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校对)第2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9/2766

  荆南将军刘琦其实也不是很在乎跟益州的联盟,他老子已经用大半个荆州的代价,替他铺平了未来富足一生的生活。
  他其实没什么野心,只要日子过得富足开心就好,至于什么争霸,什么权势之争之类的,真的没什么兴趣。
  以前也是被逼无奈,要是不使点手段,他只怕连小命都保不住,这才想办法搞了个荆南将军的官职自保。
  单从他坐镇荆南以来,荆南之地缓慢的变化便可知,他对治理荆南之地真没兴趣,只要日子过得平顺就好。
  他那位叔父刘备倒是有野心,可惜也看不上荆南之地,跟着过来这么久,他很大方让出了一郡半之地,甚至有可能的话两郡之地都不成问题。
  可除了听说他对百姓不错,免除了本就是地方官员强加的几项赋税之外,也没做什么,几年下来也没什么明显的发展势头。
  刘琦一看就知晓,要么刘备叔父看不上荆南之地,要么就是看不上他这个荆南将军,不想白白便宜了自己。
  他倒没有生气,只是觉得叔父也不过如此,只是比较会装罢了。
  刘备肯定不会想到,刘琦会这么想它。
  他确实看不上荆南这地头,当然也不想给他人做嫁衣裳,可他确实没有针对刘琦的意思。
  至于手下地盘的治理问题,天地良心,他倒是想好好发展发展,可惜手头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也。
  当然,这跟他的心思大半没不治下很有关系,所谓上行下效就是这个意思,只要能看得过去就成,至于精细治理,这里又不是荆州繁华之地。
  刘备最近很有些焦躁,他为能跟益州打上关系高兴,可他又郁闷于没有好的借口跑去益州布局。
  同时,大将军封王之事,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和压力。
  放眼天下,新明王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刘备就是再不甘也看得出来。
  可他也想过一过诸侯的瘾,总不能混了这么多年,连那帮江南诸侯都不如吧,搞到最后还得托庇于侄子刘琦麾下?
  有新明王在,荆南四郡和刘琦绝对不能妄动,也不能给新明王出兵找茬的借口,放眼天下还真没人能扛得住。
  而且再怎么说,刘琦跟他都同为汉室宗亲,眼下汉室宗亲凋零得厉害,他要是窝里斗的话,不仅头上皇叔的帽子可能会丢,还可能引起天下刘姓宗室的反感。
  不过很显然,刘备的运气相当不错,就当他焦躁不已,不知晓该如何顺利插手益州事务时,益州那边传来消息,南蛮叛了!
  很快,益州本地军队竟是在南蛮叛军跟前连战连败,搞得刘彰和他父亲留给他的一干重臣灰头土脸好不狼狈。
  而益州本土势力却跑出来兴风作浪,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把个益州弄得跟群魔乱舞风雨飘摇似的,也不知是谁提醒刘彰请刘备入川助战之事,没想到刘彰这傻缺竟然真的答应了。
  当刘备再次迎接益州使节后,满心欢喜开心不已,还得在使节跟前强行忍住好不辛苦。
  对于刘彰的请求,刘备毫不犹豫答应下来,而后马不停蹄调兵遣将,自己出马率领两万大军提前出发,跟着益州来的使节先期入川,等他在益州彻底稳住后便让后续人马跟进。
  时间太赶,刘备甚至跟刘琦道别都来不及,只是写了封言辞恳切诚意满满的信,表示自己不能亲自道别的无奈,然后又说了些有的没的。
  刘琦早早知晓刘备率军远离,他还好心送去大批粮草,至于刘备的道歉信他只能呵呵了……
第2552章
称帝
  再说江南诸侯,等他们派出去观礼的儿子们回来后,好象约好了似的,突然集体发力,加强了对内部治理的力度。
  大将军封王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信号,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就是最迟钝没心没肺的袁术,也起了相当难得的紧迫感。
  可,从了内部挖潜之外,其它方向好象已经没了继续扩张的余地了。
  他们倒是不介意开启战端互相吞并,只怕新明王不会给这样的机会。
  也就在这时,突然有流言在江南之地传开,海外有无主大岛,面积有的竟是不在一州之地小!
  这样的消息刚传开时,自然引不起江南诸侯高层的关注,只以为不知哪冒出的无稽之谈。
  可偏偏,这样的流言好象茅坑里的石头,竟然一直都有流传,在江南各地兜兜转转大半年,依旧还没彻底消停。
  这时,有智谋之士感觉不对了。
  首先反应过来的,乃是江东猛虎孙坚世子孙策的好友周喻。
  “寻条海船,到外海去看看吧!”
  周喻劝孙策道:“这明显是有人暗中提醒,不然像这样的流言会传这么久还没消失么?”
  “大海茫茫,咱们又该往哪走?”
  孙策一脸懵比,不明所以反问:“要是一不小心……”
  结果周喻手中突然多出一张破旧海图,笑道:“我早就有了怀疑,暗中仔细打探许久,果然得到了这张海图,够不够!”
  连海图都有了,孙策也是个胆大之辈,直接寻到父亲要了几条大海船,然后趁着某天天气不错,直接带上周喻和手下亲卫消失在茫茫大海上。
  等孙坚得到消息赶来时已经晚了,最出息的大儿子突然扬帆出海,还不知道去了哪里,心中的担忧可想而知。
  半月后,当孙策带走的三条海船突然返回,并且带来了一个惊人消息,整个孙氏政权上下都沸腾了。
  孙策他们发现了一座大岛,距离他们手里的崖岛大概两三千里左右,那里气候温热草木丛生,有许多从没见过的植物和动物,偌大的一座岛屿除了少少的原始土人之外,竟是再无旁人存在!
  孙坚和手下高层激动万分,顾不得教训胆大妄为的儿子,急烘烘召开内部紧急会议,很快就做出决定,将那处新发现的大岛作为他们以后的后路!
  这时,孙坚手下的谋士也反应过来,又跟周喻暗中商量一阵,基本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合着这是有人逼着他们把势力还有精力,放到新发现的海外大岛上呢。
  至于那人是谁,大家心中有数不言自明。
  很显然,这就是那位给孙氏家族和衣服他们的势力,找的最好后路。
  上至孙坚下至普通谋士,虽然心中很不舒服,可不得不说这样的结果,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
  等到最后,探察出此海外大岛的面积,足有小半个扬州后,全都满足了。
  于是,孙坚部开始慢慢将手头资源,还有大量人口通过海路,一点一点向新发现的海外大岛转移。
  这样巨大的动静,自然引起了江南其余诸侯的关注。
  等他们派出的探子,打探出了真实情况后,一个个羡慕得眼睛都红了,恨不得取而代之。
  他们也想在海外有大岛作为后路啊,如此也不用整日里提心吊胆,日子过得实在不算顺心。
  心中才刚起了念头,可是不久之后,江南诸侯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不同的海图。
  这下傻子也明白了,是有人希望他们出海寻后路呢。
  至于这人是谁,他们也猜出来了,虽然心中不爽得很,但还得领这份情。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江南诸侯手下频繁出海探索,根据海图指引纷纷寻到目标岛屿,顿时一个个惊喜不已,其中尤以曹操最为兴奋。
  后世的印尼群岛全部都被找到,而且根据各自不同的海图,被江南诸侯视作是自己的最大底牌。
  无论是袁绍还是袁术,又或者曹操都没有放手的意思,纷纷加大了对海船的修建和新得岛屿的联系力度,同时默默开始将人员物资等等那些发现的大岛迁移。
  他们心中明白,新明王给了这么大好处,看来江南之地是必须得让出来了,不然以后见面新明王可不会手下留情。
  虽然心痛多年经营全都便宜的新明王,不过新明王的做法还是赢得了他们的极大好感。
  他们以前可都是互相竞争的诸侯,结果到了这时,新明王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却还是给他们安排了后路。
  那几处大岛的面积相当广阔,全都有半个扬州甚至以上大小,加上气候适宜草木繁盛,想要在此地定居很是容易。
  至于迁徙之苦根本算不得什么,与其整日里提心吊胆新明王什么时候杀过来,还不如早早退出海外,以后大家守望相助,说不得跟中原之间的关系,还能更亲密一层。
  新明王怎么看都不是个严苛的性子,只要他们不触犯了这位的底线,想来以后的事情应该比较好说话。
  ……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又是十年。
  这日新任丹阳郡太守诸葛亮搭乘江船渡过长江,直达丹阳郡郡城建业。
  这里的人好少!
  这是建业码头,给诸葛亮留下的第一印象。
  偌大一个码头,除了从北边过来的江船之外,很少有江船向北而去。
  码头上冷冷清清没几个人影,显得空旷而寂寥。
  好好的一处风水宝地,竟然混得如此模样。
  他带着随从入城直奔衙门而去,路上行人车马依旧稀少,好象整个城市的人口都消失了般。
  “嘿,袁术这厮做得有些过了啊!”
  看着户籍册的原本丁数,再对比眼下的人口数量,就是以诸葛亮的胸襟,都忍不住变了颜色满心不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9/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