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281

  花花轿子人人抬,反正大家都已经各取所需,心情舒畅,相互吹捧了半响,才依依不舍的告辞而散。
  当然,官员离去,并不代表盛会就止结束,戏船还没有走,也有部分百姓选择留下看热闹,直到太阳快要落山,铎声震天的戏船才慢慢朝岸边驶去,才算是正式宣告热闹的西湖盛会散场。
  翌日,西湖盛会那惊险刺激的水秋千,惊艳绝妙的琴曲,声势浩大的场面,立即传遍杭州城里的每一个角落,听到前去观看之人绘声绘色的描述,许多人心中后悔莫及,早知道也去目睹下那热闹的场景。
  丁行周几人可谓是春风得意,百姓提到西湖盛会之时,少不了提到盛会是由丁、陈几家联合举办的,特别是经过某人的推波助澜,现在满城百姓都知道,丁陈几家在杭州是最有名望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自然是有根据的,要知道以前官府举行些盛大的聚会,比如前不久的端午龙舟会,筹办盛会的是沈家,再比如,……,列举的许多例子都可以证明,能协助官衙筹办大型聚会的,都是些有头有脸,有名有望的家族。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能将名利看透的都出家当和尚道士了,杭州城的地主豪绅们当然还是俗世之人,听闻百姓议论的声音,心里还真不是滋味,什么时候,几个外地来的暴发户也压自己一头了,嫉妒之余,心里自然也打起了小算盘。
  灵隐寺,位于西湖西北面的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的灵隐山麓之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深山古寺,云烟万状,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是一处古朴幽静、景色宜人的胜地。
  相传在许多年以前,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有个僧人在山后居住,打柴种地为生,一日,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现在的灵隐寺落下,僧人一路追来,见此地环境清幽,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
  只是传说而已,也不能当真,要知道灵隐寺是创建于东晋时候,是个从印度来的和尚建立的,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古寺,五代时吴越国王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将当时的灵隐寺规模宏大,到了现在,经过评比,气象恢宏的灵隐寺与永明禅院并列为杭州两大名寺,香火最为鼎盛。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与汴梁城的大相国寺相比丝毫不见逊色,清晨时候,浑厚和钟声才敲响,灵隐寺就已经迎来诸多的香客游人,立时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山峰奇秀,清雅深幽,不愧是仙灵所隐之地。”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里,看着飞来峰的秀丽景色,白瑾瑜也有些感怀起来。
  清晨时分,山间雾气还未散去,山下云林漠漠,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有云有林,显得十分幽静,特别现在是气温高升的时候,这里更是避暑的胜地。
  “可惜大哥没空,不然也让他见识下这里的美景。”白瑾瑜说道,一双盈动的明眸从车厢窗帘透视出去,欣赏着山间景色,露出几分兴致。
  而感觉白瑾瑜眉目间郁积之气散去了少许,苏月香心里有些喜悦,微笑说道:“听他的意思,似乎要留在杭州一段日子,还怕欣赏不到此间美景不成。”
  “说的也是。”白瑾瑜应了句,继续观看着山峰秀奇,只不过神情似乎少了丝兴趣。
  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等,山寺门前,早早有几个僧人在迎客,见到一车华丽马车前来,也十分自觉的迎了上去,当见到两个绝代佳人从马车下来,盈盈而立时,多年修持的心境,也忍不住荡起了阵阵涟漪。
  “阿弥陀佛。”过了片刻,某个中午僧人宣了句佛号,低头垂视,声如宏钟道:“却不知两位女施前来,是进香,还是参禅?”
  几个修行不够的和尚立刻惊醒过来,脸上泛出了些微的晕红,连忙双手合十,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进香。”苏月香抿嘴微笑,樱唇轻启,清音微吐,气息如兰,悦耳动听。
  在中年和尚的带领下,苏月香也白瑾瑜盈盈步入寺院山门,留下几个脸上浮现迷离之意的和尚驻守寺前,过了不久,又有一辆马车行来,从车上下来两人,发现几个迎客和尚呆滞在那边不动,心里感觉有些奇怪。
  为首的是个俊逸少年,相貌出尘,一身长袍,白执折扇,风度儒雅,略微好奇的瞄了眼几个和尚,制止了随从的动作,直接朝上面走去,当其上了几步阶梯,一个和尚回过神来,连忙追了上去,揖礼说道:“施主慢行,却不知二位是进香还是……”
  “进香。”俊逸少年微笑说道。
  “那施主请随小僧来。”和尚说道,随之加快步伐走在少年的前面。
  其实这里只算是山门,不算是寺门,要进寺院之门还要走几百级台阶,而且台阶有些陡峭、曲折,不易攀爬,幸好台阶两旁景色幽深,引人入胜,可以一边信步前行,一边欣赏其中景色,也不觉单调。
  作为知客僧,其目的本来就是在引领香客进入寺内前的一段时间,陪同香客打发爬坡的无聊,途中也可以介绍下寺院的光辉历史,或者询问香客有什么特别需求,清醒过来之后,在前面引路时,那和尚也记起自己的职责,连忙回头问道:“敢问施主,平时里信奉的是哪尊佛陀菩萨?”
  “却不知贵寺哪尊佛陀最为灵验?”俊逸少年问道,大有谁灵就信谁的意思。
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的是你
  作为杭州两大名刹之一,就算是在清晨时候,灵隐寺也不乏游人香客的身影,不时可听闻阵阵僧人梵语,以及香客祈祷的声音,寺中虽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但是规模最为宏大的当数大雄宝殿。
  大殿为单层三叠重檐建筑,气势嵯峨,十分雄伟,正中是一座十多丈高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
  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的立体群塑,共有佛像百多尊,正中为观音菩萨的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毫发毕现,可见是精心雕琢而成。
  在灵隐寺,香客们供奉最多的就是观音菩萨了,虽然寺中佛陀菩萨众多,但是观世音菩萨是最受世人所敬仰的,有的时候,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敬仰甚至超过了对佛的敬仰,毕竟相对整日宣扬慈悲为怀的佛陀,却不如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实在,要知道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满足祈求生儿育女者的心愿,令众生远离烦恼,甚至能免除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等灾厄之苦。
  总之,虔诚执持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能以其慈悲、智慧、勇猛的威神加持于祈求者,即得解脱厄难,既然可以有求必应,香火如何不鼎盛,拜的人多了,口耳相传之下,自然是最为灵验的。
  在中年僧人的引领下,苏月香与白瑾瑜来到一间雅静的禅房内,毕竟是女眷,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崇礼拜佛,秉着与人方便的理念,广大佛门寺院自然也考虑到这点,不然兴建那么多禅房做什么。
  进香,并不是直接将香烛插入香炉那么简单,自有一套繁琐的礼节,特别是女香客在祷告时,最忌讳的是旁边有人,所以将人请进禅房之后,中年僧人非常识趣的告退,房门合上时,他也忍不住轻抹了下油亮的脑袋,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念了好几句阿弥陀佛,美女红颜不过是过眼烟云,好不容易恢复了平常之心,才慢慢离去。
  禅房空落落的,一床一几二椅,陈设十分简单,正面墙边悬挂着一幅观音画像,柳叶细眉,凤眼半闭,含蓄而深沉,鼻子秀挺,樱桃小嘴紧闭,嘴角上翘带有笑意,表现温和慈祥,身姿微曲,优美而文静,显示出高贵的气质,衣服华丽而贴,衣纹起伏,表现出了丝绸的质感,画像技法上乖,应该是出自名家手笔。
  与此同时,山下的俊逸少年也进入寺中,来到天王殿内,却见殿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着一尊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旁边的是护法神韦驮雕像,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两侧则是四大天王彩塑像,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形态虽然各异,却有股不怒而威的味道。
  看着天王殿内金碧辉煌的模样,俊逸少年心里暗暗寻思,怪不得干旱来临之时,范仲淹要鼓动杭州城的寺院主持大兴土木,招募工匠,广修庙宇,实在是因为这些寺院都是不缺钱的主,若是论起资产来,恐怕连城中富户也有所不及,不找他们找谁。
  “长贵,你觉得这灵隐寺,比之汴京的大相国寺如何?”信步走出天王殿,挥退了迎客和尚的跟随,俊逸少年微笑询问道,不用明言,这少年自然就是楚质,西湖盛会结束之后,他也没得清闲下来,今日又接到上级的指示,前来巡视杭州寺院大兴土木的情况。
  前段时间,范仲淹拜访杭州城各寺院的主持方丈,与他们谈古论今,探讨佛家思想之时,也没有忘记给他们出谋划策,指出现在正逢灾荒时节,工钱非常便宜,想修葺寺院的不找紧机会更待何时。
  一帮主持方丈觉得十分有道理,非常感谢范公的指点,回去之后纷纷招募工匠,打算将寺院翻修下,或者多扩建几幢阁楼禅房,而今日楚质来,就是打算摸清各寺院的修建情况,也好心中有个数,适当调整某些计划。
  听到楚质的询问,长贵老实回答道:“景色比相国寺好,就是路途远了些,走着有些累人,而且不如相国寺热闹。”
  “那是自然,灵隐寺建在山中,而相国寺则在闹市之内,过往行人随时可进入寺内,当然要比山中之寺热闹。”楚质笑道,顺着长廊径直向寺院里面走去,这一路行来,光是听见和尚诵经的声音,却没听到工匠翻修寺院的动静,刚才真应该向那迎客的小和尚打听下。
  在寺院里信步走了片刻,差不多将灵隐寺逛了一圈,和尚香客倒是遇见不少,而且寺中的景观也不错,只不过自己并不是来游赏的,记起正事,楚质止住脚步,心里有些疑虑,难道说灵隐寺并没有兴修寺院,只是在敷衍官衙而已。
  想了下,楚质想找个和尚打听下,可是这里似乎比较偏僻,是连接几个殿堂的长廊,等了半响,也没有僧人香客经过,眨了下眼睛,楚质觉得普通僧人香客也未必知道具体的情况,干脆决定去找寺中的主持问个明白。
  普通僧侣的禅房在哪,楚质或者不知道,但是寺院的主持长老肯定居住在正中央的大雄宝殿旁边,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刚才也曾路过,辨别了方向,楚质也没有迟疑,直接迈步前行,过了片刻就来到了目的地。
  到底是古寺刹,深谙待客之道,见到楚质没有烧香礼佛,而是在大殿附近徘徊,似乎在寻找什么,立即有个和尚过来,双掌合十行礼,客气说道:“敢问施主所为何事而来,不知小僧是否能帮得上忙。”
  “请问小师傅,你们主持在哪,这位是钱塘知县大人,找你们主持有事相询。”在楚质的示意下,长贵微微扬声说道。
  知县,那和尚心中微惊,随之恢复了平静,杭州佛事兴盛,平日里那些官员士绅没少来寺里参佛进香,见多不怪,寺中僧人也就习以为常了。
  “两位施主,实在是不巧,昨日主持应友人之邀出访,至今未归。”诵了句佛号,和尚带着几分恭敬之意行礼说道:“却不知施主有何要事,若是不能耽误的话,小僧虽然不能做主,但也可前去报与监寺长老知道。”
  “也不是什么急事,不过若能与监寺长老一叙,那自然再好不过了。”楚质笑道,不管是主持,还是监寺长老,反正都是寺院的决策者,肯定是知情人,找谁都可以。
  “请施主在禅房稍微片刻,小僧前去通报。”和尚微微施礼,推开身边的房门,恭敬的引请了下,也不等楚质入内,立即转身疾步走出殿外,身影消失在远处,楚质淡然微笑,也不介意和尚无意间的失礼,就欲步入禅房内,却听咯吱一声,却是旁边的房门开了。
  楚质下意识的眼光微抬,一张绝美的脸蛋映入眼帘,那弯弯的柳眉,一对勾魂夺魄的凤眸,一头如云秀发写意地披散在香肩之上,挺胸翘臀,曲线圆润,容貌似海棠滋晓露,腰肢如杨柳袅东风,却是一个秀色照人、绝色天香的大美人。
  待看清楚对方的模样,两人都是啊的一声,有些出乎意料,不过苏月香是诧异惊愕,而楚质却是又惊又喜,这人在了,那人还会远吗,楚质心中突然怦然而跳,勉强敛了下心神,让自己的笑容显得更加温和、灿烂、自然些,含笑说道:“没有想到能在这里遇见苏姑娘,真是意外的惊喜啊。”
  确实是意外,不过惊喜没有,苏月香下意识的就要关上房门,却听旁边传来白瑾瑜的声音:“小姨,是谁在外面啊。”
  苏月香想阻止已经晚了,忽听环佩叮咚,斑竹帘子一阵晃动,白瑾瑜已经出走了过来,乍一听见这熟悉无比的声音,楚质的身体一震,感觉的心脏仿佛一下子停止了跳动,而白瑾瑜也见到了门外那熟悉的面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忍不住伸出纤手揉了揉,发现那人还在,娇憨的样子十分可爱。
  楚质轻笑起来,忍住心中的喜悦,辰角绽出一缕和煦的笑容,柔声说道:“小娘子,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否?”
  “啊,真的是你。”白瑾瑜有些难以置信,喃喃说道:“观音菩萨,真是灵验,这么快就帮我实现愿……”意识到自己说了些什么,白瑾瑜羞涩的低垂螓首,随之又抬了起来,目光看向楚质,颊生薄晕,肌肤流光,更见妩媚动人。
  见到两人双目遥望,情愫暗生的情形,苏月香轻轻咳了下,樱唇浮现明媚的笑容,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虚伪亲近,似乎还有一丝怀疑,说道:“原来是楚公子,连在这里都能碰见你,真的是好凑巧啊。”
第二百六十五章
要出乱子
  从几次接触苏月香给自己的感觉,楚质可以肯定,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苏月香似乎对自己有些不待见,表面上客气有礼,其实心里恨不得让自己走得远远的,这让楚质心里有些奇怪,仔细回想,自己好像没有做过什么得罪她的事情吧。
  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楚质也没有怠慢,连忙笑道:“确实是巧,当日离京之时,也曾去拜访……你们,却得知二位已经还乡探亲,没有想到却在千里之外相逢,真是……”
  真是冤家路窄,苏月香心里嘀咕,瞥见白瑾瑜那张粉腻红润的小脸,知道楚质想说缘分两字,这还了得,连忙打断道:“听楚公子之意,莫非已经得授官职,而任地却是在杭州不成?”
  “正是,承蒙陛下恩典,我得以在钱塘为官,真是皇恩浩荡,不然也不能遇见……二位。”楚质微笑道,目光隐约看向白瑾瑜,心中一片喜悦之意,越发觉得有缘千里来相会这话一点也不假,本以为离京赴任之后,再也无缘与她相见,却不想,今日上苍给了自己一个天大的惊喜。
  能在这里见到楚质,苏月香心里也已经猜测出几分来,如今闻言心里更是断绝了最后一丝期盼,而且还泛出人算不如天算的感觉,当日不顾瑜儿的不情愿,坚持带着她回乡探亲,就是想让她见不到这小子,从此以后没有了那份念想,可惜天不从人愿,兜了个大圈子,居然还是在这里遇见他,真是……冤魂不散。
  暗暗地咬牙切齿,苏月香就从要假惺惺的恭喜几句,然后找个借口回去之时,这个时候,却见走廊尽头匆匆走来几个和尚,来到楚质身边之后,恭敬的行礼起来,其中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说道:“贵客前来,不曾远迎,还请贵客见谅才是。”
  “长老多礼了。”楚质微微回礼说道,心里浮现不好的感觉,果然不出他所料,见此情形,苏月香眼睛一亮,嘴角绽放出一缕妩媚的笑容,口中柔声说道:“楚公子似乎还有事情要处理,那我们就不打扰了,就此告辞。”
  连句再见也懒得再说,苏月香满心喜悦的拉起白瑾瑜的纤手就要离去,然而白瑾瑜自然是不想那么快离开,一张泛红的娇俏小脸露出恳求之意,清丽的眼睛波光盈动,带着丝丝的哀怜。
  见到楚质的那一刻,白瑾瑜心里就充溢了满心的欢喜,听闻他还去拜访过自己,白瑾瑜欣喜的心情差点难以自抑的笑出声来,许久不见,她自然不愿意这么快与楚质相别,与之相反的却是苏月香的郁闷的心情。在楚质没有自动消失的前提下,她也没有办法,只能选择主动避开,察觉白瑾瑜的恋恋不舍,苏月香更加不敢久留,急忙使上几分力气,拖着白瑾瑜从走廊的另一边匆匆而去。
  望着盈盈离去的两人,楚质有心跟随上去阻拦,却想起因何而来,特别是在几个和尚的恭敬引请下,也不好就此抽身,迟疑了片刻,两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走廊末尾,楚质只能无奈一叹,心中忽然一动,轻步走到长贵旁边,悄声说道:“长贵,刚才的两位姑娘是我的朋友,两个弱女子出门在外有些不安全,你立即跟上去,暗暗地护送她们回居住之地,记得,不要泄露了行踪,免得让她们误会。”
  如果真是朋友,应该是光明正大的将人送回去,根本不用暗地里保护,不过作为一个聪明的仆役,长贵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机灵明白,什么时候应该装聋作哑,当下也没有问为什么之类的废话,丝毫没有迟疑,立即应了声,快步朝两人离开的方向追了上去。
  “却不知贵客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
  一辆豪华、舒适的马车沿着山道平稳地向前行驶着,马车建造得富丽堂皇,车身造型美观,运转迅速,乘坐舒坦,马车的车身精心雕刻了各种图案,四角挂着金铃,不住随车发出悦耳的声音。
  车上坐着的正是苏月香与白瑾瑜二人,坐在舒适的马车内,白瑾瑜默默地看着车外山路旁的秀丽景色,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丝毫欣赏之意,却有些变幻莫测,不时掠过几分欣喜,几分失望,还有一丝淡淡的幽怨。
  “瑜儿……”苏月香轻轻唤了句,有心与她说几句,却发现她一脸痴痴沉思的神情,根本没有听到自己在说什么,索性沉默了起来,心中的千言顿时化作一片无声的叹息。
  马车飞快地行驶着,不久便回到杭州城,入了城门,顺着东边而去,在宽敞的街道中直行,片刻之后拐过一条小巷,马车就停在一所幽雅的宅院前面,宅前矗立着几株高大的柏树,枝繁叶茂,清幽静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