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5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7/1924

  托秦始皇的福,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了。
  而杨宣列出的谱系,横跨了整个春秋晚期到战国到现在,若有人真的能拿出石锤,一一否决……
  那么……
  大家也只能认了!
  可惜……
  这是不可能的!
  先秦的史料,本身就已经杂乱无序,秦始皇焚烧六国史书,更是将这些东西,彻底的变成了一团浆糊。
  当年,萧何从秦国废墟之中,挖掘出数百万片竹简残片,企图通过这些残片重建先秦历史。
  可惜,至死他也没有完成这个工程。
  现在,那些简牍依然躺在兰台和石渠阁之中。
  而唯一清楚其具体内容,并对其有所整理的太史令司马迁,又是站在大家这边的。
  如此……
  谁还能证伪?!
  杨宣却是摇着羽扇,继续说道:“自今上即位,圣主临世,我等左传学者,皆欢欣鼓舞,欲为天子效命,奈何异端阻道,邪说横行,乱陛下之圣听,伤仁义之根本,《传》曰: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故鄙人杨宣,诚惶诚恐,定于庚寅之日,于长安尚冠里大道,公开讲义,讲我左传之正义,论君子之仁义操守,决国家之兴废存亡之根本!”
  众弟子与左传儒生,听着纷纷拜道:“谨遵老师(阁下)之命,愿洗耳恭听……”
  只有那些旁观的古文甚至今文的大儒,闻言猛觉不对。
  “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孔安国咀嚼着这段话,内心之中有句MMP,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盖因为,他嗅到危险了!
  这杨宣竟然……竟然……重操旧业了!
  什么旧业?
  山寨、借鉴、再创作!
  虽然目前看来,还不明显,但其意图,却已经呼之欲出!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显了,随着那三世说的流行与深入人心,各大学派,不分今文、古文,都在这上面打主意,人人都想捷足先登,但又害怕枪打出头鸟。
  于是,除公羊外,大家都在观望。
  却没有想到,这小小的左传,暗藏如此野心!
  居然趁着这个机会,踏出了第一步!
  但,杨宣却是怡然不惧,望着满场士大夫,再摇羽扇,道:“今有幸得蒙诸位同门、同道及世兄不弃,吾将尝以‘左传新解’,以飨诸君……”
  于是,张口便讲起了一个又一个左传的故事,深入浅出,风趣无比的阐述着历史事件。
  不得不承认,论故事性和传奇性,左传比起干巴巴的公羊和谷梁,胜出的不止是一点半点。
  而杨宣又在这些本就已经非常精彩的故事基础上,再加创作,使之更加精炼、精彩、吸引人。
  众人听着,都是如痴如醉。
  杨宣看着,内心暗自得意。
  左传学派,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有便宜就占,有好处就赖。
  这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不如此,左传传续,早已经断绝!
  他们必须也只能抓住一切机会,吸取养分,壮大枝叶!
  至于坏处和会不会得罪人?
  你能让一个快要饿死的人,去挑挑拣拣吗?
  孔安国等人听着,却都是一头黑线,要不是如今大敌当前,恐怕他们已然拍案而起。
第465章
祖传绝技——反复横跳
  杨宣的动静,当然瞒不过张越。
  袁常很快就将这个事情,禀报了张越。
  张越听完,呵呵一笑,心里暗道:“我的对手还真不少啊……”
  左传系,现在是被架在火上烤了。
  他的挣扎与反抗,自是在情理之中,但这么多人都选择支撑左传?
  这就让张越感觉有些棘手。
  “必须想个办法,分化瓦解,对方营造出来的气势……”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张越就对袁常吩咐:“继续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告诉为师……”
  “对了……”张越嘱托道:“你能不能派个人混进去,将杨宣的所讲都记下来?”
  “老师放心!”袁常拍着胸膛保证:“弟子已经派了数人,冒充关东大儒弟子,混在其中,有消息就会马上报告老师……”
  “嗯……”张越点点头,道:“左传诸生那边,就拜托你了!”
  “老师言重……”袁常恭身道:“这是弟子的本份!”
  送走袁常,张越马不停蹄,立刻开始行动。
  首先,他去拜见了尚书令张安世,并在后者的引荐下,前往拜谒了当代尚书系欧阳学派的扛把子——儿宽儿长卿的关门弟子欧阳高老先生。
  并在其府邸停留了起码一个时辰,然后才乘着马车,与张安世并肩返回建章宫。
  此事,当然马上就落到了有心人眼中。
  “张蚩尤去拜谒了欧阳子……”
  “似乎谈的不是很愉快?”
  “听说张蚩尤想要向欧阳子借阅儿御史的遗作,遭到拒绝……”
  这个消息,马上就传的整个长安,都沸沸扬扬。
  连正在讲义的杨宣,闻之也是一楞。
  “欧阳子这是吃错药了?”杨宣暗自惊心。
  讲道理,今文学派的尚书系欧阳学派,与春秋公羊学派,在董仲舒时代开始,就已经是好基友了!
  甚至,双方的感情,可能还要更久远——在欧阳学派创始人欧阳和伯还在济南伏生门下攻读学业的时候,欧阳和伯就已经与董仲舒是知己好友了。
  最近数十年来,欧阳学派与公羊学派联姻过无数次,交流过许多年轻人。
  欧阳学派的年轻学者,与公羊学派的年轻学者,在那两位创始人都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多次交换学习。
  两者可谓是同气连枝,荣辱与共。
  但欧阳高现在却选择了踢开董仲舒之子董越认可的未来公羊学派领袖?
  他没发烧吧?
  但……
  只是想了想,杨宣就将这个事情,放到了一边。
  在他看来,欧阳高大约是也知道这次,那张子重必败无疑吧?
  适时止损,明智选择!
  然而,杨宣根本就想不到,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石室之中旁听的大儒们,就闻知此事后,都是心头一跳。
  尤其是孔安国,心里面仿佛被十万只蚂蚁在啃噬一般,难受的紧。
  “这该死的讲义,为何还不结束?”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心思,再听杨宣唠叨了。
  他满脑子里,都只有一个事情——欧阳学派抛弃了张子重!
  千载难逢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7/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