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416

  秦海道:“老夏,我既然敢在你面前说,自然就不怕你知道。我正需要你做一个见证呢,证明我并没有假公济私,我完全是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钱,做合法的事情。这一点,未来你可以向杨主任说明的。”
  “我可不敢保证杨主任会支持你这种作法。”夏扬杰嘀咕道。
  秦海道:“没事,我是征得了杨主任同意的,当然,对无关的人,就不必提起了,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议论。”
  “那是,我知道的。”夏扬杰赶紧点头,他知道杨新宇对秦海颇为欣赏,如果这件事是杨新宇认可的,那他也无话可说。至于说秦海这样做是对是错,夏扬杰也想不明白,从制度上说,好像有点不妥。但细想想,人家秦海也没占公家的便宜,为什么不行呢?
  柳耀忠这会工夫却是把事情给想明白了,虽然他不知道秦海从什么地方能够弄到几十万块钱,但秦海意向中的运作方式,他却是明白的。如果由秦海出钱,再加上国产化办这个平台,还有他贡献的什么接枝的思想,那么这桩买卖几乎就是稳赚不赔的。
  按照秦海此前所说,一套导线套的利润有10元,一年国产化办的订货是10万套,这就有100万的利润。与生产厂家之间的分配比例,秦海并没有说明,但柳耀忠相信,这个比例应当是不错的,因为秦海作为局内人,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自己这边贡献的只是周东屹的智慧,收获的却是与秦海平分的利润,这样的生意,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不过,一个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照这个方案,周东屹才是秦海感兴趣的对象,自己以及东耀厂,又有什么价值呢?
  没等柳耀忠发问,秦海已经替他解开了这个疙瘩:
  “柳厂长,周工,我提出的方案,你们思考一下。如果可行的话,我的打算是这样,我出资30万,你们则以东耀厂入股,咱们双方成立一家新的公司,股权各占一半。这家总公司的业务,就是研发汽车用树脂产品。东耀厂原来的业务要逐渐退出,未来就成为实验车间,专门负责有关实验材料试制、测试等业务。至于公司的负责人,还是由柳厂长来担任,你们觉得如何?”
  “这……”柳耀忠和周东屹不知道说啥好了,东耀厂现有的全部资产加起来,也不到30万,秦海拿出30万,还提供了技术,占一半股份,已经算是很厚道了。
  最关键的是,在他们俩看来,秦海根本没必要与他们合作,有30万元的初始投入,再加上对改性材料的成熟研究思路,秦海完全可以自立门户,把这项技术开发出来。现在秦海提出要与他们合作,莫非是同情心泛滥,异或就是钱多得没地方扔了?
第二百零三章
人才难得
  秦海心里的算法,与柳耀忠、周东屹二人却有所不同。东耀厂有许多他所需要的东西,对他而言,远比30万元资金要贵重得多。
  首先一点,就是东耀厂现有的这套实验和生产体系,包括内部的管理制度。要重建一套这样的体系,也许花钱不多,但花费的心思可不会少。东耀厂原来是科研为生产服务,现在颠倒过来,让生产为科研服务,以实验室为中心,把原来的生产车间变成实验室的附属测试车间,就可以实现一个华丽的转型,把一家生产厂变成一家技术服务公司。
  柳耀忠和周东屹对东耀厂的资产估价很低,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厂子所占的土地价值计算在内。秦海明白,再过几年,想在浦江市郊租到一片这样大的厂区,没有300万也下不来。如果再过十几二十年,说不定这块地就要价值3000万,甚至3亿了。
  秦海看中的其次因素,则是柳耀忠和周东屹这两个人才。周东屹的技术是足够过硬的,只要加上秦海的金手指,周东屹完全能够胜任许多新材料的研发,是一个难得的实验室负责人。至于柳耀忠,做了这么多年企业,经营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担当起公司法人这样一个角色。
  秦海打算办一家科技服务公司,但他不可能亲自去从事公司的管理,一来是他没有这么多时间,二来则是因为他还在国产化办工作,自己的身份也不适合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有了柳耀忠在前面撑着,他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当个幕后老板了。
  柳耀忠和周东屹也许并不是最优秀的人才,但以秦海现在的地位,能够笼络到这样两个人与自己合作,已经非常不错了。再说,天底下也没有天生就能够成为商业巨擘的人,借以时日,谁敢保证柳耀忠不会是中国的乔布斯呢?
  至于说50%的股权,秦海是轻轻松松让出去的。东耀厂毕竟是柳、周二人花了五年心血建起来的,他如果想以10%或者更少的股权吃下来,恐怕这二位也不会接受。再说,如果不给他们两个留下50%的股权,他们又有什么动力去努力拼搏呢?
  秦海与人合作,从来都不计较股权的得失,因为在他的总体构想中,每一个合作企业都不过是他庞大材料帝国的一个小部分。他的想法是要与数以百计的企业进行合作,具体到每家企业上,他占有的股权并不大,但放到宏观视野之下,就可以发现他一个人独占了五成天下,而其余的成百上千的合作者,每人拥有的部分是微乎其微的。
  这样的想法,秦海当然是不会说出来的,他相信,日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柳耀忠和周东屹即使发现了自己只是秦海的合作者之一,也不会对他心存怨恨,而是会保持现在这种感激之心。因为秦海是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向他们伸出了援手,而且开出来的条件是非常厚道的。
  “秦秘书,你说的30万投资,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投进来呢?”柳耀忠开始关心实质性的问题了。
  秦海道:“只要二位同意我的合作条件,我会以现金的方式投进来。”
  “那么,资金的使用,由谁决定呢?”柳耀忠又问道。
  秦海道:“我没有时间管具体的事情,所以,我希望资金的使用和研发进程都完全由你们二位决定。我相信,柳厂长是成熟的企业家,周工也是有经验的工程师,这些钱不会被乱用的。”
  “但是……”周东屹欲言又止,有些不好听的话,他实在说不出来。
  蒋巧云倒是与周东屹心有灵犀,她替丈夫把话说出来了:“秦秘书,你就不怕我们把钱私吞了?”
  蒋巧云的话有些唐突,但问题却是很现实的。大家萍水相逢,没有任何瓜葛,秦海凭空投30万元资金进来,如果柳耀忠心术不正,找点理由把钱洗掉,秦海也是没什么办法追究的。蒋巧云要问的,就是秦海为什么会对他们如此放心,或者是不是秦海还有其他的监管手段。
  秦海哈哈一笑,说道:“既然要合作,起码的一点信任还是得有的吧?说难听点,30万元我还赔得起,如果是我看错了人,这些钱就权当是我付的学费了。”
  “秦秘书当真是做大事的人,我柳耀忠对天发誓,如果做了什么对不起秦秘书的事情,我全家……”柳耀忠指天划地,开始赌咒了。
  “免了免了,柳厂长,不必拿家人发誓了。”秦海赶紧拦住,柳耀忠有这样的态度,他心里就已经很踏实了。再说了,誓言这种东西,对于不打算守信的人来说,根本就是一句屁话。
  要说秦海对柳耀忠、周东屹二人真的一点约束力都没有,却也不尽然。他好歹也认识几个有点级别的政府官员,甚至还有岳国阳这样的军方人士。如果柳、周二人敢赤果果地黑他的钱,他是不会忌讳利用关系收拾收拾他们的。当然,这种话在这个时候没必要说,因为太伤和气了。
  “秦秘书,有关合作的事情,我没意见,不过,具体的细节,还容我和耀忠再商量一下。如果我们能够合作,我会尽快拿一个研究方案出来,请秦秘书指点。至于说实验的花费,你放心,我一定会严格控制,保证一分钱都不会浪费。”周东屹诚恳地对秦海说道。
  他没有像柳耀忠那样说什么狠话,但在心里,却也是暗暗决定,一定要把事情做漂亮,不能让面前这个年轻人小看了自己的技术和人品。
  秦海明白,自己贸然提出这样一个合作方案,对方肯定还是要斟酌一下的,不可能马上就全盘接受。他与柳耀忠、周东屹扯了几句闲话,然后就起身告辞了,约定过两天在市里再具体沟通。考虑到周东屹出门不便,届时由蒋巧云代表周东屹去签约即可。
  柳耀忠和周东屹把秦海和夏扬杰一直送到长途汽车站,看着他们上车离开才往回走。蒋巧云推着周东屹坐的轮椅,脑子昏昏沉沉的,一会想笑,一会又觉得有些心悸。
  “东屹,耀忠,你们说,秦秘书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蒋巧云终于忍不住对两个沉默不语的男人问道。
  柳耀忠和周东屹对视了一眼,柳耀忠说道:“巧云,这当然是真的,秦秘书专程跑到咱们这里来,如果就为了说点假话,那不是有病吗?”
  “那你们……怎么好像有点不高兴啊?”蒋巧云奇怪地问道。
  周东屹温和地笑道:“你怎么知道我们不高兴呢?”
  蒋巧云道:“我当然看得出来,你和耀忠,好像都有心事。”
  周东屹道:“怎么可能没心事呢?做了五年的厂子,突然就多了一个股东,而且占了一半的股份。还有,厂子以后的业务也变了,变成搞技术服务。这么大的变化,我们总得想一想吧?”
  蒋巧云一向并不介入厂子的经营,也不懂这其中的奥妙。听到丈夫这样说,她也开始有些忐忑,她问道:“东屹,你觉得这件事,是好,还是不好啊?”
  柳耀忠道:“这当然是件好事,要不我和东屹会答应吗?只是,这个秦秘书看起来太年轻了,而且他一个国家干部,怎么会有这么多钱拿来投资呢?就这件事情,让我觉得有点不踏实。”
  “我猜想,他背后肯定有什么大人物吧,他也许只是人家的代理。”周东屹道,“耀忠,咱们这些年见的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官员,还少了吗?”
  “我觉得也是这样。”柳耀忠说道,“你看,他自己在汽车国产化办工作,却又和咱们合伙搞汽车配件的技术开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东屹,你说他让咱们做的事情,不会是不合法的吧?”
  周东屹道:“我想了一下,好像没什么不合法的。咱们提供技术,靠卖技术挣钱,比那些倒卖国家紧俏物资挣钱的人干净多了。另外,我觉得这个秦海也不一定就是靠权力挣钱的,他对高分子材料的理解,不比我这个干了20多年的人差呢。”
  “我也是因为看中他的技术,才愿意和他合作的。我一直觉得,技术好的人,心眼肯定坏不了。”柳耀忠说道,“我想好了,合作归合作,咱们必须保持咱们的原则,伤天害理的钱,咱们不挣;要卖身投靠谁才能挣到的钱,咱们也不挣。东屹,你觉得呢?”
  周东屹笑道:“这不是咱们当年合伙办企业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的原则吗?做干净事,挣干净钱。”
  “对!只要咱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就不怕别人怎么样乱来了。”柳耀忠说道。
  周东屹道:“我现在就回去整理技术思路,到时候秦海把资金打过来,我们就可以开始搞研究。我豁出这半条命去,怎么也得在一个月之内拿出成果来,不能让他把咱们看扁了。”
  “你行的,我相信你!”柳耀忠意气风发地说道,“只要你那边能拿出配方,我马上就组织生产样品,绝对不会拖你的后腿。”
  这哥俩越说越来劲,笑声洒了一路,连带着蒋巧云的情绪也变得高涨起来。与此同时,在开往市区的长途车上,夏扬杰却正在讷讷地组织着词汇,想和秦海谈一谈今天的感受。
第二百零四章
又忽悠了一个
  作为这场谈判的见证人,夏扬杰受到的触动是最强烈的。
  秦海是整个合作方案的设计者,对于整个谈判的过程和结果都觉得很平常,谈不上有什么触动。柳耀忠和周东屹二人一开始对于秦海抛出来的这个计划有些觉得震惊,但稍平静一下之后,也就坦然了,因为这在生意场上也不算是新鲜事。
  只有夏扬杰,因为一直呆在学校里,不曾见过什么商业合作,也没见过太多的有钱人,听到秦海一张嘴就表示要投资30万,而且还把花钱的权力全部交给了素昧平生的柳耀忠二人,他只觉得像在做梦一样。
  30万,这是夏扬杰N多年的工资总和,秦海也不过就是一个国产化办的职员,他是从什么地方弄到这么多钱的呢?还有,能够随随便便就拿出30万来的这样一个人,应当算是一个大款了吧?自己和他打交道的时候,是不是应当注意点什么,比如说,怎么才能装得像经常和大款在一起聊天的样子……
  “老夏,想啥呢?”秦海注意到夏扬杰神情有些不自然,便随口问道。
  “秦……呃,小……小秦……”夏扬杰光思考对秦海的称呼就出了一身汗,他此前一直是称呼秦海为小秦的,但现在觉得这样称呼有些太不恭敬了。可是,他又不能管秦海叫秦老板。为难了半天,他还是照着原来的称呼叫了出来:
  “小秦,你说投给东耀厂的资金,是你自己的吗?”
  “是啊。”秦海呵呵笑道,“你不知道,我也算是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之一吗?”
  “我倒是听小路说过,说你经济上比较宽裕。但我没想到,你会这么有钱。”夏扬杰说道,和一个大款谈论对方的钱,心理压力太大了。
  秦海道:“我只是钻了一点市场的空子,做了一些市场上稀缺的产品,所以挣了一些钱。其实,老夏,你如果愿意,用你的知识同样可以挣到这些钱的。”
  “这怎么可能呢!”夏扬杰连连摆手,“我做梦都没有想过我能够挣到30万,连3万我都觉得很遥远。”
  秦海道:“这只是你没有去试一试而已。知识就是生产力这句话,你应当听说过吧?生产力就可以转化为利润。你有这么多的知识,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出来,完全可以挣到大钱的,而且这些钱都是干净的,与搞歪门邪道挣来的钱完全不同。”
  “你是说真的?”夏扬杰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的确不曾想过自己的知识能够变成以万为单位的利润,但听秦海这样一说,他又忍不住有些心动。他虽然是个做学问的人,但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尤其是在与路晓琳擦出一点点火花之后,他也开始有些心猿意马,想着给女孩子买件好衣服、请女孩子吃顿大餐之类,而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靠他的那点讲师工资,是没法泡妞的。
  秦海道:“周东屹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你也能够看出来,东耀厂的核心能力就是周东屹的技术,因为他有技术,而柳耀忠也多少懂一些经营,所以他们俩能够合作办厂,也挣了一些钱。如果不是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我想他们也是能够拿得出30万来的。”
  “可是……”夏扬杰迟疑道,“我没有一个像柳耀忠那样的合作者,还有,我手里也没有什么能够变成产品的技术。”
  “怎么会没有?”秦海说道,“你在国产化办这些天,难道没有琢磨着咱们招标的这些产品吗?说个简单的例子,咱们招标的车门把手,要求是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这不正是你的强项吗?如果给你足够的研究资金,你能不能把它的纤维缠绕模型做出来?”
  “理论上说,应当是能够做出来的。”夏扬杰道,“在金塘的时候,那几家搞玻纤材料的企业叫苦连天,说搞不出来,我当时差点跟他们叫板,说只要给我20万的研究经费,我肯定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后来转念一想,我就算说了,人家也不相信,而且我这个身份也不合适说这话。”
  秦海笑道:“如果我给你20万呢,你能把它搞出来吗?”
  “你?”夏扬杰心里抨抨地跳了起来。如果是从前,秦海这样说,夏扬杰只会当成一句笑话,会与秦海一起打哈哈。但经过在东耀厂的所见所闻,夏扬杰有些相信,秦海这话是当真的。秦海能够给东耀厂投30万,让他们去搞改性聚氯乙烯,那他为什么不可能给自己投20万,让自己去搞玻纤树脂呢?
  果然,秦海没有卖关子,直接把条件开了出来:“老夏,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如果你有意做这件事,我可以出30万资金支持你做。条件和东耀厂一样,做不出来,损失算我的;做出来了,收益咱们一人一半。咱们同样成立一个研究机构,各按50%持股,你看如何?”
  “我可是一无所有。”夏扬杰道,“柳耀忠他们有个厂子可以入股,我就是光棍一条,占50%不合适吧?”
  秦海心中暗笑,他今天来找柳耀忠谈判,刻意带上夏扬杰,正是打着招揽夏扬杰的心思。早在最初见到夏扬杰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此人是可以收入囊中的,因为夏扬杰的基本功很扎实,思维非常活跃,具备作为一个学术带头人的条件。前一段时间他与夏扬杰一块出差,对于此人的品德、性格等等也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才最终下定决心,要把夏扬杰收编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