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校对)第2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8/2766

  闲话不提,诸葛亮回母校与老同学见面,没想却在学校礼堂跟周喻对上了,而且还战得不分上下,这无论是对深知诸葛亮能力的老同学,还有深知周喻实力的孙策都大感吃惊。
  周喻也是郁闷,到了中原腹地后,他才知晓什么叫做繁华胜景,难怪大主公孙坚对新明王一直佩服不已,根本就没有与之相抗的心思和念头。
  以中原腹地展现出来的经济实力和富强程度,整个江南诸侯联合起来,也干不过啊。
  难怪大主公孙坚的最大心愿就是割据一方,至于北伐之类的口号从来都没提过。幸好没提,否则不就是自取其辱了么?
  中原腹地强成这样了,周喻对于新明王如何发展地方很感兴趣,于是便来到了河南郡第一公学参观,谁都知道新明王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公学体系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在这里,他听到了一场很有意思的辩论赛,不料随便评论几句,竟被身旁的一位青年听到,然后两人就辩了起来。
  最后,诸葛亮和周喻谁也没能说服谁,要论口才和眼光,此时自是以诸葛亮略胜一筹。毕竟他背后可是整个新明王府,心中装的是整个天下,而且还有各种参与实际工作的经验。
  周喻也是有才,方方面面的能力都很全面,同时参与了孙坚部的大部分征战与建设任务,同样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人,只是始终偏居江东,论及长远眼光还是差了些。
  只是两人的说辞各说各有理,旁人也无法分出高底,最后只能以平手结束。
  ……
  诸葛亮跟周喻和孙策遇上了,司马懿则跟曹昂几兄弟撞上。
  司马懿这几年的情况同样不错,半年的寿春初级公学临时教师的经历让他受益良多。
  之后,他依旧还在公学体系之中一边学习一边做事,他也心知自身底子浅薄,沉下心思积累资源和人脉,为以后更进一步做好准备。
  他的情况肯定比不上诸葛亮,毕竟诸葛亮已经毕业,而他才刚刚进入公学学习,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当然,在寿春当临时教师的经历,是他眼下最宝贵的政治资历,只等毕业以后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政治利益。
  此时他已经是郡学高级班学生,临近毕业有大把空闲时间,他没急着到处实习,而是先跑来雒阳见识大将军封王的浩大场面,然后半路偶遇曹氏兄弟一行人等。
  司马懿只是随便露了点见识,就叫邻桌的曹氏兄弟惊艳不已,曹昂当即表明身份露出结交之意。
  司马懿没料想随便在路边酒馆,就能遇到南方诸侯世子。
  曹操他当然知道,讨董联盟发起人,同时也是当时的中原诸侯之一,只是刚刚起势没多久,就遭遇了恐怖的新明王势力驱逐,最后没办法在中原地区混迹,跟着袁绍果断跑去江南发展。
  眼下可没什么京杭大运河,南北往来不甚方便,消息流通自然也不是很流畅,曹操自然去了南方后,似乎销声匿迹了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
  一个过了气的诸侯罢了!
  这是司马懿心中的想法,只是随着跟曹昂的交流,他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曹操不仅没有过气,好象在南方还混得更好了,成了交州牧不说,还在交州发展得相当不错。
  有新明王的例子摆在眼前,经营地方并不是一件无迹可寻之事,尽管司马懿不知交州具体情况,可一州之地只要规划得好直性得力,还有足够的人口支撑,想要发展起来并不困难。
  而从曹昂口中,他知晓了曹操正是在交州潜心发展,将这片原本大汉十三州最不起眼的州,慢慢发展得象摸象样,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民生之类的,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果然是难得的雄才!
  只是听了曹昂的简单介绍,剔除其中的水分,司马懿没想到曹操的能力竟然如此之强,心道要是没有新明王的话,估计曹操成为第一诸侯的可能性也是不小。
  经历了持续很长时间的打压,像司马懿这等脑子灵活的世家子弟,已经不再把家族势力太当回事,自身强大才是真的强,家族强大实在太虚,遇到新明王这样的狠人,眨眼间就可能覆灭。
  曹昂直接提出邀请司马懿加入曹操阵营,他以世子名义保证,到了交州之后最少也是一县之长,如有功劳还能更进一步。
  司马懿心动了,尽管相比新明王,交州牧曹操不算什么,可对他来说依旧是个不错的投效目标。
  只要曹操真的有雄心壮志,相信等以后新明王腾出手来,肯定少不了他的一份好处。
  现在谁还看不出来,新明王就是个好脾气的,汉帝刘协跑去西域刷名声,新明王这才顺水推舟把长安朝堂势力一网打尽,可最后还是昂着刘协当上西域一国之主的位置。
  西凉群雄的情况类似,他们主动撤离凉州,新明王不仅没有丝毫趁火打劫的心思,反而还以天下之主的名义,确认了他们西域各国之主的身份,一下子全都从汉地诸侯进化成西域国主,这些都是新明王帮着做成的。
  从中可见,只要不真的犯到新明王手里,这位心境军望还是很和善的,起码绝对不会赶尽杀绝,都会给对手留下足够的后退空间。
  至于南方诸侯的后退空间在哪,司马懿暂时还想不出来,不过他却是不反对投奔曹操的,尤其还是在世子曹昂的殷勤招揽下,机会实在难得。
  不是他不喜欢中原花花世界,实在是想在新明王治下出头,基本没什么捷径可走,有的只是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升迁。
  作为世家子弟,他一点都不乐意从底层的事务官一步步做起,那样实在太慢,也太过磨人。
  投奔曹操就不同了,那边还是以征辟制为主,领头高层清一色世家豪强出身,他要是过去只要能力出色,立即就能得到重用。
  不过,事情也没那么简单,要是他判断错误的话,之前在新明王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成了无用功……
第2551章
皇叔的春天
  新明王的封王仪式完成后,各地诸侯使节纷纷告辞离开。
  林沙没有挽留的意思,封王仪式完成之时,他突然得到磅礴的气运加身,好象受了天地恩惠一般,瞬间跨入内家拳不可言述的神话境界,并且一路上扬稳定在极其高深的程度。
  他被突然的惊喜弄得有些措手不及,自然是摸索自身虚实最为紧要,至于其它的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予理会。
  岂不料,他的这种不冷不热,没有丝毫刁难的态度,反倒叫一干使节安心。
  返回各自老巢后,各地诸侯很快就有了反应。
  荆南将军刘琦频频与益州牧刘彰联系,双方眉来眼去好不暧昧,使节往来一点都没遮掩的意思,就差向外头宣告两家好得亲如兄弟了。
  事实上,他们本来就是刘氏皇族成员,只是现在身份却是相当尴尬的地方诸侯,还是活得战战兢兢,必须抱团取暖的那种。
  天下局势变化得太快,快到他们根本难以反应的地步。
  益州牧刘彰情况还好,自古以来益州就是个半独立的地方,因为交通困难的缘故,自成一体与外界的联系着实不多。
  只是刘彰是个平庸之辈,比起他老父可要弱鸡得多,原本被压制下去的益州本土势力又有抬头之势,暗地里频频捣乱讨厌得很。
  最重要的是,刘彰身边的高层,很有几位不甘平庸,想要有番作为,可跟着刘彰就只能苦守益州这样的小地方,根本就无法完全实在他们的惊人才华!
  于是,刘彰很悲催的被某些势力直接抛弃。
  本来,投奔原大将军,现在的新明王是最好的选择,眼见新明王有一统天下的架势么,说不定这时候凑上去,还能混个开国元勋混混。
  可新明王对待世家的态度,着实叫益州这帮人看不惯,不是很情愿投奔。
  当然,主要也是新明王没有表示出足够的热情。
  这次新明王封王,益州代表暗地里不是没有表示,只是新明王不知是真没听出来,还是没什么兴趣,一点接茬的想法都无。
  人家没那想法,他们总不能倒贴上去吧,那得多丢份?
  于是,益州某些有心人,就把主意打到其它诸侯身上。
  可惜放眼四顾,能跟益州直接交流的势力,只有荆南将军刘琦一家,至于其余江南诸侯,不是隔得远了,就是结盟了也没意义。
  结果,等益州使者与荆南刘琦联络过后,意外炸出了刘备这么号人物,一下子就打得火热,刘彰被卖了都不知情,通过书信和使节往来,他对刘备这个同宗之人很有好感,岂不知人家在打他屁股下位置的主意。
  新明王府的探子何其厉害,这么明显的事情怎么看不出来,很早就把情报送到林沙手上。
  “随他们去吧!”
  林沙此时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境界和实力,身上甚至多出了某些,如果放在后世,绝对能被称呼为超能力的手段,心态平和与自然共振,哪会为这么点小事生气,只随意说了句便没有放在心上。
  他是称王了,可跟当大将军时,其实没什么两样。
  他只是负责掌总,具体的事务全部交由手下人等负责。
  新明王府文武并列,早就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他只需要做好监督和调解就成,真正需要劳烦他的公务并不多。
  不然,整日里沉浸于文山会海之中,哪还有时间修炼感悟,一身武艺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眼下“通神”之境?
  现在称王了,其实跟以前都差不多,只不过他的身份看起来更加高大上,手下文武的官职也都相应有所提高,除了好听一些,有点虚名之外跟以前没多少差别。
  好在手下文武,基本上也熟悉了林沙的做事缝合,对于他这种甩手掌柜般的做派,又是舒服又是不爽。
  做老大的不胡乱插手,对于小弟来说是好事,手头的权柄重了,当然响应的身上的担子也跟着重了,谁都喜欢这样的老大。
  但是老大太闲了也不好,总有种不靠谱的感觉,要不是手下文武知晓林沙没有隐世避居之念,只怕他们就要逼着新明王尽快娶妻生下继承人了。
  只是新明王身上的气息变得越发叫人摸不着头脑,一身实力就是那帮顶级武将都不清楚深浅,加上这是新明王明确表示过的个人之事,否则还真有不怕死的要来个强谏。
  对于这些情况,林沙心中有数却并没怎么放在心头。
  得了吧,这个世界与正史不同不说,眼下的他可是天下霸主,无论是朝廷的规矩还是民间的规矩都是他说了算,他可不会养出一帮没事乱咬人,为了名声甚至不惜逼宫自裁的所谓谏臣来。
  好好说话不成么,他又不是听不进劝告的顽固派。
  对于荆南刘琦,应该说她背后的刘备与益州眉来眼去之事。不仅林沙不在意,就是手下一干文武也同样不在意。
  他们还巴不得刘备跑去益州混呢,这样就可以将荆南四郡收回来了。
  按照大将军的说法,那地方看着是片偏僻之地,其实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极好的居住之所,同时也是相当合适的粮食出产地。
  荆州确实是个好地方,新明王这才拿下多久,经过数年改造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粮仓,相信荆南四郡那边经过良好改造,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8/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