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281

  “东主,这是何物?”接过合着的折扇,陈富迷惑不解道。
  “父亲,这是折叠扇,可以展开的。”陈明轻轻说道,虽然折叠扇并不流行,在汴梁城也没有多么人使用,但是青年小伙,自然比较留意些稀奇的玩意,而且又是在扇铺工作过,对于这种形制古怪的扇子,印象还是有的。
  “原来是蝙蝠扇,难怪这样奇特。”陈富恍然说道,小心翼翼,有些笨拙的展开折扇,一股淡淡的清香顿时扑面而来,不仅如此,光洁如雪的扇面,打磨光滑,轻凉润手的扇骨扇页,都让陈富惊叹不已。
  “好细致的折叠扇。”陈明惊呼道。
  那是自然,楚质嘴角掠过一丝得意之色,汴梁城里那些个不流行的折叠扇,最多的也就几个扇页,七八折而已,哪里能和这种精心雕琢的折扇相比,十六条扇骨,连同透薄雪白的扇面,合起来的时候不过两指宽,看起来就养眼舒服。
  “这样清白的纸,却不知产自何地。”陈富小心翼翼的用手轻抚扇面,只觉光滑细腻,心里顿时燃起了几分心喜之意。
  纸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自从发明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质量上乘的纸张,极为贵重,可谓是百金难得一页,而陈富作为一个画匠,平时没少和纸打交道,对于纸制的扇面,自然非常留意。
  “莫不是澄心堂纸。”陈明猜测说道,澄心堂纸是江南最为有名的纸,这种纸纸面光滑,细密坚韧,质量很好,价格昂贵,却受到世人的追捧,很受书画家的欢迎。
  楚质微笑不答,发现陈氏父子还是比较有眼光的,居然发现这扇面用纸与众不同之处。
  “东主该不会让我在这扇上绘图吧。”惊叹之余,陈富心里感觉有些不妙,且不说折扇扇面凹凸起伏,不易作画,单是这洁白如雪的纸面,就让陈富不忍下笔,害怕沾污了这份难得的纯白。
  “正是如此。”楚质笑道:“想必些许小事,对陈师傅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与儿子面面相觑片刻,沉吟了下,陈富老实说道:“东主,此事我怕是不能胜任,请东主见谅。”
  与其画不出来,或者涂鸦了人家的折扇,还不如直接承认,陈富的语气有些低落,而陈明也垂头丧气的,看见楚质旁边包裹内还有几柄折叠扇,两人也猜测出来,楚质聘请自己所为何事,满足不了东主的要求,那这份工作恐怕也要丢了,毕竟谁也不会雇用个帮不上忙伙计。
  “取笔来。”楚质微笑伸手道,眨了下眼睛,还算机灵的陈明连忙从兜里取出画笔,恭敬呈了上去,随后迅速摆出彩料颜色。
  “折扇的扇面呈半圆弧形形状,因而其构图就要别具一格……”取过画笔,沾了些颜色,楚质轻声说道,手中的画笔也没有停下,近乎随意似的在洁白的扇面上涂抹起来。
第二百零三章
赠礼
  高府临河而建,其周围绿树翠竹环绕,院中屋舍层叠,曲槛雕栏和绿窗朱户,不计其数,院子花木林立,全是分门别类的各色花圃,四季常青,回塘曲栏,凿池引水,叠石为山,花径曲折,亭阁雅致,宛如洞天仙府。
  高士林最近非常高兴,每日与曹媛美人卿卿我我,浓情蜜情,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根本不愿意离开府中半步,这反而让高滔滔不怎么满意了,本来以为高士林性子洒脱,还担心他成亲之后,耐不住寂寞,经常不归家,让曹媛心生怨气,现在倒好,每日只顾留在家中与美人耳鬓厮磨,男儿之志,应在四方,怎能沉醉于私闺柔情,消磨意志,长此下去还了得,高滔滔心底涌起了和惠夫人一样的忧虑,悄悄寻思,觉得也是时候给弟弟谋个职事了。
  高士林也不知道自己姐姐的打算,天气闷热,如今正与曹媛在后院之中观赏景色,不时拉着美人柔软的小手说着些私闺情话,让曹媛娇羞不胜之余,心里充满了甜蜜。
  花丛深处,就当高士林看见四下无人,准备搂着美人一亲芳泽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随之而来的是响亮的呼唤:“大官人……”成亲之后,高士林正式执掌高府,称呼自然也改变了。
  听到动静,曹媛俏脸微红,连忙挣脱高士林的怀抱,轻移莲步,走到一旁借观花以掩饰羞涩的心情,温香软玉的触觉消散而去,高士林忍不住气恼起来,早就吩咐下去,自己和夫人在赏花,有事没事都不许打扰,居然有人把这话当成耳边风,看来要给他们点教训好长长记性才行。
  高府管家小步跑来,看见脸色不愉的高士林挡在自己面前,心里咯吱一下,根本不用再寻夫人的身影,反应灵敏的管家,就知道自己打扰大官人的好事了,也不待高士林询问,立即满面堆笑道:“大官人,楚公子带着两位公子在客厅里等候,不知大官人见还是不见。”
  废话,瞪了管家一眼,高士林挥手道:“吩咐下去,上茶、设宴,我立即就到。”
  知道不用被训了,管家暗暗松气,笑眯眯的退了下去,谁让高士林自己定下规定,楚质如果前来,不须经过自己同意可以直接引入府中,而且要第一时间向自己的通报,因此也不能怪人家破坏自己的拥香情致。
  “夫君,是楚质公子来了吗?”从花圃处走了出来,曹媛柔声问道。
  “应该是吧,自从琼林宴之后,也有小半个月没见他了。”高士林心情舒畅,笑容灿烂,口中却报怨说道:“这小子现在功成名就,春风得意,怕是早就把我给忘记,如今找上门来,准没什么好事。”
  惠质兰心的曹媛,自然明白高士林是在说笑,也没有搭腔,只是含笑上前,温柔的为他整理衣裳上的折皱,片刻之后,高士林温柔向美人作别,疾步向客厅走去。
  客厅之中,楚质与两位友人,就是冯京和滕茂实,仔细的欣赏着厅中墙上挂着的名人丹青字画,不时交流下心得体会,这也算是难得的休闲兴致了,要知道这些天来,他们忙于应酬,虽说是风雅聚会,可是时间紧迫,去到之后光顾着赔罪罚酒,随后又转战下一个酒宴,哪里还有吟诗作赋的心情。
  “景纯、当世兄、秀颖兄。”卷起一阵澜风,高士林出现在客厅中,见到三人,脸上的笑容越加浓郁起来,楚质三人自然是微笑回礼,寒暄片刻,分主宾列坐,自然有仆役见机奉上新茶。
  “景纯,文玉呢?怎么不见人啊。”高士林迷惑问道,刚才以为楚质与楚珏一同前来,还在猜测另外一人是谁呢。
  “才卿,你忘了,文玉还要上学。”楚质摇头叹道:“不过也可以想像,美人在怀,谁还会记得那么多啊。”
  郁闷,刚才还在背后说人家,报应马上就来了,高士林俊脸一红,自从成亲之后,他就没有再回白雀修学了,确实也是,以高士林的家世背景,根本不用考取功名,就可以直接为官,而且就算不做官,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上学只不过是无聊而打扰时间罢了,如今成了亲,恨不能与美人朝夕相处,当然没有了进学的兴致。
  “才卿,不用害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可以理解的。”滕茂实窃笑说道。
  “一段时间不见,没有想到秀颖兄变得伶牙俐齿起来,就是不知酒量可有长进。”高士林咬牙切齿说道,知道楚质口才厉害,自然要挑弱的来欺负。
  不用明言,滕茂实就知道高士林是在暗示自己当日得中贡士时醉酒失态的事情,秀逸的脸庞也有几分羞赧之色。
  一旁的楚质轻笑道:“才卿,要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别小瞧秀颖,近段时间来,人家可谓久经考验,进步那是肯定的,你现在未必是对手。”
  “酒量有没有长进,用说的不行,比过才知道。”高士林笑着说道,眉毛一扬,确实有几分不服气。
  事实证明,酒量确实是可以锻炼出来的,连日来的头晕脑涨、不断呕吐,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滕茂实连喝数杯淳酒,依然一脸的神清目明,这让高士林啧啧称奇,随之兴致勃勃的与之对饮起来。
  小饮片刻,觥筹交错,酒酣耳热,高士林伸手抹了下额头上的热汗,笑嘻嘻说道:“景纯,说吧,这次找上门来到底所为何事?”
  “你怎么知道我是有事才上门的?”楚质轻笑道:“难道就不许我专程来拜访嫂夫人……和你吗?”
  “别岔话。”高士林撇嘴笑道:“在琼林宴时,你就神秘兮兮的说过段时间有事要我帮忙,等了几天,都没见你的身影,而如今再过两日,你们这些进士就要谒谢先圣先师,再由朝廷赐官授职,如果没事的话,你应该安心待在家里等候才是,要不然就和某些人一样,拜访朝中高官大员,哪里有空暇时间专程来看我啊。”
  “才卿不说,我差点也忘记了。”滕茂实微笑道:“琼林宴时,景纯也和我说过,有事情要我和当世帮忙。”
  “难怪。”冯京笑道:“刚才我和秀颖难得在客栈里静休半日,没有想到景纯突然寻上门来,也没说为什么事情,扯着我们就往贵府跑,本来我心里还迷惑着,现在听了才卿之言,这才明白原来景纯是有事相求啊。”
  “唉,我果然是诚实君子,心中坦荡,没有城府,心事都写在脸上,谁都可以瞧得出来。”楚质悠悠说道,其他人还没有来得及鄙视,就听啪的一声。
  只见楚质手里多了柄华美典雅、轻巧玲珑,散发着阵阵香气的扇子,扇面上绘着一幅山水图,半弧不大的扇面上,上端山峦在浮云中层层叠起,山脚隐于漠漠暮霭之中,小溪曲折自远而近,滩岸布置郁郁葱葱的竹木,景物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明润秀雅,富有诗意的景趣。
  不仅扇面山水图吸引几人的目光,楚质轻手摇动,有股说不出的俊逸潇洒,凉风扇来,馨香四溢,就连旁边的几人,都觉得格外凉爽怡神,盛夏的暑气似乎也消除了许多。
  “景纯,你手里拿的是何物事?”悄悄吸了口淡雅香气,高士林感觉心里清爽,忍不住开口询问起来。
  “扇子。”楚质微笑说道,修长的手指灵活转动,折扇忽合忽展,不时炫几个花样,让人眼花缭乱之余,自有一股优美的韵律。
  虽然说几人性格沉稳大气,遇事不惊,可到底也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对于新奇的事物,自然做不到如同古井里的水一样波纹不动,特别是高士林,看见楚质摇扇时飘逸潇洒的模样,心里就开始神往了。
  “拿来看下。”心动不如行动,高士林毫不客气伸手说道。
  楚质轻笑,手指稍微用力,展开的扇子悄然合了起来,顺着手指转了半圈,扇柄方向对着高士林,手掌向上,微微伸递,瞬息之间折扇就让高士林夺去。
  扇子入手,有股清凉的感觉,高士林轻轻展开扇面,淡淡清香扑面而来,有几分清怡气爽,仔细欣赏片刻,轻微扇动,清风徐徐,清香缭绕,身上燥热似乎也随之散去,有种置身于飘然仙境的感觉,这让高士林非常享受。
  “才卿,欣赏够了吧。”滕茂实笑呵呵说道,目光似乎也有些灼热,而高士林却看向别外,扇子不时摇动,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相比之下,冯京更加留心细节,侧目打量扇面半响,轻声询问道:“景纯,那扇中之图落款处,写的可是你的名字。”
  “当世目光如炬,正是如此。”楚质笑着说道,也没有什么动作,袖子微微抖动,手中又多了柄折扇,轻轻展开,扇面洁白如雪,没有丝毫墨色。
  “居然还有。”听到冯京提醒,仔细欣赏扇面山水图的高士林听闻动静,眨了下眼睛,非常自然的笑道:“既然如此,那这扇子就送我吧。”
  “送你也未尝不可。”楚质轻笑道:“有事相求,这权当谢礼好了。”
第二百零四章
立碑题名
  清晨时分,礼部贡院前已经聚集了大批进士,金榜题名至今,已经过去大半个月,在期集庆典活动的日子里,是他们生平最为风光得意的时候,如今被召集到贡院,就是谒先圣先师,就白就了是感谢下孔夫子他老人家的保佑,自己才有今日的风光。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孟之道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学术,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孔子,自然也受到历代王朝的顶礼膜拜,历代文人儒士也将孔子视为先圣先师加以崇拜。
  况且祭拜先圣先师之后,就是为进士刻题名碑,以传后世,这也就是传说中的流芳百世,这可是极为荣耀的事情,进士们哪里会推辞,个个欣然前来。
  凡是祭祀活动,都是非常繁琐的,况且像这种祭拜圣人级别的仪式,如果说只是单单孔夫子一人还好些,问题是古代的先贤,能称为圣的就有几个,师级的儒士就更加多了,几百个进士,从清晨开始祭拜,直到午时,仪式才进行大半。
  此时正是天气晴朗,空中万里无云,如果是秋冬时候,那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而现在偏偏是四月夏季,没有云层的稀释,金灿灿的太阳直接照射下来,而诸多进士又是跪又是拜的,身上可谓汗流浃背,恨不能光着膀子,凉快一下,可是在这种庄重的场合里,谁敢做这种有辱斯文的事情,只能强行忍着,偷偷摸摸的松松衣襟,或者用已经湿透的丝帕抹汗。
  好不容易等到礼官将祷文焚烧,宣布祭祀仪式结束,进士们才暗暗叫苦的站了起来,仿佛解脱似的,露出喜悦笑容,没有了顾忌,天气确实热得烦人,还有古代衣袍袖子都比较宽大,根本不须提醒,进士们纷纷挥袖招风取凉。
  偶尔有几个努力苦学的进士,顺手在怀里一掏,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籍当成扇子,满面笑容的轻扇起来,当然,也有天生怕热的,身上时时刻刻都带着扇子,那更加不用说,让旁人羡慕不已,不过未等这些人暗自得意多久,众人的注意力随之集中到楚质、冯京、滕茂实三人的手上,确切的说,是三人手中的扇子上。
  只见楚质三人,在炎炎的烈日下,额上却没有半点汗迹,谈笑风生之余,手中精致典雅的折扇轻微摆动,显得那么的风流潇洒,俊逸无双。
  “秀颖,你的扇子,怎么这般……怪异?”有人忍不住询问起来,目光不离折扇。
  “什么怪异,这叫撒扇,只不过,这么精致的撒扇确实比较少见。”折叠虽然不是什么流行事物,毕竟也有人见多识广的,立即出来解释疑问,滕茂实悄悄瞄了下楚质,微笑点头,却没有言语,折扇轻摇,更加显得风度翩翩。
  其实根本不多说,看见三人手拿折扇,潇洒倜傥的模样,就已经吸引住了众人的视线,还好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就算再怎么眼热,也要保持风度,也有人想借来一观,却因为矜持而不敢开口。
  看出旁人的心思,楚质微笑说道:“前两日,我和当世秀颖在城中游玩,天气炎热,汗如雨下,忽见某处铺子有扇子出售,观其还算雅致,形制也新颖,也不像适合小娘子扑花中蝴蝶、捉月下流萤的轻罗小扇那样小巧,就顺势购了几柄,用起来还是蛮舒服的。”
  折扇之所以能取代团扇,成为文人雅士们心爱之物,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因为团扇小巧别致,从古至今深得女子喜爱,慢慢就演变成她们随身装饰品,男子汉大丈夫,自然不好意思拿着女子之物招摇过市,让人笑话,潇洒的折扇出现之后,自然成为风流年少不可缺的行头。
  “还真有些新颖,扇面似乎还有字画。”有人附和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楚质请来的托。
  经某人提醒,众人的目光再次落到扇面上,只见楚质三人手中的扇面里,或是青山绿水、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旁边还附有诗词字句,在小小的方寸之间,形成妙趣横生的画境。
  什么是雅,什么叫情趣,在炎热的夏季,旁人用衣袖或者丝帕抹汗,而人家怡然自得轻摇着柄精巧美观的扇子,招来阵阵香风缭绕之时,还能欣赏着扇面中的字画,这简直就是难以言喻的享受啊,察觉众人羡慕的目光,楚质嘴角悄悄绽放出一缕笑容,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议论折扇精美风雅之时,众人已经到来贡院的题名碑林之中,自宋朝建国建隆元年开始第一场科举取士至今,按一次一块碑计,这里已经立有三十多块石碑,来到此地之后,众人的注意力也逐渐从折扇转移到题名碑上,带着激动崇敬之心,瞻仰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想到以后自己的名字也将刻在其中,留名青史,受到后人崇拜,谁也没能掩饰住兴奋之情,如果不是有礼官在旁,恐怕有人忍不住喜极而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