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416

  今天的金塘,连搞教育产业化的条件都没有,因为整体经济不景气,百姓手里没有太多的钱,学校想搞什么高收费也找不着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塘的中小学教育会是什么一副景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朱奕臣的介绍,还是让秦海感到震惊了。据朱奕臣提供的数据,金塘下属各区县的农村中小学,居然有一半的校舍属于危房,但却无钱维护,数万学生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坐在这些危房之中上课。
  “饶市长,这些都是真的?”秦海转头看着饶荣根,对他问道。
  饶荣根正在恼火朱奕臣拿着稿子介绍情况的举动,按照原来的设想,饶荣根应当是“不经意”地说起教育问题,然后朱奕臣应当是“仓促”地介绍有关情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打动秦海。谁料想这个掉链子的朱奕臣记不住这么多数据,慌乱之间怕说错,于是就把稿子拿出来了。
  听到秦海向自己求证,饶荣根的脸也有些微微泛红了,他拼命地稳了稳心神,然后郑重地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们市的财政状况非常紧张,关于农村危旧校舍改造的问题,朱市长已经在政府办公会议上提出了很多次,无奈缺乏资金,所以一拖再拖,我的心里也是十分焦急的。”
  “原来如此。”秦海点了点头,不吭声了。金塘的财政困难,应该是事实,但既然财政困难到这个程度,作为市长,起码也应当做做样子,显得俭朴一点吧?有钱买奥迪车,有钱摆这样豪华的酒宴,光是一顿饭里喝掉的名酒,恐怕就能够修缮一所学校了。做场面的时候这样大手大脚,让别人怎么会有兴趣捐资助学呢?
  当然,作为客人,秦海是不能揪着饶荣根的衣领对他横加质问的,这样既不礼貌,也显得幼稚。地方官也有地方官的无奈,当然,无奈之人也必有无耻之处,这就不是秦海管得着的事情了。
  “秦总……您看我还要继续吗?”朱奕臣拿着稿子,可怜巴巴地站在秦海身边,小声地问道。别看他好歹也是一个副市长,在秦海面前还真有些怯场,同僚们介绍过的秦海的身家,足以让他感觉到压力了。
  秦海这才想起自己把可怜的老朱给冷落了,于是笑了笑,说道:“朱市长请继续介绍吧,我也是刚刚才了解到这些情况,唉,实在是让人揪心啊。”
  “那我就继续讲吧……1990年,我市共有民办教师……”朱奕臣磕磕巴巴地又准备继续念下去。
  饶荣根却听出了秦海话里的勉强,于是向朱奕臣说道:“朱市长,这些情况,等回头有时间再向秦总详细汇报吧。你拿着那么厚的稿子,那是上次去省教育厅开会用的稿子吧,难为你还放在身上。秦总刚刚下火车,旅途劳顿,就不要让他再听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了,你看怎么样?”
  “好的好的,那我就等合适的时候,再向秦总汇报了。”朱奕臣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合适了,赶紧顺竿子下台,收起稿子,准备退回自己那桌去与同僚们继续拼酒。
  秦海拍拍朱奕臣的手,说道:“朱市长,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化工材料集团公司,一向是关心教育的。如果方便的话,请你把这些材料送一份给我们公司的行政部,尤其是把那些存在危旧校舍的学校名单附上一份,以便我们统筹考虑如何提供支持。”
  “好的好的,我回去就安排人把材料整理出来,尽快给秦总送去。”朱奕臣满口答应道。
  打发走了朱奕臣,秦海回过头来,举起酒杯向饶荣根示意了一下,说道:“饶市长,真没想到咱们金塘的财政状况这样紧张,您放心吧,我们既然要在金塘投资,那就是把自己当成了金塘人。金塘政府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会在资金许可的条件下,尽量为金塘人民做一些事情的。”
  “那就太感谢秦总了。”饶荣根也举起酒杯,与秦海碰在了一处。
  接下来的事情就乏善可陈了,不外乎是各种各样的酒场游戏。秦海身为贵宾,别人自然不敢和他太随便,倒是黑子举着酒杯单挑全场,把金塘市的一众官员都给镇住了。
  闹腾了近两个小时,秦海抬起腕子看了看表,又假意地打了个哈欠,脸上现出一些倦意。饶荣根见状,会意地站起身来,大声宣布酒宴至此结束。大家又一齐碰了一杯,然后各自放下酒杯,准备散场。
  “秦总,我已经让小招把最好的房间安排出来了,您和公司的其他几位就在这里休息吧。”饶荣根拉着秦海说道。
  “对对对,我们都安排好了,每个房间都有专门的服务员提供24小时的服务,保证各位贵宾的满意。”招待所所长郑修竹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甜腻腻地笑着说道。
  秦海摆摆手,道:“不了,多谢饶市长,多谢郑所长,我们还是回公司去住吧。这几天,我还要和公司里的工程师讨论一些技术问题,过几天再回来拜访饶市长。”
  “这……”饶荣根有些傻眼了,他原指望让秦海住在招待所,这样就便于市里的官员前去拜访,并在拜访的过程中寻找机会让秦海为金塘多做一些事情。现在秦海表示要回公司去住,市里的官员就不便上门骚扰了。可是,他又找不出理由来反对秦海的安排,毕竟秦海在金塘是有自己的产业的。
  “嗯……这样也好,郑所长,这些天你多辛苦一下,秦总虽然住在自己公司里,招待工作还是得咱们来做。你每天晚上去向秦总请示一下,看看秦总第二天想吃点什么,或者想去什么地方,你要及时做好安排,明白吗?”饶荣根对着郑修竹发号施令道。
  “明白!”郑修竹挺着硕大的肚子,响亮地回答道。
  “这个……恐怕就不必了吧。”秦海哭笑不得,看来这个饶荣根真是赖上自己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产业格局
  刚成立的金塘化工材料集团公司没有单独的办公地点,只是在金塘市郊一家名叫双港合成纤维厂的工厂厂区里借用了一幢小楼,作为临时办公场所。厂子里有自己的招待所,可以安排秦海等人下榻。
  这家双港合成纤维厂也是被秦海兼并的企业之一,它此前的主营产品是聚丙烯腈纤维材料,也就是俗称的腈纶。前两年,由于产品工艺落后,双港合成纤维厂生产的腈纶出现了严重的滞销,导致企业陷入亏损。秦海兼并了这家企业之后,指示夏扬杰带着海杰公司的专家前来帮助改进生产工艺,终于使这家企业实现了扭亏。
  秦海一行离开市政府招待所,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了双港厂。车子还没进厂门,秦海就听到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随即便看到双港厂的厂长池健与于克岫、刘杰等人站在厂门口,喜气洋洋地鼓着掌,欢迎着他们。
  “搞什么名堂!”秦海不满地嘟囔了一声,让车子停下,自己拉开门钻了出来。池健紧跑两步,想抢先帮秦海开车门,结果还是晚了一步。
  “秦总,你看……”池健搓着手,不好意思地支吾着。
  秦海皱起眉头,说道:“老池,你这是干什么呢?咱们是企业,怎么弄得像机关那样,虚头巴脑的,太没必要了。”
  “呃,秦总刚刚从苏联回来,一路辛苦了,所以我们搞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也是表达一份心意。”池健讷讷地说道。
  “老池,我说你搞过火了吧?秦总是个平易近人的领导,最不喜欢咱们这些做下属的接来送往,你不听我的,吃瘪了吧?”刘杰走上前来,笑呵呵地揶揄着池健,同时向秦海伸出手去,表示欢迎。他的话听起来像是幸灾乐祸,其实却是在给池健开脱,池健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
  秦海与刘杰握了一下手,又回头在池健肩上拍了一下,说道:“老池,我上次来得匆忙,咱们接触得少,你不了解我这个人,所以今天这事,我就不计较了。不过,如果以后再有这种搞花架子的事情,我只能考虑换一个务实一点的人来掌双港厂的舵了。”
  “不会了,不会了……嘿嘿,我老池脑子笨,秦总别往心里去。”池健憨憨地笑着,后背却已经渗出了汗滴。这可不是当年在体制内当厂长的时候了,在民营企业里,老板发一句话,你就得滚蛋下台,如果真是那样,可就太悲摧了。
  这时候,于克岫、夏扬杰等人也都迎上来了,秦海与他们一一握手,根据关系的远近说了一些寒暄的话。夏扬杰问道:“小秦,你累不累?如果累的话,就先去招待所休息吧,等你休息好了,咱们再开会也不迟。”
  秦海摇摇头道:“没事,刚才在市政府那边和一帮官员们应酬,也没怎么动脑子,说不上什么累。大家都等我半天了吧,咱们这就回去开会吧。”
  “好,那咱们就开会去吧。”夏扬杰也不和秦海客气,一马当先地陪着秦海,向公司的办公楼走去。
  虽然是临时租给公司使用的房子,池健作为双港厂的厂长,还是安排人认认真真地拾掇了一番,把门窗都修缮了一遍,屋子里重新粉刷过了,许多办公家具也换成了新的。秦海走进办公楼,看到到处焕然一新的面貌,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
  “秦总,我本来说要给您装修一间办公室出来,不过宁总和夏工都不同意,所以……”池健跟在秦海身边,小声地解释着。
  秦海摆摆手道:“他们是对的,我一年也难得来几天,空一间办公室是完全没必要的。老池,以后公司这边的事情,宁总和夏工说了就可以,你照他们安排的办就行,不必考虑我的想法。”
  “我明白了,秦总放心,我一定好好听从宁总和夏工的指挥。”池健应道。
  对于池健这种小心翼翼的态度,秦海也觉得无奈。大秦集团马上就要成立,到时候他就是高高在上的集团董事长,而像池健这样的企业领导,与他还隔着两个层次,对他心存敬畏也是难免的。诸如宋洪轩、夏扬杰这些人,与他是曾经共过患难的,在他面前会放松一些,但要让下一级的干部也与他谈笑风生,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走进会议室,秦海迎面就看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周东屹。因为行动不便,所以周东屹没有去厂门外迎接秦海,而是呆在会议室里等待。看到秦海进来,周东屹推着轮椅上前两步,笑着伸出手与秦海握手,同时抱歉地说道:“秦总,不好意思,我没去迎接你。”
  “周工言过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干嘛要人接呢。”秦海笑道,说罢,他又转回身对着其他人说道:“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咱们先定下一条纪律吧。以后在咱们大秦集团内部,不许搞各种欢迎仪式,也不许搞接待酒宴,一切应酬都要从简,请大家遵照执行。”
  “明白了,秦总!”众人齐声地应道。
  大家根据职务的高低,分别在会议桌旁坐下,秦海当仁不让地坐了主位。看到该出席会议的人都已经到齐,秦海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了:
  “诸位,咱们金塘化工材料集团公司,日前已经正式成立了。再过两个月左右,我们还将成立大秦工业集团公司,作为化工材料公司的母公司。到那时候,咱们和青锋农机厂、北溪二钢厂、海杰公司、曲武陶瓷集团等等,就成为同一家母公司旗下的企业,能够形成集团优势,共同做强做大。
  化工材料集团公司成立之后,我还是第一次到金塘来,没顾上和大家一起商讨一下公司的发展前景。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想把我对公司的思路和大家谈一谈,同时也听一听大家的想法。”
  会议室里的众人此时都已经收敛起了此前调笑的神情,各自拿出笔记本,开始郑重其事地记录秦海的讲话。他们知道,这是一次为化工材料集团定方向的会议,秦海在这次会议上所讲的事情,将会影响到化工材料集团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大计。
  “根据母公司的产业发展构想,金塘将作为大秦集团旗下的化工材料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以乙烯为主的基础化工原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这三大类高分子材料,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秦海滔滔不绝地向众人描述着他的总体构想,一幅壮阔的化工产业蓝图随着他的讲述,缓缓地在听众们的眼前铺开了。
  按照秦海的设想:
  金南化工厂在现在生产聚氯乙烯的基础上,未来还将发展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通用塑料原料,并在此基础上生产满足不同领域需要的改性产品。
  红光玻璃钢厂将以工程塑料为发展方向,生产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苯醚、热塑性聚酯等一系列产品。
  双港合成纤维厂在腈纶产品之外,还将发展丙纶、维纶、聚酯纤维等通用合成纤维,同时进军高性能合成纤维和功能合成纤维领域。其中,由海杰公司开发完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已经落户双港厂,首批产品已经问世,秦海这一次来金塘,其中一个任务也是来视察这项新产品的生产情况。
  除上述企业之外,其他几家企业以及即将新建的两家化工厂也要分别承担通用合成橡胶、特种合成橡胶、导电高分子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发光高分子材料等各类产品。
  在技术方面,海杰公司以及安河材料学院将根据各家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保持化工材料集团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秦……秦总,照您的这个规划,我们金南化工厂的规模,起码要扩大十倍才够啊。”于克岫被秦海描述的场面给惊呆了,讷讷地插话道。
  秦海道:“如果作为远景规划,金南厂扩大十倍都不够,起码要扩大100倍呢。不说别的,光是聚氯乙烯一项,金南厂未来的生产能力要达到年产20万吨,你算算看,这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倍了?”
  “20万吨……每吨算2000元,这就是……4个亿啊。”于克岫眼睛一片迷茫,他实在想象不出,一年创造4亿元的产值是一个什么样子。过去行业内开会的时候,他见过那些年产值上亿的大厂厂长的模样,当时觉得他们特别威风,也特别高不可攀。想不到自己在有生之年,居然也有成为土豪的希望了。
  “哈哈,老于,以后你就等着数钱数到手抽筋吧。”秦海笑着向于克岫做了个下压的手势,意思是让他稍安勿躁,不必过于激动。
  “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咱们必须在技术、人才、设备、管理等方面不断强化。技术方面,周工、夏工,以及海杰公司、材料学院方面都会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设备方面,我们会立足于国内和国外两个来源,首先通过引进国外设备,形成自身的生产能力,随后再扶持国内设备企业,加大国产化设备的攻关力度,实现进口替代。”秦海继续向众人讲述着实现目标的途径。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给饶荣根面子
  秦海的讲话足足讲了两个小时,参会者没人感觉这种讲话冗长烦闷,相反,当秦海结束讲话的时候,大家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恨不得让秦海再说上几个小时才能过瘾。
  看到秦海放下自己的讲话提纲,夏扬杰眼明手快地推过去一杯茶,说道:“辛苦了,快喝口水润润嗓子吧。”
  “多谢老夏。”秦海接过水杯,咕咚咕咚地把杯中的水一饮而尽,甚至连杯底的茶叶都一块咽进肚子里了,这才舒服地吁了口气,笑着对众人说道:“我是不是讲得太多了,大家都听累了吧。”
  “没有没有,秦总说得我们都热血沸腾了。”刘杰半是认真半是恭维地说道。
  池健也夸张地说道:“是啊,我刚才都听得入迷了,如果秦总说的这些都能够实现,我老池睡着了都会笑醒啊。”
  “老池,你怎么说话的,秦总说的事情,当然是能够实现的,还用说什么如果不如果吗?”刘杰笑着指责池健道。
  “对对,我老池太不会说话了,一会吃饭的时候,我处罚三杯。”池健这才发现自己的话有问题,秦海说了半天,他居然还流露出不相信的意思,这不是不给自家老板面子吗?
  大家都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尤其是宁默、夏扬杰这些人,他们对秦海很了解,知道秦海不可能为这样一句话而不高兴,看到池健这样郑重其事地忏悔,都忍不住觉得好笑。
  “秦总刚才谈的发展目的,的确很振奋人心啊。”周东屹坐在轮椅上发话了,“尤其是秦总对于未来20年高分子材料发展趋势的阐述,可谓是高屋建瓴,让我这个做技术的人听了都觉得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比如说,秦总谈到了开发用于制造飞机机身的纤维材料,这个想法是非常大胆,却又非常有前瞻性的。据我看到的资料,美国波音公司已经开始尝试使用Kevlar聚芳酰胺纤维、碳纤维、环氧树脂等构成高强度塑料,用于飞机制造。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需要迎头赶上。”
  听到周东屹这样说,夏扬杰也感慨道:“的确,秦总在产业发展方向上的见解,真是让人钦佩……甚至是让人觉得嫉妒啊。我这个高分子专业的大学老师,看问题都没有秦总这样透彻,尤其是在新材料的开发思路上,秦总屡屡能够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好建议,让我们这些专门做技术的人都羞愧难当了。”
  “那是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本事,咱们秦总怎么能够当上秦总呢?”宁默伸出手,拍着秦海的肩膀,得意地炫耀着。这一干人中,他与秦海认识最早,关系也最亲密,同时也是最崇拜秦海的能耐的人。在他心目中,秦海与他一样,都是青锋厂的青年工人,秦海能够让夏扬杰、周东屹这样有学历的人心悦诚服,就是为他们这些青工长了面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