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1106

  大老爷不希望治下出现宗族势力,凡是男女丁壮成年,都以分散的田亩分配,直接将他们从家中拉出另立门户。
  基层管理机构直接铺射到村,然后乡镇县府四级衙门并立,只要管理秩序不乱,根本就不会出现宗族势大的可能。
  不仅管理机构直接铺设到村,各种基础设施也直接下到村里。
  比如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县府医院等等,还有村学,乡学,县学和府学,将医疗教育直接深入村镇,让百姓没有后顾之忧。
  这里的一切规矩都是大老爷指定,他自然不会再独尊儒术,在基层教育便开始百家并举,连半分阻碍都没有感受到。
  随行而来的真正读书人基本没有,在大齐境内读书人的地位很高,他们只想不是脑子读坏了,想要活得滋润一点都不难。
  这里的教师,几乎全都是大老爷手下的心腹亲随兼任,教材则由大老爷一手编纂,除了刚开始推行有些不适之外,等适应了新的教材和教学模式,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快就进入状态。
  大老爷秉承有付出才有收获的理念,将这一理念通过书本教材,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让百姓和学生都习以为常,只要能够持之以恒的保持下去,不会再出现中原之地的某些不劳而获的陋习。
  至于医疗卫生,不管中医还是其它医学科目,甚至就连土著部落的跳大神,只要对于治疗病症有效果,大老爷全都纳入医疗体系中。
  从乡学开始,学堂之中就设有医学分科,想来用不了十年时间,等学生中的医学生毕业,大老爷治下将再也不缺医疗人才。
  大老爷几乎是按照现代城镇规划,将此时能够利用的资源全部都利用上,使得短短五年的艰苦奋斗之后,治下城镇已经成了一片人间乐土。
  加上大老爷所占大岛濒临黄金水道,旁的都不需要多做,只是收取过往海船的少量过路费,还有海船船员上岸休整的花销收入,便足够治下的城镇正常支出,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期间也不是没有外来势力,想要依仗蛮勇强占地盘,结果全都被大老爷手下城卫军消灭。
  话说大老爷采取的是军民合一的制度,将军事训练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让他们个个变得身强体壮的同时,保持足够的血勇武力威慑宵小。
  不管城镇乡村,每月都会轮流展开军事训练,这是百姓的义务不许推脱。
  而学堂从蒙学开始,就得让学生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然后等他们一路读书读到大,等毕业之时全都是遵守纪律的合格士兵。
  有那天赋出众的,还会受到城卫军的重点关注,直接送到专门培养武官将领的武学进一步深造。
  不仅有能够进一步深造的武学,其它百家学科都有此类学堂,类似于现代的专科学院,培养专业化的人才。
  农学,工学,纵横学等等等等,大老爷不怕治下的学子学得好学得深入,就怕治下百姓学子没了上进心,从建城开始他就有意识的培养整个治下的好学之风,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获得丰硕回报。
  五年时间,足以让大老爷在所占巨岛立下稳固根基,治下接近两百万居民安居乐业,竟有那太平盛世的鼎盛气象。
  因着此方世界的特殊性,大老爷还组建了城隍土地一系的地域神灵体系,用作百姓祭祀享受香火的保护神。
  他没有凭空捏造某某土地,而是以建设之中表现优异,却不幸死去的百姓封为土地或者城隍,按照功劳贡献大小分配。
  效果极为惊人,自从大老爷治下组建了完善的城隍土地神系后,随着香火祭祀不绝,大老爷可以清晰感受到,整个领地都被一层清正神光笼罩,杜绝外面的一切邪妄入侵。
  甚至,那些城隍土地都能直接显圣于人前,不过却受到了大老爷的严格约束,并没有影响到百姓的正常生活,这样就足够了。
  大老爷察觉,自从自己突破之后,等所占大岛治下拥有了完备的城隍土地神系保护后,敏锐察觉自身似乎有所不同,好象神魂的威能突然大增,拥有监视整个治下的神通。
  这可真是了不得,大老爷有种错觉,好象自己就是城隍土地一系神灵的老大,拥有通过各地城隍土地神域监视天下的能力。
  监视范围大小,就跟城隍土地的铺设有关,尽管他只拥有监视能力,可这已经相当了不得啦。
  再配合手里的监察和警备系统,大老爷对治下近两百万百姓的掌控,达到了一个惊人程度,只是寻常百姓根本就不知而已。
  真是个神奇世界!
  ……
  这日,巨港码头来了一艘拥有浓郁大齐,或者说中原风格的海船。
  海船靠岸,并没有引起码头管理方的重视。
  此时的巨港码头停靠了上百艘各种式样的海船,有大齐中原式样的,也有天方式样的,更有来自西方式样的海船,整个码头一片繁忙喧嚣,哪会对区区一艘不起眼的大齐中原式样的海船特别关注?
  很显然,不受人关注也是这艘海船船主,或者说船上贵人的要求。
  船上客人悄然下船,在十几位满身彪悍气息的护卫保护下,慢悠悠向码头外面走去。
  行走的时候,不时停下打量周围一眼,被保护的贵人口中不时发出啧啧之音,显然巨港码头的井然有序,还有干净整齐给了他和身边护卫,极大的视角冲击和心理震撼。
第三百七十四章
衣锦还乡
  巨港码头不小,能够一口气停靠上百艘海船的码头,占地足有数十里,一眼几乎看不到边际。
  可巨港码头,却没有寻常海港码头的脏乱差。
  地面全是坚硬的水泥地,干净整洁没有多少污垢,往来码头的力夫身上也是干干净净,虽然做活之后免不了染上污垢,却没有其它码头力夫身上的那种叫人难以人手的古怪气味。
  巨港码头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那高高的畜力和水力混合塔吊,以及不远处排列得整整齐齐的仓库区域。
  有了畜力和水力混合塔吊,海船上的货物很容易就能装御,至于码头上那一排排整齐的仓库,却是由一个个坚实木箱组成,单独一个方方正正的木箱,能够装上起码两千斤稻米和同等重量货物,通过有轨板车和塔吊,轻松就能送上听靠在码头上的海船。
  而且码头力夫手里有各种工具,帮忙装运货物相当方便,效率却是其它码头的数倍不止。
  整个码头井井有条秩序井然,显然管理方式十分高明有效,叫人对巨港码头忍不住生出好感。
  刚刚抵达巨港码头的贵人,心中对巨港码头也是好感大增。
  “果然不愧是内阁首辅管理下的码头,秩序井然叫人心生敬佩!”
  那位将码头的情况看了个清楚后,这才在护卫的保护下,直接来到显眼的码头管理处通报身份和印信,同时提出了拜见大老爷的想法。
  “忠顺亲王的人来了?”
  大老爷很快收到消息,脸上露出玩味之色。
  忠顺亲王当初受了他的怂恿,比他提前来到南洋十来年。
  听往来客商述说,这位在吕宋岛也混得相当不错,眼下占据了大半个岛屿,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完全占据吕宋大岛。
  忠顺亲王也在吕宋岛上建了新城,这么多年的中原移民加盟,他手下控制的中原百姓数量逼近五百万,加上吕宋大岛本身资源丰富,发展潜力相当巨大。
  只是可惜,忠顺亲王的格局一般,并没有想着继续扩张,而是一心一意在自家地盘种田,就是不知眼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大老爷接见了使者,是个近二十年没见的熟人。
  刚开始说话气氛很是生疏,等说了一阵后气氛便熟捻起来,使者直接开门见山,将来意道明。
  原来,忠顺亲王自觉在海外根基已稳,手头实力也相当不弱,琢磨着回大齐中原一趟,向大齐皇帝讨要一个封号。
  不仅忠顺亲王有这样的想法,义忠郡王也是如此,他在棉兰老岛那也混得风生水起,治民三百万拥兵十万,也到了‘衣锦还乡’的时候了。
  回去也不是不行,那就回去一趟好了!
  大老爷对此没有太多想法,忠顺亲王和义忠郡王显摆的心思太重,显然心中依旧耿耿于怀,对于皇位落于当今之手的事情还没能放下。
  约定了一起返回的日期,使者没有多留直接离开了,果然不久后义忠郡王的使者也到了,说的同样是返回大齐讨要封好的事情。
  这两帮家伙,执念真深啊!
  “父亲,你要回大齐么?”
  贾淙闻讯,急匆匆从外头赶了回来,见面后直接问道。
  “两位王爷派来使者相邀,回去看一看也没什么不好!”
  大老爷轻笑,悠然道:“我对什么封号不感兴趣,倒是可以试一试和朝廷商量一下,能不能让咱们主动招募西北之地的贫苦百姓!”
  手下的百姓数量还是太少了,尽管大老爷制定的制度,几乎将治下近两百万百姓的作用,发挥到了一个极限,可相对于足有中原五六省之地的大岛,这么点百姓数量实在太少。
  到现在,大老爷真正能够控制的地盘,不过加里曼丹岛的某处海岸边缘罢了,加起来的面积不过数百平方公里,实在算不得什么。
  要知道按照现代的准确测量数据,加里曼丹大岛的面积,可是足有七十几万平方公里,除了中央位置山林起伏之外,其余地方大多是土地肥沃的平原。
  就算生产力没有发展到工业文明程度,可大岛的生存环境实在太好,只要开发完全轻松容纳上亿百姓不在话下。
  “真的么,那实在太好了!”
  贾淙满脸喜色,笑道:“要是能弄来大量中原贫苦百姓,咱们的触角可以向岛内迅速延伸!”
  说起这个,他无奈道:“那帮躲进山林里的土著实在讨厌,时不时冒出来偷袭咱们这边的城镇,威胁不大却是恶心之极!”
  到了加里曼丹岛,大老爷作为领头人只负责总体规划,而贾淙就是具体的执行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尽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计,可贾淙却是乐在其中,这可比在大齐官场混迹要舒服多了。
  不用担心同僚的暗箭,也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和想法,更无需顾忌某些利益团体的忌讳,只要他有能力便可以肆意挥洒,在一张白纸上泼墨作画,那种肆意张扬简直不要太爽。
  亲身感受大老爷的治政手段,贾淙拼命学习大有进益。
  加里曼丹岛的一切,与大齐中原之地很不相同,可在他看来却是比中原之地的管理手段要高明太多,起码在发动民力的水准上就没办法相比。
  而且,巨岛以后也是以他为主,等到岛上人口过千万,按照大老爷的说法就是,称王建制也未尝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