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8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2/1924

  虽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稳下心绪,张越就跟着朝臣们起身。
  此时,朝阳初升,早晨的晨雾伴随着阳光,一起涌入宣室殿之中。
  好在宣室殿内外,布置了足够多的篝火盆。
  熊熊燃烧的火盆,将殿中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的二十四五摄氏度。
  所以,尽管外面已经寒霜凝结,但殿中依然温暖舒适。
  天子看着满朝群臣,然后对张越道:“卿应该不止设想了这两个工程吧?”
  “圣明无过陛下!”张越趋前拜道。
  “那卿继续……”天子满意无比的挥手道。
  越池围水造湖工程,可以为汉室巩固和加强在扬州,特别是会稽的统治,甚至说不定,能够瓦解当地人心里面存在已久的吴王、项王思想——作为天子,他当然知道,扬州一带,有很多缓则,至今依然认为自己是吴王刘濞或者楚王项羽的遗民。
  这些渣渣,根本不向长安效忠,也不承认长安天子。
  但现在,一旦越池工程完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就可以轻松收买大批人心,让刘氏统治深入人心!
  至于那鸿沟2.0加强版,更是杀手锏!
  既能安抚徐州,又能拉拢三河贵族、士民,更紧要的是,还能利国利民,节省大批开支,更可以创造大批的土地来安抚人心。
  简直就是完美!
  故而,天子现在非常期待,张越接下来,要提出什么工程了?
  张越却是起身,走到沙盘前,看着青州的部分,沉吟片刻,然后道:“自黄河决口瓠子,河水东流,肆虐青州,尤其是巨野泽一带,湖面扩大了倍余,淤泥沉积,更是严重影响青州环境!”
  “此外,元封二年,河决馆陶,冲刷出屯氏河,其东入渤海郡,因此次决口,其水流东南,顺势而下,危害较小,故国家没有组织堵口……”
  “然而,微臣以为,屯氏河东流,危害甚大!”
  “何也,因黄河泥沙,日益增多,而屯氏河处于其下游,泥沙淤塞,必将破坏河道,而屯氏河乃冲刷河,两岸无堤坝,一旦泥沙沉积日多,臣恐其再次决口!”
  “特别是冀州、青州的郡国,恐怕未来要深受其害!”
  数十年后的事实证明了张越的推断。
  黄河的泥沙,不断淤积,形成一个个冲击平原,最终大自然的伟力与暴雨联合作用,让这条母亲河变得狂猛异常!
  对汉室而言,唯一的好消息是,现在的黄河泥沙含量,还没有后世那么夸张。
  黄河上游,特别是九原、朔方以及河西诸郡的水土,现在保持的相当好。
  故而,黄河现在还不具备制造悬河的能力。
  所以,治理起来,也相对简单。
  譬如,东汉王景治河,就让黄河安静了八百年,直至宋代,才再次爆发。
  “臣的想法是,先从巨野泽向北凿开一条运河与黄河相通!”张越指着青州的巨野泽位置道:“这条运河,大约需要凿开三百余里的陆地,然则,一旦竣工,则青州济水、巨野泽与黄河之间的联系就被打通,青州物产可以经此抵达燕赵中原!”
  这条运河,在后世,有一个名字——恒公渎。
  其是南北朝时期,恒温北伐所建。
  对恒温和之后的刘裕北伐中原,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如今,这条运河一旦凿开,则立刻能发挥奇效。
  将使得青州的齐郡、济南郡、胶东、淄川诸国,与中原联系立刻加强!
  相当于在邯郸和临淄之间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使得彼此联系加强。
  对于青州来说,当然是好处多多。
  更别提,因为修建运河,对巨野泽开发带来的好处了!
  事实上,黄河决口,是祸,但同时也制造了些好处。
  特别是在巨野泽,因为黄河泥沙大量涌入,数十年来,巨野泽内沉积了大量的黄河淤泥,由此大自然制造出了一片面积超过一百里的可垦肥沃之地,并将在未来数百年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后世山东的巨野、假象、珲城等地。
  如今,若是提前修造这一运河,那么不仅仅可以加快这一历史进程,还能得到大片废物的土地,保守估计,起码可以安置三万户人民!
  “而针对黄河水患,臣打算,于青州境内,整修河堤,重建河防!”
  “主要策略是扩大河道,加高堤坝,修建分水堤!”
  张越于是就照抄了历史上,王景治理黄河的经验和经过,阐述了一番‘自己’的理论。
  就是通过加宽河道,利用自然的力量,冲掉淤积的泥沙,保护河堤,同时还提出了在黄河下游入海口,进行多次分流,加大黄河水入海的速度和水力。
  这也是自古以来,治河的主要想法和思路。
  只是王景将之系统化、理论化了。
  当然,其实治河还有另外一种思路,那就是明清两代的束水攻沙之策。
  不过,并不是越现代的办法就越好。
  明清两代之所以只能选束水攻沙,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人口太多,不可能再像王景那样,扩大河道。
  且,当时的黄河泥沙含量,已经突破天际,再想通过加大河道,借助自然的力量来治河,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上的。
  彼时,王景理论的基本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
  因为,当时的黄河河道,经过了二十几次改道,其下游入海口,基本没有了主要的河道。
  更关键的是,当时的黄河,失去了泄洪区。
  它既不能北决,因为北边是运河,一旦北决,北京人民就要饿肚子。
  更不能南决,南边就是凤阳!
  朱元璋就在那里躺着,谁敢让太祖被河水淹呢?
  所以,只能行束水攻沙,来扬汤止沸!
  事实也证明,这种办法,只是延缓黄河的力量,但它终究是会发作的。
  就像大禹治水之前,其父用堵的办法来解决洪水,这怎么可能成功?
  大自然的力量,只会越积越多,而不是相反!
  而在如今,尽管黄河冲出了屯氏河,从渤海入海。
  但是,其故道也依旧存在,并依然发挥作用,有些年份,它从屯氏河东流,有些年份从故道北流,甚至同时从两条河道入海。
  这两条河道的入海口,也依然宽大,足够将黄河水尽快的送入大海!
  所以,只需要加宽河道,巩固堤坝,同时在上游保持好水土,起码也能如王景一般,让黄河安静一千年!
  能让黄河一千年不为患!
  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何等的宏图大业!
  当然了,张越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
  在现在,还没有进行类似王景那样的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基础。
  也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
  所以,先在青州黄河段,实验实验,等出了效果,再推广到整个河段。
  当然,为了给以后扩大治河工程打下伏笔,张越在说完自己‘原(抄)创(袭)’的治河方略后,对天子恭身拜道:“因为诸多运河工程,动用民力巨大,且影响甚远,臣以为陛下当建一幕府,以重臣镇之,总领一切工程,总督全部责任,直接对陛下负责……”
  这也是自然!
  张越提议的这些工程,是如此的浩大。
  单独一个拎出来,都是一个郑白渠龙首渠的规模。
  全部加在一起,已经远超了秦国的郑国渠、灵渠以及魏国的鸿沟、吴国的邗沟加起来的工程总量。
  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怕是唯有传说之中的大禹治水了!
  天子听着,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朝臣们,则全部是蠢蠢欲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