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2/460

  为了促进中国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国家强制规定了新建风电场必须使用在国内生产的设备,而且其中国有化率不得低于70%。靠着这样的政策保护,国内的风电设备企业才得以生存下来,现在林振华一张嘴就是想把别人拖死,这实在是让黄岗觉得无法相信。
  林振华笑道:“黄岗,你想想看,我们这么多年过来,哪个产业不是由弱势转为强势的?风电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门槛比传统产业要低,大家都是新进入者,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投入而已。”
  “好吧,我姑且部分赞同你的意见。”黄岗退了一步,等着林振华继续往下说。
  林振华掰着手指头给黄岗算着:“要说起来,风电设备里面的技术难题也不少,风机是最大的一项,其它的,比如叶片、齿轮箱、大型轴承、电控等,我们的技术与美、德的先进技术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分析过,在这些方面,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并没有达到代际差距这样的程度,只是在同一代技术内部的成熟与不成熟之分而已。
  如果国家加大投入,风电设备企业果断地更新设备,直接瞄准下一代产品,我们完全有把握在两年之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要我们的技术和国外的技术持平,单纯打价格战的话,你认为西方国家是对手吗?”
  “资金倒不是大问题。”黄岗迟疑着说道,“不过,既然目前技术还不成熟,我们也不宜过多地铺开摊子,所以我们在风电场的建设方面,还是要控制一下速度的。这样一来,风电企业的数量,也就要加以控制了,这是由需求决定的,我们发改委也爱莫能助啊。”
  “如果我们不占国内的市场份额呢?”林振华诡秘地一笑,抛出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不占国内份额?”黄岗果然被吸引住了,“你是说……你们汉华又盯上国外的风电市场了?”
  “葡萄牙国家电力公司,准备投资建设一个海上风电场,装机50万千瓦。”林振华平静地说道。
  “你是说,这个订单被你们拿到手了?”黄岗急切地问道。
  50万千瓦,也就是500兆瓦,虽然与火电、水电之类的装机相比,算不上什么,但对于风电来说,这就是大单子了。要知道,美国2009年全年新增的风电装机容量也不过是10000兆瓦,林振华说的这个单子,相当于美国新增容量的1/20。
  林振华笑道:“我们好歹也算是葡萄牙电力公司的大股东,而且此前也已经在葡萄牙建设过一个实验性的风电场,所以,这一次葡萄牙的海上风电场项目落入我们的口袋,也是正常的事情吧。”
  黄岗大摇其头:“不行,不行,收购葡萄牙电力股份的资金,是由国家划拨出来的,只是借你们这些企业之手去实施收购而已。更何况,你们汉华只是联合股东之一,怎么能够独占这个项目的好处呢?”
  “喂,喂,我说黄司长,你有点良心好不好。”林振华瞪圆了眼睛驳斥道,“我们汉华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联合起各家企业一同向葡萄牙政府施压,把这个项目拿到手的。老顾他们的星北重机都没有吭声,你们发改委出来打抱不平,未免管得太宽了吧?”
  “我这不是怕其他地方的官员们有意见嘛。”黄岗小声地嘀咕着。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也只有汉华才能够摆得平,其他省区的官员就算是眼红也没辙。
  几年前,葡萄牙面临着财政破产的威胁,向中国政府求援。由于担心葡萄牙政府失信,财政援助资金无法保障安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条曲线援助的策略,由国家向汉华重工、星北重机等一些大型企业发放专项贷款,再由这些企业组成投资财团,收购葡萄牙的公用基础设施,变相地把钱借给葡萄牙政府。
  按照收购时的协议,未来葡萄牙政府的财政状况好转后,将出资赎回这些公用设施,这就相当于返还了中方的资助。反之,如果葡萄牙政府的财政持续恶化,则中方拥有这些基础设施,从中获益,也不至于蒙受损失了。
  葡萄牙电力公司,就是在那时候被中国的若干家大企业联合收购的。虽然中方收购的只是这家公司的一部分股权,但也算是拥有了投票权。这一次,葡萄牙政府计划在海上建设大型风电场,在进行设备招标时,自然是要优先考虑来自于中国的这些关联企业的。
  在参与收购葡萄牙电力的这些大型企业中,目前只有汉华重工一家在涉足风电领域,而汉华在企业圈子里又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其他各家企业也就乐得拿葡萄牙人的项目给汉华送礼了,大家都相信,未来汉华肯定会对大家有回报的。
  黄岗虽然没有参与这件事,但多少也猜出了一个八九不离十。他在心里暗暗感慨,汉华做事的确是够大手笔的,旗下的各个产业互相关照,这就是所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道理了。
  “500兆瓦的一个订单,倒也够支撑起一家风电设备企业。既然不占国内的市场份额,给你们一些优惠政策,似乎也是无所谓的。”黄岗放松了口气,但话里话外,还留了一些余地,他还要看看,林振华能不能再抛出更多的诱饵。
  林振华并没有让黄岗失望,他接着说道:“第二个项目,肯尼亚图尔卡纳湖风电场,世行贷款项目,装机容量300兆瓦。”
  “你不会说这个项目你们也拿到手了吧?”黄岗吃惊地问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我们没有全拿到,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和德国、美国的各一家企业平分了这个订单,每家拿到100兆瓦。世行方面也有意通过这个项目对各家风电设备供应商的实力和服务进行评估,以便在未来的其他项目中确定供应商。”
  “太好了!怎么样,这个项目需不需要国家给你们支持?”黄岗主动问道,能够成为世行项目的供应商,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国家为此提供一些补贴也在所不辞。
  林振华道:“我们先试试看吧,这个项目主要是做品牌了,利润是不用想了,我跟风电公司的领导们说过了,只要不赔本就是胜利。”
  “没错。”黄岗道,他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即便赔本了,只要赔得不多,也是胜利。你们赔了多少,国家就给你们补上多少。”
  “呵呵,毕竟是发改委啊,说话的底气就是足。”林振华调侃道。
  “其实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我知道你们汉华是看不上这点国家补贴的。”黄岗此刻也意识到自己太过于着急了,赶紧把话往回收。
  林振华没有继续纠缠这件事,黄岗说得对,汉华的确看不上这点国家补贴。打品牌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拿下这个项目,对于汉华未来在风电领域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汉华不会在乎这一城一池的得失。
  “另外,还有一个正在酝酿的项目,是非洲乌桑国准备建设一个草原风电场,我们向他们建议的装机容量是100万千瓦,但这个项目还在洽谈之中。”林振华说道。
  “我记得你和乌桑国的总统哈罗雷是多年的朋友了吧?”黄岗揭露道,“这件事,有总统出面协商,还能有什么障碍吗?”
  林振华道:“没错,乌桑国的现任总统哈罗雷原来是他们的工业部长,早在20多年前,我就已经和他认识了。关于建设风电场的设想,也是我向他提出来的,不过,倒是得到了他的积极响应。”
  黄岗道:“振华,你可别光顾着扩张规模,要想想对方有没有这样的承受能力。不管怎么说,风电的成本目前还是高于火电的,乌桑国的居民和企业能用得起这么高成本的电吗?”
  林振华嘿嘿笑道:“黄岗,你这就有所不知了。非洲的确穷,但穷也有穷的好处,那就是能够从国际上获得大量的无偿援助。我已经安排何飞去给哈罗雷制订一个详尽的计划,打算用这个计划去圈各个国际组织的钱。
  非洲是目前全球工业污染最少的大洲,发展风电有助于保持非洲的环境,这是许多国际组织所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它们不吝惜为乌桑国提供用电补贴。再加上清洁能源的碳汇交易收入,这个项目建成后,当地居民使用的电价,会比现在还要降低10%呢。”
  “你们可真是挖空心思啊,连碳汇交易的主意都打上了。”黄岗不无佩服地说道。
  所谓碳汇交易,是指国际间关于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受国际气候公约的约束,各个国家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是有限的,不能超出。但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多,碳排放额度往往不够用,这个时候,它们就会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额度,这就是所谓碳汇交易了。
  风电属于清洁能源,用风电替代火电,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从而节省下数量可观的碳排放额度。把这些额度拿到国际碳汇交易市场去销售,则可以回收不少资金,用于补贴风电的成本。这种事情,中国国内也在做,黄岗没想到的是林振华居然把生意做到国外去了。
  “还有就是委内瑞拉市场了,另外,巴西也有意建设风电场,我们正在和巴西政府的官员进行接洽。”林振华如数家珍,听得黄岗满脸的乌云都散开了。
  “太好了,振华,我就知道,你每次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思路的。”黄岗称赞道。
  林振华笑道:“这只能怪你们发改委太官僚了,明明有解决方案的事情,你们却在闭门造车,一味只知道提高门槛。”
  “我们错了,我们错了。”黄岗道,他懒得去和林振华矫情这样的事情,既然林振华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他就去落实好了,林振华这个人喜欢说点牢骚怪话,黄岗也习惯了。
  “我想好了,我们打算给各地的清洁能源基地加上一条考核指标,要求其清洁能源产品外销的比例在两年内不得少于15%,两年后不得少于30%。至于你们浔阳,就作为发改委特批的外向型基地,享受其他基地同等的政策,但要求产品的外销率在两年内不得少于……”黄岗说到这里,拖了个长腔,同时用眼睛看着林振华,等他自己补上这个数据。
  “不少于50%吧,两年后,达到80%。”林振华爽快地答应道。
第732章
满把辛酸泪
  在林振华与黄岗谈笑正欢之际,西赛正在他的办公室里,对着自己的幕僚们大发雷霆。
  “国会再次否决了对清洁能源公司的减税法案,他们到底想干什么!”西赛把一叠文件摔在大办公桌上,摔得啪啪作响,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发泄出心头的怒火。
  美国政府没有直接投资经济的职能,西赛要想刺激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只能采用为这类企业减税的方法,来变相实现补贴。但涉及到减税,就需要由国会批准。西赛此前已经向国会提交了几次减税法案,每一次都被国会以各种很烂的名目驳回了。这一次,西赛做了极大的让步,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简简单单的一个减税法案都无法通过,西赛拟议中的振兴制造业计划,也就搁浅了,眼看四年的任期马上就要过去1/4了,西赛怎么能够不恼火呢?
  能源部长特温小声嘟哝道:“我听说,这是因为石油和煤炭集团进行院外游说的结果,他们反对国家支持清洁能源,认为生物能源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这些贪得无厌的石油大亨!”西赛道,“他们每年从国家获得了数百亿的能源补贴,却从来不会替国家分忧。至于国会那些议员们,更是渎职,他们竟然站在石油大亨们的立场上,丝毫不考虑国家面临的困难。”
  商务部长福特在一旁火上加油,他说道:“总统先生,你应当知道的,即使没有石油大亨们的游说,国会的共和党议员们也会否决白宫提出的法案,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了。他们并不在乎反对的是什么,他们只是希望让你在你的任期内一无所获。”
  “这是美国的悲哀啊!”西赛痛心疾首地说道。
  不得不说,西赛在当选总统之前,还是颇有一些愤青气质的,他一直幻想着自己坐上总统的宝座之后,就可以尽情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他有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理论和方案,准备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予以推行。他坚信,只要这些方案得以贯彻实施,美国将重新回到二战刚刚结束后那种独孤求败的境界。
  西赛的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却非常骨感。上台之后,西赛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重振经济的措施,但每一项措施都遭到了来自于国会、政府各部门、企业以及民众的强大阻力,以至于至今一事无成。
  其中,对总统权力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会是他最大的敌人,国会里占多数席位的是与他相对立的共和党,正如福特说的那样,那些共和党的议员们并不在乎反对什么,只要是西赛提出的法案,他们就要想办法地进行刁难。道理也是明摆着的,如果来自于民主党的西赛干得出色,那下一次竞争的时候,还有共和党什么事呢?
  政府方面的懈怠,也是让西赛大为光火的一件事情。
  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都是西赛任命的,对西赛的忠诚度还勉强过得去。但各部门内部具体的办事人员都是原来的,历经了多届总统而没有更换过。这些老油子们可不在乎总统说什么,他们知道,依照法律,只要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即便是总统,也无法抢走他们的饭碗。
  西赛提出的振兴计划,与这些公务员们的福利没有任何相干。多干活不多拿钱,少干活也不会扣钱,那么谁乐意凭空增加一堆事务呢?大家以往都过得挺滋润的,上来一个二杆子的总统,非要让大家多干事,这不是招人烦他吗?
  此外,在美国政府里,多干事还不仅仅是受累,它还意味着当事人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你经手的事情干好了,没人夸你,但如果干砸了,那就要面临各种指控和调查。在这种官场下,大家自然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了。
  公务员们抵抗西赛计划的方法,就是一个字:拖。法律规定10个工作日完成的事情,他们绝对不会在第9天就办完。美国完善的法律制度决定了办一件事情需要经过无数个法律环节,少一个部门的图章都不行。各个部门都消极怠工,这就使得西赛计划中的事情要实施起来必然是旷日持久的。
  美国一些媒体曾经进行过调查,发现建设一家风电设备生产企业,从施工到投产,大约需要12至14个月的时间,但办理有关环境、税收、劳工等方面的政府行政许可,却需要耗费掉3至5年的时间。那些投资者们根本没有这样的耐心和精力去和政府官员们纠缠,往往是把事情全部交给律师去处理。这也就使得美国成为全球律师队伍最为庞大的国家。
  “中国浔阳的一家风电企业,从立项到取得政府的所有许可,只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而建设周期也只有区区8个月。”福特这样对西赛汇报道。他在西赛的班子里属于一名中国通,西赛有许多关于中国的问题都要向他请教的。
  “他们为什么能够这样快?”西赛诧异地问道。
  福特道:“中国政府建立了6个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浔阳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些生产基地里,有一套‘特事特办’的机制,允许政府各部门同步地审批企业的所有申请材料,而不必像在美国这样,一个部门审查完才轮到下一个部门。
  另外,中国人还提出了一个叫做‘首问负责制’的规定,要求第一个接待前来办理手续的企业的公务人员,必须负责向企业说明所需要的所有材料以及填报要求,以便使企业在未来不会因为缺少某份材料而白跑一趟。
  为了节省企业往返于各个政府部门的时间,中国人还把所有与审批程序相关的部门全部集中到一个大厅里办公,他们把这个叫做一站式办公。所以,中国人能够在3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一家企业的所有行政审批工作。如果遇到地方领导人特别关注的项目,甚至3天审批完成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福特说的这些事情,可一点也不夸张,像什么一站式办公、首问负责制等概念,最早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出现,很快就被内地的各级政府所模仿。福特到中国去访问的时候,林振华曾经带他去参观这些政府的办事大厅,这个经历给福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不可能吧!”西赛瞠目结舌地说道,“我得到的信息是正好相反,他们告诉我说,中国人的官僚主义作风非常严重,各个部门之间经常互相推诿,使得任何事情都要拖延很长的时间。”
  福特耸耸肩,说道:“总统先生,请原谅,我不得不说,告诉你这些信息的那些人,估计从来都没有去过中国,他们完全是依靠在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来推测中国的。在中国,其他的事情我不熟悉,但在投资领域里,他们的政府办事是异常高效的。你知道的,他们的官员非常追求政绩,他们不能容忍因为手下的低效而导致投资项目流失掉。”
  “我看到的……是平图梓先生的文章,他是一位中国的持不同政见者,我想,他对中国的认识,应当还是比较客观的。”西赛讷讷地说道。
  “平图梓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骗子而已。”福特断然说道,“几年前,我也看过他的文章。在他的文章里,充斥着对中国的批判,而所有这些批判,只是迎合了一部分美国人的心态……对不起,总统先生,我并不是指你。我和中国人打了20多年的交道,我非常清楚,中国并不是像平图梓说的那样。”
  “是这样……”西赛的脸上有些尴尬。多年前,他曾经受林振华的委托,替当时还不叫平图梓这个名字的杜向阳担任过辩护律师,涉及到的是关于杜向阳涉嫌向中国泄露美国卡特公司技术机密的案子。在那次辩护过程中,他与杜向阳有过许多次接触,他感觉到杜向阳是一个比较严谨的科学家,这也是他后来会相信署名平图梓的那一系列文章的原因。
  经福特这样一说,西赛开始认识到,自己或许真的是被杜向阳的谎话给洗了脑。也许这位平图梓并没有刻意想撒谎,但他对中国存在偏见,写文章的时候也就难免偏颇了,自己则恰恰被这样偏颇的内容给误导了。
  其实,西赛自己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对于中国可谓一无所知。他的智囊团告诉他,中国是一个混乱无序的国度,官员平庸,百姓无知,各个地方都是依靠又脏又累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挣一些辛苦钱,根本没有一点现代化的样子。西赛对于这样的说法虽然并不完全相信,但在脑子里还是下意识地接受了这样的画面。
  其实只要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与中国的现实是根本无法对上的。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其工业总产值更是在头一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正在建设时速380公里的高速铁路,还正在试飞堪比F22的第四代歼击机,这完全不是一个只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所能够表现出来的经济和技术实力。
  美国人以往能够觉得自豪的东西,除了自己的经济实力之外,就是它的体制了,西赛一度也认为美国的体制是全球最优秀的。然而,入主白宫之后,他才逐渐感觉到,美国的体制似乎并不像他早先想象的那样出色,它或许是一套最不容易犯错误的体制,但它同时也是一套最不容易出成绩的体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2/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