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871

  但他一来有这么多高级油泥,二来也是做大菩萨泥塑做惯了,最主要还是想做出更多细节。
  现在沿着头像脑后部跟立方体融合的部位示意:“头像是汉白玉,但后面是不锈钢,这个交接的地方如果有水墨感就最棒了,可惜金属材质跟汉白玉之间不可能做出这种渐变的感觉。”
  林楚妮秒懂:“破茧而出的感觉?”
  万长生重重点头:“对!”
  这才是艺术家有知音的感觉,做出来的东西有人懂。
  林楚妮脸上再无一贯的揶揄嘲讽,专注的凝视着深灰色泥塑:“白色的汉白玉……象征着美好跟纯洁,不锈钢……呵呵,跟你在园区广场上那个雕塑有点一脉相承的意思,那是从石头里面蜕变出不锈钢的现代意味,这是从冷酷的钢铁里面破茧重生的美好纯洁……祝贺你,我觉得这个比我们校门口那个更有……怎么形容呢,既有艺术的大气,又有你一贯骨子里的圆滑,你赋予了这件作品很多精湛的可看性,让很多看不到背后蕴含意义的观众也能看个热闹,至于能看出门道的人,那就更能领会你这种至繁跟至简之间的强烈对比,情感在这里,对吗?”
  万长生着急半成品进度:“你们聊,我去雕塑工厂联系安排放大,等我完成了最终品,召集大伙儿吃饭!”
  林楚妮难得:“我想去看看这个过程,因为我始终觉得从不锈钢到汉白玉的过渡是个难点……”
  贾欢欢已经在和贝赫耶筹备到沙漠自驾游了,挥手去吧去吧。
  郭槐生就一个劲皱眉,他甚至认为林楚妮说的至繁跟至简之间对比太强烈了,不推荐把不锈钢做成生硬转折的立方体,而是做成带有中国古韵的顽石流线体不好吗?
  现在不锈钢材质也能做成无数曲面的那种浑圆凹凸形态,艺术美感更胜一筹,还没那么尖锐:“搞这么尖锐干嘛?你要放在哪里?你那园区游客磕着捧着边角还找你赔钱呢!”
  林楚妮站在旁边,红润的唇瓣动了动还是没说出来。
  万长生果然圆滑,嘿嘿笑着给师父分析来龙去脉:“我们派了一组人去中东考察体育场馆改艺术社区吧,可不得做一系列的艺术品放在里面,我们雕塑系来个阿拉伯风情系列打包卖给中东土豪怎么样?也算是我们系上走出国门,给蜀美长脸了。”
  郭槐生的眼睛不可能不亮。
  林楚妮给贝赫耶言简意赅的表达真没错。
  吃了几百年外国人苦头的国人,对于把东西倒腾到外面去长脸,有种难以言表的热衷。
  万长生是把自己摘出来,但实际上最近这十来天时间,从他去沪海五六天,关门创作四五天,其实蜀美已经闹腾成一大片了。
  其中一大半就为了这个事情。
  马振宇他们过去就直接被一串越野车队拉到体育场参观拍照,没有杂草丛生,只有日晒没有雨淋,十几年的时间下来,当初的五六座体育场馆除了一座还有翻修的价值会用于几年后的世界杯,其他基本处于荒废闲置状态。
  这可都是综合体育中心,一座五万人级别的大型运动场,旁边附加游泳馆或者篮球馆两三座,再有训练中心、室外运动场一大片建筑,都荒废了。
  当初举土豪之力,尽善尽美的完成这些大型设施,根本没考虑未来怎么保存使用,运动员村之类的宿舍现在都是给了外国劳工住宿,本国人根本瞧不上!
  也根本没那么多人去用。
  这特么全国两百多万人,只有不到四十万是本国人,其他全都是为当地人服务干活的南亚、东南亚劳工。
  全国高级人坐进来都填不满。
  所以在海滨,在市区,在皇宫附近,这些原本的面子工程,现在就像癞疤一样难看。
  这个来自中国江州的艺术团队正好奉上了恰如其分的解决方案。
第656章
得加钱!
  这个解决方案说穿了真是简单到要命。
  英国人发明,欧洲人推广,美国人做到极致,但中国人来慢悠悠的把成本打到骨折。
  跟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发明创造都一样。
  中国人总是热衷于搞懂以后把成本搞成白菜价。
  也许中国人太多了,总是本能的希望用薄利多销的形式赚规模化大钱。
  这跟西方动不动就想垄断技术,用高价位每年轻轻松松做点活儿,然后享受人生的思路绝然不同。
  中国人总是在勤奋的从头忙到尾。
  看似有点劳碌命,却真的很要西方国家的命。
  好比这个艺术社区的思路,欧美国家能够拿出各种一揽子解决方案。
  毕竟这些现代艺术的潮流,都是他们玩儿剩的。
  但是贵啊。
  土豪是不差钱,也无比跪舔欧美发达国家,瞧不起中国,但是这个项目太大了!
  一座五万人以上的场馆,知道光是设计图就要画多少么?
  信不信欧美国家的设计事务所能把一座场馆的改造项目报出几个亿的天价来,还是美金!
  因为这是艺术!
  得加钱。
  甚至体育场馆本身的造价都没有他们的艺术改造价格高。
  大美社能分拆成一张设计图五百块的白菜价,而且欢天喜地的小伙伴们一天就能出一百张图,信不信?
  煞有其事的欧美国家搞艺术的时候,效率是千万不能指望的。
  人家拿了天价自然就要把戏份做足,断然没有草草了事的场面。
  所以工期也遥遥无期。
  而中国人嘛,第二拨刚刚办好签证的队伍已经扑过去了。
  丽贝卡作为项目发言人,提着胆子在一大群白袍面前仔细讲述了整个特钢厂项目,从立项到完成投入运营的所有资讯。
  马振宇他们能提供从荒废时期到国庆小长假盛况,再到日常状况的所有影像资料。
  无论是细致到墙角破损的沧桑,还是航拍的整个区域景象,应有尽有。
  这里必须得提一下马振宇他们的影像团队,从文创园区完成运营以后,他们已经组织拍摄了超过十支广告宣传片。
  积累了大量素材,也连夜组织出来最好的一系列PPT展示。
  光是其中一个加快镜头的从荒废到最后涅槃重生登场的展示,就足以让人领略到这个社区的变化,傻子都能看懂。
  总体改建费用更是一目了然。
  大美文创园区是建立在一家艺术培训学校的基础上,再配套商业园区,最后用拍摄一部全国大火的电影来推广成功。
  最终录得几亿美元票房,过百万人流量,过千万美元的景区销售收入。
  很让白袍大佬们开心的是带有明显阿拉伯风情的餐厅已经初具雏形,即将投入试运营,所以也非常热情的邀请各位能够到江州去参观考察。
  这是个无比经典的变废为宝案例。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艺术社区改造了,而是一揽子全方位推广计划。
  杜雯让马振宇他们带过去的报价,自然就是从纯设计、带施工、到包括推广包装的各种不同阶段价位提供。
  当然考虑到中东地区人流量和中国游客的差异,未来的阿拉伯艺术社区要做成什么样,还需要深入探讨交流。
  目前第二梯队过去的目的,就是带着国内设计团队拿到第一手现场照片以后,开会讨论出来急需获知的各种尺寸、某些角度的照片、资料,以及已经成系统的分出来各种细节要求。
  过去协助第一组展开勘测工作。
  因为报价太过实惠,再说还有葛宁在旁边推荐,在丽贝卡介绍完的当场,原本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贝赫耶父亲拍板,先搞一座吧。
  暂定一百七十万美元的设计费,预计不超过三百万美元的改造人工费,材料费另计,并另外提供每名中方参与人员一万美元交通差旅费。
  对动辄多少亿美元的城建项目,这才多少钱。
  人家真不差这点钱。
  但是这对于蜀美来说,已经是破天荒的超级业务。
  这不仅仅是在于多少美元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蜀美,连江州市外贸部门和教育部门都被惊动了,大张旗鼓的找蜀美研讨这件事。
  因为那边去签约的消息刚刚传回教育部门,就被当成重要范例来被领导关注,甚至比万长生那金鸡奖还有青展金奖更加重大。
  背后的意义,远比这点收入重大,据说还契合了什么带呀路的大方向政策。
  堪称在赵磊磊登上院长宝座的时候,万长生给兄长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所以万长生埋头搞创作的这么几天,蜀美这边已经跟政府相关部门开了好几场通气会。
  有市领导指示各部门要全力支持蜀美把这业务做好。
  这可是给江州市都长脸的事情,少赚点钱都行。
  还好美院基本都是钱串子,艺术都是要加钱的,哪怕不能跟欧美同行比,那也是要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