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460

  投入5亿元,开发工程机械技术,准备进入蓬勃发展的建筑市场;
  投入5亿元,开发新型燃气轮机……
  除了这些技术方面的投入之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由褚红阳、何飞提出的建立全球销售网络的提案,决定利用两年时间,在全球建立200个销售和售后服务中心,要做到每500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就能够找到一家汉华的售后服务商。按照褚红阳的估计,一家售后服务中心的平均运营成本在50万美元左右,200家售后服务中心就差不多要砸进去1个多亿美元,折合近10亿人民币了。
  “两百家网点……”连一向自诩眼界开阔的项哲也被这个大胆的计划给震住了。
  何飞展示出来的巨幅世界地图上,代表汉华售后服务中心的小红旗密密麻麻,红遍全球,让人看着就血脉贲张。如果这样一个全球销售网络得以建成,就意味着汉华的销售触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届时大家就可以牛哄哄地说道:只要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汉华。
  虽然整个计划的耗资要高达10亿元,而且是每年都要持续投入的,但所有的高管们都举手同意了这笔开支。这些售后服务中心是为整个集团服务的,无论是化工设备,还是机床,或者家电,都能够得到这些售后服务中心的支持。有了这些售后服务中心,各家分公司的产品销售都能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一年赚回来的利润,又岂止是几个10亿?
  庞大的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方案,背后是海量的人才需求。这些年,国内的大学在疯狂扩张,博士、硕士啥的满大街都是,再加上汉华的待遇优厚,招聘国内人才方面并不存在困难。除此之外,自然就是此前已经开始的招聘外籍人才的计划,林振华从欧洲带回来的消息也让大家有了信心,组建一支欧洲军团来和ALK这样的欧洲企业进行厮杀,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场面。
  华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担任了“外工办”的主任,受集团总部的直接管理。项哲给他下达的任务是,在一年时间内,招聘到1000名欧洲的工程师、高级技师、营销专家。这些人其中一半将来中国工作,另外一半或者留在欧洲研究院工作,或者被派往正在世界各地筹建的汉华售后服务中心。
  如此大规模招聘外籍人才,也是无奈之举。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余年的时间,尚不足以积累起足够多的外向型人才。从大学里一批一批毕业出来的年轻人,论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都足够了,但在经验方面却完全就是一张白纸。汉华并不拒绝新人,但这些新人必须要有老人来带,大量外籍人才的到来,就是补上了这块短板。
  再过20年,等到欧洲的上一代人逐渐老去,称霸全球的,就将是目前正在成长的这些中国人才了。
  “皮埃尔,法国人,电子学博士,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特长……”华剑打开一封新的电子邮件,逐项地审核着欧洲求职者的情况。
  由于求职者众多,汉华对于聘用的门槛也升得老高,普通的一个博士学位已经不稀罕了,必须是本科、硕士、博士都在名校学习的,才能够被纳入考虑的范围。工作经验要越多越好,年龄却又有严格的限制,除了少数打算聘来作为顾问的人才之外,40岁以上的求职者将不再考虑。
  “求职原因:作为一名工作狂,在欧洲企业中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华剑读到这样一句时,忍不住哈哈地大笑起来了。没错,欧洲的文化氛围,的确已经让那些工作狂没有了生存之地,你如果下班之后还加班,换来的肯定不是老板的夸奖,而是同事的鄙夷。
  一个好逸恶劳的欧洲,想不衰退都难了。
第621章
他乡遇故知
  西非,尼日利亚,拉各斯街头。
  三名中国人有说有笑地在街上走着,不时停下来,向路边的商户打听着什么。尼日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所以双方沟通起来没太大的难度,如果遇到一个法语国家,要在中国挑出那么多精通法语的人才去进行联络,还真是不容易。
  “唉,又不行,找个合适的场地可真不容易啊。”领头的那位戴着近视眼镜的中国人叹道。他叫陆启宏,三年前研究生毕业,应聘来到汉华工作,经过几年的磨砺,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两个月前,他被任命为销售经理,在接受了一番严格的培训之后,带着两名下属不远万里来到拉各斯,准备建立汉华驻拉各斯的销售中心。
  他们一行是前几天才到拉各斯的,为了找一个合适建立销售中心的场地,已经在城里转悠了两天了。
  “陆经理,别急,项总给咱们的时间不是还来得及吗?趁着这段时间,咱们也好好玩一玩吧?”
  说话的是一名叫王水金的中年工人。如果有人记性好,应当记得他原是江实电的工人,在汉华兼并江实电的时候,他曾经跟着刺头孙翔云一起闹事,想浑水摸鱼,捞点好处。结果,在林振华等人大棒加胡萝卜的攻势下,那出闹剧最终草草收场了。
  如今,孙翔云已经因为屡次违反劳动纪律而被开除,在南都街头开了个卖彩票的摊子,据说收入还颇为不错。王水金改邪归正,拣起了荒废已久的钳工技术,在这十几年间兢兢业业工作,逐渐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维修技师,这一次也被派到拉各斯来,负责销售中心的技术工作。
  “师傅,你不是来过很多次非洲了吗?对这里应当很熟悉了吧?”这是王水金的小徒弟在说话,他叫郑文浩,今年才20岁,是原江实电的职工子弟。一年前从汉华技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王水金的名下学徒,这次是他第一次出国,看什么东西都觉得眼花缭乱的。
  王水金装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心里却带着炫耀之意,说道:“非洲我倒是常来常往,这十多年里,来来回回得有20多次了吧?可是你们也知道的,咱们汉华的工地都在荒郊野外,偶尔集体拉到城里去转转,也是匆匆忙忙,哪有这样清闲的时候。你们别说,拉各斯这个城市,过去没听说过,现在看起来,还挺繁华的呢。”
  “老王,这就是你无知了。”陆启宏说道。他属于公司里的知识分子序列,与王水金这样的工人过去打交道不多。不过在过去两个月的集训中,他们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说话也已经非常随便了。
  “拉各斯是尼日利亚过去的首都,1991年首都迁到阿布贾之后,这里仍然是全国的工商和工业中心,拥有700万人口,从整个非洲来看,也算是一个大城市呢。”陆启宏说道,自从知道自己要到拉各斯来工作之后,他恶补了一番非洲地理知识,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
  郑文浩举头四顾,鄙夷地说道:“什么大城市,我看也一般般嘛。别说和浔阳比了,就连南都都比它要繁华得多……咦,你们看,那边还有咱们中国人呢。”
  “现在在非洲的中国人多了,除了咱们这些中资企业的员工,还有到非洲来做生意的个体户,过去我们在非洲做工程的时候,就雇过城里的中国饭馆给我们做饭呢。”王水金又在卖弄着他的非洲经验,不过,他还是顺着郑文浩的手指向前看去,毕竟在海外遇到一个中国人还是非常亲切的事情。
  “是他!”这一看不要紧,王水金不由得失声喊了出来:“金厂……老金!是金建波吗?”
  十几步开外,一身西服的金建波正在对两名黑人说着什么,听到有人用中文喊自己的名字,他猛地扭过头来,看着那一行陌生的中国人。
  “老金,是我,工程队的王水金,你还记得我吗?”王水金几步来到金建波的面前,呵呵笑着对金建波提示道。他原本是打算称金建波为金厂长的,但想到金建波是在厂长任上出事入狱的,喊对方一声厂长,未免有揭人伤疤之嫌。反正大家年纪也都到40来岁了,还是叫一声老金比较合适。
  “王水金?哦,小王,不对不对,应当叫老王了,你怎么到拉各斯来了?”金建波一愣之下,便想起来了,连忙笑着伸出手,与王水金握手致意。
  金建波在江实电当副厂长的时候,全厂有2000多工人,他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但这个王水金他却是比较熟悉的,熟悉的原因,自然是由于王水金和孙翔云这样的刺头走得比较近,平时没少给厂长们添堵。时隔十几年,当年的恩怨早已淡忘,金建波也不再是王水金的领导了,大家心里剩下的只是一种往日同事的亲近之情。
  王水金见金建波认出了自己,颇为高兴,他开始张罗着给大家做相互介绍:“老金,我们是到拉各斯来建销售中心的。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销售中心经理,陆启宏,华中理工大学毕业的,响当当的研究生。这位是我们江实电……呃,过去我们江实电的同事,金建波,也是大学毕业,陆经理,你可别不服气,人家那是80年代初的大学生,那可是真材实料的,牌子很硬的。”
  陆启宏没听说过金建波的大名,自然也不知道他就是化工设备公司老总方延武的夫人的前夫。听说他是80年代初的大学生,又在江实电工作过,陆启宏也不敢怠慢,连忙上前与金建波握手,互相寒暄了几句。
  介绍到郑文浩的时候,金建波发现自己居然还知道对方。郑文浩就是江实电的子弟,金建波和他父亲曾经打过一些交道。不过,金建波入狱的时候,郑文浩还是一个小孩子,对于这位曾经的父母官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了。
  大家互相打完招呼之后,王水金问道:“老金,我很早就听厂里的师傅们说,你到非洲来了,没想到能够在这里碰到你。怎么,你一直在拉各斯这边工作吗?对了,你现在具体做什么工作?”
  金建波微微一笑,说道:“我也是前年才到拉各斯来的,在这里开了一家小贸易公司,主要是贩卖一点咱们中国的商品。”
  “哦哦,那这两位是你的客户吧?你们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谈,要不,我们就不耽误你了,我们另外约个合适的时间聊。”王水金看着刚才和金建波说话的两个黑人,识趣地说道。
  金建波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说道:“没事,他们是我公司的员工,我刚才在给他们交代工作呢。怎么样,你们有什么安排没有?如果没什么安排的话,中午我做东,大家聚一聚?”
  “这怎么好意思?”陆启宏道,“金总的工作这么忙,我们实在不好意思打搅。再说,我们也还有一些事没办完。”
  这就是陆启宏有眼色了,他分明看出,那两位毕恭毕敬站在金建波身边的黑人衣着光鲜,在拉各斯应当属于白领一族了,金建波说这样的人是他的员工,可见金建波的买卖绝对不是什么小公司,而是有一定实力的。念及此外,他便悄悄地把称呼改成了金总。
  “什么金总。”金建波随随便便地客套了一句,显然这样的称呼他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而且也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既然遇上了,吃顿饭是肯定要的,我和老王、小郑,都算是故人了。吃顿饭也耽误不了你们什么事情,我在拉各斯也还有一些人脉关系,说不定你们要办的事情,我还能帮上一点小忙呢。”
  王水金是个有点八卦之心的人,金建波到非洲来好几年,厂子里偶尔有人说起来,说他混得风生水起的有之,说他其实贫困潦倒的也有之。现在好不容易在非洲街头和他遇上了,王水金也想去看看金建波现在到底过得如何,所以便拉了陆启宏一把,说道:“陆经理,咱们的事情也不急着这一下吧,老金对拉各斯的情况熟悉,说不定还能给咱们介绍一个物美价廉的场地呢。”
  “哦,你们是在找场地吗?”金建波问道,“我和这里的商会还是比较熟的,回头找他们说一声,给你们找一个合适的场地应当不成问题。要不,咱们先到我公司去坐坐,你们具体说说对场地有什么要求吧。”
  话说到此,陆启宏也没什么理由可以推托了,他笑着向金建波拱拱手,说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就叨扰金总了。”
  金建波向身边的一位黑人说了句什么,那黑人掏出手机哇啦哇啦说了几句当地的土话。不多时,一辆奔驰S600轿车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悄无声息地停在他们身边,驾驶座上坐着的是一位黑人司机。
  “哇,老金,这是你的车啊!”王水金虽然认不得那么多汽车型号,从外观也能看得出这辆车的豪华,“看样子你在非洲真的发财了!”
  “马马虎虎吧,各位请上车吧。”金建波说着就要去拉车门,边上他的黑人下属连忙抢上前,先替他拉开了后排车门,招呼陆启宏等人坐进去。然后又拉开前排副座的车门,请金建波上车。
  金建波微微点了一下头,一只脚迈进车里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对下属吩咐道:“杜瓦,索科托的那个项目,你要抓紧,我们必须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开工,否则进度就要受影响了。”
  “好的,老板,我马上就飞到索科托去。”那名下属响亮地应道。
第622章
金总的教导
  奔驰车飞快地驶过拉各斯的街道,停在一座带着小院子的六层大楼前。黑人司机飞快地跳下车,打算去帮前排的金建波拉车门,金建波不等司机拉门,自己已经推开门下了车,同时替后排的陆启宏等人打开了车门,招呼众人下车。
  金建波的这个动作弄得陆启宏等人很是不好意思,王水金一下车就拉着金建波的手连声说道:“老金,你真是太客气了,你这么大的一个老板,亲自给我们开车门,这让我们怎么好意思嘛。”
  金建波呵呵一笑,说道:“什么老板不老板的,都是过去的同事嘛,你们到我这里来,就是我的客人。”
  陆启宏和金建波不熟,不过金建波的这个表现还是让他感觉到如沐春风。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大楼,对金建波问道:“金总,这整座楼都是你的公司吗?”
  金建波点点头,谦虚地说道:“唉,没办法,要做生意嘛,总要有个门面,客户都是很势力的,你没个像点样的门面,人家还不相信你的资质呢。”
  “哇,这么大一座楼,老金,你真是发了。”王水金啧啧连声,“你现在的家产,怎么也得上千万了吧?”
  这也就是王水金这样的人才会问得如此直截了当了。要说金建波和王水金打交道的时间,还是十几年前,而且当时一个是厂长,一个是吊儿郎当的小青工,实在说不上有什么深交。但王水金这个人没太多心眼,他从刚才这一会的交往中觉得金建波很念旧情,心里自然也就把金建波当成可以随便交流的朋友了。
  陆启宏没有王水金那样造次,不过他也在心里暗暗盘算着金建波的家产。这一辆奔驰车,在国内就得卖100多万,在尼日利亚这个地方估计也不下这个数。至于这幢大楼,楼上楼下恐怕能有1万多平米的办公面积,按他们这几天了解的拉各斯的办公楼租金来算,一年也得100多万美元了。
  能够租得起相当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一幢写字楼的老板,身家恐怕怎么也得乘上10倍,甚至更多。这个金建波,还真是一个大老板呢。
  金建波打了个哈哈,便领着三个人往楼里走。楼道里进进出出的,大多数是黑人,但也有中国人和西方人,他们见到金建波,无不靠边让路,同时恭敬地称着“金总”。王水金走在金建波的身后,觉得自己的身份也高了不少,毕竟,能够有一个大老板是自己的故交,还是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
  一行人来到金建波的办公室里坐下,一个中国小姑娘进来给他们倒上了茶,金建波向众人介绍说,这是他从国内招过来当秘书的。
  王水金看着办公室里的陈设,说道:“老金,我早就觉得你是一个人才,当年你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我们的副厂长,后来……虽然有点波折吧,可是现在你看,你还是混得这么好,这生意比当年的江实电也不小了。”
  金建波摆摆手道:“老王,你过奖了,我只是钻了个空子,在非洲干了几年,稍微有点成就罢了。要比起你们林总,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
  “怎么,金总和我们林总也认识吗?”陆启宏问道。
  金建波道:“岂止是认识啊,振华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是吗?”陆启宏有些诧异,他扭头看看王水金,王水金还以一个茫然的表情。毕竟金建波与林振华之间的恩怨,不是王水金这个级别的人能够知道和理解的。
  金建波看出他们的疑惑,自嘲地笑了笑,说道:“我说的好朋友,是单方面的。我把你们林总当成最好的朋友,但你们林总不一定把我当成他最好的朋友。毕竟他的事业圈子更大,比我更重要的朋友多得很呢。其实,我只求他能够说一声认识我金建波,就非常知足了。”
  “呃……”陆启宏也不便去评论自家老板的是非,只好岔开话题,问道:“金总此前说开的是一家贸易公司,不过据我看来,贵公司好像不止是做贸易吧?我在楼下看到你们的形象墙上好像还有工程项目。”
  金建波道:“陆经理的确观察力出众啊,难怪你们林总会派你到拉各斯来挑大梁。没错,我这家建波实业有限公司早些年是纯粹的贸易公司,主要是从国内采购一些日用品到非洲来贩卖。这两年,公司的实力有所增长,我们就开拓了一些新的业务,包括道路、桥梁和住宅等方面的建设。”
  “这可都是暴利行业啊。”陆启宏感慨道。
  “高利润也伴随着高风险啊。”金建波应道,“尼日利亚的经济还算好,但是在这里做工程的公司也很多,尤其是有大量西方企业,他们在非洲经营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和他们竞争的时候,不太有优势。像更远一点的乍得、中非、扎伊尔等国家,经济比较困难,很多工程我们都要垫资去做的,回款的风险很大,稍不留意就白干了。”
  陆启宏敏锐地抓住了金建波话里的信息,问道:“怎么,金总的企业也在和西方企业竞争吗?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向我们传授一下?”
  金建波呵呵笑道:“非洲本来就是欧洲人的后院,我们中国企业到这里来发展,哪能不和他们发生冲突。不过,要说起和西方企业抢市场,你们汉华集团可是国内做得最早的,还需要向我这个后来者学什么经验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