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校对)第2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5/2766

  公学夫子站得远远,看着少年们精力无穷的模样连连点头,同样也在小声嘀咕些什么。
  “这些小子不错,一个个身子骨结实得紧!”
  “青春年少样样红,正该如此!”
  “只是这体育锻炼课太耗时间,都挤占了经义课不少课程,以前的课程表都得废弃重新安排了!”
  “听闻这可是大将军府下达的严令,有好几个州公学学正因为不肯退让,直接被免去了职务!”
  “这事我听说过,大将军府是不是太严厉了点!”
  “严厉什么,大将军可是在不少场合都说了,教导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说一定要套用孔夫子的六艺,但基本的身体锻炼是不能少的,而且还必须占据不少的课程时间!”
  “如今四境安宁,大将军用得着如此小心么?”
  “什么叫四境安宁,学报上不是说得很清楚么,几年前中原数州打得热火朝天,几家诸侯的军队整天打来打去,最后苦的还不是底层百姓?”
  “这个我知道啊,他们不是被赶走了么,难道还能死灰复燃?”
  “大将军的话在学报上写着呢,虽然那帮可恶的诸侯被赶去了长江以南,可他们时刻都想着重新打回来!”
  “也就是大将军仁慈,给了他们一条活路,难不成他们以为能打得过大将军手下的精锐之师?”
  “打得过如何,打不过又如何,学报上每次不都记录了好几桩犯罪案例呢,咱们身处的环境虽然安宁,可总有一些害群之马存在,学生们可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有点自跋之力,在危险来临时能跑路总是好的!”
  “说得也是,对了你们怎么看接下来的郡学联赛,咱们学堂的队伍能不能拿个好成绩?”
  “不好说,但肯定不会垫底就是,那帮豪强家学组织的队伍,基本上还是垫底的份!”
  “嘿嘿,说起这帮豪强来,也真是够固执的,到现在都不愿彻底向官府低头,就连培养下一代还是自己亲自出手!”
  “你们年轻不清楚,十几年前的汝南就是豪强的天下,什么都是地方豪强说了算,直到大将军就任豫州以后,情况才大有好转,他们这是想要重复旧观呢,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不过这些豪强家族底蕴不浅,多出名士在经义教导上,还是排偶有些可取之处的!”
  “那又如何,现在可不是他们垄断知识,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候了,再说公学的经义教学水平也不差,还有其它的数术,自然之类的学科,可比他们单纯的经义教学强多了!”
  “就是,单纯的经义教学最多出名士,现在可不是以前那时候了,名士也不如以往那么吃香了!”
  “谁说不是呢,现在官府需要的是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名士之中虽说有大才,可更多的还是最会耍嘴皮子的能人,已经不吃香了!”
  “嘿嘿,现在市面上有大将军府和各地官府发行的公报,还有得了官府允许发行的私人报纸,再也不是豪强掌握话语权的时代了,他们就算培养出再多的名士也没用,话语权反而越来越小了!”
  “好了不说这些,咱们还是说说教学和郡学联赛的事情吧,那可是关系到学生们的未来,还有咱们公学升学指标的大事!”
  “……”
  公学宿舍中,却有一帮学生垂头丧气好不沮丧,聚在一起连声抱怨,发泄心中不满和怒气。
  “家族长老也太过分了,竟然不让咱们参加郡学联赛,亏得我练就一身不错球技,现在全都白废了!”
  “谁说不是呢,不许咱们参加公学球队也就算了,竟然还不让咱们参加家族组织的球队,把咱们当成什么了,无关紧要的存在么?”
  “你还真说对了,咱们在家族里,不正是无关紧要的存在么,以咱们庶出子弟的身份,在家族谁又能看得起咱们?”
  “真是憋气啊,在家族里待着,还不如在公学这边自在,起码在公学想要得到尊重全凭本事,而不是所谓的嫡庶之别!”
  “要我说,等以后成年了,还是从家族里分出来的好,以咱们的学识在哪都能混得滋润,何必在家里被当成二管事,还得受气!”
  “我倒是无所谓,就怕家族里那帮老家伙不同意,就是我娘也不同意,一心盯着家族那点子钱财不放,说是怎么也要分上一份,哎呀不说了,实在叫人郁闷!”
  “就是,家族财产那是公产,根本就不允许咱们置办私产,一经发现不仅要被没收,还要接受所谓的族贵处置,也不知我娘是怎么想的,成年后分不到多少不说,还得看嫡系的脸色过活,迟早都得憋疯不可!”
  “哎呀,谁叫咱们的娘亲不识字,看不得外面的报纸,又不敢叫咱们偷偷念给她们听,不知晓外头的世界多精彩,又有多少的机会和财富等着咱们去赚取,非得跟家族共进退,最后也落不到什么好处!”
  “你们听说了么,汝南的家族都酝酿一场大事,想要争取更大的权益和话语权呢!”
  “这事在外头都传疯了,有些小报都拿这事当笑话说,根本就没戏,大将军和州郡衙门都不可能同意的!”
  “是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那帮老家伙还以为是刘汉坐江山的时候么,地方豪强的声势一落千丈,还想像以前那般掌握话语权,更本就不可能!”
  “嘿,你们听说了没,汝南袁家有一支要全部搬到江东去呢!”
  “那是他们犯傻,好好的安生日子不过,非要跑去江东那等诸侯割据,连年征伐的低头受罪,要去就去谁还拦着不成?”
  “确实没人拦着,听闻县衙里的官差对此很是不屑,叫他们有多远滚多远,少了他们袁家,咱们汝南郡依旧是整个天下最繁华的大郡!”
  这话说得,有两位出身汝南袁氏旁枝庶出的学生满是尴尬,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西平公学,在汝南郡其余县级公学随处可见,此时的公学学生,再不似初建公学时清一色的寒门子弟,许多家境富裕起来的百姓家庭,都积极让自家子弟进入公学学习,公学的生源一下子多了许多,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是与日俱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地方豪强坚持办自己的族学和私学,家中的嫡派子弟几乎全都在家组和私学中学习,而且学习内容也跟公学大有不同,是专门培养官僚和名士所设,渐渐的与外界社会脱节,日子过得相当不顺,可惜规矩已定想要改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跟地方豪强家族本身一般,透着腐朽和不和适宜……
第2515章
改变的历史(中)
  西平县县城主要街道宽敞干净,两旁全是整齐划一的三层商住两用小楼,看起来颇有一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县城的光景。
  要不是往来行走的行人商旅,一个个都是包巾纶发,身上也是长衣长袖,只怕还以为来到了现代。
  酒楼,茶馆,书肆,艺园应有尽有,而且观众众多相当捧场,时不时爆发热烈叫好之声,声音传到街道上,引来更多好奇窥视的眼神,不少闲着没事的路人纷纷涌入,很有点市井文化繁荣的架势。
  茶楼酒肆最是消息聆听之处,此时街上的数间茶楼跟酒肆生意火暴,嘈杂的声浪都传到街面上了。
  同福茶楼,别看名气起得俗,里头的客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多的是身穿公学制服的年轻学生,这家茶楼本就是某位公学学生父亲所开。
  “郡学联赛将于暑假时正式开打,倒是先举办县学之间的比试,然后县境头两名参加郡学大比……”
  “XX镇新开了一所公学,额定学生人数四百五十,分成三个年级十五个班,招聘合格的数术和地理教师……”
  “县上的被服厂跟袜子厂的工人干了一架,最后甚至惊动县衙不快才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梅花团准备在咱们西平县演出半月,每三天一场总共五场,喜欢梅花团表演的可是有福了……”
  “郡里对咱们县的夏收组织很不满意,据闻郡丞这几日会亲自过来指导夏收抢种事宜……”
  “第一公学和第二公学的老师互相服气,扬言要比拼今年的升学率……”
  “大将军府已经确定了今年的招兵数额,整个中原八州总共招收十万人,其中七万步卒三万骑卒,咱们汝南有三千左右的额度……”
  茶楼中央有个台子,一位读书人打扮的老先生,坐在台子正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张又一张大纸,一边观阅大纸上的文字一边朗声念诵。
  一群群学生模样的客人,分散在周围的桌子上,三三两两一边小声说话,一边倾耳聆听老先生的念诵,不是摇头或者点头议论一番。
  而在大堂两侧,并排放着几个只有横杆的木架,上面夹着一张张油墨喷香的大纸,跟老先生手里的大纸一模一样,任由客人取用翻阅。
  “最近几年的郡学联赛越发兴旺了,可惜我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不然非得在球场上好好露一手不可!”
  “去,别吹牛了,就你这细胳膊细腿,估计连十三四岁的学弟都撞不过,你也好意思说这种大话!”
  “哎呀,说人不揭短还是好朋友,我不就是年纪大了点,进学早了点毕业也早了点么,想当初我也是公学球队主力……”
  “得了吧,那时的公学球队什么实力,就比县里的豪强家学球队强一点,拉出去丢人现眼,要不然衙门里的学官也不会勃然大怒狠抓学生锻炼这一块,这几年才有了成效!”
  “不说这个,听闻大将军府准备大开公学,有这么多的老师么?”
  “自然是有的,大将军府如今坐拥八州之地,又经这么些年的积累,各地公学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毕业,正好填充进去!”
  “听说那些地方豪强想要阻绕此事,甚至还闹到了大将军府!”
  “你是如何得知的?”
  “我叔父就在司隶官衙做事,端午回汝南老家,还带了不少大将军府亲自印发的内部公摆,里头有登载呢!”
  “嘿,理那些豪强作甚,还以为是刘汉之时,他们把持地方权柄和话语权,还有知识都在他们手里握着啊,大将军摆明了要广开明智,他们想要阻扰就是自寻没趣!”
  “谁说不是呢,公报上可是说得清楚,大将军连见都懒得见他们,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偏偏有些人得了好处还不知足,还想要过上以前只手遮天的日子,哪那么便宜?”
  “不说这些废话,这些时日县里又新开了几家工坊,专门做衣服被套还有布匹之类的,可是招了不少女工!”
  “这事我知道,开工坊的那几位搭上了郡守的线,花了不少钱从大将军府那里买来技术,这不忙忙着开厂收回成本呢!”
  “这帮商人倒是得了利,就是不知他们给出的工薪多少,别一门心思纂钱眼就好!”
  “放心,这样的事出过几回,官府当初闹得没脸,几位颇有前途的县令都因此受了训斥碍了前程,眼下官府盯得紧,都有划定最低工薪标准,谁要是还敢捅漏子,那就是跟县官过不去了,还想不想在地方上混了?”
  “大将军府是不是管得太宽了,开工坊招工人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招谁不招谁,给多少薪资都是工坊自己的事情!”
  “这样不好么,按照我在税务衙门里学到的知识,工人有了足够养家户口的薪资,就舍得在家人身上花前,他们愿意花钱,就能带动县城的商品流通,经济自然跟着就上去了!”
  “啧啧,果然不会是混衙门的,这一套接着一套,听着倒像那么回事,就是不知真实情况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5/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