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460

  据经济学家预测,今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如果我当选了总统,我有信心让中国人的这个第一次变成最后一次,他们将永远不会有下一次超过美国的机会!”
  西塞的这番话,自然又收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与他的竞选对手相比,西塞更为年轻,更加雄心勃勃,他把这叫做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美国精神。在整个实体经济昏昏欲睡的大背景下,他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的确能够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西塞先生,你是指我们美国人以后要自己生产裤子和袜子了吗?”记者又恰到好处地提出了下一个问题,他知道,西塞已经准备好了一番更精彩的叙述。
  “不,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永远也不会成为美国的选择!”西塞说道,“我们要振兴制造业,靠的是技术上的创新,在这个方面,我们拥有任何人都无可匹敌的优势,尤其是远远超出了中国人的水平。我们要利用我们的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占据新兴产业的全球市场份额。”
  “那么,你认为哪些新兴产业是最值得倡导的呢?”记者追问道。
  “清洁能源!”西塞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清洁能源的使用必然成为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在这个方面,美国要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要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和太阳能产业,我们要让全球每一个海滨转动的风力发电机都标有美国制造的字样,要让全球每一个屋顶上覆盖的太阳能电池板都出自于勤劳、聪明的美国工人之手。”
  记者又问道:“西塞先生,据我们了解,中国也已经启动了风电和太阳能产业,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美两国的企业未来将会在这些领域发生激烈的竞争呢?”
  西塞面露微笑,答道:“尊敬的先生,我认为你的担忧是完全不必要的。在这些新领域里,技术的优势是无法被取代的。中国人擅长的只是生产低端产品,依靠低廉的价格来占领市场。我已经向技术专家咨询过,在风电和太阳能这两个领域里,美国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水平,领先中国至少2代以上。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在这两个领域中,完全不具备与美国对话的资格。”
  “哗!”掌声再次爆发出来,台下的观众都被西塞的乐观情绪所感染了,他们深信,中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与美国相抗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美国人的。
  与西塞的狂言相呼应,在此后不久出版的《瀚河工业评论》中,一直以唱衰中国而著称的平图梓又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称“中国将成为又一个生锈地带”,这个词用英文来说,叫做Rust_Belt。
  在这篇文章中,平图梓列举了中国的钢铁产量、发电量等一系列数据,用了一个非常绕口的逻辑得出结论,即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平图梓预言,随着美国启动振兴制造业的计划,中国的制造业将陷入困境,大量的工厂将被迫关闭,等待着这些工厂里的设备的,将是生锈的命运。
  平图梓的宏文,毫无意外地得到了美国朝野的追捧。没有人记得他在几年前曾经预言中国将会在几年内崩溃,而如今,他预言的崩溃时间早已过去许久了。继中国崩溃论之后,中国生锈论再次登上了美国主流媒体的版面,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对“中国生锈”的憧憬之中。
第728章
承诺书
  在西塞信誓旦旦要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时候,林振华正和老朋友福特坐在黄浦江边一座隶属于海军的办公楼里,签订关于美国从中国进口两台实验用氦气轮机的协议。
  氦气轮机作为第四代核电中的关键设备,目前仅有中国一家能够制造。美国正在筹划开发第四代核电技术,所需要的氦气轮机自然只能从中国进口了。按照福特的说法,如果这两台实验机组运行情况令人满意,未来双方就有可能要签订更长期的合同了。
  “林,真没想到,你麾下的企业竟然发展到了这个程度,氦气轮机这样的尖端技术,居然是你的企业研发出来的,这可真是让我觉得惊讶啊。我记得20多年前我认识你的时候,你还只是一个……对了,你说过,你那时候只是一个搬运工。”
  福特在主要的几份文件上签完字,交代自己的手下去完成其他文本的签字工作,然后端着一杯咖啡,和林振华一起走到临江的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聊起了闲话。
  林振华呵呵笑道:“福特,你可不要光说我。20多年前,你不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吗?可是如今,你已经是美国商务部的副部长了,说实话,你的转型幅度也未免太大了吧?”
  “这还是多亏你的帮忙呢。”福特说道。
  林振华认识福特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情了,那时候福特作为斯皮舍尔公司的技术员,在江南省石油化工机械厂指导数控机床的使用。林振华凭借自己后世掌握的知识,狠狠地从斯皮舍尔公司手里敲到了一笔钱,淘到了穿越之后的第一桶金。也就是在这件事情中,二人开始结下了渊源。
  此后,福特在林振华的鼓动下,逐渐由一个纯粹的技术员变成汉华在海外市场上的代理人,帮助汉华牵线搭桥,促成了不少交易,也为自己挣到了不少佣金。尝到甜头之后,福特索性抛弃自己的专业,当上了一名议员,在美国对华贸易事务上发挥了不少作用,尤其是在推动美国农业协会向中国出口小麦和大豆的事情上出尽了风头。
  由于这些业绩,他被上一任的总统看中,安排到商务部当上了副部长,实现了从议员向政府官员的角色转变。
  福特深知,自己能够在仕途上走得如此顺利,与林振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在对华贸易中做出的许多成绩,都得益于与林振华的良好关系,所以,他一直认为林振华是对他的事业帮助最大的人。
  听到福特的感谢,林振华摆摆手道:“大家都是朋友,还说什么帮忙不帮忙的。实话说,你在商务部的这个位置上,对于我们之间的合作还是大有好处的。对了,这次美国总统换届,你的位置会受到影响吗?”
  福特神秘地笑了笑,低声说道:“林,我们是老朋友了,不瞒你说,如果这一次西塞能够当选,我将会成为美国商务部的部长。他已经和我谈过了,他非常看好我在制造业的从业经验,希望这种经验能够对他的执政有所帮助。”
  “这么说,西塞真的是想在制造业做一番文章了?”林振华问道。关于西塞的竞选纲领,中国国内的许多媒体也炒作得很厉害,甚至平图梓的中国生锈论也得到不少公知的热捧。
  林振华这个问题,直接向未来的美国商务部长提出来,似乎有些冒昧。但林振华与福特之间的关系岂止是外交和业务层面的,要知道,福特至今还握有汉华机床公司的原始股,属于林振华的合伙人之一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的确如此。”福特道,“西塞提出要重振美国制造业,他的竞选团队把这一点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认为这个提法能够打动相当一部分美国民众,同时也能为他赢得制造业集团的支持。”
  “是一个竞选口号,还是未来真的要实施的计划?”林振华追问道。
  福特大笑起来:“林,看来你对于我们美国的竞选政治还是很了解的嘛。”
  林振华道:“说一套做一套,这不是贵国的总统候选人习惯的做法吗?这个说法可不是我总结出来的,你们的媒体上也经常这样说的。”
  “是的,是的。”福特点头道,“我们的总统总是会说,这是为了选举的需要,不得不这样说,至于最终是不是要这样做,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关于重振制造业这件事,西塞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据我的了解,他的确有这个打算,这也是他一直的理想。如果他能够当选,我想他会去做的。”
  “他肯定会当选的。”林振华道,“也就是说,美国的确要推出一个重振制造业的计划了。”
  福特吃惊地看着林振华,问道:“林,你凭什么这么肯定,认为西塞会当选?对了,我记得在很多年以前,你就在关注西塞这个人了,他当年竞选议员的时候,你还给过他资助,莫非那个时候你就相信他能够当选美国总统了?哦,卖糕的,我能认为你懂中国传统的巫术吗?”
  “呵呵,碰巧而已。”林振华连忙掩饰,他发现自己穿越过来之后,改变了不少历史,但也有许多事情是没有被改变的。比如说,西塞的确参加了第56届美国总统的选举,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应当是能够当选的。
  福特倒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他说林振华懂巫术,也就是一句调侃而已。说笑了几句之后,他回到了林振华的问题上,摇着头说道:“虽然西塞有这样的决心,但我对此并不看好。我不认为美国有振兴制造业的希望。”
  “为什么?”林振华好奇地问道,眼前这位可是未来的美国商务部长,是西塞的执政班子里重要的一员,可是他居然会对西塞的这个计划如此不看好。
  福特道:“林,我是一个搞技术的人,我知道,制造业不是靠一两个空洞的计划就能够刺激起来的,它需要市场,还需要资金。现在中国人占领了全球的工业品市场,美国企业无法在成本上和中国企业竞争,这就决定了美国的制造业根本就没有发展的空间。
  此外,西塞提出要在风电和太阳能方面和中国竞争,提出要发展出最好的技术。但技术的发展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我不认为国会能够同意他拨出足够多的资金来支持这两个产业。所以,即便他有这样的决心,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力量来完成重振制造业的目标。”
  林振华哑然失笑:“福特,如果西塞知道你这样评价他的雄心壮志,他还会让你当商务部长吗?”
  福特耸耸肩,说道:“这些话,我不会对他说的。林,我们是朋友,所以我才会跟你说这些。我认为,美国已经走过它的全盛时期了,到了该把舞台让给新兴国家的时候了。美国只需要维持住现有的产业,就足够让美国百姓生活得非常富裕了,我认为,打击华尔街的那些强盗,要比振兴制造业更能够增进美国民众的福利。
  要想和新兴国家去争夺产业的主导权,这需要国民愿意吃苦、愿意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但在美国,非常抱歉,愿意这样做的国民已经不多了。”
  福特这样的人,算是把美国社会中的实用主义精神贯彻到极致了,他们无所谓爱国与否,只是关心自己能够获得多少利益。据说,这也是西方哲学的理念: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其实也不仅仅是在美国,在中国,这种自我至上的思想也是逐渐占据主流的,大家日常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得失,国家也不再一味地要求百姓“奉献”。要说起来,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一个社会,不能总是要求百姓奉献,发展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福特,谢谢你的坦率。”林振华说道。
  福特继续说道:“关于美国制造业的现状,我比西塞了解得更多。美国的技术优势是过去100年形成的,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在新兴产业方面,美国的优势并不明显。就比如说,第四代核电技术,中国已经走到美国前面去了。氦气轮机技术,你们已经投入了实用,而在美国,它连实验室里的成功还没有达到呢。”
  “哦,对了!”听到福特的话,林振华又想起了一件事,他赶紧拉着福特来到一位穿着海军制服的军人面前,说道:“福特,我想起来了,我们之间还有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没有签。这位是军方的技术代表常清波先生,这份文件是需要由你和他之间来签的。”
  “军方?”福特有些莫名其妙,“我们之间的合作,为什么会涉及到军方呢?”
  常清波笑了笑,说道:“福特先生,恰恰是因为你和林董事长之间的合作不涉及到军方,所以才有一个文件需要你来签字,请看……”
  说着,他把几页纸递到了福特的面前,福特接过来一看,不由得啼笑皆非,原来,这是一份承诺书,内容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美方承诺不将此次购买的氦气轮机及由此形成的技术用于军事目的。
  “呃……这个有必要吗?”福特看着林振华,讷讷地问道。
  常清波道:“福特先生,请不要介意,这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要知道,我们从贵国进口设备的时候,这样的承诺书至少签过几百份了。”
  常清波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好生感慨。以往,中国从西方引起技术的时候,哪一次西方厂商没有附加这样的要求。为了避免中国人把从西方引进的先进设备用于军工,西方企业甚至在这些设备上强制加装了自动记录仪和GPS定位系统。对方会经常过来检查,看看这些设备有没有加工与军事目的相关的部件,有没有移动到其他地方去。
  技不如人,就只能接受这种带有侮辱性的条款。如今,终于轮到中国人让美国人签署这样的承诺书了。
  汉华开发氦气轮机,最早是为了给国产核动力航母作为动力的,所以属于军工技术。但福特这次来采购的氦气轮机,是第四代核电上面使用的,与军事本来也没什么关系。美国的航母核动力技术已经成熟,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更换氦气轮机,所以中方让福特签署该设备不用于军事目的的承诺书,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说难听一点,纯粹就是为了恶心人而已。
  不过,就算是恶心人,林振华也要这样做。憋屈了这么多年,总算有个机会能够出一口恶气了,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在国际问题上,林振华可从来都不是心胸宽广的人。他自己常说,对待帝国主义国家,要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不知道刘大耳朵看到自己的名言被歪曲成这样,会不会穿越过来找林振华算账。
  “福特,我记得你说过这些设备不会被用于军事目的的,是这样吗?”林振华在一旁敲着边鼓。
  “的确如此。”福特道,“我们只是准备把它们用于民用核电。再说,我们根本就没有在军事方面使用氦气轮机技术的打算。”
  林振华道:“既然如此,你签这个承诺书有什么为难的呢?”
  “倒是没什么为难的。”福特叹了口气,老大不情愿地拿过一支签字笔,在承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说道:“我只是觉得,这样的承诺书未免……呃,我想我应当是第一个在这样的承诺书上签字的美国商务代表吧?”
  “我相信,你不会是最后一个。”林振华笑着把承诺书拿回来,交给了常清波。
  “林,这不是对待朋友的方法。”福特满腹委屈地抱怨道。
  林振华拍拍福特的肩膀,说道:“福特,你想得太多了,这不是为了给你看的,这是送给西塞的一份贺礼。说不定,他受这件事刺激,还能更加发愤图强呢。”
第729章
粉碎机2.0版
  西赛是不是会在林振华的刺激之下发愤图强,这不是林振华能够操心的事情。但福特所透露的信息,对于林振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借助于穿越者的先知先觉,林振华知道西赛这一次将能够如愿地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如果他真的要兑现竞选承诺的话,意味着美国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在制造业上面投入更多的金钱,并提供更优厚的待遇。这对于正在努力冲击工业国桂冠的中国来说,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
  “你真的担心西赛的计划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在浔阳的汉华集团总部,项哲带着怀疑的态度向林振华问道。他们俩人,一个是董事长,一个是总经理,遇到大事的时候,总是要先在内部统一一下思想的。这么多年来,他们已经形成了充分的默契。
  “的确如此。”林振华道,“美国的工业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太阳能这个领域,咱们没有涉足。但风电领域是咱们看好的发展方向,如果美国全力参与进来,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事实上,看中风电这个新兴产业的,并非只有西赛一个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下,国际上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日益提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大国都或真或假地提出了本国的节能减排计划,承诺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
  在这种背景下,风能和太阳能的使用自然就日益受到重视了,汉华一向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对于这个新的发展动向,自然也不会放过。早在几年前,林振华和项哲就已经在布局风电产业,成立了一家独资的风电设备公司。西赛这一次将风电和太阳能列为振兴美国制造业的重点方向,恰好对汉华的目标形成了冲击。
  项哲摇摇头道:“我觉得西赛只是嘴上说说罢了,美国经济已经不比往常了,要刺激制造业的增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你认为西赛有可能筹集到这么多的资金吗?”
  林振华道:“老项,西赛这个人你不了解,这家伙是个少壮派,自我感觉良好。据福特说,他曾在私下里跟自己的竞选团队的成员们吹嘘,他要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的第三名。”
  “呃……振华,你说话不要大喘气好不好,我还以为他觉得自己比林肯和华盛顿更伟大呢。”项哲抹着头上的冷汗说道。
  他是在美国留过学的,对于美国历史多少有些涉足。他知道,像林肯、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不是轻易可以撼动的。后世的美国总统要想和他们去竞争,几乎没有可能。这并不是因为后世的总统不如这二位有才华,实在是英雄出于时势,今天的美国,哪有总统建功立业的机会呢?
  林振华笑道:“这位仁兄倒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如林肯和华盛顿,不过,他认为自己比罗斯福更伟大,至于什么里根啊、肯尼迪啊、杰斐逊啊,根本就不在他眼里了。”
  “他可真够有想象力的。”项哲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