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416

  “Plasma_Spray_Coating……”翻译先跪了,这个词该怎么翻译啊。
  “不,我们用的是热喷涂工艺。”秦海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了,直截了当地给了多尔顿一个否定的回答。等离子喷涂叫“Plasma_Spray”,热喷涂叫“Thermal_Spray”,这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热喷涂?”多尔顿不愧是大公司里的总工程师,对于国际技术前沿还是颇为熟悉的,他皱了皱眉头,说道:“据我所知,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涂覆的质量非常不稳定,成本好像也不低。”
  “如果我说我们已经突破了其中所有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从而使成本大幅度降低,质量稳定性也已经得到解决,你相信吗?”秦海笑呵呵地问道。
  “对不起,我恐怕很难相信。”多尔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你能提供一个证据吗?”在一旁的希布斯也插话道,他对多尔顿的信任远远多于对秦海的信任,既然多尔顿都说这项技术还不成熟,秦海说的话,就肯定是吹牛了。
  秦海从朱德泰面前的展台上拿起一片耙片,递给多尔顿,说道:“先生,你可以看看这片耙片,以你的专业眼光,应当能够看出涂覆的质量如何。正如刚才我们朱厂长说的,我们可以向你们提供10万片这样的耙片,质量都与这片一样,每片的价格不超过8美元。这算不算一个证据?”
  “也许……可以作为一个证据吧。”希布斯扭头看了看多尔顿,不情不愿地回答道。
  “可是,你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多尔顿的思维陷入了一个自我循环,他不能相信中国人会在热喷涂工艺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但又无法否认眼前看到的一切。如果说中国人为了充门面而造出几片耙片,这还可以理解。现在人家声称可以提供10万片,而且价格便宜到让人无法置信,这就显然不能用充门面来解释了。
  秦海微笑着说道:“我想,有你这种疑问的同行肯定不少,我们打算在两天之后举办一场专门的报告会,来向大家介绍我们在热喷涂工艺上取得的成就,二位先生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我们即将发布的报告会通知。”
  “好的,好的,我到时候一定会来旁听。”多尔顿点头不迭。
  有关技术上的细节显然不可能再谈下去了,希布斯向朱德泰讨要了两件耙片的样品,领着多尔顿离开了。朱德泰看着两个法国人走远,回过头对秦海问道:“小秦,你们搞出来的这个热喷涂技术,真的这么厉害吗?我看这两个洋鬼子是真的服气了。”
  秦海笑道:“朱厂长没有去看组委会搞的测试结果吧?你们厂的圆盘耙片已经稳居耙片组耐用寿命的第二名了,成绩是后面厂商的两倍还要高,人家能不服气吗?”
  “第二名,那第一名是谁?”朱德泰下意识地问道。
  “是林西的刘厂长他们。”秦海说道。
  林西的刘厂长,就是指刘硕了。他们生产的氧化锆陶瓷耙片的测试结果已经达到600多公顷,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对于这件事,朱德泰也是知道的,因为兄弟陶瓷厂根本就没有做耙片的经验,他们开模具的时候,秦海是专门找朱德泰,从北方农机厂请了两位技术员去做过指导。
  对于这个强悍的竞争对手,朱德泰并不在意,他笑道:“刘厂长他们弄的那个,就是个玩具,谁也不会当真的。在飞机上的时候,我听刘厂长说过,他们的陶瓷耙片耐磨性能是没说的,但韧性强度远远不够,不适应农业生产使用。”
  “的确是这个道理。朱厂长放心,耐磨试验完成后,组委会还会做强度测试,另外还会把成本因素考虑进去,最终综合总分第一名的,肯定是朱厂长你们了。”秦海给朱德泰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直在关注着耐用性测试的,当然不止是希布斯一个人。随着测试结果逐渐明朗,中国代表团的展位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秦海把各位担任翻译工作的人员集中起来,做了一个简单的培训,告诉他们一些有关热喷涂的专业知识,并统一了口径,声称两天后将会有一场关于热喷涂的报告会。
  枯燥冗长的耐用性测试终于结束了,所有参加测试的产品根据耐用寿命的不同,大致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4种陶瓷基础件,包括中国代表团提供的陶瓷圆盘耙片,和几家西方企业提供的3种其他陶瓷基础件。这些陶瓷基础件的耐用寿命普遍达到了800公顷以上,远远超过金属基础件的寿命。但是,它们的缺陷也是极其明显的,那就是韧性不足,无法在恶劣工况下使用。此外,陶瓷基础件的价格也非常高昂,基本不具有实用价值。
  第二梯队便是使用陶瓷涂层的产品,引人关注的是,这一梯队的产品全部来自于中国代表团,更确切地说,都出自于秦海手上的那一台热喷涂机。虽然热喷涂设备只有一台,但中国代表团提供的产品却有十几种,覆盖了所有的农机基础件。
  以金属为基体,表面涂覆陶瓷材料,等于是兼顾了金属的高韧性和陶瓷的高耐磨性,而成本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博览会组委会进行基础件评比的依据是耐磨性、韧性和成本等多项指标,其中成本的计算依据是厂商所承诺的供货价格,这是无法做假的。
  中国代表团使用热喷涂处理的基础件产品耐磨性比其他同类产品高出一倍有余,而韧性、成本等没有明显的劣势,最终评价的综合成绩,自然就毫无悬念地名列第一了。
  至于说第三梯队,就是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基础件,大家比拼的是金属材料的冶金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中国代表团提供的以堆焊工艺进行表面处理的产品在与国外知名企业同台竞技中表现不俗,基本处于中上游的水平,这个成绩也足够让崔洪春以及那些企业领导们感到满意了。
  中国代表团囊括基础件耐磨性测试所有单项第一!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轰动了整个博览会会场。
  对于那些一直盯着测试过程的专业人士,这个结果是早就预见到的,如果要说有什么意外,那就是没想到这些耐磨性能如此杰出的产品,价格竟然会如此低廉。而对于专业水平不高的观众们来说,这个消息简直让人无法置信,因为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中国只是一个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已,岂能有这样可怕的成绩?
  “部长先生,对于中国代表团获得了所有的单项第一,您有什么感想?”
  “听说这些产品都用了一种名叫热喷涂的神秘工艺,您能介绍一下这种工艺的细节吗?”
  “我们的专家指出,喷涂技术是一种在军事领域广泛使用的技术,请问你们这项技术是来自于军方的吗?”
  “中国军方还掌握了什么令人吃惊的技术,您能透露一下吗……”
  外国记者也深知擒贼擒王的道理,他们首先找到了崔洪春,把他围在垓心,一支支话筒伸得如此远,只差戳到崔洪春的嘴巴里去了。
  崔洪春满面春风,侃侃而谈:
  “我们中国正在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可观的,产生出一些优秀的成果也是必然的。我郑重声明,这些成果与军方技术没有任何关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向大家展现出各种优秀杰出的成果,敬请大家关注。至于说到有关热喷涂工艺的问题,我们会在这两天召开一个专门的报告会来向大家说明,请大家耐心等待。”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崔洪春脸上露出了一缕难以察觉的苦笑:
  尼玛,老子还是给秦海做上广告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终身荣誉教授的价码
  在等待报告会的这两天时间里,各家厂商都没有闲着。他们有些联系了圣保罗当地的技术部门,对拿到手的中国产品样品进行检测;有些则索性派人坐飞机赶回本国,在自己的公司里进行检验。博览会组委会进行的只是耐磨性的测试,而这些企业需要对这项新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
  受制于时间上的约束,大家对于这些样本的检测不可能深入,但初步的检测结果已经足以让他们感到震惊。所有的样品表面上的陶瓷涂层都十分均匀、致密而且牢固,这显然是出自于一套非常成熟的工艺装备。尽管一些航天、航空方面的尖端企业也能够做到这一点,但中国人使用的应当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工艺,因为他们的产品报价十分低廉。
  拿到检测结果,各家大企业的技术总监都坐不住了,连夜坐飞机赶赴巴西。由于一些检测工作是委托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们进行的,而这些专家又与诸多其他行业的技术人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时间,有关中国人掌握了一种神秘的热喷涂技术的消息不胫而走,能够嗅出其中商机的人不计其数。这些人也都纷纷拨通了航空公司的订票电话,一时间从世界各国前往巴西的飞机竟然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陌生的面孔?”博览会组委会的秘书长布朗利看着从场外涌来的各色人等,惊诧万分地对手下的工作人员问道。
  作为耕作机具博览会的组织者,布朗利与农机行业的大企业接触不少,虽然不能说能够随口叫出那些总裁、总监们的名字,但对于业内的大佬多少都会有些脸熟。可是如今正在进场的那些人,绝大多数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尤其是有些穿着公司制服而来的,胸前绣着的那些标识,明显与农业无关。
  就比如说吧,刚刚走过去的一位高谈阔论的家伙,自称是来自于罗尔斯-罗伊斯,这家公司难道不是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吗?怎么跑到耕作机具展会上来了?
  “今天中国人要举办一个关于热喷涂工艺的报告会,已经定在二号报告厅了。如果我们没弄错的话,这些人应当是来听这个报告会的。”一位名叫克里泽克的工作人员汇报道。
  “二号报告厅?那里不是只能容得下100人吗?”布朗利提醒道。
  “是的,现在的座位已经被占满了,我们正在找人往报告厅里搬椅子……”克里泽克道。
  布朗利抬眼看了看外面的人流,说道:“克里泽克,你确信二号报告厅能够装得下这上千人吗?”
  “我想……应该是装不下的。”克里泽克暴汗了。
  “还不赶紧换地方!”布朗利吼道,“趁着现在还没有闹出乱子,赶紧找一个更大的场地。”
  克里泽克道:“可是我们最大的报告厅最多也只能容纳300人,照现在这个趋势,我担心最终的人数会超过2000人的。要不……我们是不是采取一些限制措施,把一部分人清理出去?”
  布朗利大摇其头:“这些人的来头根本不是我们能够惹得起的,再说,咱们这么一个博览会能够吸引到这些人来参加,是前所未有的成绩,怎么能把他们赶出去?”
  “可是……”克里泽克为难了。
  布朗利不愧是当秘书长的,颇有些当断则断的魄力,他吩咐道:“这样吧,我们把报告会改到露天进行。你们马上去多找一些凳子,实在不行把展架拆了当座位也行。还有,最关键是音响设备,去把各个报告厅的音箱都拆下来,摆到会场的各个角落去!”
  “明白!”工作人员们答应一声,飞跑着执行命令去了。
  这就是展会安排在农场进行的好处了,在展区之外,有一大片空地,原本是用来试验拖拉机性能的,现在正好改成一个露天会场。博览会组委会的执行能力颇为强大,不一会的工夫,就在空地一头搭起了一个临时的演讲台,支上了麦克风。在空地中间,则摆满了各种椅子以及充当椅子的支架。
  前来旁听报告会的人们听说更换了会场,全都从二号报告厅里冲出来,有跑得快的便捷足先登地占据了前排的座位,跑得慢的那些只能坐在后头,他们一开始还有些嘟嘟囔囔,但很快就高兴起来,因为他们发现还有更多的人连后头的座位都没有抢着,只能找个地方席地而坐。更为夸张的是,有几位牛人见找不着座位,索性从展区开了几辆拖拉机过来,停在旁边,然后人就爬到拖拉机的驾驶室顶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整个会场。
  在演讲台后面,刚刚从圣保罗城里赶回来的李林广和岳昆正在向崔洪春和秦海介绍着与他们同来的几名巴西教授:“这位是鲁滕伯格教授,陶瓷学家,他也是圣保罗大学的董事会成员;这位是瓦纳姆教授,也是搞材料学的,他在等离子喷涂方面很有研究;这位是……”
  介绍完几位巴西教授的情况,李林广又回过头来把崔洪春和秦海介绍给对方。对于崔洪春的副部长头衔,几位巴西教授只是表现出了几分尊重,但当李林广介绍到秦海的时候,几个巴西教授的眼睛都瞪直了。
  “李,这就是你说的解决了热喷涂工艺核心技术难题的年轻人?”鲁滕伯格诧异地问道。秦海的年龄是写在脸上的,鲁滕伯格事先听李林广说起过秦海这个人,也知道他非常年轻,但却想不到会年轻到这个程度。在他看来,李林广能够解决热喷涂中间的那些关键技术问题,都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谁能想到,真正的技术大牛居然会是这样一个年轻人。
  “我想李教授大概是过分夸奖我了,其实我只是提出了一些思路而已,真正解决问题的,是李教授和岳教授。”秦海笑着回答了鲁滕伯格的疑问。不过,他这个回答起到的效果却是坐实了技术牛人的形象,到了鲁滕伯格这个层次,自然知道能够提出思路是何其重要,至于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反而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秦先生,你是如何想出这个思路的呢?这两天,我们和李先生、岳先生就你们开发的热喷涂工艺问题进行过非常深入的交流,你们解决问题的思路非常卓越,简直是天才的想法。”瓦纳姆也是赞不绝口地说道。
  “这个……可以只是灵机一动吧。”秦海笑着答道,“我懂得不多,所以思想上也没什么固有模式,可能更容易产生出一些新想法。不过,这些想法最终能够变成现实,还是全仗李教授和岳教授的卓越学识以及辛勤工作。”
  “是的,是的,两位教授的学识是非常出众的,我们校方有意授予两位教授终身荣誉教授的称号,这件事已经提交董事会讨论了。”鲁滕伯格说道,不知为什么,他的眼神里透出了一丝诡秘的神色。
  “这事是真的?”秦海注意到了鲁滕伯格那个眼神,他心生疑虑,借故把李林广拉到一边,小声地对他问道。
  李林广的脸色微微有些泛红,他同样小声地答道:“没错,鲁滕伯格找我和老岳说了好几次,看来是真的……”
  “这是好事啊,怎么,你们还有什么顾虑吗?”秦海问道。
  李林广道:“你不知道,鲁滕伯格开了一个条件,要求我们无偿赠送给他们一台热喷涂机,他们想做这方面的实验呢。”
  “我艹,这家伙这么奸呢?”秦海不住笑出来了,“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啊,一台热喷涂机,换两个终身荣誉教授,不算贵啊。”
  “这还不贵?咱们一台设备,也得40多万呢,合着一个头衔20多万。”李林广说道。
  秦海道:“没事,羊毛出在羊身上,回头咱们多往巴西卖几台设备,就把这一台的钱给赚回来了。李老师,你要知道,这个头衔对于咱们太有用了。不行,我现在就去跟这个姓鲁的谈谈。”
  秦海说罢,转身就向鲁滕伯格走去。李林广伸手想拽住他,却拽了个空。秦海走到鲁滕伯格面前,说道:“鲁滕伯格教授,您刚才说圣保罗大学准备给李教授和岳教授授予终身荣誉教授的称号,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确定?”
  “这个……是需要董事会讨论的,董事会的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我不能确信什么时候能够召开董事会。”鲁滕伯格说道。
  “现在能够确定吗?”秦海没有理会他的推托,直接问了一句,“如果我们答应向贵校赠送一台热喷涂机的话……”
  “你是说,你们答应向我们赠送热喷涂机了?”鲁滕伯格的脸果然变得阳光灿烂起来。他是太想得到这样一台设备了,在与李林广、岳昆他们交谈过之后,鲁滕伯格就敏感地意识到,热喷涂技术即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如果他能够比同行更早地得到这样一台设备,就意味着他能够抢到在这个领域里进行研究的先机,这将有多少篇高质量的论文在等着他呀。
第二百七十四章
抢不走的专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