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460

  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市场上的这种格局。这些出生草根的小企业,本身技术实力差,没有名气,要拼产品是拼不过大企业的。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的态度更谦恭,服务更周到。客户有什么样的要求,不管多么困难,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满足。在国营企业坐在家里等客户上门的时候,乡镇企业的推销员却在走街串巷地送货上门。
  在80年代初,国企对于乡镇企业的这种竞争是完全无动于衷的,因为它们相信自己的实力。乡镇企业靠着国企不屑于吃的那些残羹冷炙而养大了自己,它们更新了设备,积累了生产经验,形成了品牌影响力,终于在80年代的中后期向国企发起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全面进攻。
  直到此时,国企才注意到那些昔日的土农民已经鸟枪换炮了,乡镇企业的机制更灵活,产品质量不逊于国企,而服务态度则延续了此前的优良传统。在这种攻势之下,大批的国企溃不成军,最终导致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国企倒闭潮。
  岑右军所承包的永禾农机厂,正是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岑右新在一年的时间里,跑遍了湘平省几乎所有的机械厂、修理厂、农机厂以及其他涉及到机床的企业,他的足迹甚至越出湘平省的省界,跑到其他一些省份去了。
  他每到一家企业,便到对方的生产科去软磨硬耗,向对方推销诸如简易滚齿机之类的机床附件。有些企业本身的确需要这样的产品,看到价钱也不贵,加上岑右新一根接一根地递烟,态度十分谦和,便掏出几百块钱购买下一套了。
  还有些企业,用不上他们现有的产品,岑右新也不气馁,仍然热情地邀请人家外出吃饭,在饭桌上试探对方的口风,了解对方是否有什么机床使用方面的问题。一旦得到信息,他马上扬言会尽快想办法帮别人解决。
  岑右新在跑业务的时候,提包里用旅行杯装着一杯水,用报纸包着几个饭团,这就是他自己的伙食。但涉及到请客户吃饭的场合,他却是不吝惜花钱,务必让对方吃好喝好,然后形成良好的私人关系。
  从去年的六七月份开始,从永禾农机厂发往浔阳汉华公司的挂号信就越来越多了,里面都是岑右新从客户那里得到的需求信息。林振华忙于风扇的生产以及对原浔自厂的消化工作,哪有工夫去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但他的另一个粗壮金手指已经开启了,那就是华青大学机械系的一支强大专家团队。
  受林芳华提供的信息的启发,林振华于去年的3月份与姚鹤良联系,在华青大学机械系设立了“机械发明奖学金”,由汉华公司每年提供5000元,奖励各种机械发明。这5000块钱当然不是给同一个人的,而是分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若干。一等奖的奖金高达1000元,而最低的优秀奖也有20元之多。
  5000块钱,对于利润达到4000万的汉华公司来说,是大腿上的一根小汗毛。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了。
  那时候高校里的一等助学金也就是20块钱,而且只有全班5%的学生能够拿到,二三等助学金分别是10元和5元,总共也只能覆盖到30%的学生。汉华的奖学金最低档也相当于一个月的一等助学金,而且每个人获奖次数是不限的。
  机械系的学生们全都一头扎进了机械发明里,学习和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机械系资料室一开始是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10点,然后是12点,再往后,索性就是通宵开放了。制图室的情况也是如此,半夜三更时分都是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拿着丁字尺、三角板在辛苦地作图。
  几个月下来,机械系的电费严重超支,以至于都受到学校警告了。
  林振华把岑右新发来的需求直接转发给了姚鹤良,让他再分包给学生们去解决。有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由于地方上的小企业缺乏人才和信息,所以才会一时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到了华青大学之后,几天之内就有了反馈。一套图纸寄回到永禾农机厂,岑右军和陈金福马上拿着图纸,组织工人生产出来,提供给客户。
  还有一些问题,则相对要困难一些。但越是这样困难的问题,越让机械系的师生们感到兴奋。他们虽然平时也会经常下到企业去走访,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需求,但像岑右新这样大范围撒网而兜上来的需求,对于机械系师生来说还是非常难得的。在这种时候,那就不光是学生在参与攻关,连老师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
  林振华适时地提供了攻关经费,甚至于包下了机械系师生使用的绘图纸、鸭嘴笔、碳素墨水等耗材的支出。整个华青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对于机械系的福利都嫉妒着四眼发红,绘图纸随便领、铅笔随便领、高档科学函数计算器人手一个……这简直就是提前进入了21世纪啊!
  还有一些难题是必须到现场去解决的,在这方面,林振华也给予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政策扶持,那就是为所有去进行实地考察的师生提供往返路费和在考察期间的食宿费用,而且是人数不限。
  一开始,林振华规定所有的师生都可以报销卧铺票,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了机械系师生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实在是太奢侈、太浪费了。最后林振华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规定50岁以上的老师坐卧铺,其他的中青年老师和学生们全都坐硬座。饶是如此,像姚鹤良这种五十刚出头的老师还是自愿地放弃了卧铺待遇,与学生们一起挤在臭烘烘的硬座车厢里,一坐就是30多个小时。
  从北京到湘平省和江南省的火车硬座票,单程也就是30多块钱,100名师生的往返,也只需要花掉七八千块钱,在林振华看来,这能有多大点事?
  林振华此举是有深意的,通过这样的举动,能够建立起汉华公司与华青大学机械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学生未来都会被分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重要部门、重点企业,这样而形成的人脉关系网,那可是千金不换的啊。
  产销学研的链条,就这样被林振华接通了。华青大学的智力,通过岑右新这样一个近乎文盲的小农民,销售给了数以百计需要技术支持的企业,从而产生出了丰厚的利润。永禾农机厂的名声在湘平省的机械系统里逐渐响亮起来了,一些原来对岑右新很不屑的大企业也开始接纳他,装作半推半就的样子,让他试着解决一些技术方面的难题,或者提供一些什么特殊要求的技术装备。
  一年时间,永禾农机厂做出了60多万元的营业额,扣除材料成本、工人工资、付给华青大学方面的各项开支之后,净赚了30多万元。
  依着岑右军的想法,在结算完利润之后,就该去向公社报喜了,但岑右新一把拉住了他,告诉他财不外露,绝对不能让公社知道农机厂真实的经营情况。岑右新认为,当务之急,是彻底摆脱公社对农机厂的控制,使农机厂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岑右新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林振华的支持,在与林振华进行了长时间的电话沟通之后,岑右军和岑右新一道,去见了公社书记柳利民。岑右新这一段时间没少跟柳利民套瓷,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给柳利民带上一些外地的特产,所以柳利民对他印象极佳。
  岑右军告诉柳利民:农机厂在经过一年的经营之后,已经初步达到盈亏平衡了。目前,江南省的林科长、华青大学的姚教授等,都希望能够参与农机厂的管理和经营,所以,他想把承包改为买断,直接买下农机厂的产权,使其成为一家私营企业。
  这种买断乡镇企业产权的事情,在当时已经是比较普遍了。这种现象甚至都不能用瞒上不瞒下来描述,因为连上级部门对此也是洞若观火、心知肚明的。不过,上级对于这种事情并不想去干涉,只是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在当年,谁也没觉得乡镇企业能成什么大气候,小打小闹的企业,产权归谁,难道很重要吗?
  柳利民也愿意让岑右军把永禾农机厂完全接手过去,这样公社就可以永远都不需要背这个负担了。经过谈判,公社同意岑右军分期支付5万元现金作为购买农机厂所有资产的代价,其中包括了农机厂的牌子。买断之后,农机厂每年还要向公社再交纳2000元,作为农机厂现有土地的租金。
  以岑右军承包时农机厂的资产净值来看,5万元的买断费用有些偏高了。但这笔钱他是必须付出的,因为他还需要公社给他一个名份,这在当年,叫作“红帽子”。
  私营企业在当年是一个敏感的概念,即使你能够申请下来一家私营企业的执照,涉及到经营范围、雇工人数、利润、材料来源等问题时,头上还是有无数的紧箍咒。像机床附件这样的产品,算是生产资料的范畴了,私营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算不算危及国家经济安全,这就全看上级领导的心情了。万一什么时候领导心情不好,一纸禁令就可以让你关门,你连讲理的地方都找不着。
  而有了乡镇企业这样一顶红帽子,你做的事情就合法了。国家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出了事也有公社帮你撑腰,其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民营大型企业,在当年都是扯虎皮做大旗,顶着乡镇企业的名头的。而事实上,在那个时候,企业的创业者与主管的公社之间早有默契,企业的产权与公社没有一丝关系。
  “小林,情况就是这样,现在永禾农机厂全部是咱们自家的企业了。”岑右军说道。
  林振华兴奋地说道:“好啊,这样咱们就可以甩开膀子干了,不用再担心公社这边来分一杯羹。”
第166章
机床附件厂
  在介绍完买断农机厂的事情之后,岑右军讷讷地说道:“小林,有一件事,我事先没和你商量就做了,你可别怪我。”
  “排长,什么事你就说吧,我怎么敢怪你?”林振华道,他看岑右军的表情,似乎是干了什么很对不起人的事情似的。
  岑右军道:“我买断了农机厂之后,和农机厂里的职工们签了一个合同,保证永远不会解雇他们。等他们退休以后,我会保证他们每个月能领到20块钱的退休金,一直到死。”
  岑右新不屑地说道:“林经理,右军这个人,就是这样的脾气,死要面子。依我的意思,签个合同是可以的,但没必要把话说死。万一人家不好好干,你怎么办?”
  岑右军连忙说道:“这不可能的,我和他们相处好几年了,这些职工都是非常好的。小林,我主要是觉得,本来是集体的厂子,我把它变成个人的了,我有些过意不去。我毕竟是个党员,又在部队里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你看……”
  林振华呵呵笑了起来,安慰道:“排长,这件事我没意见。排长你的为人我还不了解吗?你不会占集体一点便宜的。这些职工毕竟也都是和咱们一起创业的职工,给他们一个终身的承诺,没什么不好的。要说不对的地方,只有一点,那就是你答应给人家每月20块钱的退休金,实在是太少了。”
  “不少了,不少了。”岑右军说道,“在我们农村,一个老人有20块钱就可以生活得非常好了。”
  林振华也懒得和他去争,在当时的物价水平下,20块钱的生活费当然还是可以的。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将经历一段物价高速增长的时期,物价水平会上升3倍,到90年代以后,20块钱即使在农村也不够干什么了。
  算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林振华在心里想到。等到将来,企业的规模也大了,就算把这20多名职工都养起来,又有何难?创业的老职工,无论如何厚待,都是不过分的。
  对于林振华的态度,岑右军事先也能猜出几分,林振华不是一个吝啬的人,这一点从卖化肥那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事实上,原来那个当侦察兵的林振华也是一个对金钱比较马虎的人,这与今天的林振华在印象上是比较吻合的。
  把事情说出来之后,岑右军的心情轻松了几分,他开始问道:“小林,你这次让我和右新过来,到底是什么想法?”
  林振华道:“排长,老岑,刚才你们介绍了永禾农机厂的经营情况,现在我也向你们通报一下汉华实业公司的经营情况。去年我们汉华实业公司的经营非常成功,全年销售利润超过了4000万。”
  “4000万!林经理,你不是开玩笑吧?”岑右新舌头吐出来老长。他看了看林振华的表情,觉得他的确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不由得嘟哝道:“我们农机厂利润30多万,我还以为就发了大财呢,跟你林经理一比,我们真是乡下土财主,没见过大钱呢。”
  岑右军也说道:“小林,想不到你这个公司竟然有这样大的利润。看来,我们这家农机厂实在是太小了,也没必要浪费你的精力啊。”
  林振华摇摇头道:“你们错了,我请你们过来,恰恰是想把永禾农机厂发展壮大。未来我的主要精力,都会放在这边的。”
  岑右新道:“林经理,这没有必要吧?4000万的生意你不做,反而来做我们这个几十万的小生意,这不是傻了吗?”
  林振华道:“其实,我们去年能够做到4000万利润,也是有原因的。我们生产的五叶风扇,在广交会上一炮打响,给省里创造了2000多万美元的外汇,省里则给我们返还了2000多万人民币的出口补贴。还有就是我们开发的两个新产品,儿童风扇和变速风扇,在国内市场也得到了好评,销售情况很好。”
  “你的意思是说,今年就很难再卖得这么火了?”岑右新问道,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他对于市场有足够的敏感。
  林振华点点头道:“没错。我已经接到了美国Gart公司给我的信,他们说五叶风扇在美国市场上一开始卖得不错,定价也比较高。但后来价格就不得不降下去了,虽然销售情况还好,但价格方面只能比传统风扇高出一点点。”
  岑右新道:“一开始可能是有些人图个新鲜吧,新鲜劲过去了,后面就不行了。”
  林振华道:“是的,所以,今年五叶风扇的出口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至少在价格方面会有些麻烦。国内市场也是如此,我们的儿童风扇和变速风扇只是抢了一个先机,卖出了一轮行情。但随后不久,其他企业的仿冒产品就已经上市了。据我们掌握的信息,今年夏天风扇市场的竞争会趋于白热化,我们的销量和利润都会大幅度地下降。”
  “一定要开发新产品。”岑右军说道,“小林,你不能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如果你们公司是像你说的这种情况,那么一定要开发出新产品来,要不就垮台了。”
  这也就是岑右军才会这样教训林振华了,毕竟当年他曾是林振华的排长,在他的眼里,林振华还和从前一样,是个16岁的不懂世事的毛孩子。
  岑右新白了堂弟一眼,说道:“右军,你真是糊涂,林经理这样聪明的人,还会想不到这点?”
  “对对对,小林,你接着说。”岑右军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要说起来,林振华开发新产品的意识是在他之上的,如果不是林振华的新产品,哪有永禾农机厂的今天?他这样教训林振华,实在是班门弄斧了。
  林振华道:“我的考虑是这样的。第一,汉华实业公司的业务还要继续发展,今年的风扇还能再卖上一年,从明年开始,风扇就要退居二线了。我目前正在筹备两个新产品。一个是利用浔阳自行车厂的老班底,开发面向国际市场的自行车。第二个是准备开发洗衣机,我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点子,正在请人去给我落实。”
  “嗯,自行车和洗衣机都挺不错的,有市场。”岑右新评价道。
  “第二个方面,就是请你们二位来的原因,我想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攻一攻以机床为主的机械行业。”林振华说道。
  “搞机床?”岑家兄弟同时惊讶地问道。
  “分步骤吧,第一步是先延续永禾农机厂的业务,主要搞机床附件,逐渐积累资金和人脉关系,还有储备技术。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再开始搞机床整机,我们要搞就是高起点,直接上数控机床。”林振华信心满满地说道。
  岑右军道:“小林,你不要因为同情我,就想着帮我把农机厂做大。我觉得,你现在承担着国家的出口创汇任务,这个比我一个小小的农机厂更重要。你最好还是能够多花点心思想想,能不能再开发出其他出口创汇的产品。”
  林振华笑道:“排长,你怎么会觉得机床附件就不能出口创汇呢?”
  “你是说,我们要做出口的机床附件?”
  “没错。”林振华道,“我目前手里已经有十几个机床附件产品了,都是在国外申请了专利的,下一步,我们就是要以这十几个产品为拳头,打入国际机床市场,然后逐渐地站住脚跟,再扩大地盘。”
  岑右新道:“林经理,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我担心我们农机厂的水平不够啊。这一年多,我也跑了不少机械厂,看人家的设备水平,那比我们农机厂要强得多了。潭州有几家大型企业,人家那里还有国外进口的数控机床呢,那东西可高级了,只要输好那个什么程序,它就自动把东西加工出来了,比人手还灵巧呢。”
  林振华没有正面回答岑右新的质疑,而是站起身来说道:“排长,老岑,这样吧,我带你们先去看看我们的车间,然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好,我正想参观一下呢。”岑右军高兴地说道。
  三个人走下办公楼,林振华带着岑家兄弟二人,走进生产区,开始向他们介绍整个生产区的概况。
  汉华公司从浔自手里接受的厂区有1000多亩,其中500亩是家属区,另外500多亩是生产区。这一年多来,汉华公司挣到了钱,也有了社会地位,林振华请浔阳市政府出面帮忙,从周围的农村又征购了1000多亩地,与原来的生产区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块占地1平方公里的庞大地面。
  林振华在前头带路,先领着岑家兄弟去看了看电风扇的生产流程,包括两条达到80年代先进水平的装配流水线。汉华公司建起的第一条流水线是由林振华自己设计,再由汉华机械厂制造出来的,现在看起来已经显得十分粗糙了。后面的两条流水线则是全面参考了一些先进企业经验,花费了很大的资本进行建造,水平明显高出一截。
  岑家兄弟哪里见过这样大的场面,看着一台台电风扇像是变魔术一般地从生产线的尽头送出来,两个人眼睛都直了。
  “这哪是什么风扇生产线啊,这简直就是印钱的生产线啊。”岑右新感慨地说道,在他的眼里,那一台一台的风扇,对应的都是咔咔响的人民币啊。
  岑右军也是不住地点头,说道:“小林,我现在才明白了,什么叫作大工业。相比之下,我们那个农机厂,真是小作坊一样了。”
  林振华道:“两位,这还算不上什么大工业呢。电风扇的生产,说穿了不过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真是说不上有多少技术含量。咱们邓副主席去参观丰田公司的轿车生产线,那受到的刺激才叫大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