商人们经历过辉煌,也尝过苦涩。
  对于官府,每一个人都有着深深的畏惧与忌惮。
  而官府是什么德行?
  大家更是清清楚楚。
  除了在边塞地区,地方上的官府对于商人格外欢迎和看重外。
  内陆沿海富裕地区,谁不是把富商当成年猪肥羊?
  还没干什么呢,就隔三差五想要褥羊毛。
  今天,我家小妾过生日,明日吾家泰山生辰,后天就是某某地区要修路啊铺桥啊。
  总之,这钱你是孝敬了也得孝敬,不孝敬更需要孝敬。
  关中虽然吃相要好看一点,关中商人们各自身后也都站了一两个保护伞。
  只是……
  现在要来褥羊毛的,可是长孙殿下和那位‘张蚩尤’啊!
  随便捏一个出来,被说他们了,就是他们背后的靠山也是hold不住啊。
  没看到,得罪了这个张蚩尤后,连丞相都保不住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甚至眼看着丞相连自己也要保不住了。
  大家消息可是灵通的很!
  就在前两日,天子下诏给前来长安朝请的昌邑王刘髆时,就特别指责了一番丞相公孙贺,说他‘逆绝朕意’还‘不修圣道’。
  虽然没有明说,但实则却是磨刀霍霍。
  于是一日之间,三十五位大臣上书弹劾丞相公孙贺‘教子无方’‘曲解圣意’‘无佐君父’。
  公孙贺下台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现在来看,他能做最后争取的,大约也只是一个体面的下台方式而已。
  而面对一个能干死太仆,让丞相下台的恐怖存在。
  大家觉得,对方若是想要褥羊毛,大家除了乖乖躺下,闭着眼睛接受外,似乎是没有别的选择了。
  难道还有谁敢反抗不成?
  怕就怕对方不仅仅只是想褥羊毛!
  想着这事,无数人都是心头焦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
  而在另外一侧,气氛则截然不同。
  十几位富商,济济一堂,有说有笑的围绕着一个看上去木讷的粗矮男子。
  “袁公真是有福气呢……”有人笑着阿谀着:“不仅訾产最富,就连儿子也是生得好啊,居然拜入了张侍中门下……”
  “可不是嘛……”有人接口说道:“袁公子,自幼聪慧,机灵无比,吾等看在眼里,早知公子必是龙凤之姿,有鸿鹄之志也!”
  而被他们围在中央,作为主心骨的,当然是现在的关中首富,甚至可以说是天下首富袁广国。
  袁广国听着众人的阿谀奉承,心里面与吃了蜜糖一样,只是不住的谦虚道:“不敢,不敢,犬子顽劣,承蒙侍中不弃,列入门墙,侥幸!侥幸而已……”
  这话却是真的!
  袁广国心里现在真是庆幸不已,还好自己那个纨绔子,有些机灵,见机得快。
  不然,现在袁家恐怕……
  而袁常既成为了那个张蚩尤的门徒,自然袁广国自动自觉的将自己看作了‘张系’。
  主动的将自己与对方捆绑到了一起。
  不仅仅承揽了三千万的借贷,还包揽了八千万的‘债券’。
  当初,还有人嘲笑他,说他这是‘甘为走狗、鹰犬’。
  而那些钱,也必定要打水漂。
  但现在呢?
  袁广国昂起头,环视着这个厅堂之中的商贾。
  现在,有无数人都在争相抢购当日他卖出去的债券。
  一张面值十万钱的新丰债券,现在在市场上已经炒到了十五万钱一张,有价无市,供不应求!
  因为,长安公卿贵族列侯外戚们,人人都需要!
  就连刚刚入朝的士大夫和诸王王子、大臣也都需要。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进宫面圣的时候,身上有一张类似的债券,然后恰到好处的被天子发现。
  这样,自己就能在天子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一个忠臣的印象。
  于是,那些嘲笑他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而他袁广国,更因为这个事情与之前废奴风潮时的主动行为,在天下人面前大大加分。
  现在,他袁广国再非过去那个人们印象里的富商、首富。
  而变成了‘义商’。
  什么叫义商?
  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春秋说:河海润千里。
  只要能维持住这个义商的人设,那他袁家就可以成为端木赐一样的家族。
  我是商人,但我是义商。
  在如今这个原心论罪的时代,只要有义,那就仁者无敌!
  正想着此事,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有赞礼者高声颂道:“长孙殿下驾临!”
  “侍中领新丰事张公驾临!”
  “少府考工丞成公到!”
  “诸公出迎!”
  众人立刻提起绶带,争相向外。
第401章
新丰产业园(1)
  “粗鄙野人,恭迎长孙殿下、侍中公……”
  上百名商贾,争相恐后的挤出门口,恭身拜着。
  这阵势让刘进吓了一跳,连忙回礼道:“诸位父老快快请起……”
  张越也是微微恭身回礼:“诸位明公折煞小子了……”
  讲道理,在汉室,商人一直是法律意义上的贱籍。
  高帝时甚至不许商人与其他百姓居住在一起,还在法律上将商人的户口与其他人民的户口分开。
  然而,正如晁错当年所言:今法律贱商人,而商人已富贵矣。
  经过百年发展,汉季商人不仅仅早就已经登堂入室,甚至还有人开始执掌国家大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