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460

  林振华道:“我可没想那么多,我只是想让你们和苏联军工部门之间建立起一些联系而已。”
  刘向海道:“对了,你上次也是这样说的,说技术交流无所谓,重要的是把关系建立起来。我对于你这个想法,是百思不得其解,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林振华摇摇头道:“我也没有什么解释,我只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直觉而已。我建议你们和苏联的技术人员培养起私人感情,你们做得如何?”
  刘向海用无奈的口吻说道:“你小林交代过的事情,我什么时候打折扣了?老实说,你这个建议,可是挺犯忌讳的,我们一向不提倡和外国人建立私人感情。不过,这一次也是破例了,苏联方面先后派过来几批技术员,我都按你交代的,给他们安排了在上海周边的旅游观光,弄得他们都挺开心的,一个个都说以后还要再来呢。”
  林振华笑道:“这就挺好的,老刘,你想想,如果他们爱上了中国,一个个跳槽到你们这里来工作,对你们有帮助没有?”
  “那还用说!”刘向海道,“苏联军工部门毕竟有70年的积累,技术比我们领先得多。如果能够挖到几个他们的工程师,对于我们来说,可是能够派上大用场的。不过,这只是玩笑话而已,别说苏联军方不会允许他们跳槽,就算军方不管,人家也不可能来的,咱们的生活条件,和人家根本没法比。”
  “呵呵,那就拭目以待吧。”林振华诡秘地笑着,不再多说什么了。
  对于苏联未来几年的变化,林振华是一清二楚的。苏联解体之后,大量的技术人员生活无着,流失到欧美,带去了不少前苏联的科技成果。对于此事,林振华在后世也是经常耿耿于怀的。现在既然有了一个机会,他自然要提前布局,先让刘向海他们与苏联军工部门拉上关系,这样等到形势变化之后,这层关系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林振华的这些想法,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先知先觉之上的,这些事情,他如何向刘向海解释呢?
  林振华不肯揭开谜底,刘向海拿他也没办法。在这么多年里,林振华一再地显示出他对于历史的预见性,而每一次他的预见,最终都被证实是正确的。刘向海不知道像林振华这样年轻的一个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但不知不觉中,也开始信服林振华的预见了。
  林振华在上海期间,还去视察了一下熊立军和陶晖新开的家电卖场。这家卖场是完全复制了安雁在南京做的建康家电的模式,名字是熊立军起的,叫做大熊家电。一开始,林振华觉得这个名字真是土极了,转念一样,大熊这个名字,怎么也比苹果要强得多吧,谁敢说苹果电脑不是知名品牌的?
  大熊家电开在徐汇区,面积没有建康家电那么大,不过业务发展得非常快,已经隐隐有要超过建康家电的趋势了,毕竟上海的购买力不是南京可以比的。
  对于林振华,熊立军和陶晖两口子的态度都是毕恭毕敬的。开大熊家电的资金,有一多半是林振华筹措来的,最早的客户关系的建立,也得益于林振华在家电行业里的影响。熊立军两口子体会到了和林振华绑在一起的价值,因此再也不提分家单干的事情了。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电市场也越来越兴旺了。安雁和熊立军都提出了要到其他城市开设分店的想法,对此,林振华一概予以了支持。熊立军敢于开拓,安雁长袖善舞,两个人都是商场上的好手,林振华对于商业的兴趣不大,这片天地就由着他们去施展手脚了。
  在上海呆了几天之后,林振华便起身告辞了。马杰等人还得在上海呆一段时间,直到把喷水推进泵完成为止。
  林振华原来的打算,只是在上海转一圈便回浔阳去,谁知,没等他出发,项哲找他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刘向海的办公室。在电话中,项哲告诉林振华,他的一个叫曹树林的老朋友,打电话到浔阳要找他,据说是遇到了一些麻烦事。项哲建议林振华索性从上海去一趟山东,探望一下曹树林。
  曹树林其人,林振华是记得的,这是几年前他在劳模会上认识的一个青岛搬运工,有过“青年愚公”的美称。这些年来,林振华与曹树林曾通过几封信,算是保持了联系。这一次曹树林直接打电话找他,看来是真有什么事情了。
  “老项,这个老曹有没有说具体是什么事情?”林振华在电话里对项哲问道。
  “他没说。”项哲道。
  “你怎么不问问清楚?”
  “不是我接的电话,是厂办的人接的电话。不过,我通过青岛那边的朋友了解了一下,这个曹树林所在的厂子,据说是严重亏损,我估计他是生活上遇到困难了。振华,你还是去一趟看看吧。”项哲说道。
  “生活遇到困难?”林振华对项哲的建议感到大惑不解,“老项,如果他真是生活遇到困难,我寄点钱给他就行了,没必要专门跑一趟吧?现在公司的事也挺多的,这么点小事我何必还去浪费时间?”
  项哲在电话里嘿嘿笑道:“振华,公司最近一切都挺好,你不在也没事。曹树林那边,我建议你还是去看看吧,如果他那个厂子真的不行了,嘿嘿……”
  “老项,我发现你变了!变阴险了!”林振华笑着在电话里骂道,他明白项哲叫他去山东的意思了。现在汉华重工严重缺乏熟练工人,项哲肯定是把眼睛盯向外省的亏损企业了。
第307章
老大靠了边
  林振华按着几年前曹树林留给他的地址,找到了曹树林的家。这是位于工厂家属区的一排平房,和过去的汉华机械厂一样,平房前面也搭了一些小厨房、储藏间以及鸡舍,一群群的芦花鸡在房前屋后来来去去地觅食,好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
  林振华到的这天,正好是星期天,一伙孩子们正在外面不知玩着什么游戏,一边玩一边五音不全地唱着歌: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听到这首歌,林振华会心地一笑,他想起几年前在天安门城楼边的观礼台上,曹树林就唱过这首歌。当时曹树林还说,这是他唯一会唱的歌。看来,这位老曹在家里也没少唱,带着周围的孩子也都会唱了。
  林振华正准备抓一个领头的孩子来问问曹树林家住在哪间房,就听得一个门里传来一声怒骂:“都别唱了,要唱唱点别的!”
  林振华听着这个声音有点耳熟,心念一动,便向那间房子走去。走到门边里,听到里面有个女声正在劝说道:“树林,你干嘛呢,孩子玩得高兴,唱点歌有啥呢。”
  “唱什么也别唱这个,我听着烦。”先前那个声音道。
  “你过去不是说你最爱听这个吗?”
  “那是过去,我现在他妈的听到这首歌就烦。咱们工人有个他妈的屁的力量!唉……”
  伴随着一声叹息,曹树林从门里走出来了。他站在门边,手里夹着一支烟,眉头紧锁,目光迷离地看着那群孩子们,一声不响。林振华看到,曹树林的身体依然是那样壮硕,但神采却与3年前大相径庭,像是被抽掉了灵魂一般。
  “老曹!”林振华走上前去招呼道。
  曹树林不经意地转过头来,看到林振华时,他愣了一下,随即脸上便露出温暖的笑容:“小林?啊,不对不对,林经理,你怎么来了?快快,快请屋里坐。”
  没等林振华说点什么,他已经被曹树林一把拽进了屋,强按在一张沙发上坐下来了。曹树林不愧是搬运工出身,力气极大,而且动作利索,林振华连客气一下的机会都没有。把林振华安顿着坐下之后,曹树林一把把站在一旁目瞪口呆的老婆拉过来,对她说道:“天霞,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林经理,林振华,江南省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有能耐!我跟你讲过的。”
  随后,他又对林振华介绍着自己的老婆道:“林经理,这是我老婆,何天霞,家庭妇女,没文化,没见识,没水平,典型的三无产品。”
  何天霞嗔怪地捶了曹树林一拳,然后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你别听他瞎说,我可比他有文化。我在国棉厂工作,是挡车工。”
  “拉倒吧你,你们厂都多少个月没开工资了,你还挡车工呢。”曹树林装出鄙夷的样子说道。
  “你好,你好?你们厂不是也只开一半工资吗?我们厂还一人发了200米棉布呢,那不是钱?”何天霞寸土不让,林振华算是见识了山东大嫂的直爽泼辣了,同时也从两口子的对话里听出了他们面临的窘境。两口子都是国企职工,这几年许多国企的日子都很不好过,发实物代替工资的情况已经不算罕见了。
  “老曹,大嫂,我这次是专门来看你们的。”林振华连忙开口了,省得这两口子继续吵下去。
  曹树林这才停止攻击老婆,他对何天霞摆摆手道:“天霞,去杀只鸡,今天中午让林经理在家吃饭。”
  何天霞似乎也意识到在客人面前自曝家丑有些不合适,她向林振华歉意地笑了一下,便出去安排午饭去了。虽然家里生活紧张,但有远方的客人来,一顿丰盛的午饭还是不能省的。这是国企刚刚落败的时期,工人们还保留着一份矜持,或者叫做自尊。
  何天霞出去之后,曹树林在林振华对面坐下来,向林振华递了支烟。林振华摆摆手,示意说自己不会抽烟。曹树林点点头道:“对了,我想起来了,你不会抽烟。嗯,林经理,你怎么到青岛来了?”
  林振华道:“老曹,我这屁股还没坐热,你已经喊了我八百遍林经理了,我记得,过去你可是叫我小林的。”
  曹树林迟疑了一下,自嘲地笑了笑,说道:“那时候,太狂了,总觉得自己是劳模,还真没把一个经理放在眼里,现在不比过去了。”
  曹树林这番话说得风轻云淡的,林振华听在耳朵里,却满心不是滋味。他轻声地说道:“老曹,你怎么叫别人我不管,你如果还把我当朋友,那就还是叫我小林吧。我跟你说过的,我也是当搬运工出身的。你如果把我当成林经理,那我转身就走。”
  曹树林笑笑说道:“行,听你的,就叫你小林吧。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你小林是个忠厚人。劳模会那会,你就没把自己当成经理,天天和我们这些普通工人混在一起的。我们山东人,喜欢交忠厚的朋友。”
  “老曹,刚才我听你和嫂子说话,好像你们俩的厂子都不行了?”林振华问道。
  曹树林叹了口气,说道:“可不是不行了吗,厂子里产品老化,领导一门心思搞改革,没心思抓生产。人家乡镇企业船小好掉头,市场上缺什么就生产什么,我们是老三样,明明卖不出去的东西,还是一个劲地生产,结果全部库存积压了,最后厂子就垮了。现在厂里流动资金也没有了,生产完全停下来了,我们都在家呆着,拿一半的工资。好像有个啥名词,叫下岗。”
  林振华点点头,下岗这个词,还是刚刚进入人家的视野,几年之后,就会成为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词汇了。
  “怎么会弄成这样呢!”林振华不知该如何说才好,只能发一句感慨了。
  曹树林道:“这不就是改革嘛。你没听人说吗,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老大靠了边,老二分了田,老九登了天,不三不四的挣了钱。”
  林振华苦涩地笑了,曹树林念的这段顺口溜,林振华也是听过的。在我国的传统概念里,有工农商学兵的说法。工人是老大哥,现在已经靠边站了,当然,这主要是指国企职工。农民是排行第二,这些年分田到户,生活比过去要改善了许多。
  老九是指知识分子,也就是所谓“臭老九”。关于老九这个排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来自于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面的杨子荣打入土匪内部,被封为老九;第二种说法则是来自于那十年间对知识分子的歧视,把其地位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正好是第九名。
  改革以来,国家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了,所以有“老九登了天”的说法。而事实上,当时知识分子的待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善,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也是有的。
  最后就是不三不四的那批人,指的是最早下海经商的人,在当年属于人们眼中的另类,但恰恰就是这些人挣到了钱,这怎么不让老大们觉得愤懑。
  “小林,你这次真的是专门来看我的?”曹树林发完牢骚,开始言归正传。
  林振华点点头道:“是啊,不是你打电话到我们公司找我的吗?我正好在上海出差,公司里的人跟我说,我就顺便过来了。”
  “唉,这弄得多不好意思,还让你跑一趟。”曹树林由衷地表达着歉意,“其实,我也没什么事情,就是……”
  说到这,他有些犹豫了,似乎是不知道好不好说。他生性憨厚,遇到这种求人办事的时候,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林振华道:“老曹,咱们兄弟之间,还有什么不好说的事情?有啥事情你就直说吧。”
  曹树林忸怩地说道:“是这样的,小林,你也看到了,我和你嫂子两边的厂子,现在都不景气,也不知道以后还成不成。我这家里上有老爹老娘,下面还有孩子,总这样挣不来钱也不行。所以呢,我和你嫂子商量着,想学外面那些个体户,弄个摊子,做点小生意……”
  “嗯。”林振华点点头,没有打断曹树林的话,让他继续往下说。
  曹树林停了一小会,终于鼓起勇气说道:“要做小生意,总得有点本钱。我和你嫂子家里负担都挺重的,这些年也没什么积蓄。想找同事借点吧,大家生活也都挺紧张的,谁也借不出钱来。后来,我就想到你了……”
  “你打电话,是想找我借钱?”林振华问道。其实早在项哲向他说起此事时,他已经猜到是这种情况了,莫非借钱这样的事情,曹树林是不会舍得花长途电话费往浔阳打电话的,一个电话下来,也得七八块钱呢。
  曹树林不好意思地承认道:“是。我在报纸上看到过好几回你们汉华重工的报道,上面还有你的名字。我估摸着,你们公司效益好,你又是当领导的,平时奖金、福利,可能都不会少,说不定手头有点活钱。不过,我也只是先问问,你如果手上不方便也没关系,我再想别的办法。”
第308章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听完曹树林的话,林振华没有直接答复,而是问道:“老曹,你和嫂子,打算做点什么买卖?”
  曹树林皱着眉头说道:“这件事也是一个麻烦。其实,我和你嫂子都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哪会做什么生意啊。你嫂子的厂子里不景气,发不出工资,一人发了200米棉布抵工资。好家伙,为了卖掉了200米棉布,我豁出老脸去路上摆摊,这一天下来,给我臊得不行。”
  林振华道:“这就是了,我刚才听你那样说,第一个想法也是觉得不现实。做生意讲究八面玲珑,我有几个朋友是做生意的,我自己琢磨过,实在是学不来他们的样子。你老曹比我还实诚,如果做生意,没准就赔本了。”
  林振华这番说辞,显然也是曹树林一直纠结过的,现在听林振华这样说出来,曹树林浑身的劲都被泄掉了,他瘫坐在凳子上,对林振华说道:“小林,你说得太对了。可是,这年头,不做生意我还能做什么?”
  林振华道:“老曹,你是劳模啊,应当还是做你的本行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