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460

  “你对中国的善意,我是从来不怀疑的。”林振华给了福特一个充分的肯定。林振华知道,不管福特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在行动上,他的确一直在帮中国的忙,算是一位美国版的白求恩了。
  “我一直都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的。”福特连忙表着忠心。
  对于福特的这种表示,林振华只是笑了笑,他接着说道:“福特,减少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仅仅是我们的一个诉求而已。其实,我们还有另一个诉求,虽然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当着拉德卡他们的面,我也不太方便说出来。”
  福特连忙说道:“现在你可以说了,只要我能够办到的,一定会尽力去办的。”
  林振华道:“你刚才说到中国向美国出口工业品,而美国只能向中国出口农产品,这虽然只是一个玩笑,但却也说明了不少问题。美国国内,难道没有人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吗?”
  “当然,美国也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农业国。可是,中国现在已经世界工厂了,美国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向中国出口的。”福特说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不对,美国的工业水平,至今仍然是高于中国的。其实中国需要美国的许多工业品,可惜……”
  “你是说……那些高技术产品?”福特明白了林振华的所指。
  在冷战时期,美国主导西方国家搞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向东方阵营出口各种高技术产品。苏联解体后,传统意义上的冷战就结束了,臭名昭著的巴统也于1994年宣告解散。然而,巴统的解散并不意味着西方国家高技术产品禁运的结束,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出于维护技术优势的考虑,仍然严格限制许多高技术产品向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出口,这也是历次中美贸易摩擦时中方要拿出来说道说道的事情。
  “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于中国想买的东西,美国却不肯卖。在冷战已经结束的今天,这种作法是非常不符合世贸规则的。”林振华说道。
  福特耸耸肩,说道:“这都是议员里一些老家伙们搞出来的事情,他们都是麦卡锡的信徒,对于中国、俄国,一直都抱有敌意的。对于他们搞出来的这个政策,我一向是不赞成的。”
  “那么,你能够改变这个政策吗?”林振华问道。
  福特坦率地说道:“这个……恐怕很难。你要知道,美国朝野对中国都有很多议论,要改变这种负面的印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到的。不过,如果是你的汉华重工需要一些高技术装备,而且你们能够承诺这些装备不会落到中国军方的手上,我想我还是有办法给你们弄到的。”
  “我需要一套最新的集成电路成套设备,包括250纳米线宽的PVD设备、退火设备、全自动光学测量设备,还有高精度倒装芯片键合机、先进封装光刻机、涂胶显影机、溅射台、凸点刻蚀机、硅片清洗机……这是我们初步拟出的设备清单,你看看能不能帮我配齐。”
  林振华说着,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福特。福特接过来,粗略地翻了翻,不由得暗暗咂舌。他虽然是搞机床出身的,但这些年来斯皮舍尔公司把机床的大多数机械部分的生产和组装都转给了汉华,由汉华代工,自己专注于工控芯片的研发,所以福特多少也了解了一些集成电路工业方面的知识。
  从林振华的清单上,福特可以看出,林振华野心不小,已经惦记着要建立起独立的集成电路研发和生产体系了,而且一上手就瞄准了当前的主流技术。250纳米的技术在美国也还属于最新的,用在工控方面,十年之内也不至于过时。
  也正因为这个水平的技术是最先进的,所以林振华所要求的这些设备目前还属于对华限运的范畴,难怪他要托福特来办这件事了。可是,事关重大,福特也不敢轻易地答应下来。
  “林,你要的这些东西,太敏感了,商务部那边恐怕不会同意放行的。”福特苦恼地说道,“如果仅仅是一两件设备,我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它们出关,可这是一整套设备。像这样的设备,在整个美国也只有四五套吧,如果我去申请运一套到中国去,商务部的那些混蛋们会像被烧着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的。”
  “你不是国会议员吗?难道不能干预商务部的政策?”林振华问道。
  福特摇摇头:“如果是别人的事情,我完全可以凭着议员的身份去质疑,可是这件事我既是经手人,又当仲裁者,就不符合规则了。”
  “你是说,我需要再换一个经手人,然后再由你来当仲裁者?”林振华听出了福特话里的暗示。
  “是的,是的。”福特答道,“林,你要了解我们美国的事情,议员可以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疑,但如果涉及到议员自己的事情,那么他就需要回避了。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整个这项业务中,我没有丝毫的介入,那么我去质疑商务部的决定,就名正言顺了。而且,我还可以让拉德卡他们也一起帮着说话。”
  “让农业协会去质疑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出口限制问题?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吗?”林振华被雷着了,这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吧?
  福特找回了智商上的优越感,他笑道:“会有关联的,只要你能够证明这条集成电路生产线是为了安置那些因为美国农产品出口而导致失业的农民,那么生产线和农产品就挂上钩了。如果美国不出口生产线,中国就无法安置农民,那么就不可能进口农产品。这样一来,出于保护农业的需要,商务部就必须让步。”
  太狠了!林振华在心里暗暗叹道,古人常说要以夷制夷,诚不我欺啊,如果没有几个对美国国内规则了如指掌的代理人,要想坑美国人还真是不容易。
第619章
熙熙攘攘为名利
  要在美国另外找一个“托”并不是困难的事情,汉华的制冷设备公司至今仍然在替美国泰戈公司进行着冰箱的代工,老霍恩比从与中国的合作中挣到了大把大把的钱,早就把林振华当成了自己的贵人。林振华要请他帮忙作为进口集成电路设备的中间商,是很容易的事情。
  福特自从不当技术员之后,全部精力都转向了研究纵横之术,对政治上的各种猫腻颇为精通。他当场便开始指点林振华该如何做,并且商定了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
  按照福特的设计,林振华将安排霍恩比以与中国合资建设一家芯片厂的名义,在西方市场上采购一套林振华想要的集成电路成套设备,然后申请运往中国进行安装。霍恩比本身就是做家电的,而且还有一些家电控制芯片的技术,他要在中国建立一家专门生产家电芯片的企业,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至于引起人们的怀疑。
  集成电路设备的出口,肯定是要向美国商务部进行申请的。如果不出意料的话,美国商务部将会以这个级别的设备属于对华限运的高技术装备为名,阻止这桩交易。
  在这个时候,霍恩比就可以请福特以国会议员的身份出面斡旋,而中国方面则要以设备不到就拒绝进口美国农产品来做为要挟,迫使美国农业协会向商务部施压。由于农产品出口的事情关系重大,还涉及到许多农业工人的就业问题,相信媒体也会非常感兴趣的,福特完全有信心拉到足够多的媒体来为自己造势。
  当然,他们也必须准备好一整套的说辞,以打消官员和公众对于高技术出口的顾虑。比如说,他们要证明中国获得这样一套设备并不会对军事实力的提升发挥作用;他们还可以举证说其他国家曾经向中国出口过类似的设备,从而证明美国限运这样的设备并没有什么价值,等等。要准备所有这些说辞,那就是福特的事情了,他会在美国国内找到几名精通贸易和技术的律师来办这件事。
  据福特的分析,美国商务部的官员对于对华的高技术装备限运也没什么积极性,他们只是照章办事而已。如果有外界的压力,再加上一些能够说得过去的理由,他们选择屈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说到律师,林振华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在美国收买过的另一位代理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塞,目前他也已经当上了国会议员,在国会中也是一位坚定的亲华派。不过,林振华知道此君未来前途无量,也不好意思像使唤福特那样使唤他。据福特说,到时候请他出来帮着说几句话,应当还是没问题的。
  “好的,福特,这件事就拜托你了。至于你的佣金嘛,照老规矩,还是千分之五的设备款吧,我会以咨询费的名义汇到你的账号上去的。”林振华最后这样说道。天下之人,熙熙攘攘皆为名利,福特也不例外,如果在这些事情里他拿不到什么好处,光凭所谓的友谊,是不可能让他这样卖力的。
  一整套集成电路设备,差不多是10亿美元的投入了,千分之五就有500万之巨,这比福特一年的薪水还要多出几十倍了。当然,这些钱也不是完全都能够落入福特的腰包的,他还要拿出一部分来聘请律师、组织舆论等等,这就属于福特这方该支出的成本了。
  “林,你总是这样客气。”福特假意推托道,“这一次你能够帮着我满足农业协会这边的要求,就已经是对我很大的支持了。所以,这批设备的佣金,不用给这么多吧?你只需要付……呃……”
  福特说到这里的时候,开始支吾起来了。虽然是假惺惺的客气,但要他主动说出减少100万或者50万,也是如挖他心头的肉一般。可是,如果说是从里面扣掉几千或者一两万美元,又显得太小家子气。
  林振华笑了,他才不稀罕节省这点佣金呢,能够买到一个美国议员来给自己当内应,500万美元的佣金,还真算不上什么大的投入。时代已经到了2001年,有些跨国公司聘一个什么大区总裁之类的,也得付上一两百万美元的年薪的。
  “福特,这是你应当拿的,这么多年来,你帮了我很多,我们之间的友谊,不是用这点钱就可以衡量的。”林振华亲热地拍拍福特的手背,打消了福特的尴尬。
  “那是当然,我们之间的友谊,完全是超越金钱的。”福特高调地附和道。
  接下来,他们又谈了其他的一些事情,甚至对于中美关系这种高层次的话题也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在说到国际政治格局的时候,林振华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没有把911事件预告给福特听。事实上,此时那几位制造911事件的人正在美国的某个航空学校里学习开飞机呢,如果林振华把这件事提前说出来,FBI或者CIA要想查出这些人是易如反掌的。
  可是,这件事与他林振华有何相干呢?911事件的发生,对于美国来说可能算是一场大灾难,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911事件没有发生,美国很难找到充分的理由去进行反恐战争,这样中美之间发生摩擦的机率就大幅度提高了。林振华并不是一个高尚的国际主义者,他关心的只是中国的利益,所以对于这件事自然是要三缄其口的。
  在随后的几天里,林振华帮着福特、拉德卡等人约见了国家计委、农业部、外经贸部等若干个部门的官员,初步敲定了有关进口美国农产品的事情。在具体数量方面,国家不敢把步子迈得过大,只答应了在初期进行一两百万吨,然后再逐步增加,大约有10年左右的时间,把进口量提升到2000万或者更多一些。
  如果再加上正在迅速增加的大豆进口的份额,中国将成为美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拉德卡和斯利特信誓旦旦地答应,农业协会无论如何都会站在支持中国人的一边。无论是总统选举还是议会选举,农业协会一定会把选票投给那些对中国友善的候选人一方。
  “振华,你可是太牛了,听说一个国会议员都被你收买了?”
  当林振华再次出现在陈天办公室的时候,陈天拉着他的手,啧啧连声地夸奖道。
  “这不算什么吧?”林振华淡定地说道:“这一手,可是西方国家最爱玩的,他们在发展中国里收买和培育的代言人多如牛毛,咱们也该向他们学习学习才是嘛。”
  陈天笑道:“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收买代言人是要花钱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稍微给点钱就能够买动人心。发达国家可是人均收入水平很高的,再加上那些值得收买的人也都是精英,寻常价钱哪能收买得下来。这样的大手笔,也就是你们企业能够做到,我们安全部门的经费,连买个在议会打扫卫生的勤杂工都买不下呢。”
  “呵呵,我们的钱也不是容易来的,一分一厘都是我们的血汗钱呢?”林振华也笑着反驳道。
  要说起来,林振华并没有专门拿出钱来收买福特等人。给拉德卡的利益其实本身也是中国自己的需求,进口小麦这件事情,对于中国是利大于弊的,拉德卡等人因此而承诺站在中国一边,完全属于这笔交易的添头,算是意外收获了。至于采购高技术设备而付出的佣金,更属于国际惯例,不论请谁帮忙,也都是要给的。
  林振华比陈天所具有的优势,就在于他手上掌握的本来就是一个经济单位,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个经济单位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了,所以随便扔一个订单出去,都能够让许多人为之侧目了。这就是经济的作用,今天的世界,枪杆子能够解决的问题已经变得非常有限,更多的事情,是需要用经济力量去解决的。
  陈天叮嘱道:“振华,我也要提醒你一下,外交无小事,涉及到这种在海外培育人际关系的事情,你们一定要慎重,重要的关系需要向我们备案。与国家政策有关的活动,一定要先请示,不可先斩后奏,明白吗?”
  林振华撇着嘴答道:“拉倒吧,你以为我就那么想管这些事情啊?如果不是涉及到我们的切身利益,我才不管这些闲事呢。我主要不是担心中美之间发生贸易摩擦会影响到我们的外贸嘛,换成其他的事情,别说让我赔钱来操持,就算是给我付薪水,我也懒得去做。”
  “呵呵,对于你振华的觉悟,我一向是放心的。”陈天没皮没脸地说道。
  忙完这些国家大事,林振华才空闲下来,坐飞机赶回浔阳去处理公司的事情了。照项哲的话说,这才是一个公司董事长应当操心的正业,其他的事情是诸如陈天、黄岗这样的公务员应当操心的,与他林振华无关。
  “各位,根据各方面综合的信息来看,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之间,我们集团将有可能遭遇到西方国家的联合封锁,为此,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挫败这种可能的威胁。”
  在汉华集团公司总部的办公会议上,林振华危言耸听地对众人说道。
第620章
欧洲军团
  华剑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正在一封一封地查看着来自欧亚大陆另一端的电子邮件,然后给出一些或简单、或详细的回复,这样的电子邮件每天都有多达数百封,他每天都要花费一半的工作时间来处理它们。
  华剑在法兰克福装备展结束之后不久就与原来的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与近百名欧洲工程师一起飞回了中国。鉴于他有在欧洲多个国家的工作经历,并且对国内的各种制度也比较熟悉,林振华没有让他去做更专业的技术工作,而是成立了一个名为“外籍工程技术人员联络办公室”的机构,安排他当了办公室主任,专门负责招聘外籍的人才,同时还要为到中国来工作的欧洲工程师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新成立的这个部门,在汉华集团的官方场合被简称为“外联办”,但好事者们更愿意以讹传讹地将其叫做“外工办”,据说这是因为在这里工作的几名已婚男性生的都是闺女,天生只有当外公的份了。
  华剑当年因为觉得国内的条件差而跑到欧洲去谋生,现在不但他自己跑回来了,而且还负责从欧洲往中国拉人才,这一去一来之间的变化,反映出中国20多年时间里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当念及此处,他都要嘘唏不已。至于他正在服务的汉华集团,作为中国2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缩影,更是让华剑觉得不可思议。
  在国外的时候,他就曾经关注过汉华重工集团,知道这是一家借着改革机遇迅速崛起的大型企业。真正进入汉华,成为汉华的一员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过去对汉华的了解实在还是太肤浅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在汉华集团的麾下,拥有化肥设备、石油设备、精细化工设备、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焊接机械、工业制冷设备、燃气轮机、汽车、船舶动力、普通家电等十几项核心业务,此外,还有一条从电路设计到芯片制造的工业集成电路产业链正在打造之中,预计在几年之内就能够为集团产生利润了。
  经过20年的积累,汉华的固定资产总值达到了近千亿,这其中还不包括各家工厂在浔阳、南都、鲁中、浑北等城市的黄金地段所拥有的土地的价值。以浔阳的总部所在地来说,当年林振华趁着城市开发热潮尚未到来之际划了一片1万亩的厂区,随后零敲碎打地又弄到了1万多亩,加起来达到2万多亩的土地了。
  这些土地买入的时候一亩才不到1万块钱,这些年随着浔阳经济的发展,已经涨到了50万一亩,光是2万亩土地,折价就超过了100亿。这样的价值,在汉华的资产负债表上是不体现出来的。要对土地的潜在价值进行估价,只有在公司上市或者破产清算的时候才用得着。
  去年一年,汉华的产值达到了1600多亿元人民币,折算成美元相当于200个亿左右。与ALK这样的欧美大型企业相比,汉华的产值还差出不少,但如果考虑到汉华产品的低价位,以及其令人惊讶的增长速度,其对ALK等企业的竞争压力还是可想而知的。
  从法兰克福展会回来之后,林振华集中公司的高层领导接连开了一星期的会。等到会议结束的时候,工人们发现,这些领导们的脸上几乎看不到什么疲惫之色,代之而起的是兴奋、自信、踌躇满志。
  在会议上,林振华向众人通报了法兰克福展会上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陈天向他提供的有关西方厂商对汉华心存妒恨、有可能进行联合封杀的情报。
  对于后一点,林振华的观点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会是和平的,国际利益俱乐部中任何一个新成员的加入,都意味着对传统势力范围的重新分割,为此而产生各种摩擦是必不可少的,严重时甚至意味着战争。汉华是一家企业,要抢夺国际老牌企业手里的市场,不可能不招来各种明枪暗剑。
  林振华带回来的消息并没有让集团的高管们陷入恐惧,相反,倒是让大家情绪亢奋起来。每一家公司都是有自己的性格的,而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公司的掌门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林振华从来就是一个不信邪的人,早在20年前,汉华还只是一家小企业的时候,他就敢放开手和日本的尼宏重工打擂,并用10年时间终将尼宏重工打翻在地,使其成为汉华的一家附属企业。如今,汉华重工已经拥有千亿资产,员工20余万人,业务遍及全球各地,哪里还会惧怕竞争的威胁?
  众人在几天的会议中详细分析了汉华未来可能面临的竞争态势,归纳出公司的优势、劣势,尤其是提出了十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决定利用一两年的时间、投入上百亿的资金进行弥补。在会上重点讨论通过的项目包括:
  投入20亿元,与宝钢、武钢等企业联合攻关,开发用于大型化工设备的各种高强度、高温、超低温、耐高压材料;
  投入15亿元,以引进、开发相结合的手段,解决高精度机床中的精密轴承、精密丝杠、特种刀具等技术,实现这些关键配件的完全国产化;
  投入15亿元,开发下一代工业控制芯片技术,使即将成立的芯片公司赢在起跑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