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60

  乔海呵呵一笑,对林振华问道:“林先生,既然如此,我送你一台旧电炉,你们直接在旧电炉上改造,不是更简单吗?”
  “你送我们一台旧电炉?”林振华的眼睛瞪得滚圆,“老先生,你是干什么的呀?”
  乔海笑道:“这个问题,等你们到我那里去了,自然就明白了。怎么样,各位这回愿意到寒舍去坐坐了吧?”
  林振华暗笑,这老爷子还真是挺有意思的,转了半天,居然还是没有放弃那个邀请大家去做客的念头。不过,既然乔海说了能够送他们一台旧电炉,那么他们也就值得去看一看了。
  展览期间,林振华一行是不能走开的。一天的展览结束之后,林振华向高祖兴请了假,带上自己的全部随员,浩浩荡荡地随着乔海往他家去了。乔海开来了一辆商务车,把林振华等人拉上,开向法兰克福郊外。
  “这就是我的工厂,我家也住在这里。”
  商务车停在一处小院落外,乔海跳下车,指着院落向林振华等人说道。
  “乔氏废旧金属回收公司。”马杰读着院子外面铭牌上的德文,对众人翻译道。
  “废旧金属回收?”舒曼嘀咕道,“那不就是废品收购站吗?”
  “姑娘,你说得对,我就是一个收破烂的。”乔海乐呵呵地说着,上前叫开门,引众人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大家便知道乔海所言不虚,他果然是一个收破烂的。只见这个院子面积不小,满院子里分门别类地堆着各种废铜烂铁,几名亚洲人模样的工人正在那里拆卸着一台废旧的机床,把上面的零件一个一个地卸下来,随意地扔在边上的一个筺里。
  “别动!”马杰看到那台机床,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大声地喊道。
  几名工人都吓了一跳,诧异地望着马杰。马杰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用手摸索着那台机床,啧啧连声:“天啊,这是一台高精度磨床啊,你们怎么能用榔头来拆解呢?”
  “乔老先生,这是怎么回事?”林振华向乔海问道。
  乔海解释道:“这只是一台废机床而已,我是当废铁买进来的。我让工人把零件拆下来,然后回炉熔炼成钢锭,再卖给机械厂去作为零件的坯料。我这个厂子,有好几台电炉,就是专门用来熔这些金属的。你们如果想要自己改造电炉,我送一台淘汰下来的给你们就是了。”
  在他们说话间,马杰已经把那台磨床上上下下看了个遍,他抬起头问乔海道:“乔老先生,你说这台磨床是废的?我怎么觉得它还相当完好啊。”
  乔海道:“它的电机已经烧了,导轨也磨损了,精度大幅度下降,所以原来那家厂子直接就当废铁卖给我了。”
  马杰道:“什么,这就当成废铁了?电机烧了,换一个就是了,实在不行,自己把线重新绕一遍也没多难啊。至于导轨就更简单了,重新做一根换上不就得了。这样一台磨床,如果是全新的,要十几万美元呢。而修理一下,就算是换一根进口导轨,也花不了几千块钱的,为什么不修啊?”
  乔海道:“这就是在德国了,德国的人工贵得要死,修这一台机床要花的人工费,够买一台新的了。所以,这种淘汰下来的旧机床根本不会有人去修,都是直接当废铁卖掉的。”
  “我们要啊!”马杰忍不住叫道,“林经理,咱们把这台磨床买下吧,我利用业余时间来修,保证能把它修得像新的一样。”
  林振华走上前,握着磨床上的几个手轮转了几圈,点了点头道:“的确还能用。当废铁真是太可惜了。”
  说罢,他回过头对乔海说道:“乔老先生,你看这台磨床能不能转让给我们?在德国它不值什么钱,我们弄回去,好好修修,可是能够派上大用场的。”
  乔海连连地点着头:“真不容易,有你们这种精神,中国何愁不兴旺啊。林先生,你如果对这种旧机床感兴趣,我这里可不止这一台呢,你们看,我库房里还堆了几十台,都是各家工厂淘汰下来的,你们如果能够运走,就全送给你们了。”
  “真的!”马杰眼睛闪闪发亮,“乔老先生,你快带我去看看。”
  这一行人中,除了舒曼之外,其他人都是技术迷。走在乔海家的破烂堆里,众人像是走进了一个宝库一般,满眼看到的都是好东西。这些废旧机器与装备展上的新机器相比,当然显得又脏又乱,有些还锈迹斑斑,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上便宜得惊人。
  一台市场价三万多美元的数控铣床,只不过是油路系统损坏了,便被当成废铁扔在乔海的院子里,乔海说,他买进这台废铣床的价格是200美元。马杰拍着胸脯向林振华表示,他完全能够把这台铣床修好,花费超不过1000块钱。
  还有两部高频电炉,不知是哪里损坏了,现在也静静地躺在废铁堆里。乔海表示,如果林振华喜欢,不用花钱就可以拿走。韦东齐和卫景文凑上去研究了半天,发现其中的石墨电极、吹管和控制电路都是完好无损的。卫景文暗中估计,光是把控制电路上的一些关键元件拆下来,也得值几千美元。
  除了完整的设备之外,那些废铁堆里的小零件也同样让人眼热,那些精细的轴承、滚珠丝杠之类的,拿回国内就可以作为进口设备的备件,可是在这里,却是被随意地扔在地上,等待着被熔炼成钢锭的命运。
  “都是好东西啊!”韦东齐赞不绝口,“这样的设备,如果我们能弄回去,找几个老师傅拆开,除掉锈,重新擦油,换上损坏的配件,完全不比进口的新设备差。至于比咱们原来的国产设备,那更是好了不止一个档次了。”
  “还有这些电路板,上面的元件都是能用的,有些元件在国内想买都买不到。”卫景文也说道。
  林振华回头对乔海说道:“乔老先生,如果我把你这一院子东西都买下,需要花多少钱?”
  乔海道:“这些都是废铁,值不了多少钱的。你们看中了什么,直接拿走就是了,还谈什么钱呢?”
  林振华摇摇头:“不行,我一定要跟你算算钱。乔老先生,我看中的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你这里所有的东西,甚至于还包括你未来能够收到的东西。我想请你当一个经纪人,专门负责替我们收购德国工厂里的废旧设备,你看如何?”
第237章
爱国不分先后
  乔海听到林振华的这个建议,没有马上答复。他想了一会,然后说道:“林经理,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实,我也曾经动过这样的念头,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设备,稍微修一下就可以重新使用的。不过,要在德国雇一个能够维修这种设备的工人,花的钱比买一台新设备还贵,所以这个念头也就放弃了。林经理说的把这些设备运回中国,再找工人进行维修,这个想法实在是非常好。”
  “这么说,您是答应了?”林振华问道。
  乔海摇摇头:“我刚才想了一下,我把这个院子里的旧机床设备送给你们,或者卖给你们,这都不成问题。但如果未来要长年累月地收购旧设备,然后运往中国,恐怕不能不引起海关的注意。德国有不少人是非常排华的,尤其是反对中国大陆的政府,如果这件事引起他们的注意,日后麻烦恐怕不会少。”
  “这应当无所谓吧?”林振华道,“这毕竟是一些报废的设备,这是有据可查的。你报关的时候,就按废钢铁申报就可以了。据我所知,国际间进行废钢铁交易,应当是允许的。”
  乔海道:“可是,你们不是钢铁厂啊,你们是机械厂,收购这么多废钢铁,于理不合吧?”
  马杰插话道:“这还不容易,林经理,咱们回去就成立一个和乔老先生一样的企业,叫废旧钢铁回收公司,不就名正言顺了?”
  林振华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小马这个建议好,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更好的主意。”
  “什么主意?”乔海问道。
  林振华道:“乔老先生,您介不介意和我们建立一家合资企业?就叫中德合资乔氏废旧金属回收公司?现在中国政府在大力鼓励招商引资,您如果能够到大陆去投资,肯定会得到上宾的待遇。最重要的是,您把旧金属拆解的业务放到中国,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工成本,这个道理是能够解释得通的。这样一来,您把收购回来的废旧金属运往中国的生产基地,就完全合情合理了。至于到了那边之后怎么处置,我想,德国政府就管不着了吧?”
  “妙!”韦东齐率先拍掌叫绝。现在德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建厂的不少,乔海如果愿意去投资,在德国是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而一旦在中国有了一家生产基地,那么从德国运输废旧设备到中国去,就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不涉及到中方的企业,麻烦就少得多了。正如林振华所说,这些废旧设备到了中国,可就由不得德国人说三道四了。
  “乔老先生,如果真能如此,我保证您这家回收公司利润比现在高出十倍以上。所有能够翻新使用的设备,我们可以按您收购价加上运费之后的两倍甚至三倍向您付款,这不比您现在在这里拆卸这些设备熔炼要更赚钱了?”林振华继续坚定着乔海的决心。
  乔海没有吱声,犹豫了许久,才讷讷地说道:“林先生,你说的这个建议,的确是非常好。可是,我也有一些隐情,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先生请讲。”林振华道。
  乔海道:“不瞒各位,先父原来是国民党的高官,在内战期间,是杀过共产党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我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回去过,我怕共产党不能容我们这些人啊。”
  此言一出,众人都沉默了。当时还是改革开放之初,尽管国家的政策是鼓励海外侨胞回国投资,但这个政策会不会有反复,谁也说不准。尤其是涉及到前国民党高官的后人,会不会有秋后算账的事情发生呢?
  林振华是有先知先觉的人,他当然知道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宽松的。再过几十年,慢说这种早已脱离了国民党的前高官家属,就是国民党主席,不也能够堂而皇之地在大陆考察,享受着被称为“连爷爷”的荣誉吗?
  唯一让林振华觉得犹豫的,其实只是乔海本人的政治立场。他迟疑了一会,对乔海问道:“老先生,既然如此,您为什么还要帮我们这些大陆人呢?”
  乔海道:“先父与共产党的恩怨,是在抗战之前结下的。抗战之中,先父带领的队伍,也曾与八路军并肩作战。抗战结束之后,先父看不惯国民党劫收大员的丑陋行径,多次仗义执言,得罪了不少人。后来,先父觉得国民党气数已尽,不愿意给国民党殉葬,这才带着我们全家到了德国。”
  林振华又问道:“那么,令尊后来对于大陆政府,是什么态度呢?”
  乔海道:“先父一直说,他的心既不偏共,也不偏蒋,他只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国土。他还说,不管是共也罢,蒋也罢,谁能够让国家繁荣富强,他就支持谁。你们不知道,因为国家贫弱,我们这些海外华侨在国外根本就没有地位。我们家最早住在这里的时候,其实在周围也算是一个有钱的人家,可是,周围那些德国本地人,即使是扫地的清洁工,对我们也是趾高气扬的,根本就看不起我们。”
  “现在还是如此吗?”
  乔海道:“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时间,直到有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64年10月的一天,我们大清早起来,突然发现周围的邻居看我们的眼神都变了,态度里不再是那种蔑视和高傲,而是有了一些尊重甚至讨好的意思。那个傲漫的德国清洁工,原来从来都不扫我们家门口的地,可是那天早晨,却把我家门前扫得干干净净的。”
  “这是为什么呢?”马杰奇怪地问道。
  乔海眼睛里泛着泪光地说道:“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先父叫我到报亭去买了一份报纸,我看到报纸上用大字在头条上登着一条新闻……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林振华等人的心也抨抨地跳了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海外华侨说起这件事情。尽管已经是时隔20年的事情,但大家还是被深深地触动了。
  乔海继续说道:“我记得,在我把报纸递给先父的时候,先父泣不成声。他说,自从他加入了德国籍,就以为自己已经与中国没有什么瓜葛了。可是,这一刻,他才知道,自己永远都是中国人,无论你的国籍写的是什么地方,你的黄皮肤和黑头发是改不掉的,在人家眼里,你永远都是中国人。”
  卫景文点点头,说道:“老先生说的没错。犹太人费尽心力都要重建以色列国,就是因为他们从二战的大屠杀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有多少钱,无论你在当地居住了多少年,身逢乱世的时候,在人家眼里,你就是外国人。在这个时候,只有你的祖国能够保护你。”
  “是的,是的。”乔海赞同地说道,“这也是先父说过的话。从那以后,他就一直跟我们说,但凡有一点可能性,就要尽量地帮助祖国富强。祖国富强了,我们这些海外华侨才有地位,才能挺起胸膛做人。至于说你的祖国是什么社会制度,外国人其实是并不在乎的。”
  林振华说道:“老先生,有您这句话就足够了。大陆对于海外华侨的政策是一贯的,那就是爱国不分先后。不管政治立场如何,只要爱国,一切都可以谈。这样吧,这一次与我们同来的,还有外贸部的一位副部长,明天您到展会上来,我给您引见一下,让他给您讲讲相关政策,这样您就放心了,是吗?”
  “好的好的,我明天一定去。”乔海意气风发地说道,“各位,如果大陆的政策真的允许我们这些人回去投资,我一定照林先生吩咐的那样,回去投资建立一家合资企业,专门向大陆转运废旧设备。我也想再回故乡去看一看了,先父一直有一个遗愿,就是想埋在故乡的土地上。”
  看看天色已晚,乔海把众人带到一家餐馆,请众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又用商务车把他们送回了住地。临告别前,马杰拉着乔海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老先生,您可得把那些机床替我好好地保护起来,千万别再用榔头去砸了。”
  卫景文也凑上前交代道:“老先生,您让人帮我关注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废旧的电子设备,不管是坏到什么程度,只要里面还有元件,就千万帮我买下来。”
  “没问题!”乔海说道,“其实,德国本地的废旧设备是非常多的,过去我这个公司的消化能力有限,很多设备我都不愿意收。如果林先生建议的合资公司能够成立,那么再多的废旧设备我也能吃下了,就是不知道你们要不要这么多了。”
  林振华呵呵笑道:“没事没事,再多的设备我也要。实在多得没地方放了,我大不了送到子弟小学去,在小学里建个实验工厂,让汉华厂的娃娃们从小就学机床。”
  送走乔海,林振华让手下人回房间去休息,自己直奔高祖兴的房间。他约了乔海明天到展会和高祖兴会谈,事先他肯定要向高祖兴汇报一下这件事情的。
  走到高祖兴的门前,林振华正欲抬手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一声愤怒的吼声:“都是混蛋,简直就是一群败家子!”
第238章
败家子
  林振华听出在屋里骂人的正是高祖兴,他迟疑片刻,打算暂时回避一下。在领导骂人的时候撞进去,是一件自讨苦吃的事情。谁知,没等他转身,门就打开了,一名外贸部的工作人员灰头土脸地走了出来,见到林振华,那人问道:“怎么,小林,你要找高部长?”
  “呃……高部长心情不好,要不我改天吧。”林振华说着就打算开溜。
  “别别。”那工作人员一把拉住林振华,“你赶紧去劝劝部长吧,他现在就看你顺眼。千万别让他生气,他血压高,不能生气。”
  “我说,你们惹了领导,不能拿我去当开心果吧?”林振华压低声音说道。
  他们俩在门口这一番支吾,屋里的高祖兴已经听见了,喊了一声道:“门口是小林吧?进来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