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460

  说得更明白点,这就是一套已经僵化到令人无法忍受的体制。
  “特温,关于向清洁能源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西赛转向特温问道。
  特温道:“遵照你的指示,我要求能源部的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为提出申请的企业完成担保手续。目前,已经有18家企业获得了由能源部提供的担保,正在向银行申请获得贷款。”
  “很好。”西赛满意地点点头,总算是有一些让他觉得欣慰的事情了,“那么,这些企业最晚在什么时候能够获得这些贷款呢?”
  “我想……”特温迟疑了一下,“最快的大约在明年6月之前就能够获得这些贷款吧。至于最晚的……也许要到3年以后了。”
  “明年6月,还是最早!”西赛暴走了,“清洁能源的竞争,是以天为单位来计算的,而我们的企业光申请贷款手续就要一年的时间,照这样下去,我们哪有什么竞争优势?”
  特温道:“没办法,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事情,而许多商业银行都认为,向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贷款的收益率太低了,他们宁可把钱投入到次级贷的市场上,那可是一个利润非常可观的市场。”
  “金融业!”西赛咬牙切齿,“他们的眼睛里只有利润,如果整个国家的实业都垮掉了,金融业哪还有存在的意义?”
  愤怒归愤怒,西赛拿金融公司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美国总统选举是需要花钱的,而金融界向来都是捐款大户,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没有胆量去招惹这些金融寡头。西赛如果想去收拾金融业的话,恐怕不等他动手,别人就把他从总统的位置上踢下去了。
  福特坐在旁边,心中暗暗冷笑。对于这样的情况,他是早有预料的,反而是西赛其人Too_young_too_simple,以为自己是总统就能翻云覆雨了。实践表明,美国总统处理国外事务远比处理国内事务要方便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历届美国总统上任后都要去国外打打仗、搞搞军事干预的原因。
  在国外,干掉人家的一个总统都无须请示什么人,而在国内,哪怕是裁撤一个政府冗员,也要辩论上三天三夜。人人都说美国总统风光无限,谁知道他们自己说起来也是满把辛酸泪呢?
  “福特,你认为我们会在这场竞争中输给中国人吗?”西赛开始非常认真地询问这个问题了。
  福特现在也是一条老狐狸了,他才不会把自己过去对林振华说过的话拿来告诉西赛呢。他环顾左右,答非所问:“总统先生,我认为,伊朗的问题可能更值得我们关注吧。”
第733章
浅山风电场
  对于伊朗的事情,西赛已经是无力吐槽了。
  他的前任小布希在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便把伊朗列入了下一个打击的目标。为了遏制伊朗的发展,美国以伊朗涉嫌研制核武器为由,启动了对伊朗的贸易制裁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限制各国向伊朗出口成品油。
  说来也滑稽,伊朗这样一个石油大国,炼油能力却薄弱得可怜。长期以来,伊朗一直都是向国外出口原油,再进口成品油,以满足国内的需要。美国的贸易制裁措施启动后,伊朗果然陷入了困境,每年有限的成品油进口限额,根本不敷使用,一时间,国内成品油价格暴涨,走私日益猖獗,对国家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然而,所有这一切在去年年底突然发生了改变。在三家大型炼油厂相继投产之后,伊朗一夜之间就从成品油净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原来用于进口成品油的大量外汇也被节省下来,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势头。
  导致这个变化的,就是来自于中国的三套炼油设备。美国人带着欧洲人、日本人一起对伊朗禁运,结果把机会白白让给了中国。三套炼油设备,国际市场上的寻常价格也就是不到10亿美元,伊朗想花20亿买都买不到,最后中国人以15亿美元的“低价”圆了伊朗的炼油梦。
  对于中国的这种作法,美国还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美国试图在联合国通过一个对伊朗进行贸易禁运的决议,却绕不开中国这个常任理事国。只要中国投下一张否决票,美国的所有努力就前功尽弃了。
  西赛上台之后,沿习了前任的对伊朗制裁政策,但他看到的,是中国与伊朗眉来眼去,互通有无,玩得不亦乐乎。拥有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工场作为后盾,任何贸易制裁对伊朗都无法发挥成效,唯一的效果就是挡住了美国自己企业的路,把伊朗完全推到了中国的怀抱里去。
  福特提醒西赛关注伊朗的事情,事实上是希望他能够换一换思维,别再搞这种徒劳无功的制裁了,还有不少美国企业盼着到伊朗去挣点钱呢。
  “福特,对伊朗的制裁是绝对不能取消的。”西赛正告福特道,“美国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不能对伊朗这样的国家妥协,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记我们的职责。”
  我呸!福特在心里骂道,昔日的老大帝国,现在已经欠了一屁股债了,还奢谈什么价值观。为了维持这个世界警察的面子,美国干了太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其他的国家却都在闷声发大财。要承担职责,是要有实力作为保障的,美国现在除了军事实力还能吹吹牛之外,其他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总统先生,我认为,目前继续维持对伊朗的制裁,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伊朗可以从其他的国家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产品,我们这样做,只是把我们自己的企业拦在伊朗的大门之外而已,这对于复苏美国经济是非常不利的。”福特劝说道。
  西赛恼火道:“我知道,你说的其他国家,就是指中国吧?现在中国缺乏石油,而伊朗却盛产石油,于是中国就用伊朗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品去向伊朗交换石油。我一直认为,让中国拥有发达的工业能力,是美国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此言一出,办公室里的幕僚们一个个都把头低下去了,眼观鼻,鼻观心,装出一副啥都没听见的样子。谁不知道,西赛当年也是呼吁过解除对华贸易限制的,称中国是美国良好的贸易伙伴。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西赛一当上总统,调门就完全变了。
  “好吧,也许我们的确需要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国的发展毕竟也为我们美国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是值得肯定的。”西赛也知道自己说得离谱了,赶紧给自己找台阶下,“但是,无论如何,美国必须掌握工业的主导权,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拥有世界最强的工业制造能力,否则……”
  特温受不了西赛的这些空话了,他直截了当地说道:“总统先生,恕我直言,美国要和中国争夺世界工业的主导权,难度是很大的。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投向清洁能源产业的资金就高达140亿美元,这还不算那些清洁能源企业无偿或者低价从地方政府那里拿到的土地。而我们投向清洁能源的资金,还不足50亿美元,即便是这些钱,也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落实。长此以往,我们会被中国人甩到后面去的。”
  “特温先生,你能不能告诉我,现在我们的清洁能源产业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能不能保持对中国人的绝对优势?”西赛问道。
  “绝对优势?”特温忍不住齿冷了,他知道目前美国的清洁能源技术相对于中国来说还有一些微弱的优势,但中国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赶上来,而美国企业却因为各种各样的掣肘而步履蹒跚。他觉得,现在要考虑的是美国还能保持多长时间的优势,而不是什么绝对优势的问题。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特温并没有说出来,他建议道:“总统先生,我想,你最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自去看一看,了解一下那些民间企业的诉求。也许这样能够更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策……我是说,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西赛至少在表面上是一个从善如流的人,虽然他内心非常自负,但幕僚们的建议,他还是会听取一些的。这一年的10月末,他在特温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州,考察正在那里建设的一个名叫浅山的小型风电场项目。
  “这位就是浅山风电场的投资人克里斯托先生。”特温把一位皮肤黝黑的小老头介绍给西赛。
  “你好啊,克里斯托先生。”西赛半弯着腰,和克里斯托握了一下手,满脸笑容地说道。
  “我现在的状况非常不好,总统先生。”克里斯托看起来也是一块滚刀肉,对于西赛的亲民秀,他没有任何的表示,一张嘴就是一句抱怨。
  “你有什么困难吗?说出来吧,我想我会尽我的力量帮助你解决的。”西赛把胸脯拍得山响,他此行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帮助这些清洁能源企业解决困难吗?如果对方没有困难,又怎么能够显出他这个大总统的价值呢?
  克里斯托用手一指自己身后的一片大荒野,说道:“总统先生,你看,这就是我购买到的用于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可是到目前为止,你看到有一台风电没有?”
  废话,有没有风机,作为投资人的克里斯托还不是最清楚的吗。西赛环顾了一圈,果然一台风机都没有看到,便关切地说道:“克里斯托先生,我没有看到任何一台风机,难道你的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工吗?”
  “我没有资金了。”克里斯托说道,“我所有的资金都用来购买这片土地了。政府承诺会为我提供优惠贷款,但到目前为止,我连一分钱的贷款都没有见到。如果我不能得到这些贷款,就无法把这个风电场建设起来,而这样的话,我用于购买土地的钱就完全浪费了。我记得你在竞选的时候承诺过要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最有力的支持,而到目前为止,我和我的同行们都没有见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持。”
  “特温先生,浅山风电场就是你说过的那18家申请贷款的企业之一吗?”西赛问道。
  特温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我们在半年前就已经为他提供了贷款担保,但始终没有一家银行愿意把钱投进来。”
  “怎么会这样呢?”西赛喃喃地说道,此前听特温跟他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还有些将信将疑,现在看到克里斯托那一副沮丧的嘴脸,他不得不相信了。
  克里斯托说道:“总统先生,既然你亲自来了,那么我想,你应当可以解决我的问题吧?我需要的投资并不多,2000万到3000万美元就足够了,我要建的只是一个40兆瓦的小型风电场而已。这笔钱,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应当是非常容易筹措的吧?”
  “是的,我想,这笔钱应当是很容易筹措到的。”西赛尴尬地应道,但他心里非常明白,他虽然是一个总统,但却没有能力替克里斯托筹措到这笔钱。
  “克里斯托先生,我希望你不要放弃,发展清洁能源是美国坚定不移的方向。我回到华盛顿之后,会尽量说服银行家们向你和其他的风电运营商提供资金支持,至于你自己,也要多想办法。我想,办法总是会有的。”西赛空洞无物地说道。
  克里斯托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容,这种政治家的许诺,他已经听够了。
  “那好吧,总统先生,祝你旅途愉快。”克里斯托淡淡地对西赛说道。
  西赛等人所乘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克里斯托看着渐渐远去的尘土,耸了耸肩膀,表示出了对西赛等人的失望。这时候,他的身后响起了一个清亮的女声:“克里斯托先生,现在你该相信了吧,美国政府不可能为你提供更多的支持,我想,和我们合作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第734章
迂回战术
  “何女士,让你说中了,这些政客的确只是嘴上说得好听。”克里斯托对向他走来的那名中国女子说道。
  来人正是已经旅居美国的何岚。自从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之后,何岚就在美国定居下来了,专心抚养这两个可爱的孩子。在美国,单身母亲是非常普遍的,没有人会关心孩子的父亲是谁,也没有人会因为她未婚生子而说长道短,这样的环境让何岚觉得非常轻松。
  与这件事相关的人,都陆续接受了这个既成事实,这也让何岚得以安心了。
  首先是杨欣原谅了何岚与林振华之间发生的事情,还在暑假的时候把林菲送到美国来和两个小弟弟见了一面。林菲这一代孩子对于父母离异或者一方出轨之类的事情,都是司空见惯的,所以她对于突然冒出来的两个弟弟没有丝毫的敌意,反而为自己从此不再是独生子女而乐不可支。
  何海峰夫妇得知女儿和林振华有了孩子这件事情之后,先是恼火万分,既而就转为淡定了,甚至还有了几分欣慰。他们一直都知道,女儿对林振华一片痴心,早已打定了终生不嫁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两个孩子陪伴在女儿身边,倒比让她孤身一人度过一生要强得多了,至少算是有了一个家的感觉。
  在林欧、林亚没满周岁之前,何海峰夫妇到美国来陪着女儿住了一段时间,帮着照顾两个小外孙。看到女儿一脸幸福的表情,何海峰夫妇也就无话可说了。其间,林振华也到美国去看望过何岚和两个孩子,何海峰把他结结实实臭骂一顿之后,又凑在一起喝起了小酒。林振华终于不好意思再管何海峰叫老何了,只能别别扭扭地改口称他为“爸爸”,何海峰也就别别扭扭地答应了。
  何岚休完产假之后,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林振华索性把汉华的北美分公司交给何岚打理,算是给了她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美洲分公司的汉华职员们对于新来的这位何总与林总之间的关系颇有一些怀疑,但也仅限于心里猜一猜而已,老总的家事,不是员工们该去多嘴多舌的。
  何岚是名校毕业,颇有才干,加上打理的业务又是林振华的产业,自然更是尽心尽力。在何岚的领导下,汉华的北美分公司业务做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这一次,何岚到俄勒冈来,是执行汉华集团总部交付给北美分公司的一个新任务,那就是收购当地的风电场,作为汉华风电设备进入北美的跳板。
  何岚来到浅山风电场的时候,正值西赛准备来视察的前夕。克里斯托对于西赛的到来,多少还存了一些希望,觉得以美国政府的力量,支持他这一家这么小的风电场,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何岚和他打赌说,她认为美国政府不可能给克里斯托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因为美国政府自己已经是债务缠身,哪还有闲钱来帮助企业。
  西赛的尴尬表现,印证了何岚的预言,也让克里斯托彻底死了心。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等到美国政府所承诺的贷款的,要想收回自己前期的投资,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与中国人合作。
  “何女士,你再说说你们的情况吧,你们代表的是哪家公司,还有,你们的收购条件是什么?”克里斯托把何岚及其助手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郑重其事地说道。
  何岚道:“克里斯托先生,我们是代表美国Lansell新能源技术公司来和你洽谈这个项目的,我们公司是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在纽约州注册的。”
  “嗯,这么说,你们是一家中国公司。”克里斯托应道。
  何岚笑道:“不,克里斯托先生,我们是一家美国公司,虽然我们的资金是由一家中国公司提供的。”
  “当然,我知道你们是在美国注册的。”克里斯托连忙说道,对方的公司属于哪个国家,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他所关心的只是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好处而已。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收购我的风电场呢?”克里斯托问道。
  何岚道:“我们事先请人评估过,你所拥有的这一片风电场,大约价值800万美元。考虑到你前期已经办好了所有的政府许可,我们愿意追加200万美元,购买这些政府许可文件。也就是说,我们打算总共出资1000万美元,购买你的风电场。”
  “为什么我们不能共同开发这个项目呢?”克里斯托问道,“1000万的价格,对于我来说,只是收回了前期的投入而已,而这个项目,我认为它是可能赢利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资金困难,克里斯托真的不想放弃这个风电场。俄勒冈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建设一个风电场,铁定是能够挣钱的。如果能够选择的话,他更愿意找一个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地把风电场卖掉。
  何岚道:“克里斯托先生,如果你对于经营这个项目有兴趣的话,我们非常愿意在开发完成后,把这个风电场租赁给你。你用发电的收益来偿还租赁价格,期满后,你将获得这个风电场的全部所有权,你看如何。”
  “你说什么?”克里斯托惊讶地问道,“难道你们收购我的风电场,不是看中了风电的未来收益吗?”
  何岚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只对建设风电场感兴趣,至于经营,我不认为我们具备这方面的专长。”
  克里斯托看着何岚,百思不得其解,他实在想不出来,为什么会有人只对建设风电场感兴趣,就算是能够在收购与出手之间赚取一些差价,相比建成之后发电的收益,这点差价就不值得关注了。莫非中国人是比西赛总统更关心美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活雷锋?
  也难怪克里斯托想不通这其中的微妙了,事实上,这是汉华风电设备进入美国市场的迂回战术。
  汉华的风电产业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市场。凭借在葡萄牙国家电力公司所拥有的股权,汉华的风电设备打入葡萄牙市场,从而取得了进入整个欧洲市场的敲门砖。如今正在葡萄牙海滨优雅地旋转着的那一片海上风机,成为汉华的活广告,吸引着欧洲各国的风电运营商前去参观。继葡萄牙之后,希腊方面也向汉华表达了希望采购风机产品的意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