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653

  朱宏涛快速结束经验传授:“我跟那老警察带了失主悄悄过去等着,瞅准了没人,让那失主开了车跑,我们还带了油桶在路口等他,让他一口气跑回去……”
  菜鸟愣了下:“就这样?”
  朱宏涛一本正经:“嗯,就这样,再回到单位我不知道这个事情的,继续投身到我花了几十年青春的民族大团结工作中去,一代代人点点滴滴的努力,总会看到成绩的长远工作。”
  石涧仁咂摸了好一会儿才挂电话:“我大概知道怎么做了。”
  朱宏涛的声音都笑眯眯的:“嗯,我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件事,你具备这种能力的。”
  石涧仁对这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高帽子撇嘴,靠在椅背上还是有点头疼。
  朱宏涛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万事万物再复杂,总有个先来后到跟难易程度,眼前的肯定要解决,长远的也不能丢,如果是涉及到根本原则性的问题,有些小细节不妨稍微松动下,这有点中庸之道的意思。
  凡事不可能做到那么完美,与其说为了一点的完美放弃全面的推进,甚至延缓了整体进度,由此带来的大势反而是更大的损失。
  立刻解决眼前突出矛盾跟放眼长远大势这种关系的平衡能力,一直都是中庸之道为什么在中国政治体制里面大行其道的原因。
  这也是小国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大国思路。
  一个拥有约二十万人口区域的生活供水重要,还是一个施工问题重要?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挪到水务集团和各大电力、通讯部门成天在公路上开肠破肚的挖管道,这是最被老百姓诟病的重复施工重复花钱,被戏谑为没有这样重复挖,哪有油水可赚。
  但站在石涧仁现在必须站的角度看,什么是应该不顾一切先解决的,什么是下一步弥补的?
  哪怕是通讯部门本身,也想不到短短几年,中国通讯系统就跨越了外国几十年的历程,从电灯电话的时代连跳几级跨入光纤时代,不成天挖开换线路,等着被骂得狗血淋头么?
  只会享受最终的成果,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对整个实施过程却冷嘲热讽,这样的现实不就是人性的真实写照么?
  如果不是石涧仁找到老街这个旅游资源,如果不是他找来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能在短短几个月里面扭转局面脱贫致富么?
  同样是站在灯柱子上慷慨呈辞,同样付出那么多工作努力,如果不能带来生活改善,自己走的时候,老百姓还会那么依依不舍么?
  说到底,风土镇的完美转变,是因为风土镇的体量足够小,小到在自己拥有的资源面前能够轻易的转变,而现在突然上升到十几亿的局面,几十万人的层面,自己拥有的那些资源不太能帮上忙的时候,怎么办?
  石涧仁的脑海里慢慢清晰起来,有点笑着低头对自己敲敲头,这仿佛正像是自己对纪若棠说过的那番话,在某个阶段前,可以靠着小聪明或者老天给的运气取巧,但过了这个阶段,能做到更高层面做得更好的,终究还得是自律、积极和勤奋。
  聪明、天赋、运气是基础,能过最初阶段的基础,但支撑走到最后的,必须是贯穿始终的自律、积极和勤奋。
  石涧仁当然是符合这几样了,道理他早就明白,但融会贯通到自己的思路中来,确实还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所以收拾好心情,下楼到前台签了张到石沱水厂考察的外出工作单,就开车出发了。
  独立董事的优势就在于,他不需要向任何人报备自己的行动内容,不过二十分钟后抵达新工厂的保安记录也能证明他没有浪费半点时间。
  现在石涧仁有带着深蓝色标识的高级领导工作牌,挂在黑色西装上口袋,就算从未见过他的保安看了也诚惶诚恐。
  外资体系进入以后,通常都会把企业内部分成管理人员和工人两部分,然后在跨国集团里面管理人员从最低的小主管到跨国集团总裁,分成二三十个等级森严的级别,这种几十亿资产的合资公司独立董事已经是最后面那几个级别了,虽然工资一般般。
  反正很快整个厂区内能找到的主管经理都被惊动出来,十来个围着这位独立董事见面,石涧仁能大概区分出有些人可能已经早就得到了消息,有些人是刚刚才惊讶的,也算是个大面积观察的好时机。
  接过其中有人奉上的橘红色安全帽,背着手的独董简单的说自己只是来参观考察正在调试安装的新工厂,毕竟马上到来的新一年中,这家新工厂的运转开工具有非常高的意义。
  于是一群人围了他顺着已经被好多领导参观过的轨迹走,半小时的时间也来得及让某些重点核心区域做个简单的清洁工作,石涧仁却一反常态的要求直接去到原水口查看。
  所有人都有点吃惊。
  石涧仁故意调整好了角度,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才突然说出这句话的,果然有个瘦高个儿的主管脸色难以抑制的陡变,好了,就是他了:“就你,介绍一下职务和姓名……”
  这真不用相面,会掌控时机吓唬人就行。
第1119章
扬长避短
  石沱水厂是真先进,滤池是法国专利技术,电机是德国和芬兰的,水泵是日本的,刮泥机是美国,闸阀是荷兰的,总而言之基本上所有设备包括管线都是进口的,石涧仁在企业文件中能看见,基层一线有时候对七零八碎的那些小东西反而更讲究必须是进口的,而主要设备大件偶尔还建议可以用国产代替。
  道理很简单,国产的看起来差不多,就是不耐用,主要设备大件不耐用也几年一换,再大放在那也不怎么麻烦,就是花点钱的事儿,可要是管线、开关、感应器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要是国产的,一旦出问题,全管网几千几万米上更换起来,那简直要人命,所以越是随处可见的小卡子小管线,越要用进口的。
  所有人都知道国产的虽然便宜到几分之一甚至更多,但用起来寿命还不到几分之一或者加上昂贵的更换维修费用,还不如进口的呢。
  一直听唐建文论述中国制造的问题所在,以前对石涧仁是个比较抽象的看法,最多听柳清抱怨下自己网购的东西有多差,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这还是那个中庸之道的问题,在一个国家穷得叮当响的时候,先解决温饱问题,质量差点无所谓,先解决有无的问题,能卖出去换点钱就行。
  慢慢的各方面条件改善进步了,再解决吃得好点,穿得好点的问题,整个产业再升级换代是势在必行的。
  不过从风土镇的转变看不出来这个过程的阵痛,因为那里起点低,也跨过了工业这一块,到石沱水厂这里,石涧仁就能感觉没那么轻松了,如果再放大到整个国家,这种转变的过程中,那些企业和从业者,遭遇的就是时代变迁,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以前能活得好好的,现在突然就没法活下去的痛苦格外强烈。
  站在国家的角度,当初只有粗制滥造的能力,不这么干,要饿死人出大事,现在如果继续粗制滥造,更要饿死人出大事,所以必须转型,而且这事儿还只能国家来主导,而不是交给市场,就看看自己眼前的这些现实,如果完全交给市场来优胜劣汰,多少国内制造产业会被国外领先品牌给吞噬掉,那才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亡国。
  这是个多艰难的大转变,需要动用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小心翼翼的在不影响绝大多数人生活条件的前提下转变?
  领导这种改变的人何其伟大?
  有些人动辄口中体制问题,哀叹乱骂,除了证明目光短浅,也没说明什么了。
  不过普通人有这种眼光也没什么用不是,除了被人嘲笑心比天高,倒是很容易让自己心态失衡,不过有识之士要是明白了这种道理,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工作。
  石涧仁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个有点紧张的中年主管,果然是负责原水采集设备调试安装的项目主管。
  因为整个工程专业性很强,自然采用的就是施工单位和生产单位共同配合的模式,要达到什么样的施工工艺,除了国内专业的代理厂商负责安装,中德供水公司方也派出了相关部门人员作为使用方参与其中,也算是在极为紧张的时间内提前熟悉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单位方还要负责设备验收,哪怕有施工监理机构验收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有时候验收环节就直接由接收的生产方来面对了。
  时间一紧,那忙乱中的工作流程就不可避免的会打折扣,本来就是为了严谨和规避腐败的工作流程一个不到位的走样,就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好比眼前这位,眼神基本不敢跟石涧仁交流,下意识的低头看,如果说之前那些基层工人看见石涧仁这反应,还可以认为他们是层级相差太远,面对高层的畏惧,而主管级别的成年人这种反应,除了心虚,就没有太多的解释了。
  只是这种心虚,到底是因为知晓原水取水管道的施工有问题而产生呢,还是因为背后又夹杂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交易,那就需要石涧仁更进一步来判断了。
  好在石涧仁没有俯瞰人心洋洋自得的猫捉老鼠心态,直接带了这位主管就朝原水管道那边走,示意其他人不用跟上来,穿过还相当凌乱的各种施工场地,远远的看见那条巨大管道往下的斜面时候,石涧仁终于开口:“你明确点告诉我,这个取水口有没有问题。”
  独立董事是继续朝前面走的,并没有面对面看着身侧略靠后的主管,也许就是避开了那如有实质的眼神,主管轻松不少,下意识的回应:“没有!我们这个已经经过了监理……”
  石涧仁打断他:“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考虑清楚再回答我,我专门这样有的放矢的来一趟,直接就要看这里,是不是空穴来风?如果你再不假思索的用本能防备的语气来回答我,我只有交给有关部门来把你带走审查了。”
  往下走的封闭长廊里,格外安静,甚至有点气压堵耳朵的感觉,只有石涧仁的鞋底和台阶摩擦的声音,那个主管应该是站在了那里,虽然看不到他的面相和神态,但石涧仁仿佛听见那剧烈的心跳声在咚咚咚。
  对小布衣来说,抛开面相,抛开脸上那最直观的表象,现在反而可以在寂静中更加精纯的感受对方的心态,所以他不说话,只是放轻点脚步,甚至还伸手扶住了旁边的栏杆,让自己可以眯上眼更为专注的感知。
  也许是独立董事慢慢走远,那个背影在走远,好像那种机会也在变得越来越小,大概静默了十来秒,后面突然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急得好像滚下来要撞到石涧仁一般,石涧仁也是够装,坚持让自己不回头。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但试试闭上眼静下心来聆听外界的声音吧,那是另一种感受。
  很显然那脚步声已经乱了,就像对方的心态一样,七零八碎的乱成一团甚至差点磕着自己滚下来,才有哐一下撞在不锈钢栏杆上的响动,差点让石涧仁扎个马步用后背接住对方了,好在杂乱的脚步冲到他背后用拉住不锈钢栏杆停下来,顺便说一句,那不锈钢栏杆也是个架子货,看着好像亮晶晶的崭新,这中空的声音感觉管壁薄得很,两个男人要是一起撞在上面,没准儿会直接撞垮掉,明天《江州晚报》就能看见新建水厂高层和主管命丧黄泉的新闻了。
  这会儿那主管肯定还不想死,重重的抓住不锈钢栏杆开口:“石董,石董,我承认……我承认那个原水取水口施工时候和当初设计的有出入,位置上稍微挪移了一点方便施工,我还拿了施工方两千块的封口费。”
  言为心声,光是这声音石涧仁的脑海里就能勾勒出一张满是紧张,惊慌失措的脸来,那种心慌意乱造成发音气喘吁吁太明显了。
  可石涧仁听了这话反而觉得更头疼,主动承认自己拿了点封口费,这分明就是下意识的想掩盖更多东西:“只是挪移位置,值得我这样专门来走一趟?拿封口费可大可小,如果是商业贿赂可以送你吃官司,告到你坐牢还没法在这个行业里面工作了,如果只是当成好处费惯例公司内部处理,这件事就可以大事化小,你可以先把自己的问题摘出来,我要的是这家投资十二个亿的水厂取水口到底有什么隐患!”
  独立董事的声音就干净利落,在这全封闭的拱形遮阳通道里面,好像还能形成有声波回荡的震撼,其实石涧仁去做个审判员估计还很有前途。
  因为那主管干脆就顺着不锈钢栏杆跪下来了:“我……我,确实是施工进度太紧了,我也没办法啊!”
  犯法的人其实每一个都没办法,活不下去了,想要更好的生活,情绪控制忍不住了……
  反正石涧仁是没有半点成功破案的喜悦。
第1120章
人在做,天在看
  古人说的声音其实是两个意思,用现代人的理解解释,声就是发出声音的器官或者什么地方响的这个振动,音才是在空气传播中的这个声波震荡,所谓余音绕梁不会说是余声绕梁,声乐的声也强调的是发音这个技巧,而不是发出来的音。
  声是过程,音是结果。
  在石涧仁这听音辨人的功夫里,也是要把这两件事给拆开来看,主要在乎前者,因为关注了过程,结果就是必然的,这就好比可能听音乐的观众要的是后者,而真正研究声乐的行内人士也关注的是前面过程。
  因为只有准确把握了对方发声的方式,才能揣测出真相来,同样一个好字,发自肺腑的全身猛喝,跟轻描淡写漫不经心只是喉头动一下,谁都能听出来其中情绪真假的差别,只不过这是极端的两头,听音辨人得细细分别其中的那一丁点差距。
  石涧仁终于转身过来,其实他没什么声色俱厉,更像是攻心为上的直接划拉到对方最虚弱的地方:“我可以明确的给你交个底,刚才说了,最终是去坐牢,还是公司内部处理,都取决于你告诉我的诚恳程度,我既然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哪怕你收十块钱,我也能把你定性为犯罪,你信不信?”
  传说中神秘莫测的独立董事,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能跟总经理董事长平起平坐的人物,还能在电视上和明星坐在一起,这样的人物在普通主管眼里,那都是手眼通天的牛人,别人敢夸这个海口,那是半点也兴不起试一试的想法,直接跪坐在地上哭丧着脸:“信!我信,求您了……我也确实是没有办法,为了按时完成调试工作,只有不停的催促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今年降水多水面高,始终没法做到按时完成工期,上面不停的催,扣奖金扣补贴,我也就对施工单位抢进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千不该万不该就是收他们这点钱,我以为就是过年过节的一点辛苦费,到时候作为使用部门验收签个字而已!”
  石涧仁点头:“对,说到底还是贪婪,本来他们施工出问题,你就算不说装不知道最后也不会有你什么事儿,毕竟现在都还没到验收的时候,说吧,你知道什么,还有什么补救措施,怎么才能发现现在的工程隐患……”
  半小时以后,石涧仁拍拍这位即将失去工作的主管肩膀:“我尽可能保证你不落到被商业犯罪起诉的地步,但这份工作你肯定保不住,施工单位也别想再合作,现在你的态度随时可能影响其他高层是不是非要把你拉出来当替罪羊,汲取教训吧,无论什么借口都无法帮你摆脱收受贿赂的错误,施工单位这么做,就是居心叵测的把你拉下水成为共谋,你拿这钱除了验收要违背职业道德,还要在后面一系列状况下帮他们掩盖,好处费哪里是这么好收的,每一分钱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从私人的角度,我建议你在今天下午下班前主动到公司承认事情经过归还这笔钱并辞职,我在明天早上的高层例会再谈这件事,你就是主动自首,也许能免于刑事追究,这是我希望你能铭记终生的一个教训。”
  穿着相貌都还算体面的中青年主管哭丧着脸:“只有两千块!还不到我一个月工资啊,我就这样丢掉工作了?我为水务集团做了八年,公司和集团里面收红包拿好处费的多了去……”
  石涧仁这时候冷酷无情:“没错,这种事很多,但不证明就是正确的,包括你心里也知道这是错的,只要迈出这步就意味着听天由命,而不是你自己能掌控命运了,没出事没被逮着那就算你命好,如果这座取水口发生事故停工断水,造成整个片区停水,后果你比我更清楚,如果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还运气很不好的产生人员伤亡,对不起,就算你辞职以后追查责任依旧会找到你头上来,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过的每件事付出代价,区别只是运气好坏而已,你在这个时候遇见我来捅破窗户纸,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起码还有可能让事故不会发生,免了你的牢狱之灾,现在你最好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可能多少要进去蹲些日子。”
  这么一说,刚才还纠结工作的主管顿时傻了眼,看石涧仁都要走上取水通道台阶尽头了,才颤抖着声音尽量大:“求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