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60

  逛完天安门广场,林振华带着杨欣去了王府井大街,逛了北京百货大楼以及像个大菜场似的东风市场。在北京百货大楼,林振华认真地观察着每一个柜台,掏出一个小本子一样一样地记录着柜台里的商品。
  “小华,你记什么呢?”
  “我记一下,看现在什么东西最热销。”
  “你记这个干什么?是让熊立军去进货卖吗?”
  “不是,我想生产这些东西卖。”
  “生产?”杨欣吓了一跳,“你不会是想生产洗衣机吧?”
  林振华指了指洗衣机柜台,说道:“你看,就这么简单的一款单桶洗衣机,居然排了这么长的队在选购。我们如果能生产这个,那得挣多少钱啊?”
  “人家那肯定是大厂子生产的,我们那么一个小厂,怎么可能生产呢?”
  林振华笑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款洗衣机应当是广东中山的一家乡镇企业生产出来的,论技术水平,我们厂可以让出它三条街。”
  “真的?”杨欣半信半疑地问道。
  林振华道:“洗衣机有什么复杂的?不就是一个外壳,一个内桶,底下一个马达。咱们厂生产的是工业用的压缩机、离心机,论功率,论技术标准,论耐用性,和洗衣机根本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倒也是哦。”杨欣也想明白了,毕竟她也是个机械工人,对于这点事情,还是能够理解的,“小华,要不咱们回去就真的造洗衣机吧?咱们公司现在是汉华实业了,不能天天都造点铁门铁栅栏之类的。”
  “你别急啊。刚才说的是洗衣机,你看到冰箱了吗?”
  “冰箱咱们也能造?”
  “废话,咱们厂不就是造冰箱的吗?咱们是造工业冰箱的。”
  “对啊,咱们厂就是造冰机的,服务公司的冰棒机还是我们金工车间造的呢。”杨欣兴高采烈地说道,“小华,咱们造冰箱吧,这个更赚钱。”
  “那洗衣机呢?”
  “也造。”
  “自行车?”
  “造!”
  “摩托车?”
  “这个……”杨欣挠挠头,“小华,咱们是不是太贪心了?”
  林振华哈哈笑道:“你终于想通了?咱们国家这么大的市场,我们随便做点什么也够吃够喝了,不能贪多嚼不烂。我现在要做的,是认真地考察一下市场,然后选择一个最适合我们的产品,作为突破。”
  “小华,你懂得真多。”杨欣用崇拜的口吻对情郎说道。
  两口子一直玩到精疲力竭的程度,这才开始找公交车回家。林振华克制住了想去拦一辆出租车的冲动,他知道,在这个年代里,普通人是根本不会坐出租车的,跑一趟的钱,够半个月的饭钱了。
  “怎么样,累不累?”摇摇晃晃地站在公交车上,林振华这样问着杨欣。
  杨欣道:“不累。”
  废话,她半个身体都挂在林振华身上,能觉得累吗?
  “过瘾了吗?”
  “嗯,挺过瘾的。”
  “我早上说来这边玩,你还不肯呢。”
  “我现在也不肯,留着最后一天再玩多好,还能多想几天。”杨欣说道。
  林振华呵呵乐道:“我倒是觉得,想玩的地方赶紧玩,万一有什么事耽误了呢?”
  林振华的乌鸦嘴应验得异常地快,当小两口终于回到华青大学,刚刚走到招待所门口,就见林芳华在那里焦急地转着圈,手里还攥着一张什么纸。
  “小芳,怎么回事?”林振华对妹妹喊道。
  林芳华一见哥哥过来了,连忙跑过来,对他喊道:“哥,出事了,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我也不知道。”林芳华道,她把手里那张纸塞到林振华的手上:“你看,这是厂里来的电报,发给你的,让我转交。”
  林振华接过电报,只见正文只有四个字:“见电速回!”
  落款是“厂办”。
第101章
鬼子抢钱
  这一封没头没尾的电报,让林振华吓得魂都掉了。他的第一个猜想,就是汉华实业公司的工棚塌掉了,怎么也得死了五个八个的。第二个猜想,则是觉得股份制的事情又有变故了,公安局正在厂里等着抓他这个拆社会主义墙角的人。
  他下意识地到裤兜里去找手机,同时回忆着朱铁军或者什么人的手机号,想了半天,才想起手机这玩艺还在实验室里没出炉呢,郁闷啊,这没有手机的日子,大家都是怎么过来的!
  还好,长途电话这个东西,在当时还是存在的。林振华跑到华青大学邮局,交了押金,好不容易拨通了厂办公室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办公室主任孔海江。这一年多来,孔海江与林振华的关系已经处得非常不错了。
  “小林?你回来了?”孔海江诧异地问道。
  “老孔,我还在北京呢,厂里出什么大事了?”林振华焦急地问道。
  孔海江愣了一下:“没有啊?没出什么事啊?对了,昨天容器车间的王师傅打老婆了,弄得厂长都去做工作了,你是说这事吗?”
  我靠!林振华气得差点要吐血了:“老孔,我收到厂里发来的电报,催我马上回去,这是怎么回事?”
  孔海江在电话那头似乎是扭头问了谁一句,然后回答道:“哦,我刚问过了,是朱厂长让人给你发的,让你马上回来,厅里有紧急任务,朱厂长说了,必须由你和老胡回来定夺。”
  “老孔,麻烦你告诉朱厂长,我恨他!”林振华气乎乎地扔下了电话,到柜台一结账,发现打掉了十多块钱,这笔钱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钱了。
  嘴上说着恨,林振华还是急匆匆地想办法买票去了。轻化厅下达的紧急任务,想必还是挺重要的。出来之前,林振华去向朱铁军请假,已经说过自己要在北京玩几天了,朱铁军当时还打着哈哈,问他是不是和杨欣提前度蜜月。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紧要的事情,朱铁军应当是不会打扰他的。
  火车票永远都是紧俏商品,不过林振华的运气还算不错。次日一早,他和杨欣一起赶到北京站,排了半天的队,居然买到了两张第二天前往江南省的火车票。就这样,小两口的蜜月旅行计划半途而废,第三天下午,两个人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汉华厂。
  林振华让杨欣自己先回家,自己则直接来到了朱铁军的办公室。一进门,他又吓了一跳,只见屋子里烟雾弥漫,像是火警现场一般。他定了定神,才发现有四个人正坐在烟雾之中,满脸严肃的样子,这四个人,分别是朱铁军、胡杨、范世斌和骆沁生。每个人手里都夹着一支烟,地上是一地的烟蒂。
  “出什么事情了?”林振华诧异地问道。
  朱铁军向范世斌示意了一下,范世斌把一张图纸递到林振华的手上,让他观看。
  林振华拿过图纸,粗略地看了一眼。这是一张测绘的图纸,画的是一根异型轴,有几个曲面看起来形状怪怪的,不像是普通机床加工出来的样子。
  “这是哪上面的轴?”林振华问道。
  朱铁军哑着嗓子问道:“小林,你估算一下,这样一根轴,要多少钱?”
  林振华拿起图纸又看了一下,图纸上有关于材料、热处理工艺之类的说明,林振华估算了一下机加工方面的工时等支出,然后答道:“这样的轴,看起来不是国内生产的。这几个异型面,需要用到五轴联动机床。按进口件的价格来算,我估计要三百美元左右吧。”
  朱铁军点点头:“你估算的结果,和老范、老骆他们算的,差不多少。可是,你知道现在这根轴,人家找我们要多少钱吗?”
  “多少钱?”
  “三万美金。”
  “三万美金!”林振华失声说道,“他们怎么不去抢!这是哪个黑心的家伙开的价?”
  “他妈的日本鬼子!”朱铁军啪地一拍桌子,怒道:“他们现在不敢抢了,可是,这比抢钱还可恨!”
  “日本人?”林振华似乎听出了一点眉目,他问道:“朱厂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铁军叹了一口气,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原来,江南省第二化肥厂新近从日本一家名叫尼宏重工的化工设备制造企业引进了一套大化肥成套设备,其中包括了有两台21万大卡冰机。在安装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其中一台冰机的主轴竟然被砸断了。
  经过追查,这起事故的责任在中方,相关的责任人也受到处分。轻化厅向尼宏重工发出请求,请他们再单独配一根主轴过来。
  尼宏重工迅速地给出了答复:主轴可以马上提供,报价为三万美元。
  初看到这个报价的时候,轻化厅的官员几乎认为是电报上写错了,因为按照引进设备时候的价格来看,一台完整的21万冰机,也只需要十多万美元,哪有一根主轴的价格就报到三万美元的道理。
  轻化厅也是有工程技术人员的,他们认真研究了这根折断的主轴,对于其使用的钢材和热处理工艺都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并且得出了与林振华相似的结论,认为这根轴的造价超不过300美元。把一根300美元的轴卖到30000美元的天价,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敲诈了。
  轻化厅向尼宏重工方面委婉地表达了对价格的不满,对方给予了一番冗长而无理的解释,用参与谈判的生产处长谢春艳的话说,对方话里话外只有一个意思:你们中国人造不出来,我想卖什么价,你们都得接受。
  轻化厅的领导恼了,把下属各家机械厂的头头一齐召来,向他们出示了这根折断的主轴,然后号召各厂开展技术攻关,加工出同样的一根轴,用来替代日本原装的这根。
  听到日本企业如此无耻地进行讹诈,参会的各厂领导都气坏了,恨不得马上回去组织工人,把主轴加工出来,争上一口气。可是,当大家认真察看这根轴时,又纷纷地摇起头来,厂长们并不一定都是技术专家,但他们都是带着自己的技术人员去的。技术人员们心中有数,要加工这样的轴,非得有五轴机床不可,而这样的机床,中国是没有的。
  “石化机,老牛,你们能不能拿下来?”谢春艳开始点将了。
  石化机的副厂长牛北生摆了摆手,说道:“谢处长,我和刚才和我们技术科长已经讨论过了,以我们的技术水平,是不可能加工出这根轴的。”
  “你们厂是轻化系统装备最好的企业,就不能好好挖掘一下潜力,组织技术人员搞搞攻关,把它做出来?”谢春艳抱着侥幸的心理问道。
  牛北生坚决地摇着头:“谢处长,这不是挖掘潜力的问题,咱们就是不如人家啊,人家敢这样要钱,也是有道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