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460

  孙翔云脸上露出一些害羞的样子,说道:“肖厂长,其实我只是想为厂里多做一些事情,提太多的要求也不好。不过呢,我在厂里有点影响力,所以,未来是不是可以考虑给我安排一个相应的职务什么的。比如说,你是不是需要一个厂长助理啊?”
  “你想当我的厂长助理?”肖仁武问道,“嗯,也不是不能考虑,那你的能力主要在哪方面呢?”
  “我擅长于协调关系啊。”孙翔云来了劲头,“我在厂里有威望,我说话,没人敢不听的,凭这一点,我就可以当厂长助理了。肖厂长,你可不知道我们厂的工人,刁民很多的,个顶个地坏,如果没有人帮你压着阵,你就光受他们欺负了。”
  肖仁武道:“孙师傅,你说这话,我不太相信。你说你有威望,能不能证明给我看看?比如说,你现在走出厂部办公楼,如果能够找到一个人愿意公开支持你的,我就信了。”
  “什么意思?”孙翔云两眼发直,肖仁武这话高深莫测,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什么叫没有人愿意公开支持我,刚才不还有一群人为我助威吗?难道这么会工夫,厂方对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
  肖仁武说完这个,便不再与孙翔云废话了,他直接站起身来,拉开门向外走去,孙翔云犹犹豫豫地站在他的身后,也向外走去。两个人一前一后地下了楼,来到办公楼的大门外。孙翔云发现外面的情景与他刚才进来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了,刚才只有几十个工人跟着他来到办公楼前,而此时,门外足足站了好几百工人,一个个都用能够杀人的眼神盯着他。
  “这……这是怎么回事?”孙翔云愣住了,他扭头看着肖仁武问道。
  肖仁武微微一笑,说道:“孙翔云,你刚才不是说你和我谈话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众吗?好吧,现在工人师傅们都在这里,你把刚才跟我说的话再跟大家说一遍吧。”
  不会吧?孙翔云心里暗道,我跟你说的那些话,能说给大家听吗?我又是要钱,又是要官,还说外面的传言是谣言,又说厂里有很多刁民,这些话如果传出来,自己还想在厂里混吗?
  “各位师傅,我一直在和肖厂长谈判,关于给大家补偿金的问题……”孙翔云支支吾吾地向众人解释着。他不知道肖仁武是什么意思,所以还不想一下子把自己的路堵死。如果真是想翻脸,他尽可编出一番说辞了,说自己如何为众人谋利益,而厂方又如何不近人情等等。但他担心自己一旦这样说了,与肖仁武之间的合作就彻底崩盘了,这是他不愿意放弃的东西。
  “够了!孙翔云,你真他妈的把我们江实电的脸都丢尽了!”沈彪从人群中走出来,对着孙翔云一声断喝。
  “呸!真他妈的丢脸!”
  “早知道这个人这么下作,我早就揍他一顿了!”
  “揍他有什么意思,直接剁碎了拿去喂狗!”
  工人们全都愤怒地喊了起来,孙翔云的那些小兄弟们有些早已遁形了,没跑掉的,也只是躲在人群中,用胆怯甚至是轻蔑的眼神看着他,没有一个人出来替他说一句什么。
  “肖……肖厂长,这是怎么啦?”孙翔云真的慌了,他对肖仁武问道。
  肖仁武从衣服上拧下一个钮扣大小的玩艺,捏在手上,对孙翔云说道:“孙翔云,我刚才忘了跟你说了,我身上带着一个微型受话器,你也可以把它叫做窃听器吧,接收器就在咱们厂的广播室里。刚才咱们对话的过程,一直都在通过厂里的大喇叭进行现场直播。至于直播之后的效果嘛,呶,你看到了……”
  直播!孙翔云只觉得脑子里嗡地一声响,他结结巴巴地对肖仁武说道:“肖厂长,你不是发誓说那屋里没有录音机的吗?”
  “对啊,你看我这个是录音机吗?”肖仁武无辜地说道。
  “姓肖的,你敢阴我!”孙翔云发狂了,他瞪起双眼向着肖仁武直扑过去。反正丢人也已经丢到家了,就拼个鱼死网破吧。
  他那边身形一动,肖仁武便察觉到了。没等孙翔云扑到他跟前,肖仁武伸出一只铁钳般的手掌,一把攥住孙翔云的一只胳膊,反手一拧。孙翔云身不由己地转了半圈,把背露给了肖仁武。肖仁武毫不客气地抬起腿,在孙翔云屁股上猛踹了一脚。孙翔云便以一个平沙落雁式飞下了台阶,结结实实地摔了一个狗啃泥。
  “好!”台阶下的观众们齐声喝彩,刚才听着广播里直播的孙翔云与肖仁武的对话,大家已经出离愤怒了。大家原来多少也知道孙翔云闹事是为了谋自己的私利,却没有想到他会有这样贪,这样无耻,竟然不惜绑架所有职工的民意。大家还想到,如果真的由着孙翔云这样折腾下去,说不定三和公司对于江实电的收购就会泡汤,这可是毁了所有人的生活指望。
  在这种情况下,纵然肖仁武不出手,也有些工人想上前去收拾收拾孙翔云了,看到肖仁武如此干净利索地把孙翔云踹飞,众人都觉得痛快淋漓。
  孙翔云被摔得七荤八素的,他挣扎着站起来,正想说几句狠话,给自己找找场子,只见肖仁武站在台阶上把衣服敞开,露出了胸前老大的几块伤疤。此时的肖仁武,已经不复是刚才那个窝窝囊囊装傻的样子,而是透着一股凛凛的杀气。
  “孙翔云,我告诉你,有什么招,尽管使出来。知道你家肖爷是干什么的吗?老子是在缅甸的枪林弹雨里滚出来的,老子杀过的人够一个排了,你要是觉得命长,尽管来试试。”肖仁武大声地对孙翔云喝道。
  “我……”孙翔云看着肖仁武的眼神,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杀气。这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老兵才有的一种气质,孙翔云虽然无赖,但距离这种真刀真枪的厮杀还差得远。肖仁武身上的气场就足以让他两股颤抖了。
  “各位师傅,在下肖仁武,受三和公司董事会的委托,来担任江实电的厂长。各位师傅的合理要求、合法权益,我都会尊重和保护,但如果像孙翔云这样靠造谣、煽动来讹诈,我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各位师傅,我们收购江实电,是为了让江实电重振往日的辉煌,让全厂的工人师傅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得丰厚的收入。大家不要听信一小撮别有用心之徒的挑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完成厂子的交接工作,尽快恢复生产。早一天恢复生产,大家就能够早一天得到收入,大家说说看,是不是?”
  肖仁武中气十足地对围观的工人们发表了就职演说,工人们立即还以雷鸣般的掌声。
  林振华此时也从办公楼里走出来了,刚才这出戏,他是后台的总导演,看到演出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他也十分得意。他顺着肖仁武的话说道:
  “各位师傅们,咱们江实电已经拿到了从美国来的订单,是为美国的泰戈工厂加工和组装电冰箱。这个业务一旦做好了,未来就能够保持稳定的生产,江实电的振兴指日可待。像孙翔云这样的人,总想着靠敲诈勒索来挣钱,这是咱们工人应当做的事情吗?事实上,只要我们有业务做,何愁挣不到钱呢?”
  “林经理,你不用说了,我们随时可以开始工作!”沈彪站在下面大声地应道。
  其他的工人也一齐喊道:
  “对,我们早就闲得难受了,你就说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吧!”
  “要不是孙翔云这个狗贼捣乱,咱们早就已经开工了!”
  肖仁武和林振华对了个眼神,林振华向他点点头,肖仁武走上前一步,大声宣布道:“我宣布,从明天开始,我们就正式开始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各个岗位上的工人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合格之后即可上岗。此外,我再宣布一个决定……”
  说到这,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卖了一个关子,见众人都安静地听着,他笑着说道:“我宣布,我们今年的出口加工任务是15万台,如果能够在明年春节前完成15万台的任务,我承诺,明年的年终奖金,每人不少于2000元!”
  “嗷!”工人们这回真的激动得发狂了,这是货真价实的2000元啊。15万台的加工任务,只要大家努力,应当是能够完成的,完成了就可以拿到2000元的年终奖,这个消息简直好得让人不敢相信啊。咱们工人,可不就是靠工作来挣钱的吗,靠自己流汗挣来的钱,拿得光荣,花得踏实。
  没有人再去注意孙翔云了,大家一齐涌上前来,对着林振华、肖仁武等人问长问短,也有人诚心诚意地就前一段时间厂里的乱象向他们表示道歉。肖仁武刚才发了一阵子王八之气,此时面对着热情的工人们,他又恢复了和蔼的样子,对谁都是眯眯笑着。
  “老肖,刚才这段智斗孙翔云,演得不错啊。”好不容易把工人们劝走之后,林振华对肖仁武说道。
  肖仁武笑道:“这不都是你小林经理策划得好吗?”
  林振华道:“不过,你也有一点地方没按剧本演哦。”
  “什么地方?”肖仁武问道。
  “你说你是来当厂长的,还扯什么找老婆的事情?现在好了,全厂的工人都知道肖厂长是来找老婆的……嗯,不对,你小子不会是故意的吧?好家伙,你拿全厂的大喇叭做征婚广告呢!”林振华这才反应过来。
  “嘿嘿,这都让你看出来了……”肖仁武哈哈大笑起来。
第363章
代工
  让孙翔云在全厂工人们面前露出他的真面目,是林振华的团队经过反复讨论之后确定的策略。对孙翔云这样的人,一味地使用强力手段来解决是不行的,这样无法让江实电的工人心服。林振华让肖仁武向孙翔云示弱,然后诱使他把自己想要的条件说出来,再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把他提出的条件公之于众,这样一来,他的形象就轰然倒地了,谣言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孙翔云的下场,也让其他一些跃跃欲试想向厂方提出什么讹诈条件的工人退缩了。肖仁武在厂部门前霸气侧漏地扬言自己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这番表白也对一些想蛮干的人造成了威胁。后来,大家又陆续了解到,不光是肖仁武,朱铁军和林振华也都是上过战场的,而且非常凑巧的是,这三位打仗的地方都是在西南,朱铁军是在解放初的时候参加过广西剿匪,而林振华则是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英雄。
  后续的事情还有许多,不过都是管理上常规的事情了。江实电的底子是江南省石油化工机械厂,厂里有不少搞化工机械和化工容器、设备的熟练工人,对于这些工人,林振华等人都是努力去劝他们干回老本行,到浔阳的汉华化工设备公司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江实电这边,原有的冰箱生产线经过改造,开始承接美国泰戈公司的冰箱组装订单。另一条从美国拆解过来的生产线已经运抵浔阳港,不久就可以运到江实电来进行安装,届时江实电将形成30万台电冰箱的组装能力。
  在前期,江实电组装的电冰箱将全部使用从美国运来的压缩机,但林振华与霍恩比老头已经商谈过了,霍恩比同意,待江实电自己的压缩机生产线投产后,这些冰箱将可以全部改用江实电的压缩机。
  关于冰箱压缩机的生产,林振华布局很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投入资金让韦东齐进行了技术开发。这一次,林振华说服了霍恩比,从泰戈工厂那里获得了几项关键技术,使韦东齐开发的压缩机一下子达到了美国80年代中期的技术水平,完全能够符合出口冰箱的要求。
  林振华知道,未来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各种家电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都在50%以上,有些甚至能够达到80%的水平。在这个时候,他收购江实电,并对江实电进行改建扩建,增加生产线,未来是能够获得丰厚回报的。江实电的厂区面积足够大,附近有章江水道可以直通浔阳,汇入长江,运输条件也是非常不错的,适宜于建设一个规模宏大的冰箱生产基地。
  虽然林振华的兴致并不在轻工业方面,但他却不得不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这方面,因为他知道,轻工业是来钱非常快的行业,而他非常需要钱。汉华目前的重工业水平还不足以在全球称霸,未来要进行大量的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这都需要海量的资金。
  林振华现在的状态,很像他在小时候玩过的那款名叫《红色警报》的游戏。你要建坦克工厂,要爆坦克海,就必须先造采矿车,挖矿挣钱。一车矿石运回来,金币嘀铃铃落下的声音听起来很美,可是只要点一下造坦克的选项,你就会看到几百几千的金币一瞬间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有位后世的大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抨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策略。他认为,中国不应当搞那么多轻工业,应当多发展重工业,搞高科技、尖端科技。他还用自己在海外留学的经历来打比方,说有的同学不读书,天天出去刷盘子挣钱,这是鼠目寸光的表现。中国发展轻工业就相当于刷盘子,而搞高科技就是读书,读书的收益慢,但从长远来看,书中自然是有黄金屋的。
  类似于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大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富家子弟能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是因为他们家里有田有地,不愁吃喝。穷书生非要跟人家去比这种境界,最终的结果,自然只能是饿死路边。
  林振华的好处,就在于他是一个工科学生出身,他知道高科技不是吹牛吹出来的,随随便便一个材料实验,就需要有几百万的银子砸下去,你不去刷盘子,哪有钱来读书?以林振华个人的兴趣来说,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无疑是最舒服的,但他现在却不得不四处奔波,把一个华青机械系研究生的智慧,用来与孙翔云这样的人斗智斗勇。原因很简单,他要挣钱,有钱才有科技。
  江实电的工人被汉华重工挖走了一批,人手方面就有些欠缺了。不过,这时候面临着经营困境的国企不少,轻化厅迅速地把几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子划拨过来,给江实电补充了几百名工人。戴裕彬又带着人到南都周围的农村去转了转,招来了一些农民工。这样一来,江实电又变得红红火火,人丁兴旺了。
  在管人和管企业方面,朱铁军、肖仁武,甚至戴裕彬这些人,经验和能力都比林振华要强得多,林振华唯一的优势,只是在于他对历史大势的预见,这使得他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总是能够有更多的前瞻性。现在江实电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林振华也就可以回浔阳去了。
  浔阳方面,等着要见林振华的人还真不少。林振华回到浔阳,还没等在办公室坐稳,市商委主任谢悠善就闻讯赶来了。
  “林总啊,你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想拜访你一下实在是太难了。”谢悠善话未出口,笑声先闻,语气里透着十分的亲热。
  “哎呀,谢主任来了,有失远迎,恕罪恕罪。”林振华也呵呵笑着,连忙招呼谢悠善坐下,叫来秘书给他倒上好茶。
  谢悠善是林振华到浔阳之后认识得比较早的一位市政府官员,因为林振华早先做的电风扇、洗衣机、自行车等,都属于消费品,都在商委的管辖范围之内。此外,汉华重工作为一家上万职工的大企业,日常的副食品、日用品等消耗也是十分惊人的,林振华经常要请谢悠善帮忙,在正常配给的范围之外,再增加一些指标。
  谢悠善是个红三代,爷爷是江南省计委最早期的领导干部之一。谢悠善在仕途上走得比较顺,35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正处级的商委主任,如今他刚满40,正在冲击副市长的位置。前不久,国家几大部委联合组织一些地市前往美国进行制造业代工业务的招商,承揽美国的制造业订单,浔阳方面也派出了一个代表团,谢悠善就是代表团的团长。
  去美国招商这件事,最早是由林振华向市长洪予安提出来的,在具体的招商策略方面,林振华也出了不少主意。所以,谢悠善一回来,就赶紧来向林振华报告成果了。
  “怎么样,谢主任,这次去美国招商,收获如何啊?”林振华问道。其实,有关招商的情况,林振华多少是了解一些的,只是出于礼貌,他还得让谢悠善自己说出来才合适。
  听到林振华的问话,谢悠善兴奋地说道:“成果辉煌,成果辉煌啊!各种订单的合计,达到2个多亿。2个多亿,都是美元啊!”
  2个多亿的美元,在林振华看来,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林振华穿越前所处的那个时代,中国一年的出口额将近2万亿,一家不起眼的外贸企业做出一两个亿的外贸额也并不奇怪。不过,搁在1988年,这个成绩可就了不起了。当时,全中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只有475亿美元,江南省并不是外贸大省,在真实的历史中,江南省1988年的出口总额还不到5亿美元。当然,林振华的穿越改变了这段历史,现在汉华重工一年能有1亿多美元的出口额,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往上增长。除了汉华重工之外,浔阳的出口就依仗着浔阳炼油厂的成品油,以及一些矿产品、特色农产品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个钱?
  这一次,浔阳市政府派出以谢悠善为首的招商代表团前往美国,预先定下的招商目标是2000万美元。洪予安为此还专门找谢悠善密谈了一次,暗示他说,这次招商是市政府给他的一个机会,如果他能够完成这个空前规模的招商任务,那么提副市长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谢悠善对于出国并不陌生,但这种大规模的海外招商工作,他是第一次参加。浔阳市倒也一直都有招商引资的工作,但主要集中于吸引外资到浔阳来投资建厂。这一次的招商与以往的性质不同,主要任务是寻找为国外企业代工的机会。谢悠善接到这个任务后,既是兴奋,又是忐忑,连忙去向林振华问计。
  林振华根据自己对于全球产业转移大趋势的理解,给谢悠善上了几堂洗脑课,让他深信,制造业订单流向中国是大势所趋,他这趟出国所要做的,不过是打开一个阀门,让这些蓄积已久的水流出来而已。谢悠善作为一位资深的商业官员,对于代工、OEM之类的概念,倒并不陌生,听林振华这样一说,也就信心百倍了。
  林振华给谢悠善帮的另一个大忙,是把自己手下的两员得力大将褚红阳和舒曼借给了谢悠善。这对夫妻搭档这些年在世界各国飞来飞去地搞推销,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褚红阳吹嘘说,但凡他们两口子去抢的订单,基本上就没有落到别人兜里去的可能性。林振华因此而戏称他们是商场上的订单杀手,堪称雌雄双煞。
  “小林,要说起来,这一回可真多亏了你们的小褚和小舒两位了,每次和美国那边的企业谈判的时候,都是他们俩当主力。这俩人搭配得也好,小褚唱白脸,跟人漫天要价;小舒唱红脸,负责给人家让步。两个人一唱一和,把那些外国资本家全绕到坑里去了。”谢悠善呵呵笑着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身边有不少当干部的朋友,他们在开玩笑的时候会称林振华为林经理或者林总,但平常都是直接称呼小林的,毕竟林振华才27岁的人,在众人眼里,属于典型的小字辈。
  林振华摆摆手道:“红阳和舒曼他们,不过是玩一些雕虫小技而已,上不了台面的。这招商的大政方针,不都是谢主任这根定海神针在把握吗?怎么样,谢主任,这一回弄到2个多亿的订单,我是不是该提前改口,称你为谢市长了?”
  这个马屁拍得实在是太响亮了,谢悠善哈哈大笑,说道:“还早呢,还早呢,这可不能随便乱说的。这次招商只是一个开头,洪市长说了,做事情要善始善终,这2个多亿的订单是我弄来的,未来的生产任务,也就要落在我的头上了,担子重得很呢。”
  2亿多美元的外贸订单,几乎涉及到了浔阳一半的现有工业企业,以及数十家需要新建的外贸工厂。这样大的一件事情,显然不是一个商委主任有权力管的,谢悠善此言,分明在暗示说自己已经是副市长的不二人选,即日就要走马上任,挑起重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