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460

  “倾斜肯定是要倾斜的,不过,能够倾斜的幅度会比较有限,这一点振华你要多体谅一下。”黄岗答道。
  “我完全能够理解。”林振华连忙说道,“其实,黄司长能够把这个消息提前透露给我们,已经是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了。至于最终的资金能够有多少落到我们头上,我们尽力在合理范围内去争取就是了,肯定不会让黄司长为难的。”
  “呵呵,我可没有权力向你们提前透露这个消息,你们要领情,还是领上头的情吧。”黄岗用手指了指天花板。具体说到上头是指什么人,他就没义务向林振华解释了,林振华与发改委的主任和几位副主任都打过交道,人家明里暗里给汉华一些好处,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上头的情,我自然是要领的,不过,黄司长的人情,我也同样得记着啊。”林振华嘻嘻笑着说道,他和黄岗虽然说是多年的朋友,但人家帮了他的忙,他不能连句乖巧话都不知道说。
  黄岗摆摆手,示意林振华不必说这些,他问道:“振华,你这次到发改委来,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技改资金的事情吧?”
  “当然不是……”林振华脱口而出,“我也是到了你这里,才知道有这样的好消息的,我原本没打算向发改委伸手要钱。”
  “也是,你们汉华真的不缺钱。”黄岗道,“你们几家子公司上市,已经圈到了两百多个亿吧?发改委这点钱,恐怕真不值得你们惦记。”
  林振华赶紧否认:“我可没有这样的意思。我们从股市上拿到的钱,是要投入到穆通铁矿去的,目前我们和玻利维亚方面已经在进行谈判了,一旦谈判取得进展,两百多个亿还真不够往里砸的。”
  “这件事我知道。”黄岗点点头,像这样大的海外投资,发改委怎么可能不知道呢?甚至于具体的谈判过程,发改委都是派了人去参加的,只不过不是黄岗这个部门的人而已。他皱着眉头说道:“振华,我还是觉得你们这个投资方向有点问题,铁矿的收益太低了,现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价格并不高,你们把好几百亿砸到这样一个项目上,实在是败笔。”
  “败笔还是胜笔,过几年就能够看出来了。”林振华笑道,“不管怎么说,资源永远都是好东西,现在全球的资源越来越少,我们提前抢到手,也算是给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些东西吧。”
  林振华看到的是一年后的全球铁矿石大幅度涨价,但这一点是黄岗无法看到的。这倒不是说黄岗这个发改委的副司长眼界不行,实在是资源市场上的变化太过激烈的。一年之内价格上涨71%的事情,在发生之前谁也无法预见,即使是真正发生了,业内人士也只能卖萌地说一声:这不科学……
  黄岗摇摇头道:“你说得不错,我们现在也是在搞资源的全球战略,你们的投资从大方向上说是没什么问题的。我的意思是说,眼下欧洲企业在卡你们的脖子,你们在这个时候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矿业上去,时机似乎不太合适。”
  林振华冷笑道:“赫迪拉搞的这点名堂,还不至于把我们汉华给困住。如果因为他们折腾了几下,就让汉华改变整体战略,未免太高看他们了。”
  黄岗道:“振华,这话也就是你说的,如果换个别人这样说,我估计就要觉得他是妄自尊大了。好吧,说说看,你们还希望发改委给你们一些什么样的帮助?”
  林振华道:“我这次来发改委,可是带着一个很长的清单来求你们帮忙的,但愿黄司长不要不耐烦才好。”
  黄岗无奈地笑了一下,说道:“耐烦不耐烦,我也只能听着了。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委里对于这一次欧洲企业联合封杀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事情是非常重视的,主任已经发话了,要尽一切力量支持国内的装备制造企业,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你要知道,我们主任可是很少这样发话的哦。”
  “也难怪吧,这一仗打赢了,就没人能够堵得住我们了。”林振华道,“现在美国人正在忙着找萨达姆,估计三年之内抽不出时间来遏制我们。日本从90年代初经济衰退至今,已经奄奄一息了。还能够和中国叫叫板的,也就是欧洲。如果我们这一次把欧洲企业的气焰打下去,以后的路就好走得多了。”
  黄岗道:“我们主任也是这个意思吧,你说说你们的想法看,太过份的要求,就免开尊口吧。”
  “放心吧,我们不是那种人。”林振华笑道。说起正事来,他便把此前的调侃神气收起来了,正襟危坐地说道:“首先一条,我们认为这一次我们和欧洲企业之间的冲突,是国家间的冲突,而不是企业间的冲突,所以,国内的企业应当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为了个别企业的私利,单独与欧洲企业媾和,以免被别人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林振华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因为内斗而让外国人坐收渔利的事情,并不罕见。汉华这些年热心于组织产业联盟,也是出于避免内斗、团结对外的想法,但国内企业众多,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愿意与自己人合作的。要想约束所有企业的行为,汉华的身份就不够格了,倒是发改委干这种事情比较得心应手。
  黄岗也是对业界情况非常了解的,林振华一提出这个问题,他就明白了林振华的意思。他噼噼啪啪地敲打着面前的电脑键盘,在计算机上记录着林振华的要求以及自己对于此事的想法,一边敲着一边对林振华说道:
  “这个问题的确非常重要,我们会尽量来进行协调。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会先和各家行业协会联系一下,统一一下思想,要求他们对会员企业吹吹风。另外,在分配技改资金等问题上,我们也会配套地提出一些要求。想从发改委手上拿钱拿政策,就要听从我们的安排,否则的话,哼哼……”
  黄岗的最后两声冷笑,让明知自己置身事外的林振华都觉得有些寒。别看汉华在业内混得风生水起,但要说到和发改委叫板,林振华还真没有这个底气。黄岗放出了这样的话,相信国内那些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都会掂量掂量的,只要他们不在后面拆台,大家团结一心,对付欧洲的企业就又多了几分胜算了。
  “第二,是希望国家能够出面,与欧盟就眼下的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交涉。我们当然也知道这种交涉最终肯定是变成互相扯皮,但有交涉和没有交涉,差别还是很大的,至少在交涉期间,欧盟就不便于推出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了。”林振华接着说道。
  “这一条不需要你们提,我们已经考虑过了。商务部方面已经搜集了大量的材料,马上就要去和欧盟打官司了。”黄岗呵呵笑道,“现在咱们也是世贸成员国,凡事是可以拿世贸规则来说话的。此外,我们和欧盟之间的经贸联系千丝万缕,互相都有所求,他们也不敢随便为所欲为。”
  林振华点了点头,其实他也知道国家在涉及到外贸的事情上是从来都不妥协的,过去为了最惠国待遇的事情,都要年年和美国扯皮,现在有了世贸成员这个身份,更是可着劲地用了。
  中欧之间在经济上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这一次如果不是20多家最大的装备企业共同向欧盟提出要求,欧盟也不会放任他们肆意刁难中国。现在中国政府站出来替本国企业撑腰,欧盟多少是会收敛一些的。
  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这个道理即使放大到国家层面也没有错,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敢和别的国家在经贸方面完全翻脸的。想想后世美国炒作人民币汇率问题,炒到总统大选都拿出来当成打击对手的重磅武器的地步,可是真的要当成一条法案来制裁中国的时候,哪个总统都得犹豫再三。
  还有一点是黄岗和林振华都不会提到的,那就是中欧之间除了有经济上的共同利益,更有政治上的共同利益。欧洲国家自说自话地成立了一个欧盟,在美国看来就是诛心之举,这明摆着是想与美国分庭抗礼,不服美国的管辖。
  自从欧盟成立以来,尤其是欧洲货币统一成为欧元以来,美国从未放弃过绞杀欧盟和欧元的努力。欧盟要想继续存在,在国际上就离不开中国的帮助,真把中国逼到和美国联手搞“基二”的地步,欧盟可就悬了。
  最关键的是,欧盟的领导人都是政客,这就决定了欧盟是一个政治利益至上的组织,下面那些企业的利益,本身就是拿来出卖的。指望欧盟为了保护自己的企业而去得罪政治上的合作伙伴,那是痴心妄想。
  而中国就不同了,中国政府非常明白,自己能够在国际上有地位,靠的就是经济实力,没有实力,欧美列强根本不会在乎中国说什么。君不见同样有10多亿人的印度,据说在体制上还和欧美相同,但真到大家商量点啥事的时候,有谁会把印度的意见看在心上?
  一个因为经济的迅速崛起而获得政治地位的国家,对于经济问题自然是无比看重的。这也就决定了当中国企业受到威胁的时候,政府肯定会站出来说话,给企业撑腰。
  想到此,林振华呵呵笑道:“黄岗,有你这话,我们可就放心了。只要欧盟不上劲,光靠欧洲那几十家企业,是翻不起多大的浪头的。大不了我们暂时退出高端市场,或者先向他们交纳一段时间的高额专利费,他们充其量也就是苟延残喘,多支撑几天而已。”
  黄岗笑了笑,说道:“振华,你刚才说到咱们国内的企业要团结对外,你有没有想过要反过来去分化对手的联盟?据我们了解,这20多家企业也是貌合神离,如果我们软硬兼施,他们的联盟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土崩瓦解了。”
  “这个事情我们当然考虑过。”林振华坦言道,“我们也正在做这方面的事情。其实,像德国的吉森公司,和我们就一直都有不少往来。我们的集团市场部总监何飞和他们的副总裁马尔科颇有一些私交,何飞打算通过马尔科说服吉森退出这个联盟。”
  “这个吉森公司,对你们的影响大吗?”黄岗问道。
  林振华道:“还是有一些影响的。吉森公司也是欧洲的老牌机床企业,手里拥有几万项机床方面的专利,其中有2000多项是我们的机床公司目前正在使用,而且短期内无法找到新的解决方案绕过去的。目前吉森还只是响应ALK的号召,提出要提高专利授权费用。我们担心万一它找到某些借口,直接禁止我们使用它的专利,那对我们的打击可就非常大了。”
  黄岗微微一笑,说道:“那么,振华,想不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意思?”林振华眼睛一亮,他知道黄岗不是随便乱说话的人,这样说必然是有深意的。
  黄岗道:“关于吉森公司手上拥有的机床专利问题,我们也有所耳闻。星北重机的顾总也向我们发改委打过报告,请求我们帮助协调此事,避免吉森公司采取极端的手段。恰好,吉森公司方面的高层人员目前正在京城,打算承接中国铁路网改造项目中的一些关键设备。我们考虑,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逼迫吉森公司以机床专利作为代价,来赢取我们的订单。”
  “这可太好了!”林振华以拳击掌,兴奋地说道,“我们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这2000多项专利了。我们想出钱买断,吉森公司方面一直都在犹豫不决,如果发改委能够帮我们办成此事,那么赫迪拉的联盟就不攻自破了。”
  “那好,下周我们就要和吉森公司进行谈判,届时你们也派人出席吧。”黄岗说道。
第680章
巨大的蛋糕
  德国吉森公司的副总裁马尔科站在中国国家发改委的大门前,心情极端复杂。
  欧洲经济日渐式微,尤其是基础建设方面,几乎陷入了停滞。有些来自于中国的游客站在英国大街上,看着那些在二战电影里就出现过的老建筑,无限感慨于英国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而站在他们身边的英国人却在无奈地叹气:尼玛,如果我们有钱搞基建,谁不乐意住在新房子里?
  相比之下,中国的基础建设简直可以用疯狂二字来形容。走在中国的城市里,满眼都是高耸入云的塔吊,起重机的英文单词叫“Crane”,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鹤”。这个巧合让西方人索性把塔吊称为中国的国鸟了。
  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带来了对工业装备的巨大需求。建筑需要钢材,这就带动了炼钢、轧钢、型材加工等设备的市场;施工需要机械,所以诸如起重机、铺路机、压路机、盾构机之类的产品炙手可热。
  这样大的一个市场,是任何一家装备厂商都无法忽视的。现在各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削尖脑袋想挤进中国市场,从中国每年几千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分走一杯羹。欧洲企业自然也不能免俗,纷纷派出高管前往中国来进行公关。马尔科此次访问中国,就是因为中国国家发改委刚刚放出了一个风声: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将在铁路网建设方面投入2万亿人民币的资金,这可是一个价值2500亿美元的巨型蛋糕啊。
  吉森公司的产品序列中,就有一部分是铁路工程机械,还有用于铁轨、钢梁等加工的专用机床。如果能够成为中国铁路网建设中的设备供应商,对于身处财政窘境中的吉森来说,不亚于注射了一剂强心针。马尔科此次离开欧洲之前,总裁拉着他的手,只差两眼泪千行了,他千叮咛万嘱咐,要求马尔科无论如何也要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马尔科到了中国之后,没有贸然前往发改委,而是先找了一些过去有过业务联系的中国企业了解情况。这些企业里分管销售的高管一见马尔科,便无一例外地问起了有关欧洲企业打算联手封杀中国企业的传闻,弄得马尔科好生狼狈,不得不一再表示,这只是个别企业的动议而已,与吉森公司无关。
  但这种解释显然是苍白的,因为在上个月欧洲企业发出倡议,要求提高专利授权费的时候,吉森公司的名字也是赫然出现在倡议发起人名单之中的。马尔科要说吉森公司在这件事情里完全没有责任,恐怕谁都不会相信。
  马尔科就是带着这样一层阴影,来到国家发改委门前的。想着一会即将与中国官员进行的会晤,他忍不住有些懊悔,早知道有今天,当初为什么要跟着赫迪拉一起胡闹呢?
  约定的时间到了,马尔科和他的随从们在一名发改委的小干部引导下,来到了一个小会议室。小会议室里摆放了一张长条桌,一侧坐着六七名中国人,另一侧是空着的,显然是给马尔科他们留下的位置。
  “是马尔科先生吧,非常欢迎你们到来。我叫黄岗,是发改委某司的副司长,今天的会谈将由我来负责。”在马尔科等人坐下之后,坐在他们对面的一位年轻官员发话了。
  “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与黄司长会晤,我相信我们的会谈一定会是非常愉快的。”马尔科微笑着对黄岗说道。
  “我先向马尔科先生介绍一下我方参加会谈的人员吧。”黄岗道,他侧过头,看着坐在自己两旁的人,开始挨个地介绍着他们的身份。他介绍的第一个人,就让马尔科吓了一大跳:
  “这位是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振华先生。”
  “林……”马尔科差点把自己的舌头咬下来了。汉华集团的林振华,马尔科焉能不知,如果要说他这次来中国最怕见的人,恐怕就莫过于林振华了。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林振华此时出现在发改委的会谈现场里,只怕是来者不善吧。
  “马尔科先生,非常高兴见到你。其实我们过去也曾经见过好几次面吧?”林振华笑着向马尔科打着招呼。
  “是的,是的,我们见过好几次了。”马尔科尴尬地应道。他和林振华也的确是打过几次照面的,不过那都是在一些展会或者论坛上,大家互相点个头而已,没有什么深交。
  “你们既然互相认识,那就更好了,有什么话要说就更方便了嘛。”黄岗没心没肺地说道,全然不顾马尔科脸上露出的窘态。
  黄岗接着又介绍了参加会议的另外一些中方人员,包括另外两位来自于企业的人员,以及两位发改委的官员。还有一个小姑娘是翻译,她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翻译一些过于复杂的语法或者生僻的词汇,常规的会话是用不着翻译的,参加这次会谈的中方人员和德方人员英语水平都非常不错。
  马尔科也介绍了一下自己的随员,然后双方寒暄了几句,会谈便正式开始了。
  “我想各位德国朋友应当已经知道了,中国将要在未来的五年内,投入大约3000亿欧元用于完善中国的铁路网,包括若干条新建的铁路线,以及对部分原有铁路线的现代化改造,在其中,新建的高速铁路线路将达到2000公里以上。为了完成这些建设任务,我们非常需要包括吉森公司在内的国际大型跨国企业为我们提供相关装备。”黄岗首先介绍道。
  “我们吉森公司非常愿意帮助中国建设自己的铁路网。德国在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吉森公司长期致力于铁路施工机械以及路轨加工设备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属于一流的。”马尔科自负地说道。
  黄岗点点头道:“我们对此完全不怀疑,所以,我们特地邀请吉森公司的各位先生们到发改委来,共同商议一下双方能够在一些什么样的领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合作。”
  马尔科问道:“我很想知道,中方对于合作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比如说,我们应当做一些什么,才能够有这样的荣幸成为贵国的合作伙伴?”
  黄岗微微一笑,道:“我们的大门是向所有的国际厂商敞开的。如果要说有什么条件嘛,恐怕只有一条就足够概括了,那就是我们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是中国人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我们吉森公司对中国人的友谊,是完全不用怀疑的。”马尔科说道,他环顾了一圈在场的中国人,然后用手向林振华以及另外两名来自于企业的人员示意了一下,说道:“就比如说,我们和林先生以及这两位先生所在的企业,都曾经有过非常愉快的合作。”
  林振华见马尔科指向了自己,便笑着说道:“这一点我可以证明,至少在过去,我们与吉森公司之间的合作,还是非常愉快的。”
  “呃……”马尔科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林振华的话,明褒实贬,虽然说了双方的合作是愉快的,但却加上了一个限定条件,那就是在过去,而不是现在。至于现在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自然是天知地知,在座的全都知道的。
  “我想,我们未来的合作,也仍将是非常愉快的。”马尔科说道。
  “嗯,那就太好了。”黄岗道,他偏过头看看坐在自己身边的一位发改委官员,说道:“小陈,你把咱们的采购清单给马尔科先生看看,请他判断一下,吉森公司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我们以帮助。”
  那位叫小陈的官员打开面前的文件夹,取出了一份材料,隔着桌子推了过去。马尔科接过材料,迫不及待地翻了开来,坐在他两边的随员们也把头凑了过来,与马尔科一起浏览着这份材料。
  “40台一体化铺轨机,20台双悬臂式架桥机,15台盾构凿岩机,20台大型重轨矫正机床……”
  马尔科默念着清单上的那些条目,只觉得血脉贲张,就差跳起来高呼万岁了。整整40亿欧元的设备,这还只是第一期的需求。他也知道,吉森公司不可能独家拿下这么大的一个订单,但如果能够拿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哪怕是四分之一,也足以让企业大大地松一口气了。现在全球市场上,什么地方能够拿到10几亿欧元的大单子?
  “这些设备,我们是打算采取竞标的方式来选择供应商的。”黄岗说道,“你们可以回去好好地评估一下,然后制作一份标书递给我们,我们将选择条件最好的企业来作为我们的供应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