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460

  “我?”项哲一愣,他和林振华搭档这么多年,关系已经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要向对方拜年。听到林振华这样一句问候,他突然也有些感慨,伸出手握住林振华的手,说道:“振华,你不说我还真忘了,新年快乐。……唉,咱们俩之间互相拜年,好像真的不习惯哦。”
  “是啊,实在是平时太熟了。对了,这一晃,咱们俩合作了有……十六七年了吧?”林振华问道。
  “十七年。”项哲肯定地说道,“那是1985年,我从美国回来的第二年,汉华在全国招募分包商,我看到消息之后,就过来了。”
  “哈哈,我记得你过来的时候,说的是要应聘总经理的。”林振华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往事,心绪难平。那时候项哲也还正年轻,拿着一个沃顿的MBA文凭回到国内,却受不到重用,一气之下,就跑到汉华来了,扬言自己要应聘总经理。
  “谁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项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虽然他现在真的当上了汉华的总经理,而且汉华与过去相比,也扩大了百倍,但他仍然为自己当年的孟浪而感到惭愧,同时也在心里深深地感谢林振华给予他的机会。
  “老项,别说什么年少轻狂,咱们现在也不老吧?”林振华说道,“等过完年,咱们俩单独找个时间坐下来喝几杯,聊聊当年的事情,你看如何?”
  项哲笑道:“哈哈,振华,你没听人说吗,人老的标志就是喜欢怀旧。你现在居然开始想聊当年的事情了,你还敢说你不老?”
  “呃……这不叫怀旧,这叫做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未来发展得更好嘛。”林振华笑呵呵地狡辩道。
  告别项哲,林振华骑上自行车,从总部办公楼直奔岳父杨春山的家。他倒不是没有自己的小汽车,只是觉得在公司内部坐车也没必要,骑骑车也算是锻炼身体吧。
  “爸爸,就等你一个人了!”在杨春山家里,13岁的女儿林菲撅着嘴抗议道,“你说好11点半钟回来的,现在都12点半了。还是董事长呢,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
  “唉,没办法,工作太忙了,等你当上董事长就知道了。”林振华拍拍着女儿的头,笑着说道。
  “怎么,光拜年就拜了这么久?”杨欣一边给林振华拿碗筷,一边关切地问道。
  林振华道:“公司大了,需要拜年问候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中国人的规矩也是繁琐,有些人明明我已经给他们打过电话,大家已经聊过了,他们一转身就要再打一个电话回来,还是那些话,还要再说一遍。这一耽误,可不就拖到现在了。”
  杨欣抿嘴笑道:“这就是一个礼节嘛,人家如果不打回一个电话,岂不是显得太傲气了,光等你给他们拜年,他们也得给你拜年是不是?也别说你了,我今天上午在家里也打了一个上午的电话呢。”
  “嗯,你们化工设备联盟的单位,也真不少的,你既然当着秘书长,也就不能不给大家拜年了。”林振华说道。
  化工设备联盟还是十多年前国内各家化工设备企业为江北石化的45万吨乙烯工程搞大会战的时候成立的,杨欣因为是林振华的夫人,又代表林振华协调过前期的工作,所以被众人一致推举为秘书长。
  这么多年来,联盟改选了若干次,杨欣这个秘书长却始终没有被选掉。这一方面是因为汉华至今仍然是国内化工行业的领头羊,大家捧着杨欣,其实就是给林振华的面子。另一方面则也有杨欣自己的原因,她办事严谨,待人又非常亲和,深得各企业的好感,大家都认为,要另外找一个像杨欣这样有亲和力的秘书长,还真是不太容易。
  两口子都是领导的结果,就是两个人成天都忙得四脚朝天,聚少离多。女儿林菲一直只能扔在杨春山、魏素萍两口子这里,弄得和外公外婆的关系,比和父母的关系还要亲近。
  “我说小华、小欣,你们两个就不能有个闲着点的时候?”一家人都坐下来开始吃饭,杨春山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向林振华和杨欣问道。
  “爸,我也想闲下来啊。”林振华笑着答道,同时举起酒杯和老岳父碰了一个。
  杨春山嗞溜一声喝完小杯子里的酒,满足地咂咂嘴,说道:“既然想闲下来,那就闲着吧。你现在好歹也是20万人的董事长了,哪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去跑?你也得搞搞那个……叫什么来着,菲菲?”
  老人想不起新鲜词了,只能向林菲投去一个求助的目光。林菲深知外公的想法,替他说道:“叫做领导艺术。”
  “对,叫领导艺术。”杨春山说道。
  林振华看看女儿,突然觉得有些歉疚,女儿居然已经会说“领导艺术”这样的词了,而这个词居然不是他教的。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自己和杨欣这一对当父母的,在家里陪着女儿的时间,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爸,你也别怪小华,现在公司的发展也是一个关键期,小华也不敢懈怠。你不知道吧,咱们公司卖到非洲去的那一套燃气轮机,大年初一还在海上运输呢。对方要求3月10日必须运到现场,参加开工仪式,你说小华能不操心吗?”杨欣替林振华开脱着。
  杨春山点点头,儿女在忙大事业,他这个做长辈的,心里还是挺欣慰的,他其实刚才也没有指责林振华和杨欣的意思。
  林振华道:“爸,真是没办法,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吧?我们现在处在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时候,真的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到我们追上去了,就不会这么累了,相信菲菲他们这一代人,会过得非常悠闲的。”
  “其实……”魏素萍呐呐地插进话来,“我和你们的爸爸的意思,倒不是说要你们在家里帮忙做什么事情,我们两个身体都还挺好,菲菲交给我们,你们也可以放心。我们的意思吧,就是希望你们闲下来,能够再生一个……”
  “妈!”杨欣又好气又好笑地打断了母亲的话,“我都多大年纪了,还生呢?”
  “你才30多岁,还年轻。”林振华笑道,“不像我,我已经40多岁了。”
  “你41,我39,我们只差两岁好不好?”杨欣笑着拍了林振华一把。
  杨春山认真地说道:“你们的年龄,再生一个是完全可以的。我一直觉得,你们应该再生一个男孩子……”
  “爸,你这话别当着菲菲的面说吧?”林振华赶紧拦住杨春山的话头。
  其实,早在林菲出生的时候,杨春山就流露过这层意思。他的想法有两个方面,一是觉得林振华是个独子,需要再生个男孩,好续老林家的香火;另一个则是觉得林振华现在是大老板了,需要有个儿子来继承家业。不过,这样的话当着林菲的面说出来毕竟是不合适的,她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呢?
  魏素萍道:“没事的,我们跟菲菲说好了,她也说想要一个弟弟的。你这么大的家产,也不在乎多一个人分,菲菲没意见的。”
  “我同意!”林菲举起手说道,“我们班上好多同学都有弟弟妹妹的,尤其是爸妈当董事长的那些同学。”
  “这事……还是从长计议吧。”林振华给岳父杯子里又倒满了酒,然后自己端起杯敬了他一下。杨春山只好悻悻然地收回打算铺陈的一番长篇大论,埋头喝酒去了。
  吃过午饭,林菲跑出去找同学玩去了,林振华和杨欣告别杨春山夫妇,返回自己的家里,去等候那些找林董事长拜年的下属以及合作伙伴们。
第634章
亚丁湾
  遥远的亚丁湾,一艘标着“汉远4”字样的6万吨特大件运输轮正在碧蓝的海面上破浪前行。
  船长徐宏义站在驾驶舱里,举着望远镜眺望了一会前方的海面,然后回过头笑呵呵地对站在自己身边的一位30出头的女子说道:“何处长,你放心吧,照目前的航行速度,再有4天我们就能够到达苏丹港。如果顺利的话,两天之内就可以完成卸货。陆上运输时间按15天计算,你们希望在3月10日前把设备运到,我觉得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
  那女子微微一笑,说道:“徐船长,真不好意思,弄得大家大年初一还在海上航行。不过,真没办法,这是涉及到咱们国家的电厂设备能不能在非洲打开局面的大事,等到了苏丹港之后,我做东,给大家补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聊表歉意。”
  徐宏义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何处长不必在意。倒是何处长也陪着我们一起在海上过年,实在是让人敬佩啊。对了,何处长,这批设备就这么重要,非要你这位机电进出口公司的大处长亲自押船吗?”
  这位女子,自然就是何岚了,她如今的身份,是国家机电进出口公司的一位处长。在这艘“汉远4”号轮船上运输的,就是由汉华重工和星北重机两家企业共同为非洲戈马共和国赤道电厂制造的第一次发电主机设备,按照合同约定,这些设备需要在3月10日前运到电厂工地,以便在戈马国的独立日举行开工仪式。
  戈马国的这套设备,是经由机电进出口公司出口的,何岚是这个出口项目的负责人,当然,这一点林振华并不知情。他一直都在寻找何岚,但却从来不知道何岚其实就在他的身边,汉华的许多出口业务都是在何岚的关注下完成的。
  对于戈马国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以及有关交货期方面的要求,何岚了解得非常清楚。本来,像这种押船跟设备的事情,也轮不到她这个当处长的亲自出马,但她想到这是汉华的项目,又事关重大,心里放不下,于是便主动提出由自己来负责押运。
  当然,何岚选择在这个时候跑到非洲去出差,也有躲避在国内过春节的意思。这些年,每逢她回家过春节,母亲就会唠唠叨叨地大谈她的婚事问题,所以她是能躲便躲。大年初一,她身处茫茫大海之上,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倒也落个耳根清静。
  “徐船长,现在咱们的船已经进入了亚丁湾,应当不会再遇到什么大风浪了吧?”何岚问道,“来的这一路上,我还真担心遇到恶劣天气影响航程呢。”
  徐宏义道:“印度洋上春秋两季风浪较小,夏冬两季风浪较大,不过我们还算运气好,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大风浪。现在船开进亚丁湾了,应当不会有什么恶劣海况了。至于红海,那是属于内海了,风浪就更不足道了。”
  “那就太好了,看来咱们这一路还真顺利啊。”何岚欣然说道。
  徐宏义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现在说这话还太早了,何处长,你不知道吗?亚丁湾和红海地区,是海盗十分猖獗的地区。咱们虽然不用担心海况的影响,但还是要小心别遇上海盗才好。”
  “海盗?”何岚瞪大了眼睛,“现在这个年代,怎么还会有海盗?”
  在21世纪初,普通中国人提到海盗二字的时候,能够想到的还是那挂着骷髅旗的三桅帆船。大家并不知道,在诸如马六甲、亚丁湾之类的地方,仍然有许多活跃着的现代海盗,随时都在威胁着过往商船的安全。
  徐宏义一直都是跑远洋航线的,所以对海盗现象非常熟悉,每次驾船经过亚丁湾海域,他都要捏着一把汗,生怕遇到这些无法无天的歹徒。在一般的商船上,没有任何武器,如果遇到海盗,船员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劫船了。
  “海盗一直都是有的。”徐宏义向何岚解释道,“你来看,在咱们的南边,就是索马里。由于连年的战乱,索马里的经济非常贫困,这就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走上这条靠海吃海的道路。在索马里,民间散落着许多枪支,还有火箭筒,海盗们就是使用这样的武器来劫持商船的。”
  “那万一我们遇到海盗,有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吗?”何岚问道。
  “没办法。”徐宏义道,“世界各国的商船在遇到海盗的时候,都只能选择屈服,因为商船上根本没有武器,无法与海盗对抗。所幸的是,海盗们是图财不害命的,他们劫船的目的,一是为了船上的财产,二是为了索取赎金,所以,只要船员不进行反抗,人身是完全有保障的。”
  “我们如果遇上海盗,也是不能进行反抗吗?”何岚脸色有点发白地问道。
  “当然,也只能如此。”徐宏义坦言道,他见何岚颇为紧张的样子,以为她是担心自己的安全,便安慰道:“还有,海盗一般也不会把整条船上的人都扣押起来,因为他们要照顾这些人的吃喝也是很麻烦的。他们一般会先释放掉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女同志也被优先释放的对象,所以何处长就更不用担心了。”
  何岚还是没有一点轻松的样子,她说道:“可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货物岂不就损失了?”
  徐宏义安慰道:“我们的货物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咱们的船上都是一些设备,海盗抢去也没用,我估计他们最多就是要求一些赎金,然后就放船了。”
  “赎金一般会是多少?”何岚又问道,她实在是对此很担忧,所以需要把所有的问题都问清楚。
  徐宏义道:“标准也不一样吧,有时候是几十万美元,有时候可能是几百万,取决于货物的价值。不过再高的金额也不至于了,真有个几千万美元的话,海盗们也不敢拿了,他们也怕别人付完赎金之后再找他们报复。”
  几百万美元,对于这一船货物来说,的确算不上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戈马共和国的这个项目的总值是2亿多美元,几百万也就相当于保险的费用罢了,何岚稍微放下一点心了。她想了想,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徐船长,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双方谈判,然后再交赎金放船,一般要多长时间?”
  徐宏义道:“这个时间就比较长了,有时候个把月也有可能的。你想,海盗也不敢自己亲自去和船主谈判,肯定是要找中间人,这一来二去的,时间就耽搁了。”
  “那……”何岚吃惊道,“那这样一来,我们不就赶不上时间了?”
  “何处长,你还当真了?”徐宏义觉得有些好笑,“咱们说的,不只是一种可能性吗?我在亚丁湾跑了十多年船了,一次海盗也没有遇上。我只是在海员俱乐部和外籍海员们聊天的时候,听他们说起过被劫持的经历。”
  “万一呢?”何岚非常认真地说道,“我是说万一的话,咱们的船如果被海盗扣上一个月,不就麻烦了吗?”
  徐宏义道:“何处长,万一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也不必担心,因为海盗劫持而延误交货,这属于不可抗力的影响,合同上都会规定免责的。海上运输,各种各样的风险都会有,遇到损失的时候,有一些可以免责,有一些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来赔偿,这样的事,我可经历得太多了。”
  何岚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徐船长,这一次的货物情况有点不同。对方是准备在独立日那天举行开工庆典的,届时会有几十位非洲各国的政要前来观礼,这对于汉华重工……以及星北重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
  如果我们的设备不能如期运到,虽然能够有免责条款避免我们的经济损失,但这种声誉上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果宣传说中国的产品缺乏安全保障,那么咱们好不容易占领的市场,就有可能会丧失掉。”
  “哦……是这样。”徐宏义这才明白过来,这位年轻、漂亮的女处长为什么一直这样牵挂着时间。这些年,中国进口和出口的许多大型装备都是由他的轮船运输的,他亲眼看着中国出口的成套设备逐年增加,而进口的设备则逐年减少,作为一位中国人,他为这样的变化而感到兴奋和自豪。现在这条船上的设备关系到未来中国设备能否全面地进入非洲市场,这其中的意义,他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何处长,你也不必过分担心了,这一片海域虽然海盗很猖獗,但过往船只这么多,海盗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至于会遇上他们的。”徐宏义只能这样劝解了。
  然而,事与愿违,徐宏义话音刚落,就见一名船员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大声地喊道:“船长!海盗,海盗!”
  “什么?”徐宏义和何岚全都惊呆了,他们俩不约而同地举起望远镜,向着船员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在海天相接的地方,几个黑点正在迅速地向他们这个方向扑来。有经验的海员都知道,那正是海盗们最喜欢乘坐的摩托快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