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416

  “小秦,你真是太有本事了!”刘硕拉着秦海的手,都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了。这一刻,他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无论兄弟陶瓷厂发展到什么程度,绝对不能离开秦海的指导。这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年轻人,他的能量比刘硕他们十几家人合在一起都要强得多。
  “刘大哥,黄大姐,秦海老是拿我和珊儿当廉价劳动力,你们可得给我们做主!”宁静撅着嘴,对刘硕和黄燕玲卖着萌。刚才那一阵,她和秦珊算是出够了风头,现在心里还美滋滋的,非得找个人说一说才行。
  “小宁、小秦,都辛苦了。后天展会结束以后,大姐带你们去逛圣保罗,你们想吃什么,大姐就给你们买什么。”黄燕玲抚着宁静和秦珊的头,笑着许诺道。
  “我要吃进口巧克力!”宁静喊道。
  秦珊小声提醒道:“咱们在国外买的巧克力,能算进口吗?”
  “怎么不算进口,不进口怎么吃?”宁静知道自己说错了,但却不肯认输,索性做了一个张嘴的姿势,让秦珊看看啥叫“进口”。
  “好,大姐给你们买!想买多少都行。”黄燕玲信誓旦旦地说道。
  “黄姐,你确信你有那么多外汇吗?”秦海笑嘻嘻地揭了一句短。代表团里的众人,每人手里都只有国家发的每天几美元的零花钱,这些钱用来买纪念品都不够,谁舍得拿去买吃的?
  “这……”黄燕玲傻眼了。凭着兄弟陶瓷厂的分红,她在国内勉强算是脱贫了,想买点啥吃的并不困难。但到了国外,没有外汇,她再有钱也一筹莫展。
  “所以,两个小丫头,告我的状是没有好结果的。”秦海得意地伸出手去,先在秦珊脑袋上拍了一下,正准备拍到宁静头上的时候,终于想起对方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妹妹,这种亲昵的动作是不合适的。
  正尴尬间,秦珊捂着脑袋喊起来了:“哥,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拍人家的脑袋,会拍傻的!”
第二百八十二章
载誉归来
  第二天是博览会的闭幕式,同时也举行了基础件竞赛的颁奖仪式。中国代表团在这场竞赛中获得了所有的单项第一,爆出了博览会举办以来最大的冷门。布朗利专门请来了一位粮农组织的高级技术顾问,在颁奖仪式上做了一个讲话,讲话的核心就是预言热喷涂技术将带来农机基础件生产工艺上的革命,希望全球的农机厂商予以关注。
  崔洪春代表中国代表团上台领了奖,他手举着六七块奖牌笑得像朵菊花一般灿烂的尊容很快就出现在全球各大媒体上了。
  博览会结束之后,中国代表团安排了一天时间供全体成员逛街购物。秦海学着当初陈鸿程做过的事情,给团里的那些部委和企业领导们都兑换了一些外汇,让他们能够放开购买所看中的外国电器和其他商品。至于他自己,则陪着宁静和秦珊两个人,当起了护花使者、导游、翻译、搬运工和出纳……
  “这件衣服好漂亮……会不会太贵了一点?”
  “买吧买吧,才45美元,贵什么贵?”
  “我想吃冰淇淋……”
  “拿钱去买吧,你们俩一人一个,我就用不着了。”
  “哥,这双鞋不错……”
  “不会吧,妹妹,这么老气的鞋你也看得上?”
  “我是说给妈买嘛!”
  “买买买。小静,你要不要也买一双回去孝敬一下你妈?”
  “我怎么听着像是骂人话呀?”
  “呃……我是说,孝敬一下宋阿姨。”
  “嘻嘻,你上当了,你说孝敬宋阿姨,那可就是你出钱了,我可不管。”
  “……”
  陪女孩子逛街是所有男生的梦魇,宁静和秦珊两个小姑娘虽然只是高中刚毕业,却也具有一般女孩子所共同具有的购物癖好。秦珊知道哥哥现在是个大款,宁静则知道哥哥宁默现在每年拿的分红不少,潜意识中也没有什么节俭的念头。
  两个人都是第一次出国,看着国外什么东西都稀罕,家里又分别有老爸老妈老哥老妹的,还惦记着给高中时候的好朋友们带些小礼物。一来二去,秦海的手上就拎满了购物袋,最后,不堪重负的他索性在箱包店里买下了两个巨型的行李箱,把两个姑娘买的东西都塞进去,然后自己便推着两个箱子在后面跟随。
  “你疯了,买这么大的箱子干什么?”秦珊小声抱怨着。
  “嘿嘿,你们俩不是马上要上大学了吗,这是哥哥送你们的礼物,一人一个,带着上学去。”秦海得意地说道。
  “你怎么不早说!”宁静闻言,跑过来上下打量着那两个箱子,看了好一会,才点点头道:“嗯,你的审美眼光还不错,本妹妹表示满意。”
  这一次出国,团里所有的人都可以说是心满意足、满载而归。
  每家参展的企业都拿到了一个奖项,还签下了若干订单。有些企业过去从未有过出口订单,这一次算是实现了零的突破。
  李林广和岳昆两个人都拿到了圣保罗大学颁发的终身荣誉教授证书,授予这种头衔对于圣保罗大学来说不过是一个锦上添花之举,但对于二位教授来说,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拥有这样的证书,他们在安河工学院甚至整个安河省的学术圈子里,都是可以骄傲一下的。
  崔洪春、王长松他们的收获自然就是在这次展会上获得的荣誉了,这些荣誉未来将会写入农业部的年终总结,成为部长们向中央汇报时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王长松主持编写的农机系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动方案墨迹未干,就已经有了一个傲人的成绩,这也是未来可以大书特书的事情。
  收获最大的,莫过于秦海了。热喷涂概念一炮打响,热喷涂机光是订金就收到了近2000万美元,采购意向总计高达600台、十几亿美元的销售额。陶瓷刀虽然没有开始销售,但媒体上的宣传已经陆续铺开,相比热喷涂机这种高端工业设备,陶瓷刀显得更为具有亲和力,因此在各家媒体的宣传中反而给予了更多、更好的版面。秦海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海外客商前往“中国林西”去找刘硕他们洽谈订购事宜了。
  宁静和秦珊两个小姑娘是最为开心的,第一次出国,在展会上出了无数的风头,见了许多世面,这都是值得她们终生回味的。在展会的最后一天,她们收到了许多记者送来的合影照片,还有鲁滕伯格、瓦纳姆等国际知名学者与她们的合影,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至于说秦海带着她们买的衣服、文具、糖果等等,就不值一提了。
  带着沉甸甸的荣誉和行李,中国代表团经由马德里转机,最后回到了首都京城。农业部在部里的大礼堂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欢迎和表彰仪式,大部长亲自出席,给各位参会代表披红挂彩。宁静和秦珊以展会解说员、翻译的身份同样获得了表彰,其实崔洪春把她俩名字报上去的原因,更多的是想让整个表彰会显得更活跃一些,结果也正如崔洪春所料,大部长与两个姑娘握手、颁奖的时候,礼堂里的掌声是最为响亮的。
  好不容易把这些程序都忙完了,朱德泰找到秦海,力邀他带着两个姑娘去北方农机厂做客,秦海婉言拒绝,与李林广、冷玉明等人坐火车返回了安河。
  一行人刚到平苑,宁静和秦珊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在她们出国期间,她们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到了学校,两个女孩子都如愿以偿,宁静被录取到了京城大学物理系,秦珊则到了华青大学化工系。这两个专业都是她们自己选择的,要说起来,倒与秦海平常的灌输颇有几分关联,这也算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两个姑娘如何接受各种祝贺,又如何向亲朋好友分发自己从国外带回来的礼物,自不必细说。临开学前的这些天,她们俩一直都处于极度兴奋、极度疲劳的状态之中,秦海也懒得去干涉她们了。
  秦海现在最着急的事情,莫过于落实热喷涂机的生产。足足十几亿美元的业务,现在就压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这也是离奇得让人无语的事情了。话又说回来,谁让他这些业务是开了作弊器挣来的,如果没有穿越者的作弊,他怎么可能凭空打出这样大的一个市场?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老厂长,我把实话都讲给您听了,是杀是剐,您说了算。”
  秦海笑呵呵地笑在宁中英家的客厅里,把热喷涂机的事情从头到尾向宁中英做了一个汇报。当然,关于这种设备的创意,他只能推说是自己脑洞大开,妙手偶得,穿越这种事情,不是能够随便透露的。
  “你是说,你们光预付款就已经收到了2000万,相当于200多台?”宁中英不确信地问道。
  “是的。即使不算那些只是登记了意向的,实际已经付了订金的就有200多台,相当于近5亿美元的业务额。”秦海回答道。
  “那么,要造出这200多台设备,成本需要多少?”宁中英又问道。
  “不超过1亿。”秦海道。有关成本和利润的事情,李林广他们肯定是清楚的,宁中英协助他们组织热喷涂机的生产,多少也能知道一些,所以秦海没必要隐瞒。在这个世界上,他能够信任的人不算太多,宁中英是其中一个。要想把这件事情做好,离开宁中英的指导是很困难的,因此秦海决定把所有的情况都向宁中英说明白。
  “美元?”宁中英再问道。
  秦海得意地笑了笑:“人民币。”
  “嗞……”宁中英的脸上露出惊愕的神情,“小秦,你们这简直比抢钱还厉害啊。5亿美元的业务,成本还不到1亿人民币……还有,这些钱不会都是你个人赚的吧?”
  “基本上……就是我个人的收入。”秦海讷讷地坦白道。
  这项技术的开发,是秦海出创意和资金,由李林广、岳昆二人具体执行,最终的成果归秦海所有。秦海此前曾戏言给李林广分两成收益,但看到热喷涂机的收益高达数亿美元之后,李林广就坚决否认自己曾经答应过这个条件。以他的意思,只要秦海愿意从收益之中拿出千八百万支持他和老岳的科研,他就心满意足了,他是一个学者,要那么多分红干什么?
  除去李林广和岳昆之外,其他人对于这个项目的贡献就更少了,自然没资格与秦海瓜分利润。这样算下来,这笔巨额利润的所有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秦海自己。不过,考虑到秦海的年龄以及金额的巨大,这件事实在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你年纪轻轻,就有几亿美元的财产,你打算当大资本家啊!”宁中英笑着骂道,饶是他江湖资历够深,对于这样的事也是淡定不能。
  “宁厂长,现在谈这个还太早,您能不能给我出个主意,看看我应该怎么样把这些热喷涂机造出来。收了人家的订金,如果到时候提供不了产品,那可就有损人格国格了,您说是不是?”秦海赶紧打岔,让宁中英把注意力转到生产上去。
第二百八十三章
留在北溪当土豪
  “好几百台设备,必须建一个厂子来造啊。”宁中英慢慢地说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秦海道,“这么大的生产规模,不可能再用现在这种请人代工的方式,还是自己有一个厂子更踏实。”
  “有一个自己的厂子,成本和质量控制方面能够做得更好,技术上也更容易保密。最重要的是……这么大的利润,必须有一个厂子来做掩护啊。”宁中英的最后一句话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其实这也是秦海最为关注的事情。
  秦海从认识宁中英开始,就一直把他当成自己尊重的一个长辈。宁中英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能够看得出秦海对自己的真心,更能够看到秦海对于宁默、宁静两兄妹的照顾,在内心也把秦海当成了自己的子侄看待。这种涉及到好几亿美元的大事情,秦海也只能与宁中英商量,而宁中英也的确不负秦海的信赖,处处都是全心全意地替秦海着想。
  听到宁中英把这层窗户纸挑破,秦海点了点头,说道:“宁厂长说得对,我考虑的也是这个问题。此前我办的北溪第二钢铁厂,一年有几千万的利润,已经是很惹眼了。现在热喷涂机的利润能够达到好几亿美元,如果稍稍处置不当,我只怕会招来祸患呢。”
  宁中英道:“树大招风,但树大了根基也深了,稍稍一点风是奈何你不得的。”
  “宁厂长这话,我不是很明白。”秦海坦率地说道。
  宁中英道:“热喷涂机有这样大的利润,肯定会惹得一些人眼红,就像前一段有人眼红平苑特钢厂一样。可以,几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么多的出口创汇,省里,甚至中央都会看在眼里,肯定会给你各种各样的保护。有了这些保护伞,旁人想打你的主意,也要掂量掂量了。”
  “是的,崔部长就答应过我,只要是在农业系统内的事情,他都会尽力帮忙。”秦海说道。
  “他是这样说的吗?”宁中英眼前一亮,追问道。
  秦海道:“他的确是这样说的。这次回国之后,在京城他又跟我说了一遍,说热喷涂机生产的事情,如果需要用到农机系统的力量,他一定会全力协助。”
  “原来如此。”宁中英微微地笑了,“这个崔洪春,倒是打了一副好算盘啊。”
  秦海挠挠脑袋:“宁厂长,您就别给我打哑谜了,我天生弱智,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倒觉得,热喷涂机无论如何也不算是农业机械,找农业部帮忙好像有点不太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宁中英瞪着眼睛说道,“农机系统搞系统外的东西还少了?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咱们厂不也曾经打算造洗衣机吗?”
  “呃……这件事我怎么觉得过去挺长时间了。”秦海也笑了。回想起自己刚到青锋厂,反对韦宝林搞洗衣机项目的事情,他觉得有些恍如隔世了。掐着指头算一下,其实时间才过去了两年不到,但这两年中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宁中英没有理会秦海的这些感慨,他压低声音对秦海说道:“小秦,既然有崔部长撑腰,我倒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做。”
  秦海道:“宁厂长想的主意肯定是没错的,我哪会有什么意见。”
  “又在拍马屁。”宁中英斥道。他心里明白,秦海这话只是说得好听。如果他们商量的是一件小事,秦海自然不会违逆宁中英的想法。但现在涉及到的是几亿美元的大事,秦海怎么可能毫不保留地接受宁中英的意见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