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460

  “林经理什么时候来?”众人于是又换了一个问题。
  “别吵了,林经理来了!”罗咏梅站在人群后面断喝一声,音量足足有180分贝。
  现场蓦然就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齐刷刷地扭过头来,看着林振华一行。
  “罗咏梅,你不去唱女高音,真是委屈人才了。我估计,你到中央电视台去唱一嗓子,李谷一立马就到我这技校来报名了。”林振华摸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罗咏梅刚才喊那一声,林振华是离得最近的,血压一下子就奔上200多了。
  “李谷一为什么要来报名?”毕敏很是不明白。
  林振华回答道:“有了罗咏梅,李谷一还有脸唱歌吗,改行当车工得了。”
  他们几个人在这瞎调侃,那头学生们已经一齐涌过来了,把他们围在垓心,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谁是林经理?”
  “林经理,什么时候可以报名啊!”
  “林经理,我还在读初二,可以报名吗?”
  “我跟我爸学过打铁的,技术可好了。”
  “林经理,你们收下我吧,我会吹口琴,吹得可好了。”
  “林经理,我爸是李……!”
  “@#¥%&*@#¥%……”
  这时候,保卫科长苏永盛一头大汗地挤了上来,对林振华说道:“小林,快把你们的人带走吧,县里安县长的车被堵在这了,我跟他们说了半天,也没人让开路。”
  呵呵,安县长,安东耀,这可是兰武峰未来的老丈人哦,怎么给堵到这了。这老爷子自己就是分管政法工作的,也不知道调几个公安来维持一下秩序,倒把汉华厂的保卫科长给弄来了。
  林振华没有上前去和安东耀打招呼,主要是打了招呼人家也不见得认识他。他对呆在学校里的孙晓东大喊了一声:“晓东,你是怎么搞的,为什么不打开校门?让学生们到操场上等着去不行吗!”
  “知道了,林经理!”孙晓东答应一声,解开门上的大链条锁,拉开大门。
  “都到操场上排队,晚了就没有名额了!”林振华对着闹哄哄的学生们大喊道。
  这一嗓子的效果异常地好,学生们像退潮一样从林振华等人身边消失了,全都冲进了校园,喧哗声越过围墙,飘扬出来。
  “林经理,你快看,李光曦也来了。”罗咏梅揉着耳朵说道,“你的嗓子这么好,李光曦打算改行当钳工了。”
第149章
拒收
  “林经理,咱们只要招收50个学生,可是,现在来了上千人呢。”毕敏看着满操场的人,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站在操场前面的一个水泥台子上,目测了一下,说道:“没有上千人,也就是300多人吧。”
  “那也超出了。”毕敏道,“林经理,怎么办呀。”
  林振华笑道:“这有什么发愁的,我一直还发愁报名的人太少呢。人多了正好,我们可以多过几道筛子,挑一些优秀的人出来。”
  林振华原来猜想,能够来技校报名的人,估计也就是五六十人,到时候简单面试一下,看看不聋不哑不痴不傻,基本就可以招收进来了。现在一下子来了300多人,他的策略就需要改变了。
  “各位同学们,大家安静一下!”林振华站在台上大声喊着。
  “都安静了,都安静了!”毕敏等人跟着帮腔道。
  孙晓东不知道从哪摸来了一个麦克风,塞到了林振华的手上。林振华笑着问道:“你怎么想到预备这东西了?”
  孙晓东道:“这都是学校原来的设备,昨天我已经全部盘点了一遍,很多东西都还能用呢。”
  林振华点点头:“不错,晓东,就冲这一点,技校的总务科长就由你担任了。”
  “真的?”孙晓东眼睛一亮,他也是读过中学的,可知道中学里的总务科长有多神气。如果自己能够当上技校的总务科长,那也就是汉华公司的中层干部了。
  “这个以后再说吧。”林振华连忙改口,他抓着麦克风,对着整个操场上的学生们喊道:“同学们,大家安静一下。下面我宣布一下报名的流程。大家请按我们工作人员的安排,排成四列纵队。我们安排了四个教室作为报名点,大家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到教室里去报名,填写报名表。
  因为报名的同学比较多,我们决定要增加一场考试。考试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初中学过的文化课知识,还有你对于工人这个职业的看法。考试会在一星期后进行,请大家关注街上贴的海报。”
  “什么,还要考试?”操场上的学生们顿时躁动起来,“原来可没说要考试的。”
  林振华在大喇叭里说道:“各位同学,我们的技校也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要求的,所以必须进行考试。如果有些同学觉得准备时间不足,无法应付考试,可以先行退出。我们技校会在下半年再进行一次招生,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好好学习文化课,争取通过考试。”
  “好了好了,大家开始排队吧。”孙晓东派头十足地一头扎进学生的人群中,驱赶着大家排成几条长队,等着到教室里去报名。
  学生们按着吩咐排起了队,有一些自己觉得文化课实在太差的,便灰溜溜地离开了队伍。对于这些人,林振华是不会滥施同情的,他需要培养起来的是一支精干的技工队伍,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未来不管学什么东西都会有障碍的。
  报名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汉华公司的这些职工都是20来岁的小年轻,在一群15岁上下的小孩子面前,还是有足够的威慑力的。
  林振华在几个报名的教室里转了一圈,教那些负责报名工作的职工如何记录报名者的信息。报名其实就相当于是一次简单的面试,通过打一个照面,再聊上几句,是可以对一个人形成一些初始印象的。比如说,那些一张嘴连人话都不会说的小混混,在报名阶段基本上就可以淘汰掉了。
  “林经理,方磊找你有事。”
  林振华刚转完四个教室出来的时候,罗咏梅把一个半大孩子带到了林振华的面前,对他说道。
  林振华认识这个孩子,他是汉华厂的子弟,他的母亲就是杨欣的师傅姜铁梅。要说起来,姜铁梅与林振华可是有积怨的人,路上碰见了都是互相装作没看见对方的。林振华一直怀疑去年写匿名信向报社告状的就是姜铁梅,不过他也懒得去查证。他能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汉华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其中的有功之臣就是那位写匿名信的人呢。
  “方磊,你找我有什么事?”林振华不冷不热地问道。
  “林叔叔……”方磊喊道。
  林振华忍不住寒了一个:“不会吧,你喊我叔叔?”
  “嗯……林经理。”方磊不解其意,连忙改口。不过,他一个未成年人学着大人的口吻喊林经理,同样让林振华觉得浑身不舒服。
  “算了算了,你还是喊我叔叔吧。”林振华说道,“说吧,你找我有什么事?”
  方磊压低声音说道:“林叔叔,我刚刚报了名,不过,我想找你开个后门,你能不能不录取我?”
  “为什么呀?”林振华不解地问道。
  “我不想上技校。”
  “不想上技校,你来报什么名?”
  “是我妈逼着我来的。”方磊说道,“我今年就初中毕业了,我想上高中,可是我妈非要逼我去考小中专。我骗她说我考不上小中专,然后她就逼我来上技校。可是,我想上大学。”
  “你的成绩很好吗?”林振华问道。
  方磊点点头:“我的成绩挺好的,最近几次考试,我怕我妈让我考小中专,就故意考差了。我们学校规定只有前20名才能报考小中专,我就故意考到20名以后去,其实我的成绩能够考到前5名的。”
  “那你怎么不跟你妈说清楚?考大学不是挺好的事情吗?”林振华问道。
  方磊道:“我妈说上大学就是浪费钱,而且我们家经济也很紧张,我妈希望我早点出来工作。我妈这个人,林叔叔你也知道的,她非常厉害,她想到什么事情就必须做到,根本不跟我们讲理的。”
  “嗯,呵呵,有所耳闻,有所耳闻。”林振华皮笑肉不笑地答道。他对姜铁梅其人的印象,还真有点像方磊说的这样。用北方话来形容,姜铁梅属于那种特别“轴”的人。
  “所以,我想请林叔叔帮我一下。你就说我已经来报名了,但不符合要求,不能收,这样我妈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方磊这样出着主意。
  林振华犹豫不决。虽然都是汉华厂的子弟,但林振华与方磊之间差了六七岁,平时从来没有在一起玩过,所以并不熟悉。而从父母那边的交情来看,姜铁梅无疑是把林振华得罪得很苦的,林振华也没什么义务要去帮助方磊。
  不过,要让林振华拒绝方磊的请求,他也做不到。如果方磊的成绩真的如他说的那样好,那么让他来上技校,的确有些可惜了。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前途是非常可观的,与当一个工人相比,无论是地位还是收入,都要高得多。现在有些家长目光短浅,看不到读大学的收益,但林振华自己是知道的,他不想坑害了这个天真的孩子。
  “你说的情况都是真的?”林振华问道。
  “千真万确,不信你去问我班主任。”方磊说道,“我班主任也觉得我上技校太可惜了,可是他也知道我妈不好对付。林叔叔,求求你了,我也想像林芳华那样考到北京去读书。”
  方磊一提起小芳,林振华的心彻底地软了。他想到,如果不是他穿越过来,林芳华现在也许已经是汉华厂的一名女工了,哪能别着白校徽在华青校园里当她的“剩女”?眼前这个孩子,也有一个大学梦,自己为什么不能去帮他圆这个梦呢?
  “好吧,方磊,我答应你。你就这样回去说吧,说你……嗯,眼睛近视,不符合标准,所以被淘汰了。”林振华说道。
  “我的眼睛……”方磊迟疑地摸摸眼睛,好像不是特别明显的近视啊。
  “那你说吧,我能找到一个什么理由来淘汰你?”林振华问道,“我总不能没有理由就把你淘汰掉吧?我们下周倒是要进行招工考试,可是你的成绩能比外面那些孩子差吗?你真的故意考差了,你妈能放得过你?”
  “好吧,我就说眼睛近视吧。”方磊说道,“林叔叔,记住了,咱们就这样约定了。”
  看着方磊欢天喜地地跑走,林振华想到了自己办这个技校有可能会带来这方面的隐患。像姜铁梅这样的家长,估计并不止有一个吧?如果真是能够上大学的苗子,因为有了汉华技校而中途辍学了,那就是他林振华毁了别人的前途了。
  “不行,得把这个政策给补上,所有学习成绩特别好,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我们都建议他们不要上技校,而是以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林振华把毕敏和孙晓东找过来,对他们这样吩咐道:
  “你们要和报名的学生谈一谈,如果他们有意考大学,只是迫于家里的压力而来上技校,那你们就要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尽量还是让他们以考大学为主。”
  “明白了!”毕敏和孙晓东回答道。
  “对了,说起考大学,我倒有另一个想法,咱们汉华公司内部的这么多年轻人,有没有想考大学的?”林振华问毕敏道。
  毕敏红着脸说道:“其实,我一直想考大学的,不过基础太差,肯定考不上的。我想上一个电视大学,不知道行不行。”
  “可以!”林振华道,“毕敏,这件事由你来负责,你广泛地调查一下,看看有多少工人有意向要读各类大学的,不管是电大、函大、夜大,都可以。调查清楚以后,报告给我,我再考虑一下。我的想法是,要鼓励大家去读书,读书期间的费用,公司可以……报销一部分。”
  林振华话到嘴边,终于把“全部报销”改成了“报销一部分”,这个一部分可就大有讲究了,如果他愿意,全部报销也可以。如果发现全部报销不太妥当,那么压缩一个比例也可以。
  毕敏可没听出林振华的改口,林振华提出的政策,已经让她觉得非常高兴了:“太好了!林经理,你真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