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6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6/871

  赵磊磊打电话问过万长生,知道他在闭关搞创作就不打扰他。
  但郭槐生是真没想到万长生暗戳戳的在里面给雕塑系藏了这么大个单啊!
  赚美元的单,系主任哈哈笑起来:“怪不得这人物形象有点偏欧系,那你这寓意就有点深刻了。”
  他还是老辣,一眼就看出来万长生有设计意图。
  万长生再问:“这时候就觉得深刻点好了吧?”
  郭槐生呸,笑眯眯的摸下巴:“那……最近几天在雕塑系搞一场亚非拉雕塑讲座?”
  万长生跟狗腿子似的:“大三的马振宇去中东了,我叮嘱他好好专心搞懂客户需求,大二有四个去平京国家美术馆参观过,咱们那国家美术馆不是号称亚非拉之家嘛,让他几个先凑一台?”
  郭槐生斜眼:“现在请不起你了?!”
  万长生是把机会让给其他人:“我当听众,好好学习!”
  郭槐生满意得不知道说啥:“大一几乎全都是你的人吧,好好给我带着,前天晚上那个电视节目,你看你都瞎说些什么了!”
  万长生还有点懵:“啥节目?”
  郭槐生看旁边高挑秀气漂亮的女生,已经习以为常的调侃:“你是他的助理还是秘书?他接受艺术人生的访谈节目没给他看?”
  林楚妮自己都做过主持访谈,仪态发音都没得挑:“万总这几天全力以赴在进行艺术创作,实在是无暇关注这些媒体方面的消息,接下来我们的媒体公关会保持跟进,协调各方面声音。”
  郭槐生听着那字正腔圆的播音级普通话,还有装腔作势的甜美秘书味,硬是被噎住,然后哈哈哈的狠狠指几下万长生,走了,免得吐血!
  因为会有种强烈的中年男人嫉妒感。
  万总个屁。
  万长生无辜的回头:“这是我的系主任,也是最关照我的长辈,你给我逗这些幺蛾子干嘛?”
  林楚妮若无其事:“我又没说错话,你这次去沪海的访谈谁知道他们追金鸡奖的热度,这么快就播出来,你这语不惊人死不休,我跟杜杜能做的就是尽量弥补……”
  万长生还是莫名其妙:“我说什么了?”
  林楚妮翻手机上面的视频,万长生真是看了自己的表现才能想起那几天心不在焉的都说了些什么呀。
  应该就是和贝赫耶在那座创意园区接受采访时候的场面。
  当时阿拉伯少女就坐在演播厅边上,全程听不懂万长生在说什么,但表情满是对男人崇拜的专注倾慕。
  难道那会儿万长生有点飘?
  当时那位主持人也只是想烘托下场面:“作为青年一代导演中的领军者,还是获得多项全国金奖的青年艺术家,在这个频出几十亿票房,艺术品拍卖屡创新高的时代,您认为艺术终于引领了这个时代的声音吗?”
  这种访谈节目说点不痛不痒的场面话本来就过去了,万长生回应是或者不是,其实都行,吹捧下这个局面,又或者做着很理智的沉思者展望未来都行。
  他却不知怎么,可能真是看见贝赫耶的身影,鬼使神差的说:“艺术从来就没有资格引领,搞艺术的人要清楚的认识到,一个时代不是靠艺术灿烂美丽起来的,只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科技进步、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艺术才有生存的土壤,所以我们这个美好的时代,首先是靠岳飞、靠沈括、靠商鞅,靠无数工农商研究人员来铸就,而不是靠卖弄嘴皮的唐诗宋词,歌舞升平,艺术只是用来让大家过得开心点,从来没有资格引领,好好的做好协助辅助,才是文艺工作者的本分,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艺术家们可不最爱把自己当回事么。
  他居然自毁长城:“我们只是一群恰好拥有这方面天赋,又幸运的走上了这条能够运用天赋的道路,那就好好的善待这份天赋,尽可能的用来服务大众,我想这才是艺术的本来用途,别捧得太高,受不住,怕摔着……”
  这话一出,艺术圈都炸了。
  你倒是吃干抹净,好处占完,然后抹抹油嘴说这一行啥都不算。
  你让别人怎么活?
第657章
水灵灵的大白菜
  万长生这是在最当红的时候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杜雯倒是不发愁,关注和争议从来都不是公关传媒公司的难处,反而最怕就是没有关注,没有争议,那就是凉了。
  现在这种局面,除了让艺术圈像吃了玮哥那样亢奋。
  对于其他方面都是好消息。
  艺术圈、娱乐圈赚钱多,本来就是让普通大众津津乐道又眼红不已的地方。
  换做那些巴掌大的国家,譬如贝赫耶的家乡,全国才三四十万有国民待遇消费能力的人口。
  说起来还没个铁西区人口多。
  再怎么出个明星、艺术家的号召力也就那么点,跟乡下二人转的演员影响力差不多,自然没有这种烦恼。
  连英国、欧洲的明星都要去美国大市场才有暴富。
  所以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光是个电影票房都能造就神话。
  这是市场大,而不是艺术家或者娱乐明星有多牛逼。
  年年都有人在号召把光环和财富给予那些国之栋梁,而不是戏子,却只是空喊口号。
  现在终于有个当红的既得利益者,却主动泼冷水。
  而且上次万长生给剧组分了过千万分红的新闻还犹在耳边,现在又发出这种声音。
  在网上真是博得一片好感……
  实在是没得黑呀。
  收获好评无数。
  艺术圈声音再大,大得过网民声音大?
  所以林楚妮和杜雯都不咋发愁,还顺势推广一波,把万长生的手机代言通稿发一圈,人家多掏了十万租车费嘛,免费帮忙推广下。
  万长生看着公众号上的自媒体软文,把自己拍广告期间的现场和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笑着把手机递回去,还是专注于放大样吧。
  能够把这些事情交给经纪人,确实是个很省心的做法。
  不用把注意力放在这些虚名流量上。
  林楚妮也不废话,靠在旁边看万长生给雕塑工厂的师傅们交代技术细节。
  难度不小,整尊雕塑会被放大到三四米的高度,这次会被处理成更为冷峻的拉丝不锈钢表面,背面看起来就是一尊四四方方的金属体,这都不是事儿,难度还是在于汉白玉面纱塑像和脱胎幻化的不锈钢体之间的衔接,能有过渡当然最好,但就连仿佛融掉的不锈钢面要怎么制作出来难度都不小。
  换句话来说,有点烧钱。
  在还没跟土豪老板签约的情况下,就开始这么制作,家里没矿是不敢的。
  万长生也想过就如同自己当时和杜雯最喜爱的那颗法国纽扣那样,做出天青色的烧陶工艺,取代汉白玉,然后若隐若现的打磨出点釉面不锈钢的效果。
  老师傅们一口否决了,这么精细的面纱雕琢,用石材表现都要精挑细选,几种昂贵的进口石材或者岭南石材才能达到,稍微硬度过高的石材可能都会容易开裂碎掉,哪里还敢用烧陶,那铁定是会收缩变化的,没法精准表现出来。
  所以这活儿得好好琢磨。
  林楚妮忽然出声:“能不能用金属针在石材上用密集的点表现渐变,就像刺青那样。”
  老师傅们几乎都没接触过刺青,表情都是啊?
  林楚妮不扯自己的细腿牛仔裤,直接拉万长生爬上旁边脚手架,推他裤腿,露出那小腿上的水墨画,使劲捏着若隐若现的黛色部分给老师傅们看毛孔和针脚:“只要密集到这种地步,就能形成渐变……”
  一群四五十岁的老工匠目瞪口呆:“万小哥……你这不得了哦,画都画到自己身上去了!”
  回头的万长生真是有种茅塞顿开的新奇感觉:“能行?”
  师傅们被打开新世界,他们对技术还是熟悉,马上就试着搞点出来,找块废的汉白玉,在上面打个孔,镶进去一颗金属钉,再用设备打磨抛光,连金属和石材打磨成一个平面,多镶几颗就有疏密变化了,打磨出来还有那种泪滴状的偶然连接效果。
  全都惊叹:“搞得搞得,就是有点麻烦,你怕是要多给点工时费哦。”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万长生开心的在自己那泥塑上标注出衔接面,预支点开工费,还请大家切两斤猪头肉庆祝下,自己贡献一瓶五粮液。
  陪着喝了一杯,才在开心爆棚的老师傅们中间脱身出来。
  林楚妮裹着墨绿色的军版风衣跟在后面,还回头看了看那片充满工坊气质的雕塑工厂:“我挺喜欢这里的气氛,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的东西。”
  万长生点头:“我从小也是在农村、匠人中间长大,他们有狡黠也有质朴,但总体来说没读书人心眼多。”
  林楚妮并肩:“你确实也有这种狡黠又质朴的两面,很利于你跟大佬们打交道,你也用得很娴熟,我就不行,总会不耐烦或者回避。”
  万长生理解:“你不是那种温室里面的花朵,甚至比杜雯接触过的阴暗面还要多,对人性理解更灰暗,所以缺了点天真,跨过这个坎儿就好了。”
  两人已经漫步出校门,因为是周末,学生没那么多,但看见万长生和个大美女一起,都是远远的指指点点,认识的还挥手,现在居然都不会贸然过来打扰他了。
  林楚妮习以为常,甚至比在平京的时候更加放松自然,听万长生这么说还有笑意,却也没接话,一起过了马路到大美社的办公室。
  竹庐里面就是一片超级繁忙的景象,为了承接中东这个单子,已经有超过五百人的队伍被发动起来,其中相当部分是大一新生。
  这才刚上大学,军训完毕专业课程都没展开呢,就跟着大二大三的学长进入各种分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6/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