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1924

  因为……
  那张子重提出了三世理论啊!
  自到长安以后,孔安国就在日夜研究这个事情,作为前侍中、孔子后人,他当然有着无数机会和手段去看到很多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
  譬如,那张子重曾献给天子的《王命论》以及那张子重完整的三世阐述。
  故而,孔安国很清楚。
  这个张子重提出的三世发展理论,是脱胎于公羊学派本身的张三世、垂三统、列三正。
  反应在社会上,就是乱世、升平世、小康世的演变过程。
  反应在春秋上,就是内鲁、亲周、故宋。
  而反应在经义理论上,就是圣王之德消而书灭、王者之迹熄则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乱臣贼子惧。
  故而,在这个系统里,春秋公羊学派,只是其中一环。
  未来的公羊学派,想要制霸天下,依然需要来自《尚书》《诗经》的加持。
  书以圣人之言,诗则垂先王之道,佐春秋之策,方能完整。
  现在……
  张子重和欧阳学派闹翻……
  是不是说明,自己的机会来了?
  孔安国只要想到这里,就根本坐不下去了!
  机会千载难逢,抓住了就可以一飞冲天!
  ……
  “贤弟……”马车中,张安世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姜太公钓鱼,也未免用的太不走心了……”
  张越听着,呵呵的笑了笑。
  不走心?
  或许吧?!
  想着方才的经历,张越自己也有些感觉好笑。
  早在前天,他就从建章宫出来,就已经在着手请人联络今文学派内部的大儒们了。
  易经田何学派的杨何、韩诗学派、楚诗学派以及齐诗学派的三位致仕博士,以及尚书系欧阳学派的两位博士官。
  统战这种事情,张越做的最是拿手了。
  无非是许以利益和承诺,拿出好处来,给他们去瓜分。
  譬如,对付易经的杨何老先生,张越见面就开了大,将太极图丢了过去,瞬间暴击秒杀。
  杨先生甚至连反抗也没有,就表示愿意给张越撑场子。
  三家诗略微有些麻烦。
  但,在张越丢出了经过了后世东汉大学阀何休先生编辑的《诗经》版本(就是第一次划分了国风的那个版本),三家诗的博士们立刻就欢天喜地的捧着这个版本回家去闭门钻(借)研(鉴)或者创新去了。
  至于欧阳学派?
  是最简单的——作为公羊盟友,两者关系,紧密非常。
  张越只是请董越带了句话,就全部搞定,由是有了今日的事情。
  只是……
  也确实有些不走心,错漏百出。
  譬如,张越去见欧阳高,根本不需要张安世引荐。
  也譬如,其实儿宽的遗作,不止欧阳高有,林宽有,董越也有。
  至于其他细节方面的漏洞,更是大如斗罗。
  但有什么关系呢?
  后世的经历,早已经告诉张越——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最拙劣的骗局,也能骗到很多很多人,其中,博士、硕士、教授等高学历知识分子,车载斗量!
  为什么?
  利令智昏是其一,信息的不对称是其二。
  所以,张越现在是稳坐钓鱼台,就看上钩的人,都有谁了?
  ……
  回到建章宫,张越就拿到了袁常送来的杨宣的讲义内容了。
  “郑伯克段于鄢、赵氏孤儿还有烛之武退秦师……”张越看了看袁常送来的报告,就笑了起来:“左传最出名的几个故事,都有涉猎啊……”
  其实,单单以文学性来说,左传是春秋第一,无可辩驳。
  哪怕是后世的网络小说作者的脑洞,也未必有左传中的这些故事的脑洞大。
  只是可惜……
  左传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张越无法接受的。
  克己复礼?
  谁特么想回到宗周时代那个血统贵族,生而高贵的时代?
  更何况,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决定和公羊学派站在一起,借个马甲套着,张越就不得不对左传下手了。
  微微沉吟片刻,张越在心里就有了决断。他知道,三天后,杨宣肯定会从今天的内容之中,找一些来说。
  其中,最有可能被提及的,应该是‘郑伯克段于鄢’,这是左传起始的第一个故事,在汉室更是耳熟能详。
  数十年前,袁盎就是用这个故事和宋国之祸,说服了窦太后,不再坚持以梁王为嗣。
  “常啊……汝回去后,为我去做一件事情……”张越说着就低声在袁常耳边吩咐了几句。
  后者闻言,点点头,就领命而去。
  袁常走后一个时辰,张越就拿到了一个拜帖。
  “上钩了!”张越只是扫了这拜帖一眼,就暗自挥舞了一下拳头。
  只见拜帖上用鎏金小纂写着:鄙野嘉人,曲阜野人安国,顿首再拜侍中领新丰事张公讳毅足下。
  孔安国呀!
  孔子后人耶!
  素王的嫡系耶!
  在坊间传闻中,他是杨宣的坚定支持者,古文学派的中流砥柱。
  然而,现在,他却将自己的拜帖送到了张越面前,用词更是谦卑不已。
  讲道理,孔安国今年已经差不多六十岁了。
  年纪都够当张越的爷爷了!
  且,其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担任过汉侍中!
  更重要的是,他曾拜入伏生、申公等大儒门下学习《诗经》《尚书》,论辈分比张越这个董仲舒门徒要高一节。
  如今却自称‘鄙野嘉人’‘曲阜野人’,尊称张越‘足下’。
  只能说……
  孔子之后,孔氏节草,下限一代比一代低!
  当然,孔安国没节草,那是孔安国的事情。
  跟张越没有关系。
  这个世界,你不可能只和君子、好人、义士打交道。
  在更多时候,既然身处这浑浊俗世,那你就无法决定自己交什么朋友,和什么人做事。
  这一点,张越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清晰无误的认知到了!
  后世有个伟人,说的就很正确——不管黑猫白猫,能逮老鼠的就是好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