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460

  何海峰倒是挺严肃地回答道:“这是国家给你们的政策,可不是我个人给你的好处,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机床行业是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装备的,国家一直都高度重视机床工业的发展,你们能够做好,也是为国分忧。国家为你们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也是理所应当的嘛。”
  “呵呵,那就好。”林振华油腔滑调地答道,“我还一直担心自己是在给你添麻烦呢。”
  何海峰道:“像你这种添麻烦的人,越多越好啊。”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有关经济形势方面的问题,林振华想起一事,对何海峰问道:“对了,老何,岚岚有什么消息吗?”
  一说起何岚,何海峰的脸色就有些忧郁了,他点点头道:“消息倒是有消息,她在尚海找了份工作,据说干得也还不错。”
  “平安就好。”林振华道,他看看何海峰的表情,忍不住又多了一句嘴:“那么,她现在……有朋友了吗?”
  林振华问的朋友,自然是指男朋友,何岚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因为暗恋林振华,这一点林振华与何海峰是心照不宣的。林振华想了解何岚的现状,最关注的,自然是她的恋爱婚姻状况。如果何岚放开了心结,交了男朋友,则林振华与何海峰之间的芥蒂也就解开了,否则,林振华总是有点对不起何海峰的感觉。
  “看她给家里写的信的意思,她应当还是一个人吧。”何海峰说道,“我也私下让人去她现在工作的单位了解过,她和同事的关系处得不错,可就是在恋爱问题上,依然如故。”
  “呃……”林振华无语了。
  “算了,这也不是你的错。”何海峰摆摆手,示意林振华不必自责。自家的女儿暗恋别人,也的确不是别人的过错,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林振华也没法再说什么了,他本来还想着是不是向何海峰问一下何岚目前的工作单位,以便抽个时间过去和她谈一谈,劝解她一番。但转念一想,这种事好像还真不是能够劝解得了的,自己就是当事人,如果去劝解她的话,只怕是越劝越糟。是不是回头让杨欣或者林芳华去说说呢?林振华有些纠结。
  从何海峰那里出来,林振华接着去了科工委,科工委的副主任洪丰头一天给他打了电话,让他过去谈一谈,好像是涉及到五轴机床方面的一些问题。
  汉华与科工委的合作,已经有10个年头了,合作的层次也在不断深化。科工委系统内的不少重大研究课题都曾经请汉华的人员参与过,还有一些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也曾请汉华给予过协助。科工委下属的不少企业都从汉华接受过技术转让,或者通过与汉华合作生产民品而扭亏为盈。
  由于有了这么多的合作,林振华与科工委一些官员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洪丰的身份贵为副主任,但也经常直接给林振华打电话,有时候是谈工作,有时候甚至仅仅是聊天、寒暄。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企业领导,在科工委系统内部也是寥寥无几的。
  不过,这一次洪丰约林振华到科工委来,却不是来叙旧的,而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科工委新近承担了一款新型武器的开发任务,其中涉及到对某个精密部件的加工,超出了国内目前的加工能力。洪丰请林振华过来,就是想听听他的意见,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
第544章
多轴高速加工中心
  在洪丰的办公室里,林振华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在那里等候他的,除了洪丰之外,还有司长宋定祥和858厂的总工胡津等人,这些人和林振华也都是老朋友了,一见面都互相握手寒暄,其乐融融的样子。
  闹腾了片刻之后,众人分别坐下了。洪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笑着说道:“怎么样,林总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了,咱们就抓紧时间说事吧。”
  “没错,都说时间就是金钱,林总的一分钟,怎么也得几万块钱上下吧?咱们可不敢太耽误他的时间了。”宋定祥凑趣道。
  林振华连忙摆手:“二位领导可别拿我开心了,还有,林总啥的,可不敢当,大家还是叫我小林吧,我在哪装林总,也不敢在各位领导面前装啊。”
  宋定祥道:“哈哈,你这个林总可不是装的,那是实实在在的哟。”
  洪丰则说:“也罢,就依小林的,大家都不是外人了,不用弄得那么正式嘛。老宋,要不,你把情况向小林介绍一下?”
  “好的。”宋定祥应道,随后,他拿出了一张图纸,摊到林振华的面前,对他说道:“小林,你来看,这个就是我们要加工的零件,旁边是工艺要求。这些细节是高度保密的,出了这个房间,咱们就不再提了。”
  “我明白。”林振华道,他接过图纸,细细地看了看,然后说道:“这个零件的工艺要求太高了,高精度,还要高速切削,而且涉及到多个加工面,这种规格的多轴高速精密加工中心,目前国内还没有哪家企业能够拿得出来吧。”
  洪丰赞道:“不愧是小林啊,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了。这如果让我来看,觉得和其他的零件也没什么差别嘛。”
  林振华道:“术业有专攻吧,洪主任过谦了。我也是因为一直在从事机床行业,各种技术性能指标看得多了,所以有些体会。据我的印象,全世界能够提供这种加工中心的,不超过3家公司吧,美国卡特公司算是其中最强的一家。”
  胡津点点头道:“小林说的完全正确,日本和韩国有几家机床公司生产的加工中心,可以近似地实现类似的加工,但性能指标还是达不到我们的要求。目前只有美国的卡特公司,还有德国、瑞士的两家公司能够生产达到我们要求的加工中心,但这些加工中心对我们是限制出口的。”
  林振华道:“既然如此,那么各位领导把我叫过来,是什么想法呢?不会是想让我们汉华从国外给偷运一台回来吧,我们可不干这种事情。”
  洪丰道:“当然不是,如果能够偷运,我们肯定是找陈天了,他们干这个可比你们专业多了。我们请你过来,是想和你们汉华商量一下,看看汉华能不能造一台这样的加工中心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
  “这也太夸张了吧?”林振华愕然道,“洪主任,你信任我们汉华,我自然是非常感谢的,但你这个要求,可是远远超出我们的能力了,现在不兴搞浮夸风了,是不是?”
  “果真搞不出来?”洪丰似笑非笑地看着林振华问道。
  “呃……要说绝对搞不出来,也不至于,只是时间和投入方面,恐怕洪主任接受不了吧?”林振华实话实说了。这种加工中心属于专用机床,但有些技术与汉华机床公司现有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也是通用的。如果洪丰能够承受得起巨额的研发投入,再加上几年的时间,以汉华的技术实力,要搞出一台这样的加工中心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关键是,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值得。
  “哈哈,终于让小林把实话说出来了。”洪丰笑道,“我就说了嘛,汉华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以后咱们应当充分挖掘一下地方企业的潜力,有些设备的研发需要有预见性,提前几年,甚至十几年,让包括汉华这样的地方大型企业承接,省得事到临头了,只能看外国人的脸色。”
  “我们858厂和汉华之间,一直都有类似的合作。”胡津说道,“不过,这一次所需要的加工中心技术难度比较大,我们一直没有尝试做过,现在临时立项,恐怕也来不及吧。”
  “的确是来不及了。”洪丰道,“这项任务要得比较急,别说几年时间,就是几个月,都来不及,所以,我们才要请小林来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迂回的方法。”
  “迂回?我还是不明白。各位领导,你们就别跟我打哑谜了,我承认我智商比较低。”林振华一脸郁闷地说道。
  宋定祥道:“好吧,小林,我跟你说说洪主任的思路吧。我们听说,当年你们汉华重工为了让ALK向你们转让30万吨乙烯的技术,跟ALK玩了一手欲擒故纵的把戏,这中间的细节,你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哦,那件事啊,那只是一些雕虫小技罢了。”林振华说道。
  宋定祥所说的这件事,已经是快10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德国ALK公司有意承接江北石化一套45万吨乙烯的改造工程,林振华向石油部建议,要求ALK向国内企业转让30万吨乙烯的技术,作为交换条件。
  ALK担心中方在获得技术后会对ALK的市场构成威胁,因此不愿意答应中方的这个要求。为了欺骗ALK,林振华专门安排了安子轩、张逸华等人假装化工设备专家,在石油化工研究院给ALK的技术人员演了一出戏,让ALK方面误以为中方在乙烯设备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继续封锁已无必要。在这样的背景下,ALK终于答应向汉华转让技术。
  听到宋定祥问起,林振华也没隐瞒什么,一五一十地把整件事的始末向大家介绍了一遍。洪丰等人也是通过其他的渠道听说这件事的,对于其中的细节并不了解,林振华这番讲述,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的。
  “小林,你为什么认定,ALK在看完你们的实验室之后,就一定会答应转让技术呢?”洪丰听完故事,向林振华问道,“他们难道就不能是另外一种心态吗,比如说,能拖一天就算一天,等你们自己研究出来,起码也能拖过几年了。”
  林振华道:“这就涉及到外商的心态问题了。他们希望永远保持对我们的技术优势,所以,对于我们尚未掌握的技术,肯定是要严格保密的。但如果我们某一项技术面临突破了,他们就会马上向我们转让,因为这样可以诱使我们放弃即将获得的成果,从而丧失进一步研发的能力。”
  “我能不能这样理解?”宋定祥说道,“古人说,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在我们既没有鱼,也不会打鱼的时候,外商就卡我们的脖子。如果我们开始琢磨着怎么打鱼的时候,外商就会把鱼送给我们,以便让我们放弃研究打鱼的方法,是这样吗?”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林振华答道。
  外商的这点小心思,其实很多人都有所察觉,只是林振华对此分析得更为透彻而已。他的这种洞察力,当然也与他的穿越者身份有关。在后世的互联网上,这样的案例,基本上是一搜一大把的,中国人就算是过去上过当,到如今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要说起来,外国人其实智商都挺低的,一个小把戏玩到别人都心知肚明的程度,居然还不知道调整一下。难道他们不知道中国人非常擅长于“将计就计”的吗?
  智慧这种东西,谁说没点遗传的因素在内呢?
  “嗯,小林,我们也是前些天听说了你的这个故事之后,受到了一点启发。我们想,能不能把这个手段再用一次,骗一骗美国卡特公司,让他们解除对这型加工中心的限制政策。”洪丰说道。
  “难。”林振华道,“洪主任,你知道吗,当初为了骗ALK,我们可是花费了很多心血的。其实,我们也不完全是在欺骗他们,有很多研究成果,的确是真实的,否则,ALK也不会信以为真。技术这种事情,要想做假也不太容易,行家一看就知道你有没有真材实料了。”
  “对啊,这就是我们要请你小林来帮忙的原因啊。”宋定祥说道,“其实,在你来之前,我们和胡工也已经讨论过这个方案了,858厂这边有一些技术积累,要造一台看起来可以乱真的加工中心,也是可以的。不过,胡工觉得,要想用这样的加工中心把卡特公司骗过去,还是有一些风险的,所以,要请你们汉华搭把手,大家一起来做这个局。”
  “这件事关系太大了,我可不敢轻易答应下来。”林振华道,“我刚才盘算了一下,我们汉华机床公司在这方面的积累不够,有很多和858厂也是重叠的。这种加工中心的难度,在于多轴高速的控制原理,咱们如果一点知识都没有,那么人家只要稍微多问几句,咱们就露馅了。除非我们能够找到一两个在这方面有过研究的专家,哪怕是做过相关程序开发的工程师、技术员也行。”
  “嗯,小林的这个建议很重要。”洪丰说道,“这样吧,老宋,胡工,咱们到系统内摸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小林呢,也麻烦你在地方的机床系统范围内了解一下。这么大一个中国,要找一个搞过多轴高速控制的人,应当还是有希望的吧?”
  “那我们就尽力而为吧。”林振华说道。
第545章
借钱创业
  林振华是个很实在的人,他说尽力而为,那就说明这件事的确是很麻烦了。洪丰、宋定祥等人互相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色,也说不出别的什么了。
  “小林啊,时间很紧张了,这个月底,我们将邀请卡特公司的副总到科工委来做客,商讨引进卡特公司设备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之前把局布好,等他过来的时候,我们假装无意地把这项技术泄漏给他看,就能够起到欺骗的作用。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找这么好的机会,可就不容易了。”
  宋定祥把林振华送出科工委的时候,这样说道,不过,宋定祥自己也明白,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设计出一套足以迷惑卡特公司的技术,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林振华告别宋定祥,自己一个人沿着大街往前走,脑子回忆着自己所认识的人,盘算着谁对多轴高速铣削加工的技术比较熟悉。其实他自己对于这项技术也有一些了解的,而且接触过的是十几年后的技术前沿,如果能够结合到今天的技术里来,用来唬住卡特公司的人,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是,他毕竟不是专业搞这个方向的,所掌握的知识有些支离破碎,一时很难整合起来。
  正在思前想后的时候,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林振华拿出手机,按下接听键,问道:“喂,哪位?”
  “是林总吗?我是文军啊。”电话里传出来杨文军的声音。
  “哦,文军啊。”林振华客气地应道,“怎么,有事找我吗?”
  杨文军几年前从汉华辞职,投奔了韩资企业,他哥哥杨文勇对此极为不满,连续几年都不让他回家过年,兄弟俩闹到了反目为仇的程度。不过,林振华对于杨文军的这个行为倒是比较淡定,他觉得人各有志,杨文军也不是他家的奴隶,凭什么不能去自谋前途呢?
  正因为林振华对杨文军没有什么埋怨的意思,所以杨文军对林振华颇为感激。此外,杨文军刚从乡下出来那几年,自己不会安排生活,还多亏了杨欣处处照顾他,因为他对杨欣也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出于这两点,每年过年的时候,杨文军都会拎很多贵重的礼品去林振华家拜年,关系一直都没有中断。
  当然,除了拜年的时候之外,林振华和杨文军之间的交集并不多。杨文军所在的企业,与汉华机床公司是同行,多少有些竞争关系,杨文军自然要避避嫌疑,不便于经常与林振华联系。像这种给林振华打电话的事情,在这几年中还是第一次。
  “林总,我听说你现在正在京城,你有时间吗?”杨文军在电话里问道。
  “时间?怎么,文军,你也到京城来了?”林振华反问道。
  杨文军道:“是啊,我专程到京城来了,有点事想和林总你商量一下,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吗,我们一起吃个饭。”
  林振华不知杨文军是什么意思,想想自己当下也正好没事,便答道:“好吧,我现在就有空,要不,咱们一起吃晚饭吧。”
  杨文军看来的确是专程来找林振华的,没有安排其他的事情,一听林振华现在就有空,立马就和他约定了地方,然后便打辆出租车赶过去了。
  为了照顾林振华,他们约的吃饭地点离林振华呆的地方比较近,所以林振华先到了。他要了个包厢,坐下刚呆了10分钟,就见杨文军带着一位年轻女孩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林总,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杨文军一见林振华就忙不迭地说道,其实他的路程更远,又是临时约的地方,根本不存在什么来晚不来晚的问题,这样说只是表现出一种谦恭而已。杨文军的哥哥杨文勇是个技术宅男,不擅长交际,但杨文军非常活络,手上的技术不比杨文勇差,在做人方面则要灵活得多。
  “文军太客气了,其实我也是刚到。”林振华答道。
  “小英,这就是林总。”杨文军向自己身边的女孩介绍道,随后又转过头对林振华说道:“林总,这位是陈英,我的……那啥,你明白的。”
  “你乱说什么呢!”陈英腼腆地在背后轻轻踢了杨文军一脚,这一个动作,已经把杨文军说的“那啥”给很好地诠释了。她向林振华微微鞠了一躬,说道:“林总,我在电视上看过你,我特别崇拜你。”
  “呃,崇拜就免了吧,坐下聊吧。”林振华呵呵笑着说道,他这些年经常上镜,尤其是上江南省的一些财经节目啥的,大粉丝小粉丝数以万计,想来陈英也是其中之一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