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1106

  以后,他和他的子孙后代将拥有延绵数十代的惊人富贵,作为一岛之主治民千万的美好远景,让贾淙一直都处于精神振奋状态,做什么都精力充沛尽善尽美,替别人打工和替自己建设家园的感触自是大为不同。
  原本以为跟着大老爷出海,会过上艰苦卓绝的生活,可没想到苦日子也只有刚来岛上时不适的那段时日,之后就没尝过什么苦楚。
  随船的近万百姓,还有众多护卫以及岛上早就到来的上百万百姓,足以让他们一家子过上不输于在京城时的滋润生活。
  ……
  整个大齐朝都轰动了,京城朝堂更是被震得不轻。
  消失多年的忠顺亲王和义忠郡王的使者,率领足足三十艘战船,突然出现在通州外海,向朝廷送上大礼的同时,强硬的要求朝廷给两位王爷封号。
  他们要的可不是给死人的封号,而是类似宗周封国一般的国号!
  朝臣这才知晓,忠顺亲王和义忠郡王并没有死,而是跑去海外开疆扩土去了,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眼下他们已经在海外打下一片基业,此时派使者返回大齐,这是向当今炫耀来的吧,他们的实力够强什么封号都是浮云。
  难不成,当今不给他们封号,他们在外海的基业就要分崩离析了么?
  更叫朝臣们震惊的是,与两位王爷一同返回的,竟然还有消失了五年之久的大老爷。
  这次可是三方在外海已成功立足的势力,联合组建了一只规模达到三十艘的海船船队,直接威逼京师而来。
  三家人马的胆子大得出奇,这是给当今和朝堂脸色看啊。
  只是,朝廷拿他们的海船战舰还真无可奈何。
  就是朝廷手里最强的粤海水师,规模虽然不小可大多都只是近海战船,与停留于通州外海的远洋战船根本就没法比。
  因着这只实力强劲远洋战船的缘故,京城戒严气氛紧张,可朝廷手里没有强力的水师拦截,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只远洋战船船队在近海耀武扬威。
  当今勃然大怒却又无可奈何,一干朝臣脸上跟着表露恼怒情绪,暗地里却是动了某些心思。
  不说忠顺亲王和义忠郡王两位天皇贵胄,他们本来就实力雄厚甚至有问鼎九五之尊的可能,朝堂上的重臣与他们没法比,可贾恩侯呢?
  他不过做了六七年的内阁首辅罢了,由他开启了大齐眼下的盛世光景不假,此时的大齐已经彻底步入盛世年华,之后的内阁首辅手中的权力,可以动用的资源比起大老爷当初还要大得多。
  眼下大老爷能在外海创立根基,不管当今同不同意,他都是外海霸主之一,可以独自称王建制的存在,大老爷能够做到这一点,内阁一干大佬同样能够做到,甚至比大老爷做得更好。
  不仅内阁一干大佬新动了,消息传开甚至各省督抚都跟着动了心思。
  凡是心中野望不小的,或者对以后的前程不抱希望的,都想去外海搏上一把,指不定能搏出个名堂。
  除了朝堂和地方上的重臣动了心思之外,最为积极的怕是宗室中人,他们才是迫切希望能够脱离大齐皇家掌控,在外海建立一番基业的存在。
  他们的实力虽然比不得当初的忠顺亲王和义忠郡王,可是联合起来也是一股相当不弱的力量。
  单独一家无法在外海纵横驰骋的话,联合起来占据一片地盘,然后根据势力大小建立藩国也是一样的。
  甚至就连当今的一干成年儿子,某些自觉实力不足以争斗皇位的皇子,也起了心思想要在外海分一杯羹,自己当家作主做滋润,又何必缩在京城当孙子?
第三百七十五章
各怀心思
  离开大齐五年之久的大老爷,回来啦!
  整个荣国府一片喜气洋洋,不管是主子还是下人脸上,都带上了满满的喜悦和振奋。
  就连年过九十的老太太,脸上也露出了开怀微笑。
  琏二跟大老爷比起来,差远了。
  性格圆滑有余霸气不足,这也导致了荣府在京城顶级权贵中的地位下降了不少,比起大老爷在时差远了。
  可以理解么,大老爷实力强横可以不鸟当今,大不了就不做官了,他照样能混得风生水起。
  琏二却做不到这么洒脱,他也没有大老爷的强横实力,需要顾忌的事情太多,有了顾忌自然就做不到无视一切了,这是必要的事情。
  可荣国府的下人却没这等觉悟啊,他们虽然经过几番整顿,比起大老爷初来时要好多了,可根子还没换,还是那一派叫人不耻的作风。
  他们在外头的风光如何,与府里的权势地位息息相关,能够清晰感受到荣国府在京城的权势变化。
  下人们有了清晰的感受,他们背后的主子们自然也就得到了反馈。
  总之,在大老爷离开的五年时间里,荣国府虽然依旧繁华鼎盛,可气势已经不如以往。
  要是哪日琏二从内阁退下,后面的族人又没及时跟进的话,怕是荣国府就得从顶级权贵圈子跌落,成为一流权贵圈子里的一员。
  纵观京城贾氏族人,有族学的存在出了不少人才,可没有一位特别出色的,能够接替琏二的嫡系子弟一个都无。
  不管什么人都有私心,荣国府手中的资源,自然大多倾斜在嫡系子弟身上,这是应有之意。
  旁系子弟想要获得荣国府的鼎立支持很难,不管是老太太还是政二老爷,又或者琏二本身都不希望旁系子弟,真的将嫡系子弟彻底压了下去。
  当然,旁系子弟中也没出现那种惊才绝艳的存在,眼下混得最好的也不过才勉强混进了三品高官行列,想要接琏二的班还差得老远。
  贾环倒是混得不错,眼下已经是正三品的武官,只是可惜武官的路子比较狭窄,他又没有王子腾那样的野心,以后最多就是一省总兵或者边关大将的级别,再高就得看机缘了。
  草字辈的小子眼下要么刚刚成年,要么刚刚步入官场指望不上,混得最好的贾蓉现在还在通州知州任上,没有大老爷的提携他的升迁之路相当艰难。
  宝玉倒是在贾氏一族的帮助下,混成了名士,只是可惜对家族的实力增长没多少作用。
  古代名士,除了自身确实有才之外,还得有家族或者士林阶层的吹捧,不然怎么可能混成名士?
  贾宝玉自身的才华是有一些的,却还不至于惊才绝艳。
  换做大老爷刚刚魂穿过来时,他就是表现得再神童,以贾家的声望和实力,也根本无法将宝玉的名头捧起来。
  只能说,宝玉遇到好时候了,等他成年成婚后,荣国府的声势正是最为鼎盛之时,无论是在文臣集团还是在武将勋贵集团都有很大话语权。
  等他表现出一定的诗词才华后,愿意跟荣国府交好吹捧的读书人多了去,加上又有贾氏族学鼎力支持,区区一个名士头衔还不是手到擒来?
  对于宝玉的‘成就’,老太太倒是乐得合不拢嘴,可惜其他人等,比如琏二和政二老爷之流,根本就看不上眼。
  不能提升家族实力,就算宝玉的名声再大又能有什么用处?
  眼下的荣国府,别看外头显赫之极,其实内里却是相当尴尬的。
  琏二没有大老爷的霸气,又不是科举正途出身,也不是勋贵集团推出的代表,在内阁之中混了五年多,可依旧还是内阁垫底的阁老。
  随着时间流逝,当初大老爷留下的资源慢慢消耗大半,琏二手头的权力也跟着慢慢缩小。
  尽管此时的内阁首辅没大老爷那般强势,完全可以做到让其余阁老成为摆设,或者说具体的执行者,却也依旧能叫琏二感觉压力山大。
  要是没特殊机缘的话,琏二的内阁之旅估计就这样了,一直作为垫底的阁老存在,直到年纪大了告老辞官为止。
  琏二在内阁的处境尴尬,荣国府在京城权贵圈子的处境,自然也跟着变得微妙起来。
  知晓内情的不将荣国府放在眼里,不知晓内阁详情的自然会把琏二当爷爷看待,总之情况很是微妙。
  眼下,荣国府的顶梁柱是琏二,政二老爷的官位卡在正四品难以动弹,除非元春生下的皇子成了王爷,而且还要是实权的那种,才有可能帮助他更进一步,不然的话他的官途也就止步于此。
  贾珠的情况更糟,有荣国府的大量资源供应,在国子监混到了五品位置,可他的前途也就到此为止。
  不是没办法更进一步,而是他的身体不允许,如之奈何?
  总之,荣国府自从大老爷离开之后,声势比起鼎盛时差了不少,这是琏二等人可以清晰感受到的。
  眼下突闻大老爷回来,整个荣府上下不由精神一振。
  特别是当琏二知晓,大老爷也是外海一地霸主的身份回返,心中竟是莫名有些酸涩。
  贾淙这小子,倒是好运气!
  不用说,大老爷在外海的基业,以后都是由贾淙继承。
  琏二就算羡慕也没用,谁叫他之前没有跟随大老爷一同出海,现在大老爷在外海立稳根基,自然就没有他什么好处了。
  如果他知道,大老爷这此回返大齐,想要当今给个王爵封号,怕是就不能如此淡定了。
  ……
  “忠顺,义忠还有贾恩侯,这三个混蛋真真可恶!”
  乾清宫中,已经显出老态的当今一脸恼怒,他被三家外海来人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感觉相当郁闷又被动。
  之前就猜测过忠顺和义忠逃出了大齐国境,还以为他们就跟乌龟一样窝在某个疙瘩角落苟延残喘,谁知他们竟是出了外海重立基业。
  就三家眼下表现出来的实力,三十艘远洋战船的战力,比起整个大齐所有水师的战里联合都强,不由得当今不忌惮几分。
  很显然,无论是忠顺还是义忠这两位当初觊觎皇位的皇室政敌,还是贾恩侯这个混帐家伙,这些年在外海都混得不错,不然也没胆子跑回大齐讨要封号。
  哼,想得倒美!
  一旦三家外海势力有了朝廷的正式封号,那就是大齐朝廷承认的封国了,其中的好处对三家势力十分巨大,当今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