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460

  “你的意思是说,俄罗斯可能无法得到西方承诺的这些经济援助?”何海峰敏锐地问道。
  “呃……”林振华语塞了,他当然知道俄罗斯最终是没有得到这些经济援助的,但此时他如何敢拍着胸脯说确实如此呢?
  要知道,在当时,关于俄罗斯回归西方的评论是铺天盖地的,许多欧美的经济学家都在大谈“新马歇尔计划”,意思是说这一轮西方对俄罗斯的救助,就如同二战之后美国对欧洲的救助一样,能够让俄罗斯迅速摆脱危机,走向繁荣。中国的学术界对于这个预言也是深信不疑的,带着艳羡心态等待俄罗斯一鸣惊人的也大有人在。像林振华这样直言不讳认为西方会对俄罗斯落井下石的观点,属于比较另类的。
  “我赞成林总的看法。”黄冈出来挺林振华了,“我也觉得,西方对俄罗斯的帮助,不会是真心实意的。从我这些天翻阅的资料来看,西方在与俄罗斯商量救助方案时,对俄罗斯提出的要求很多,而在如何落实救助方面,却往往是语焉不详。我猜想,西方国家的想法大概是希望俄罗斯做出更多的让步,而俄罗斯也的确在步步后退,已经连底线都守不住了。”
  “俄罗斯这帮人就是脑残,尤其是他们那个姓科的外长。”陈天口无遮拦地说道,“谈判这种事情,哪有不讨价还价的?西方人让俄罗斯做什么,俄罗斯就答应什么,这样一来,人家西方人还会愿意给你好处吗?你让步让得越多,人家越觉得你是傻逼,最终就会让直接你把自己洗干净了趴到案板上让人家去切了。”
  “陈哥说脏话了。”何岚举起一只手抗议道。
  陈天呵呵一笑:“不好意思啊,妹妹,实在是俄罗斯这帮傻……呃,算了,不骂他们两句我实在是气不过。”
  “那么,这么大一个俄罗斯,就没有一个明白人吗?”何岚问道。
  “明白人当然也是有的,不过,估计目前还没有上位吧。”林振华含糊其辞地说道。他指的明白人,自然就是八年后入主克里姆林宫的皮尤津,目前他的职务是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的局长,全俄的特务总头子。
  正说到此,只听得“笃笃笃”几声,门被敲响了。黄冈上前打开门,只见柯云根站在门外,报告道:“报告,来了两个俄国人,点名说要请林总去他们那里会谈。”
  “哦?他们说了是干什么的吗?”林振华问道。
  柯云根道:“他们没有说,不过,他们的汉语说得非常流利,我感觉……”
  “是克格勃的人?”陈天敏感地说道,“可是,振华,他们找你干什么?”
第448章
皮尤津大帝的召见
  小汽车穿过半个莫斯科城,开进一个其貌不扬的院子里,停在一幢四层的楼前。
  “林先生,我们到了,请你们二位下车。”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一名俄国男子飞快地跳下车,打开后座的车门,用流利的汉语对林振华说道。
  “走吧,岚岚。”林振华对和自己一起坐在后排座上的何岚说道。
  在他们两个人下车的时候,俄国男子非常自然地用手挡着车门的顶部,以免他们不小心磕着头。这样一个细微的动作,也让林振华感觉到了对方的恭敬。
  “皮尤津局长在什么地方?”林振华对俄国男子问道。
  “局长在办公室等你们,你们请跟我来。”俄国男子微微欠了一下身,然后伸出手做了一个引导的手势。
  林振华点点头,带着何岚随着那名俄国男子向楼里走去。
  正如陈天猜测的那样,到酒店去找林振华的,正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工作人员。他们一见到林振华,便直言不讳地称,他们的局长皮尤津有意和他面谈,问他是否有方便的时间。
  听说是皮尤津的召见,林振华心里好一阵激动。不管怎么说,这位仁兄也是十年后跺跺脚就能够让世界听到一些响动的人物啊,现在居然指名道姓要会见他林振华,怎么能不让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对于皮尤津要见林振华这件事,陈天、何海峰、刘向海等人都觉得十分诧异。如果说皮尤津要见的是他们三个中的任何一个,都还有些道理,可林振华一不是安全系统的,二不是军方的,三不是中国政府的高官,何德何能会进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视线呢?
  “呃……我和老皮也算是有过一面之缘的,你们知道的,七年前,在法兰克福……”林振华胡思乱想地说道。不过,对于这个理由,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当时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参展商而已,虽然和皮尤津聊了几句,时隔7年,人家还能记得他吗?
  “我陪你去吧。”陈天自告奋勇地说道。
  前来邀请林振华的俄国特工微笑着拒绝了陈天的要求,告诉他说,局长要见的仅仅是林先生而已,其他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与局长另约。
  最后,林振华以秘书的名义,带上了何岚,一起坐上了俄国特工开来的小汽车。他带上何岚的目的,也是想让何岚去开开眼界,毕竟这种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至于安全方面,完全不必担心,皮尤津既然公开约见他,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对于林振华带上何岚的目的,陈天等人另有一番解读。他们认为,也许林振华是为了避免单独一人前往俄罗斯的安全部门,所以才带上了何岚去做一个见证。
  “局长,他们来了。”特工推开皮尤津办公室的门,对里面通报道。
  “请他们进来吧。”皮尤津吩咐道。
  特工引导着林振华和何岚进了门,安顿他们在沙发上坐下,又给他们倒上了茶,然后悄悄地掩上门退出去了。在特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皮尤津一直端坐在他的大办公桌后面,聚精会神地批改着一份文件,直到特工离开了办公室,他才抬起头来,微笑着用英语对林振华说道:“林先生,非常高兴,我们又见面了。你还记得我吗?”
  我当然记得你,林振华好玄没有脱口而出。七年前,在法兰克福国际装备展上,皮尤津带着两名前苏联的军工人员到中国展台寻求合作,当时林振华与皮尤津有过一番交谈。对于林振华来说,这件事给他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他有着穿越者的觉悟,知道自己谈话的对象是什么人。而皮尤津居然还能记得与林振华见过面,这就让林振华觉得很是惊奇了。也许,这就是皮尤津的过人之处吧,要不人家能当全俄克格勃的总头目呢?
  “皮尤津局长,非常高兴能够与你再次见面。非常抱歉,七年前在法兰克福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你的身份,对你多有怠慢了。”林振华也用英语回答道。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身份,只是一名普通的国家工作人员而已。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皮尤津淡淡地说道。
  “是的,我们都是一些普通的工作人员而已。”林振华也微微笑着回答道。在皮尤津面前,他有一种受到压迫的感觉,不过,他还是要强装出心态平和的样子,不想露出自己的怯意。
  “林先生,这次冒昧邀请你过来,你不会介意吧?”皮尤津问道。
  “我觉得非常荣幸。”林振华答道,“只是,我还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皮尤津局长工作如此繁忙,怎么会有时间会见像我这样一个普通商人呢?”
  皮尤津道:“林先生,你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据我们了解,这次与你一同来到俄罗斯的,一位是中国国家安全部门的高级官员,另外一位则是中国军工部门的高级官员。你能够和他们同行,那就不是什么普通的商人了。”
  对于皮尤津这番单刀直入的话,林振华并没有觉得惊讶。陈天和刘向海的身份,本来也是无法保密的。更何况,他们在俄罗斯境内跑来跑去地招募技术人才,肯定无法躲过俄罗斯安全部门的视线。只是,皮尤津不找陈天和刘向海,单单找他林振华,是什么用意呢?莫非真的想招募他当克格勃的内线?
  “我想,皮尤津局长了解到的情况,应当是比较详细的吧。”林振华不置可否地回答道,他要等着听皮尤津的下文。
  皮尤津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你们这一段时间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已经对俄罗斯联邦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所以我认为我有必要和你交流一下。”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皮尤津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不像是开玩笑,也不像真正地在兴师问罪。林振华琢磨不透皮尤津说这些话的意思,只好见招拆招,平静地回答道:“皮尤津局长,你这话我不太理解。我们只是在俄罗斯拜访了一些朋友而已,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完全公开的,并没有什么触犯俄罗斯法律的地方。所以,你说我们的行为对俄罗斯安全构成了威胁,我不太同意。”
  “林先生,我们不必绕弯子,你们所拜访的人,都是我们俄罗斯最优秀的军工人才。你们聘请他们到中国去从事军事工业的研究,这难道不是在威胁俄罗斯的安全吗?”皮尤津说道,同时用鹰隼一般的目光盯着林振华的眼睛。
  何岚的英语水平也是不错的,林振华与皮尤津之间的对话,她听得一清二楚。见皮尤津毫不掩饰地挑破这一层窗户纸,何岚心里扑扑直跳,她扭过头看着林振华,不知道林振华会如何作答。
  林振华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不知道皮尤津的用意是什么。他们在俄罗斯挖人才,这是公开的秘密,俄罗斯方面如果要阻拦,早就已经出手了。如今,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已经到了中国,形成既成事实了,皮尤津在这个时候再说这些话,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皮尤津局长,你说得很对,我们的确是在招聘一些俄罗斯的研究人员到中国去工作。不过,他们并非都是到军工部门去的,还有一些人是到民营部门去服务的。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也在俄罗斯招聘人才。如果要说威胁俄罗斯安全的话,我认为他们的行为更具有威胁性。”林振华说道。
  皮尤津的脸上似乎是现出了一丝笑意,但这笑意埋藏得如此之深,不仔细看是很难看清楚的。他问道:“林先生,你为什么认为美国等国家的行为更具有威胁性呢?”
  他在套我的话!林振华的脑子里如电光般一闪。如果不是一位穿越者,他是无论如何也猜不透皮尤津的政治倾向,但他恰恰是一位穿越者,他非常清楚,皮尤津在若干年后执掌俄罗斯大权时,对于欧美各国是带着几分敌意的。也就是说,如果在此时的俄罗斯还有一个人对西方抱有警惕态度的话,那他只能是皮尤津。
  想通了这一节,林振华便知道自己该如何说话了。联想到此前何海峰向他说起的俄罗斯官员对中国的态度,林振华相信,皮尤津目前在俄罗斯政府中是一个孤独者。举世皆醉,唯有皮尤津独醒,他显然是想从林振华这里,了解中国对于俄罗斯的真实态度。
  “皮尤津局长,恕我直言,贵国政府目前对西方国家抱有太多的幻想。一些政府官员为了向西方献媚,不惜对中国做出敌意的表示。我认为,这种想法在政治上是非常幼稚的。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如果俄罗斯强大起来,对于西方国家会形成地缘政治上的威胁,所以,西方国家是绝对不可能真正帮助俄罗斯的。在这种时候,俄罗斯的军工人才流向西方国家,未来必然会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隐患。”林振华从容不迫地说道。
  “那么中国呢?俄罗斯对于中国而言,也是地缘政治上的大国,难道中国对俄罗斯就没有戒意吗?”皮尤津问道。
  林振华道:“中国对俄罗斯当然有戒意。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俄两国有数千公里的边界,历史上也曾经有过摩擦,要指望中国完全信任俄罗斯,是不可能的。”
  “你说下去。”皮尤津点点头说道。看起来,他并没有对林振华的话感到恼火,相反,他似乎还觉得林振华这样开诚布公更对他的胃口。
  林振华也是揣摸透了皮尤津的心理和性格,所以才会这样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知道,凭着他的这点修行,要在皮尤津面前说谎是不可能的,所以还不如有什么说什么为好。他相信,自己的观点应当是能够得到皮尤津的赞赏的。
  “不过,中国对俄罗斯虽然有戒意,但双方可以合作的余地更大。在未来的20年内,中俄两国都会面临着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威胁,所以,中俄两国必须相互合作,互为犄角,才能在未来的国际斗争中求得应有地位。从这一点来说,让中国迅速地强大起来,才是最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要求的。”林振华接着说道。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还是不符合?”皮尤津继续问道。
  面对着皮尤津的步步紧逼,林振华已经无路可退了,他硬着头皮答道:“中俄两国,只有处于力量平衡的时候才有可能和平共处。如果一方比另一方强大,那么另一方肯定是不安全的。前苏联时代里,中国一直都深受来自于北方的威胁之苦,所以,一个过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来说并不理想。”
  “林先生,你非常直率。”皮尤津皮笑肉不笑地夸奖道。
  不是我直率,而是因为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我再隐瞒也没什么意思了,林振华在心里暗想道。他继续说道:“但是,现在苏联已经解体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不需要我多说了吧?我认为,如果俄罗斯的经济继续衰退下去,对于中国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中国需要一个有实力的俄罗斯,来与中国一起分担国际压力。”
  林振华这话说得比较艺术,如果要更直白一些,他可以说中国其实需要一个相对比较强大的俄罗斯来给中国当挡箭牌。对于林振华话里的潜台词,皮尤津是心知肚明的,他问道:“林先生,你刚才说的这些,是你个人的观点,还是中国官方的观点?”
  “我无权代表官方。”林振华道,“我说的,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不过,我想,中国的有识之士,应当都能够看到这一点的。中国政府的高层,眼界应当比我更宽广吧。”
  皮尤津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谢谢你,林先生,非常感谢你能够坦诚地说出你的想法。我今天邀请你到这里来,是因为萨维耶夫院士向我推荐了你,他认为,我们和你之间,应当是能够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合作的。”
第449章
狙击日本人之野望
  对于林振华等人在俄罗斯境内挖人才这件事,皮尤津早就得到了情报,但他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看着,根本没有办法干预。
  盖达尔政府一是出于向西方示好的心态,二是据说有个什么刺激消费的理论,总而言之,采取了一套大幅度削减军费支出的政策。这个政策一出台,绝大多数的军工企业都陷入了停工停产的困境,作为上游的各家研究部门也同时断粮了。
  在生活压力的驱使下,军工科研人员开始大量流失,有些投奔了新兴的私营企业,有些则投向了外国。对于这种情况,皮尤津作为安全部门的负责人,是了解得最为清楚的。一开始,他曾经向总统和总理提出报告,要求阻止那些要害部门的研究人员出国,但总理告诉他说,限制科研人员的流动是不普世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生而自由的。
  皮尤津知道,总理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担心限制要害部门人员出国的政策会得罪西方,因为到俄罗斯来挖人的都是西方国家的机构,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有西方国家的政府背景。总理发了话,皮尤津也就没办法了,要知道,他手上的联邦安全局的经费也受到了大幅度的削减,甚至还有政府高层人员所言要取消联邦安全局,理由自然也是因为什么普世的标准吧。
  对于中国军方到俄罗斯来挖人一事,皮尤津心里也是犯着嘀咕的。盖达尔的幕僚团队都是一群书生,不懂军事和战略,但皮尤津可不傻,他非常清楚这些军工人才一旦流入中国,会对中国的国防力量带来多大的促进。在得知航母权威图奇诺夫已经应邀决定前往中国的时候,皮尤津约见了老科学家萨维耶夫,请他评估一下中国建造航母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对俄罗斯带来的威胁。
  在那次谈话中,萨维耶夫向皮尤津谈起了林振华这样一位年轻的中国商人,并且说到林振华的观点,即中俄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皮尤津是一个记忆力极好的人,萨维耶夫一提起林振华,他马上想起了七年前自己与林振华在法兰克福的那次会面。林振华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以为皮尤津不可能把他放在心上,殊不知那一次会面给皮尤津留下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林振华毕竟是一个穿越人士,言谈举止之中多少有些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皮尤津是搞情报工作的,对于这样的异常自然是十分敏感,因此尽管时隔多年,他还是能够想起林振华这样一个奇人。
  有过此前的接触,又加上萨维耶夫所介绍的这些情况,皮尤津敏感地意识到,林振华也许是一个可以进行合作的对象。皮尤津一直对盖达尔政府的对华政策颇有微辞,但以他的身份,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如今,有了林振华这样一位既有相当的地位,又能够非常清醒地看到中俄关系实质的民间企业家,也许中俄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他的身上破局。
  皮尤津没有约见陈天、刘向海和何海峰,是因为这三位都是中国政府体制内的人。以他们的身份,只能与俄罗斯政府进行合作,不可能私底下与皮尤津进行合作。皮尤津需要的,是一位体制外的合作者,这可以使他瞒天过海,避开政府的干预,实现他的设想。盖达尔政府拒绝的仅仅是与中国政府的合作而已,民间的合作,他们是不会干涉的。毕竟,民间交流也属于普世的范畴不是?
  正如林振华悟出的那样,刚才皮尤津对林振华的一番责难,其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套林振华的话,让他说出真实的想法。如今,林振华的回答验证了萨维耶夫此前的介绍,皮尤津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与林振华绕圈子了。聪明人之间的合作,最好还是不要绕太多的圈子。
  “林先生,我请你过来,是为了和你谈合作的,我们现在非常需要来自于中国的帮助。”皮尤津说道。
  林振华道:“皮尤津局长,这个问题,你是不是应当和中国政府的官员谈比较合适?中国国家计委的官员目前就在俄罗斯,为什么你不选择和他们讨论这个话题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