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460


第407章
小芳归国
  林芳华决定回国了,她放弃了正在攻读的博士学位,在留学生们的一片质疑声中,收拾起行李,踏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在这个时候从美国返回中国的留学生并不多,由于运动刚刚结束,海外留学生对于国内的形势大多心存疑虑,更有激进者如此前何岚对林振华表示过的想法一样,认为中国已不值得他们去奉献,他们再也不认这个祖国了。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些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爱国不等于爱政府。这句话如何解读,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奇怪的是,说这些话的人,在他们对政府不满时,却连带着对祖国也不满了,杜向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杜向阳到美国留学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他像大多数的中国留学生一样,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凭借着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大脑,以及特有的勤奋精神,他成为自己的美国导师名下最出色的一名学生。在导师的推荐下,他被美国最大的机床企业卡特公司录用成为一名实习生,一边读博士,一边在卡特公司的实验室里从事机床尖端技术的研究。
  林芳华与杜向阳的关系已经降温到了冰点,不过,在离开美国之前,林芳华还是给杜向阳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自己的决定。结果,杜向阳马上坐上飞机从西海岸赶到了普林斯顿,准备挽留林芳华。
  “小芳,你真是太糊涂了,这个时候,你还想着回国去干什么?这个国家已经不值得我们去爱了,国内的人想出来都出不来,哪有像你这样傻,还要回国的?”杜向阳一见到林芳华就急切地说道。
  “你说什么!”林芳华俏脸含霜,直瞪着杜向阳质问道,“你忘了当年我们在华青的时候就怎么说的?为祖国工作五十年!你自己喊过的口号,现在就忘了吗?”
  杜向阳摇摇头道:“小芳,那个时候我们都太幼稚了,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年龄了?到美国这么多年,你还能适应国内那种压抑的生活吗?”
  林芳华冷冷地说道:“我是在你说的那个压抑的生活中长大的,我并不觉得我自己的人性就比谁更卑劣。我是一个工人的女儿,我周围的叔叔阿姨们人性都比你更高尚,他们至少知道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而你呢,来美国才几天,就连自己是哪国人都忘记了。”
  “小芳!”杜向阳道,“这些口号我都知道,但你要成熟一点,不要被口号束缚住了。我不是嫌弃中国贫穷,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去中国最穷的地方当一个民办教师,我不会害怕条件艰苦的。但是,这个国家不值得我们这样去做,你想想它的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林芳华道:“我不想评论中国的政府是什么样的政府,但我知道,我回国去不是为了政府,而是为了国家,还有,为了我哥哥。在中国,有无数人在殚精竭虑地为国家做事,我哥哥就是其中一个。现在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我哥哥最困难的时候,哪怕是为了他,我也要回去,他现在需要帮手。”
  听到林芳华说起林振华,杜向阳的口气软了许多。如果说他的心里还有一些值得敬畏的事情的话,那么林振华无疑就是其中之一。当年他在华青学习的时候,林振华就给过他和其他的同学许多的帮助,包括为他们提供奖学金以及实习机会。后来他出国留学,也是得益于林振华建立的留学基金。杜向阳并不是一只白眼狼,他对于人间的真情还是非常看重的,他觉得,林振华是一个值得他敬重的老大哥。
  “小芳,林哥一向是我尊重的人,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但是,我觉得林哥有些太偏执了,以他的才华,还有他已经积累起来的资产,如果到美国来发展,可以轻轻松松地成为亿万富翁,可以建立起一个不逊色于卡特公司的大企业。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留在中国去为那样一个政府做事情的。”杜向阳苦口婆心地说道。
  林芳华道:“杜向阳,我跟你说,我们是道不同,不相与谋。我哥哥的理想,不是你这种人能够理解的。从他退伍回到厂里那时候起,他就一直在跟我说,他的理想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的工业霸主。他承包厂子,还资助我们华青大学的科研,都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而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要当亿万富翁,他早就已经当上了,但这不是他要的东西。”
  杜向阳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不得不承认,林芳华说的是事实。他与林振华相识多年,林振华也不止一次地在他面前说起过自己的强国梦想。在资助国内学生出国留学这件事情上,林振华表现得非常地无私。甚至于在杜向阳向林振华透露说自己不能回国去为汉华效力的时候,林振华也没有丝毫不悦的表情,还是让他继续掌管那笔数额不菲的留学基金。
  杜向阳有时候也会非常羡慕林振华的这种生活态度,一个人能够生活在一种理想之中,应当是很幸福的。杜向阳也曾想过,也许回到国内去,挥洒一腔热血,为国家做点事情,真的是一种很有激情的生活。
  但是,他的这个念头屡屡只是一闪而过,想到国内的条件,再看看美国的条件,他便动摇了。他对自己说,什么爱国之类的,是很幼稚的想法,那个国家对于自己来说,不过只是一个出生地而已,难道自己生在那里就必须效忠于它吗?自己的父母生养了自己,这是不能忘记的,将来自己在美国发达了,把他们接过来享福就是了。至于祖国,等到自己有朝一日在星条旗下宣誓之后,美利坚就是自己的祖国了。
  这次运动之后,杜向阳又为自己的这种想法找到了一个新的依据,那就是中国已经不值得他去效忠了。黑暗、腐败、压抑、落后……他把能够想到的贬义词都用在了中国身上,他认为,这个国家已经完了,五年,或者最多十年,这个国家必然崩溃!
  “小芳,作为朋友,我必须再次劝告你,不要这样冲动。你的感情我能够理解,但我们是有知识的人,我们应当更多地用理智而不是感情去做事。”杜向阳无力地劝说道。
  林芳华道:“杜向阳,你不用再说了,我的决心已经定了,我是不会改变的。谢谢你来送我,也许将来我们还会有机会再见面的。”
  杜向阳深情地说道:“我们当然还会见面。小芳,你是我爱上的第一个女孩子,从你到华青大学的第一天起,我就爱上了你,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多看过其他的女孩子一眼。我知道,你现在非常鄙视我,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在这里放下一句话,我会一直等着你的,除非你和其他人结婚了。”
  林芳华心里一阵酸楚,她扭过脸去,不让杜向阳看到她眼里的泪水。凭心而论,杜向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孩子,林芳华也曾把他当成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但自从杜向阳到美国之后,林芳华觉得自己与他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这一次,她选择了回国,而杜向阳选择了留在美国,这就决定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结束了。9年了,还记得当年的青葱岁月吗?
  “向阳,找一个喜欢你的女孩子吧,不管你是否回国,我都希望你幸福。”林芳华轻声地说道。
  林振华专程带着何岚到机场迎接林芳华,然后把她带到何海峰的家里。何夫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家宴,为林芳华接风,浓浓的家的感觉,让林芳华彻底忘记了心中的隐痛。
  “怎么样,小芳,回来之后,有什么打算?”何海峰用长辈的口吻问道。
  “何叔叔,我还是打算把我的学业完成。未来要做科研,没个博士学位是不够的。”林芳华说道。
  “听小林说,你在美国已经在读博士了,这样直接放弃了,是不是有点可惜了?”何海峰问道。
  林芳华道:“美国的博士学位不好拿,一般都得6年以上,有时候甚至拖到10年的也有,我有点等不急了。”
  “怎么,急着要成家了?”何海峰调侃道。
  一说起成家的事情,林芳华的神情滞了一下,不过她还是很快地恢复过来,笑着说道:“何叔叔就喜欢开玩笑,我才不着急成家呢。”
  何海峰的夫人范雪芬在一旁说道:“怎么就不急着成家了?小芳也有27了吧?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岚岚的哥哥都已经出世了,女同志生孩子太晚了不好。”
  “谁要生孩子了!”林芳华着实有些羞了,“我不生孩子,我现在已经有侄女了。对了,哥,菲菲长得好玩吗?”
  林振华笑道:“过两天你回浔阳去看看不就得了?杨欣也一天到晚念叨你呢,你们这姑嫂之间的感情,比跟我的感情还好。”
  “那是当然,杨欣可是我的闺蜜呢,她和我的交情,当然比跟你的交情深了。”林芳华得意地说道。回到哥哥的身边,她一下子又变回了原来那个刁蛮、顽皮的样子。
  “我也要去。”何岚举起一只手道,“我也要去看看小菲菲,对了,她该叫我什么来着?”
  林芳华道:“看你从哪边算了。如果你管杨欣叫姐,那菲菲就叫你做姨。如果你管我哥叫哥,那菲菲就管你叫姑。”
  “可是我既管杨欣叫姐,也管小华哥叫哥的,那该怎么算啊?”何岚郁闷了。
  大家哈哈笑了一通,自然不会去管何岚的那点小心思了。林振华对林芳华说道:“小芳,你在美国学的不是金属材料方向吗,你还是回机械系去做材料学的博士吧。我给你联系安子轩教授,他现在已经是我们的特聘研究员了,找他开个后门,招你做博士,应该不成问题。”
  “你们这些人真是太腐败了!”何岚笑着说道,“连读个博士都要开后门。”
  “才不用我哥去开后门呢,我在美国这几年,好歹也是发表过好几篇论文的,我在美国的导师都说我有发展前途,安教授肯定乐意招我。”林芳华得意地说道。
  “安教授现在正在和我们新引进的张逸华教授合作搞汽轮机的叶片材料研究,你来了正好参加这个项目吧,这两位都是国内顶尖的大牛人,你跟着他们一起做研究,能够学到不少东西的。”林振华道。
  林芳华道:“太好了,哥,我告诉你,我在美国还真的接触过汽轮机叶片材料的课题呢,说不定,到时候我还能在他们面前露一小手呢。”
  “那叫耗子掀窗帘,露一小手。”何岚说道,这小丫头在北京呆了这些年,把北京孩子的俏皮话也学了个遍。
  “好,这事就这么定了。”林振华道,“我们目前的任务非常紧张,所有相关的技术人员都已经进入满负荷工作的状态了。小芳,你先回浔阳去看看,然后抓紧时间回北京来,早一点进入项目组,就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整个研究过程。”
  “好的,我一定尽快。”林芳华答应道。
  “小林,你们也别太紧张了。”何海峰说道,“在时间方面,石油总公司那边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期限,你们能够用一年时间完成总体设计,再用三年时间完成设备制造和施工,也就差不多了,别把弦绷得太紧了。”
  林振华道:“老何,你放心吧,我会有分寸的。事实上,现在不是我着急,而是那些工程师们着急。大家已经盼了很多年了,都憋着一口气呢,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机会,大家谁不想尽快把东西做出来。对了,老何,我们打算在下个月搞一个誓师大会,届时要请何主任亲自来给大家做重要讲话的。”
  “哈哈,小林现在也会搞这一套假大空的形式主义了?”何海峰笑道,“不过,搞一个仪式也好,鼓鼓士气嘛。到时候我一定去,重要讲话倒是没有,给大家捧捧场是应该的。”
第408章
五岳盟主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中央部委官员参加,45万吨大乙烯改造工程会战的誓师大会选择了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官员来自于国家计委、石油总公司、国务院重大装备办等牵头单位,还有国家经委、机械委、外贸部、化工部等其他相关单位。
  企业方面的代表就更多了,几大石化机械厂都派出了由厂长、技术处长亲自率领的庞大队伍,他们将是这次会战的主力。石油行业的大厂子大多有过参加30年前石油会战的辉煌经历,这一次,他们不知从哪把当年的旗子也找出来了,插在会场四周,什么“青年先锋队”、什么“标杆集体”之类的,看起来煞是威风。
  诸多机械、化工行业的装备制造企业也派出了代表前来参加,因为他们也将成为这次会战中的分包商。虽说不是主力,但每家企业能够拿到的订单金额也是数百万以上。更何况,负责联系这些企业的林振华、项哲、何飞等人已经给他们画了一个巨大的馅饼,承诺这一次合作成功之后,未来还有10个以上的类似项目需要他们参与。这已经不是一个馅饼了,简直就是满满一桌馅饼宴啊,谁舍得不来参加?
  这种会议的流程都是固定的,不外乎是领导做重要讲话,听众给予热烈鼓掌,气氛隆重而又团结,会议取得巨大的成功……
  倒是各家企业领导在会议上的表态实在是让人感慨。他们在表决心的时候,除了表示要向党和国家负责,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若干周年、大庆会战若干周年,向即将召开的亚运会献礼,给向中国施压的帝国主义以一记响亮的耳光等等套话之外,还无不郑重地声明,本企业将团结在以汉华重工为核心的项目部周围,兢兢业业地完成汉华重工分配给自己的科研和生产工作,其向汉华重工献媚之意溢于言表。
  “振华,我怎么觉得这有点像是大家在奉咱们汉华重工为五岳盟主的味道啊?如果咱们汉华派成了五岳盟主,你不就成了岳不群了?”项哲坐在主席台上,小声地对林振华说道。最近一段时间,汉华重工的年轻领导们正在传看金庸小说,项哲也是一个金庸迷了。
  林振华撇嘴道:“老项,你举个好一点的例子行不行?岳不群是骂人话好不好?”
  项哲无声地笑了:“说实话,振华,我真不敢相信,咱们这么一个小企业,居然就能让这么多大企业都俯首称臣了。”
  “胡萝卜加大棒,还是有一些效果的。”林振华说道,“咱们顶着一个为国争光的大帽子,首先就占了道义上的优势。这个时候,别的企业都不敢出头,咱们站出来,光这份勇气就不是别人能比的。此外,咱们利用这样一个大项目,把整个石化装备行业整合起来,其实对大家都是有利的,所以大家的积极性就高了。”
  项哲道:“这些天,我在重新读熊彼特的书,他对企业家精神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认为企业家应当有一种梦想和意志,总是试图去建立一个私人王国,这与只是想发财致富的普通商人和投机者是不同的。”
  林振华道:“老项,你这是在坑我吧?我可没有想建立什么私人王国的想法,这是犯法的事情哦。”
  “不是真正的王国,而是一个比喻。”项哲解释道,“是一个你能够去左右和控制的领域,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建立的这个石油化工装备联盟,未来整个国家的石化装备行业都在你的掌控之下了。”
  林振华道:“老项,这话私下里说说就罢了,可别出去乱说。”
  项哲不满地说道:“振华,你觉得我是那种会乱说的人吗?”
  “这倒是。”林振华道。
  项哲道:“振华,我刚才说的,其实是我最佩服你的一点。说句不客气的话,我堂堂一个沃顿的MBA,不是随便一个猫猫狗狗的人都能够让我觉得佩服的。但对于你,我是真心地佩服。论日常管理,你不及我更专业,但要说起企业家精神,说起创业的冲动、冒险精神、坚强的意志,我远远不如你。这就决定了你会是汉华的董事长,我只能是总经理。”
  林振华哑然失笑:“老项,我怎么觉得你有野心啊?这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位置刚刚空出来呢,你就开始惦记上了?”
  去年以来,担任董事长的谢春艳和担任总经理的苏宝成都已经满了退休年龄,先后辞去了职务,汉华重工现在处于没有正职的状态。林振华作为常务副总经理,毫无悬念地将成为未来汉华的领导,但具体是让林振华当董事长还是当总经理,最大控股方轻化厅还在犹豫。
  按照项哲的想法,最好的安排当然是由林振华当董事长,负责公司的总体战略,把握大方向。至于总经理一职,自然是由他这个沃顿高才生来担任的。事实上,此前汉华重工的日常事务,也已经是由项哲全盘负责了,苏宝成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不过,轻化厅也有自己的想法,在他们眼里,林振华和项哲都太年轻,而且政治方面也不可靠。林振华一直都没有进入国家干部的序列,在汉华机械厂当技术科副科长的时候,也只是以工代干,后来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项哲虽然有过在国企里正式任职的经历,但也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岗位而已,到汉华重工居然还是停薪留职过来的,实在是太不正式了。
  汉华重工的领导层倒是一边倒地支持林振华和项哲,朱铁军也已经快到退休年龄了,郎冬年龄小几岁,但因为身体不好,也可能会提前退休,岑右军本来就是林振华的铁哥们。这几个人都不想取林振华以代之,而且对林振华的评价也都非常高,所以都是支持林振华的。
  这样一来,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个位置的安排就有些微妙了,最大的可能性,也许是由轻化厅再派一名副厅级领导挂名当董事长,然后当林振华当总经理,项哲当常务副总经理,把汉华重工现有的管理格局再维持几年。
  林振华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是有决定权的,他个人在汉华重工拥有的股份少于轻化厅,但如果加上以褚红阳、彭少哲、赵勇群、岑右军等人的名义而持有的股权,他实际上已经能够控股了,任命谁当董事长,其实是可以由他说了算的。不过,他也知道,以目前国内的环境,他还不宜这样嚣张,直接跳出来与轻化厅对着干,抢汉华重工的大权,对于汉华重工以及他个人日后的发展都会留下隐患。
  鉴于此,他便索性采取了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不去争这个名份了。
  “振华,你不觉得咱们汉华目前的发展还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瓶颈吗?”项哲还不死心,继续对林振华进行着游说,“咱们现在的控制权还在轻化厅手里,而轻化厅那些领导,魄力根本没法跟你比。过去谢厅长当汉华的董事长,她是一个明白人,能够听得起我们的意见。未来如果轻化厅派个老朽来当董事长,前怕狼后怕虎的,我担心连我们现在这种模式,都会被扼杀掉。”
  林振华道:“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如果真的碰上新领导阻碍我们企业发展的时候,我们只能是见招拆招。”
  “唉,你就是个令狐冲,性格太犹豫了。如果早一点把岳不群给宰了,自己当华山掌门,哪至于有后面那么多麻烦事?”项哲嘟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