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460

  包光明道:“他们肯定直接就认输了。我刚才算过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30%的降幅。”
  “这就对了。”林振华道,“如果咱们一下子就把价格降低30%,对方肯定不会应战,而是直接缩回去了,让咱们唱独角戏,这样咱们就太吃亏了。咱们降价不仅仅是要抢市场,而且还要把对手拖到水里去,让他们淹个半死。”
  “我明白了。”孟振亚在一旁插话道,“林总的意思,是不是说咱们把底牌扣着,先降个5%或者10%的,让对方觉得有可能和咱们拼一拼。他们肯定不甘心就这样把市场让出来,所以也会跟着我们一起降价。等他们降到位之后,咱们接着再降5%,引诱他们跟进。这样一来二去的,他们就被咱们拖进水里去了。”
  “不会吧,这也太黑了吧?”包光明也反应过来了。
  按照林振华这个思路,日韩的机床企业是不能不参战的。中国机床企业把价格降低10%左右,如果日韩企业不跟着降价,市场就被中国企业抢走了,而且在这样的价位上,中国企业还能够保持盈利。为了保住市场,日韩企业只能跟着降价,这就开始上套了。
  等日韩企业跟着降低价格之后,中国企业接着再降10%,这时候对方就为难了。如果继续跟进,自己就有可能面临亏损。但如果不跟进,前面降价的成果又泡了汤。在这种左右为难的时候,如果林振华再玩点小花招,让对手觉得有机可趁,带着侥幸心理继续往下走,最终就会被拖进水里了。
  与一步到位的降价相比,林振华的这个思路的确要黑得多。如果中国企业独自降价,日韩的企业不跟进,那么中国企业虽然能够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却也难免会给别人一种低端产品的印象。拉着日韩企业一起降价就不同了,大家都在降价,说明大家的产品是差不多少的,最终日韩企业扛不住更大的降价幅度,中途退出,算是白白给中国企业当了陪衬。
  此外,中国企业与日韩企业在产品线上并不完全重叠,尤其是高端机床方面,日韩企业还能保留一些份额。如果日韩企业在低端产品上降价了,高端产品必然也要有所表示,否则就会招致客户的不满。所以,林振华的策略,是逼着日韩企业全线降低产品价格,等到这场价格战尘埃落定的时候,日韩企业就会发现,自己不但丢掉了低端市场,连硕果仅存的高端市场上的利润也大幅缩水了。这就达到了林振华所说的既要抢市场、还要让对方承受损失的思路。
  顾嘉骅是政府官员出身,搞企业的时间不长,对于这些猫腻一下子还理解不了。不过,他边上并不缺乏献殷勤的人,对他如此这般地一说,顾嘉骅这才搞清楚了林振华的思路。他用手指着林振华,笑着说道:“小林,真看不出来,你居然是如此心狠手辣的一个人啊。”
  “这个……应该叫做足智多谋吧?”林振华大言不惭地答道。在他的心里,对于自己这个计策还是颇为自得的。
  “我记住了,但愿以后咱们两家不会成为竞争对手吧。”顾嘉骅道,“我算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和你成为对手。”
  “顾总,你还漏了一句。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和林总成为朋友了。”包光明哈哈笑着,给林振华拍了重重的一记马屁。
第542章
僧推月下门
  林振华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个别企业的领导虽然心里还有些不踏实,在这种场合下也不便于直接表示出来,只能琢磨着日后如何敷衍一下,规避可能的风险。
  大方向明确了,具体的细节方面,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大家从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步骤,同时约定了要共同进退,不得单独妥协。在这个圈子里,像汉华重工、星北重机这样的龙头企业还是很有权威的,林振华、顾嘉骅以及另外几家特大型企业的老总都表明了决心,诸如包光明、孟振亚等二线企业的负责人还有什么话可说?
  最后,大家共同提出,应当举办一次国际机床展销订货会,把世界各国的机床大客户都请到中国来。按照林振华的说法,这一次价格战,并不仅限于争夺中国市场,而是要在整个国际市场上与日韩企业展开竞争。这次订货会的参展商以中国机床企业为主,其他国家的机床生产商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参加。
  对于举办机床展销订货会这个提议,李默梓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这种订货会不管结果如何,都可以成为机械委的一项重要成绩,日后是可以写进工作简报里的。金融危机期间,国家提倡各行业积极开展外贸,平衡国际收支。机械委搞一次国际订货会,正符合了国家的政策要求,在政绩上是可以大大地加分的。
  这种拉着整个行业去闯世界的做法,林振华已经做过一次了,目前化工设备联盟的企业就在全球各地承揽项目,做得风生水起。机床行业方面,林振华本来还打算稍微低调一些的,毕竟实力还比较弱,不宜过早出头。但这一次KHN找上门来发难,给林振华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低调发展已经不太可能,包括西乎公司在内的外国企业,已经注意到中国机床带来的威胁,而且正打算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在这种时候,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中国机床如果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定的份额,芯片厂商要向中国企业下手,也得掂量一番了。
  这个会从吃完晚宴开起,一直开到午夜时分,基本的思路都已经明确下来,大家也都困得不成样子了。李默梓宣布散会,大家出了会议室,三三两两,兴致勃勃地聊着天,往招待所走去。
  林振华年纪尚轻,精力比其他的厂长经理们都要好得多。从办公楼出来后,他没有返回给他分配的住处,而是一个人在院子里随意地走动着,在脑子里整理今天大家谈出来的思路。不知不觉间,林振华走到了新建的资料馆门前,抬眼一看,发现有个人正站在资料馆的大玻璃门里面,两只手比比划划的,不知道在干嘛。
  林振华信步走了过去,隔着门,他认出站在里面的人正是工程师王海胜,只见他一只手搭在大门的把手上,像是想把门拉开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他使的劲不够,还是那门上的弹簧太紧,他每次总是微微拉开一点,又让那门弹回去恢复到了原样。
  林振华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走上前,从外面推了一把。王海胜本来手上正在用力,没想到有人在外面推门,自己的力度一下子没控制好,差点摔了一跤。他踉踉跄跄地站稳,不禁带着几分不满地说道:“谁啊,吓我一跳。”
  此话说完,他才发现推门的人是林振华,连忙抱歉地说道:“哎呀,原来是林总啊,不好意思。”
  林振华摆摆手道:“是我不好意思了,我还以为你拉不开门呢。老王,你深更半夜的不睡觉,在这玩门干嘛?”
  王海胜叹了口气,说道:“唉,我这哪里玩门啊,我这是在模拟机械手拾取钢板的动作呢。”
  林振华哑然失笑了。前些天,王海胜和甄子飞打赌,揽了一个如何提高改进机械手拾取钢板动作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的目的在于提高机械手从模具上拾取冲压好的钢板的速度,从而使整条冲压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王海胜本身是个机械工程师,但对于冲压生产线的了解并不多,有点无知者无畏的意思。接下这个课题之后,他才发现这个课题的确难度很大,难怪甄子飞他们花了这么大的力气也未能解决。甄子飞倒是在事后专门向他解释说,说这个问题实在解决不了也无所谓,毕竟是一个前人一直都没有解决的难题。
  王海胜犯了倔劲,一头扎进资料馆,开始查阅中外的相关资料,想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得到一些启示。他一连查了六七天,满脑子装的都是机械手的拾取动作。刚才,他从资料室出来,准备回住处去休息,走到资料馆大门边,伸手拉门的时候,忍不住就模仿起机械手的动作来了。他拉着那门,反反复复地试验着,想看看从哪个角度用力最为合适,还有动作的轨迹应当如何。他做得如此着迷,以至于连林振华推门他都没有察觉到。
  “怎么样,找到点灵感没有?”林振华关切地问道。
  王海胜叹了口气,说道:“不行啊,我刚才试了半天,发现机械手的动作设计上,前人已经做得非常充分了,最优的轨迹也可以用数学模型推导出来。现在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吸盘的吸力不足,没有足够大的吸力,就可以给钢板提供一个更高的加速度。”
  林振华是知道这些情况的,他拍了拍王海胜的肩膀,说道:“老王,还是先回去休息吧,这个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你也是奔五的人了,累垮了身体可不行。”
  “哎,没事。”王海胜道,“林总,你先回去吧,我再试试看,我刚才脑子里分明有个什么想法,一下子又找不着了。”
  林振华无奈了,搞科研的人都是如此,一旦脑子里有想法了,谁也别想拦住他们。这个时候就算他能强迫王海胜回去睡觉,恐怕王海胜躺到床上也是睡不着的。
  “那好,我先走了,老王,你实在要做实验,也换个地方吧,这是资料馆的大门,虽然说是半夜了,没准有谁来查资料,猛一推门,岂不要撞着你。我刚才推门的时候可还是特别注意了力量的,结果还是差点让你摔了。”林振华说道。
  王海胜道:“没事,我小心点就是了……唔,林总,你说你刚才推门了?”
  林振华被王海胜给逗笑了:“老王,你没事吧?你连我推门了都不知道?我如果没推门,你怎么会差点摔跤呢?”
  王海胜拍拍脑袋,说道:“不对,我刚才想的就是你推门的事情,让我再想想。……对了,林总,你先出去,把刚才推门的动作再做一遍给我看。”
  “不会吧?”林振华让王海胜给弄糊涂了,没等他清醒过来,自己已经被推出了门。王海胜站在门里,依然做出那个拉门的动作,等着林振华来推。
  林振华不知道王海胜的目的,不过,看在他痴心于技术的份上,林振华也肯定是要帮他一下的。林振华伸出手,搭在门上,对门里喊道:“老王,小心,我要推了。”
  说罢,林振华手上微微使了点劲,准备配合门里的王海胜把门打开。谁料想王海胜这一回使出了很大力量,猛地把门一拉,林振华收力不及,一下子冲进门去,好悬栽倒。
  “老王,你干嘛呢,想报复我啊!”林振华苦笑不得地质问道。
  “哈哈!我明白了!”王海胜根本没有理会林振华的抗议,他满脸喜色,大声地喊了起来,“没错,就是这样!”
  “你明白什么了?”林振华奇怪地问道。
  “林总,我解决这个问题了!”王海胜狂喜地拉着林振华的手,手舞足蹈地说道,“多谢你推了一下门,你想想看,拉的力量如果不够的话,再加上一个推的力量,不就够了吗?”
  我倒,我不过是推了一下门而已,难道就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林振华不由得恶恶地想起了诸如“僧推月下门”之类的典故,据说对于天才来说,一个无意中的动作就能够成就一段传世佳话的。
  “老王,你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听明白啊。”林振华问道。
  王海胜已经从最初的激动中缓解过来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说道:“林总,你还没明白吗?我们想用机械手来拾取钢板,靠的是机械手上的真空吸盘,这是一个向上提取的动作。因为真空吸盘的吸力不够,所以机械手的提取速度就不能太快,否则钢板就可能会脱落。
  这几天,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吸盘的吸力,但一直都没有好的方案。其实,如果我们不从提高吸力入手,而是考虑再给钢板增加一个推力,两个力共同作用,这个力量不就足够大了吗?”
  “推力?”林振华用手比划了一下,顿时就明白了,“老王,你的意思是说,在机械手拾取钢板的时候,钢板下面的模具同时做一个向上托举的动作,帮助钢板上升,从而减轻机械手的负荷?”
  王海胜拍掌道:“正是如此。机械手的负荷用来吊住钢板是没问题的,困难的只是拾取阶段要产生较大的加速度而需要的力量。如果拾取阶段加上一个模具托举的力量,那就绰绰有余了。”
  林振华也激动起来了:“太棒了!我看这个思路完全可行,明天就和小甄讨论一下,看看如何实现。”
  “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呢?咱们现在就去!”王海胜迫不及待地拉着林振华,大步流星地奔向宿舍区。
第543章
成功没有捷径
  两个人冲到甄子飞的房间时,甄子飞刚刚睡下,屋里黑着灯。林振华有心说明天再来,王海胜却是憋不住了,伸出巴掌便啪啪地拍起门来:“甄总,甄总,小甄,甄子飞,快起来!”
  “什么事啊?”甄子飞穿着背心短裤拉开门,迷迷瞪瞪地探出头来,一看眼前站的是王海胜,他的眉头皱了一个疙瘩:“我说老王,在美国,扰人清梦是犯罪活动,你知道不知道?”
  “什么美国中国的,甄总,我告诉你,我解决机械手的问题了!”王海胜大声地宣布道。
  “什么什么?你解决机械手的问题了?”甄子飞一下子就清醒了,他揉了揉眼睛,这才看到林振华正笑眯眯地站在王海胜的身后,甄子飞问道:“林总,老王说的是真的?”
  林振华点点头道:“我听了老王的想法,觉得可行。不过,实际行不行,还得听你这个总工的。”
  甄子飞与林振华打了几年的交道,早已知道,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董事长在机械方面的造诣非常之深,丝毫不亚于那些科班出身的工程师。既然林振华都认为可行,看来这个方案的确是有可取之处了。
  “进来说吧!”甄子飞说道。他打开屋里的灯,把林振华和王海胜让进来,住在旁边的刘兆华等人也被刚才的动静惊醒了,此时也一齐涌了过来,挤在甄子飞的房间里,开始听取王海胜的汇报。
  “居然这么简单!”听王海胜乐滋滋地说完自己的新方案之后,甄子飞既欣喜又懊恼地拍着自己的脑袋说道。他的欣喜自然是因为一个重大难题有了解决的思路,而懊恼之处,则是因为想出这个主意的居然不是作为锻压技术专家的他,而是刚刚加入这个项目的王海胜,真真是羞煞人也。
  “的确是一个好思路。”刘兆华说道,“小甄,咱们此前一直都有一个心理暗示,那就是认为模具是不能动的。其实我也曾经想过要怎么从钢板底下加一个推力呢,可就是没想到可以直接让模具来完成这个推送的工作。”
  “用模具来推送,对于模具底座的要求很高,它必须使模具在完成推送动作之后,还能够准确、稳固地回到原始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一名叫任荣的工程师说道。
  甄子飞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不算什么问题,重新设计一个活动的底座是很简单的。最关键的是,一旦解决了机械手拾取速度的问题,我们的整条生产线的工作节拍就可以提高到少40%……”
  “不止40%,我觉得可以提高60%以上。”刘兆华说道。这帮人的脑子都快得像计算机一样,光凭心算就能够把修正之后的机械手运行速度给推算出来了,并在这个基础上估计出整条冲压生产线的工作节拍。
  “如果能够提高60%,不,只要提高50%,我们就可以实现每分钟冲压18件,这绝对是世界一流水平了,我相信西乎公司是达不到这个速度的。”甄子飞说道,他旋即又想起了一件事,便赶紧说道:“不行,老王提出的这个设计要马上申请专利,这可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万一让西乎公司学去了,咱们可就亏了。”
  “专利的问题,我让法律部去办吧。”林振华说道,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里,常年住着湘港专利律师钱元平派来的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办理各种专利申请和专利诉讼的事务。汉华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之高,无人能比,专利技术自然是层出不穷,林振华在申请专利方面是不惜工本的。
  “老刘,你看,这个模具的底座这样设计行不行,推送的动作大致是这样一条轨迹。”甄子飞拿着铅笔,直接在纸上就画开了。
  “模具的上升和机械手的动作必须保持高度的同步,让我想想,这个地方用什么样的控制模式比较合适……”刘兆华也陷入了思考。
  “各位,咱们就说到这吧?”林振华提议道,“王工的想法也跟大家介绍完了,看起来,这个方案应当是没问题的,至于这些细节嘛,等到明天再来解决也不迟吧?”
  “你自己睡去吧。”甄子飞像是赶苍蝇一般地挥挥手,对林振华说道,“你无法理解一个工程师突然解决一个困惑已久的难题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呃,好吧,那你们就慢慢理解吧。”林振华丝毫没有觉得受到了冒犯,不管怎么说,人家是在为他工作,他应当对这种工作精神感到高兴才对。他转过头对王海胜说道:“老王,你也不困吗?”
  “不困!”王海胜脸上是一种亢奋的光芒,“我和甄总、老刘他们一起把这个设计完成,如果可能的话,明天白天我们就可以做实体模型来进行模拟了。”
  林振华看着这群干劲十足的工程师们,知道他们肯定又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了。像这种通宵达旦工作的场面,他已经见过许多次了,他自己也曾经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汉华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建立在工人、技术员、管理人员的汗水之上的,成功从来都没有捷径。
  第二天,被邀请来参加答谢宴会的企业领导和官员们都陆续离开了,林振华也驱车回到了城里。他在城里的第一站,是先到计委去向何海峰汇报了一下有关情况。何海峰告诉他,国家计委支持中国机床企业“走出去”的设想,可以考虑从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提供一些支持,对于这些条件,林振华自然是替所有的企业笑纳了。
  “老何,我发现每次到你这里来,都能够捞到一些好处啊,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林振华呵呵笑着说道,这话半真半假,多少带有一些恭维何海峰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