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871

  桁架、龙门吊、烟囱、厂房、大油罐、密密麻麻的管道,标准的工厂气氛中,精致的艺术店铺、标识牌,色彩缤纷的雕塑、画作、宣传海报,相互都能奇妙的融合在一起。
  大美培训校所在的文创园,跟这里相比就是个小院子,勉强几栋楼和一些文化创意公司的进驻,和这里各种艺术空间、画廊、时尚店铺、酒吧饭店、艺术工作室、创意公司丰富多彩的组合根本不能比。
  特别是还有随处可见的各种风格雕塑!
  让他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
  之前无论谁给万长生说咱们要搞个文创园区,他没有见识的时候,就只能想到大美培训校现在的样子,直到站在这个全国最大最好的艺术文创区面前。
  他终于有了明确的方向:“我现在终于有个清晰的概念,知道要做什么了。”
  梅师姐乐:“你还真够可以的,你们那规模有多大?怎么也得投资几百几千万吧,你连什么样儿都不懂,就敢说要做?”
  万长生摇头:“我是不懂,但我的伙伴们懂,杜雯也懂,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我的价值恰恰在于给他们制造这种机会和空间。”
  梅师姐仰头看正在环顾四周的大男生,脸上的微笑很复杂。
  苏沐楠也在抬头看周围,她好像不太喜欢这种嘈杂的地方,继续默默的只是站在旁边听。
  高云野终于有点吃惊:“你们投资做艺术区?你不是还在读大学么?哦,听说你家挺有钱的……”
  语气多少带点揶揄。
  可只有关系极近的朋友,揶揄才能被当成玩笑,其他人用,更容易被理解成讽刺吧。
  苏沐楠又悄悄的皱了下眉。
  万长生笑:“是我们学生会和蜀美当地政府合作的事情,他们……杜雯在路上,其他人散布周围还有半小时聚拢,我们先随便找个画廊、咖啡厅之类的看看吧。”
  按照他的风格,这会儿应该暴走这个艺术区,只有全面走过,才有资格说了解大概,然后跟小伙伴们会合继续细节探讨。
  可出于照顾别人的同理心,还是坐下来休闲点,避免尴尬。
  真不该带上这对儿情侣的。
  苏沐楠似乎感觉到什么,抬头还是没说话。
  梅师姐就做决定了:“那边……那家咖啡厅不错,很有氛围,经常搞艺术沙龙……”
  确实不错。
  典型的厂区艺术风格,本来平淡无奇的厂区建筑,全都刷成黑灰色漆面砖墙,大开口的门廊却做成精致的金属框架落地玻璃房子,再透出里面琳琅满目的典雅文艺空间灯光,顿时画龙点睛的上升无数档次。
  万长生啧啧称赞,但也炫耀自家大美培训校的办公室也有这种神奇魔力:“你看看这照片,我们这办公室设计得像个高级服装店,对吧?我们的团队也有设计能力,还有你看我们大美社的办公室,原来就搞得很有品位,但我们又加了些东西……”
  梅师姐是设计高手,哪怕她是服装专业,看这些只呵呵笑:“我觉得关键在你领导得好,我们大一大二的时候,哪有这种实践机会?老实说,很多研究生都没做过多少实际案例,出来只能当电脑设计师,一点点跟着别人从头学实际操作,没个三五年的机缘巧合,没法独立上手。”
  四人在咖啡馆坐下来的时候,苏沐楠信手捡起梅师姐放桌面的手机,慢慢滑动看上面的照片。
  万长生的手机里面从来都没有自拍合影之类的私人记录,不是跟培训校、大美社有关的工作照片,就是他自己的设计思索、画作、速写、各种素材拍摄。
  不怕人看。
  所以他也无所谓,只是贪婪的四周打量。
  这时候的万长生,就像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目不暇接,可是又跟当初他刚到意大利,身处雕塑天堂的那种感受不同。
  这里太纷繁复杂了,不是那种单一的艺术品类震撼,是无数各种各样的艺术思潮,在朝着他汹涌而来。
  所以这个时代,怎么可能一成不变。
  然后就在这时,万长生随眼注意到咖啡厅隔墙上挂着一系列的照片。
  远远的看过去好像是建筑。
  可是又跟普通建筑有很大差异,起码在他眼里,更像是雕塑。
  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照片上的建筑,应该是现代主义风格,也就是大开大合的直线条,可隐隐的又有种中式风格。
  正在思索自己新雕塑的万长生,还在考虑篆刻这种古老中式技艺怎么和现代生活、现代艺术结合起来。
  心中一动,站起来,走过去看。
  梅师姐的眸子一直看着他的,连忙跟着起身。
  留下一对儿情侣坐在桌边。
  高云野终于抓住机会开口:“别人的手机,你这样翻看不觉得很不礼貌吗?以前你还说我的……”
  苏沐楠没有说话,继续静静的翻看。
  好像能读懂万长生思索的东西。
  反正不是随时都关注女朋友想什么。
第434章
你懂得越多,懂你的人便越少
  文化创意艺术区,那就哪怕是卖个咖啡,也要加点文艺味儿才行得通。
  要跟卖煎饼果子、摊鸡蛋饼的拉开距离层次。
  所以这家咖啡店的墙上挂着的系列照片,绝对不是寻常的情呀爱的那些烂大街俗物。
  不同的墙面,就是一组建筑照片。
  梅师姐只看一眼就完全明了:“贝聿铭先生的作品集,这面墙……是平京的香山饭店,算是他相对不怎么出名和成功的设计。”
  万长生连这位都不知道:“很有名吗?”
  梅师姐笑了,好在她对万长生已经有些了解:“非常有名,华人建筑大师,在设计领域可以说是华裔里面最顶级的大师,著名的香港中银大厦,平京这中银总部都是他设计的,你看,就是那张,钞票上都印着的,而在我们艺术界最有名的,当然就是他在法国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世界艺术殿堂的中心,请一位华裔去设计,这就是最顶尖的存在。”
  万长生只回眼看了一下那著名的中银大厦,重新关注眼前的香山饭店。
  梅师姐如数家珍:“只要学西方艺术的,没有不知道卢浮宫金字塔,但在充满古典艺术气息的卢浮宫广场上,设计一座现代风格的玻璃金字塔,当时是受到很大很大的争议,嘻嘻,比你这些天的争论大多了。”
  万长生也笑:“我这算什么。”
  梅师姐有点心醉的点头:“对,看见你被网上、美术界评论骂得天翻地覆时候,我猜你就是这样的淡定,那些人的议论纷纷不会影响你前进的脚步。”
  万长生连忙做个原地大踏步的动作:“您这说得我都不敢停下来了。”
  梅师姐的笑哪里止得住哦:“杜雯没说错,只有相处熟悉了,才愈发知道你有趣……但这里,香山饭店可以说是贝大师一生中唯二的另一个争议,卢浮宫那个最后成为经典,这里嘛……反正现在也只是个四星级酒店,一般的说法就是,他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十几岁出国直到在欧美国家出名,这是他六十多岁才回到中国设计的第一件作品,他试图中西合璧,但最后失败了,直到二十多年以后,他重新回到国内,设计了姑苏博物馆,这才真正把东方传统美学和西方建筑智慧融会贯通,我去看过,很美。”
  万长生就简单而坚定的点头:“好,这次完了以后,我抽一天时间先去姑苏,看了再回江州。”
  梅师姐意识到了重要性:“有这么大的感受?”
  万长生点头:“你说这家酒店在平京?今晚我能定到那里的房间过去住吗?哦,不不,明天一早我还要去国家美术馆,远吗?听起来挺远的。”
  梅师姐连连嗯声:“如果你明天一早有活动最好还是别住那边,这中间都是最堵的地儿,明晚吧,如果没问题明晚住到那边去,我先看看能订房不……”
  正说呢,循着手机定位坐标,已经有小伙伴陆续抵达。
  万长生就招呼大家先坐:“随便喝点聊着,你们看看这周边有什么美食,杜老板到了我们就吃上再聊。”
  他自己继续站在那墙前面发呆。
  小伙伴们自然也跟着过来问他看啥。
  万长生分享:“你看这张照片,远眺这个藏在树林里面的饭店,很平常,说实话我也觉得不咋样,但是你再看这个饭店的正面照片,好像就有点雕塑感了,像个我们乡下地主宅院的感觉,是不是?”
  小伙伴探头:“好像是……哇,贝大师的作品,牛批!”
  万长生难得批评:“我们还是尽量不要受这种名声影响,只关注作品本身,这个作品的正面也平淡无奇,但让我注意到的特点,在于看看那边……”
  另一面的墙上,有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建筑,还是有人跳过去看了下面的字眼回来感叹:“美国国家美术馆!贝大师的作品。”
  万长生根本就没有去看过小字介绍:“我想说的是,你们眯上眼看看这俩张照片,会不会发现这俩建筑有点类似?”
  三四号人包括梅师姐在内,一起左右比较,确实有点惊讶:“哎哟,你不说还真是没发现!”
  “对!H型造型,都是H型的立面造型……”
  “美国国家美术馆……我看看,1974年设计的,早了七八年呢!”
  大家都是学设计学美术的,这点形体概括能力还是有。
  也许没有万长生敏感,更有可能是没有他那种心无旁骛的专注。
  如果不是心里面时刻都在思索,怎么会随眼注意到墙面上的图形呢。
  有些人总把成功归结到天赋或者背景,殊不知人家努力的时候,有谁看见?
  梅师姐感叹中更惊讶,拉着万长生到另一边,可能之前座位看不到的方位,果然找到另外一栋建筑:“平京的中银大厦总部!我看过,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根子上其实也是个H型立面的建筑!不同角度的这两个立面都是H型,这可是十几年以后的设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