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2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416

  “让我们来看看……这是太阳能材料展区,在这里展出的是太阳能电池板。没错,只要你拿一支手电筒照在这块板子上,我们看到连接在它上面的电风扇开始转动了……我不得不说,风还是很大的,我都有点觉得冷了……”
  “……我们终于逃出了寒冷的太阳能展区,什么,你说我手里还拿着那个展区的手电筒?不不不,我暂时还不想把手电筒还给那位可爱的讲解员,因为在这个展区它有更大的作用。大家看见了吗,对面有一堵墙,只要我把手电光照到那面墙上对应的位置,那面墙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我们来试一试吧,哇……实在是太有趣了。我现在非常怀疑在墙的后面藏着十几名中国人,他们根据我的手电筒光线更换唱片。我到了墙的背后,这里没有我们期待的潜伏者,真正的奥妙是在这面墙上,这里写着说明:这墙上的材料称为光敏陶瓷,能够感应光线的变化……”
  “看,前面是一个有趣的地方,让我们过去看看……不不不,我不打算通过这座吊桥,因为吊着桥板的四根绳子……你说什么,鲍比,你说它们不是绳子,只是四根线?是的是的,我同意你的观点,它们简直比我的耳机线还要细……
  看啊,有两个体重超过200磅的胖子已经走到桥上了,我打赌,他们一定会‘抨’地一下掉下去的……好吧,我承认我赌输了,这四根线居然真的承受住了400磅的重量。让我看看,这里有说明,说这种线使用的是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缩写是HSHMPE……你确信这么长的缩写还叫缩写吗?”
  “好了好了,我们总算回到了森林里,看哪,这里有一条河,当然,只是一条河的模型而已。河里水流浑浊,他们在做什么实验……哦,他们在河边装了一片高分子渗透膜,奇迹出现了,河水透过这层膜就变得清澈了。
  我们听听科学家怎么说的,他们说这种膜可以用于在战场上过滤饮用水,能够把脏水过滤成饮用标准。鲍比,你过来,刚才你说过你渴了,我现在就打算嘘嘘一下,然后过滤成饮用水给你喝……”
  “……”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与乔里斯一样,在展馆里看得目不暇接。他们平生第一次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神奇的材料,诸如什么电性功能材料、敏感材料、磁性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智能材料……如果他们不了解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展台上有着丰富的介绍,还有实物展示,足够让大家看懂了。
  就算是大家日常司空见惯的钢材、水泥、陶瓷、塑料等等,在展会上也变了一副模样,让人惊诧于它们居然也有这么多的讲究。就拿陶瓷来说,切水果的陶瓷刀自不必说了,居然还有能够用来切削金属的陶瓷车刀,据说比金刚石还要硬,真正达到了削铁如泥的境界。慢着,陶瓷本身不就是泥吗?用泥做的东西来削铁,把铁削得像泥一样……这是不是弄错了剧本的节奏?
  普通的公众只限于看热闹,一些业内的行家则在抓紧研究这些材料的新动向。至于来自于生产企业的参观者,他们想得更多的是这些材料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产品设计,能不能让他们的产品攀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展馆楼上一间装饰豪华的贵宾室里,一圈沙发上坐着十几个人。居中的是一位长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正在听取展会组织者、计委副主任王鸿生的汇报:
  “首长,我们办这个展会的目的就是如此,主要是为了向社会公众进行材料科学的知识普及,唤起社会对于材料的关注。在制造业中,材料和工艺是两大要素,也是我国制造业与国外差距最大的两个方面。以航空发动机为例,我们能够模仿国外的发动机制造出一模一样的叶片、涡轮盘,但因为耐高温材料比国外落后,所以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十分之一。”
  首长点点头,说道:“是啊,我刚才在展区看了你们关于航空高温材料的介绍材料,感触很深啊。过去科工委也向中央汇报过这方面的问题,但不可否认,中央对于这方面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投入太少了,欠债太多。”
  王鸿生道:“材料是百年大计。工厂和设备都是可以买到的,许多工业产品都可以模仿,但材料配方和工艺无法仿造,只能靠自己去摸索,而这个时间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其他的东西可以耽误,材料研究一刻都不能停止。”
  首长转过头,看了看坐在一侧边缘的秦海,说道:“小秦同志,我听说你自己建了一所材料学院,从各大学和科研单位挖了几百名优秀的材料专家到你那里去工作,有这样的事情吗?”
  首长此言一出,参加会谈的各部门官员都把目光对准了秦海。这些人中间,有些此前是认识秦海的,如杨新宇、崔洪春以及科工委的白副主任等,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有关安河材料学院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些官员是今天来参观展览时才接触了秦海,并不知道他有如此大的手笔,听到首长的话,都感到了震惊。
  一家私营企业,从各大学和科研单位挖了几百名学者,这无论如何都是拆国家墙角的事情。首长当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莫非是要追究这个年轻人的责任吗?
  秦海对于首长的这个问题却并不感到意外,他知道,在几天前,首长专门就材料展会的问题,召见过师老、李老等人。这几位泰斗在会见时向首长说起了国内材料科学界的情况,并提到了秦海和他的安河材料学院。师老、李老都有徒子徒孙在安河材料学院工作,也听说了其中的缘由,在向首长介绍时,他们不乏对秦海的赞美之辞。
  有了这样的铺垫,首长提出这个问题,应当就只是故作姿态,而不至于对秦海兴师问罪了。秦海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经得起推敲的,因此心里十分踏实。
  “首长,您说的情况的确存在,我们大秦工业集团旗下有一家安河材料学院,目前有几百名国内优秀的材料学家在那里工作。您今天看到的许多材料科研成就,就是出自于安河材料学院。”秦海平静地回答道。
  首长问道:“这些学者都是各学校、各家研究所的骨干,你这样把他们都挖走,岂不是撬了国家的墙角吗?”
  秦海道:“首长,您误会了。我并没有挖这些人,我只是把他们捞上来了而已。”
  “哈哈,捞上来?这可是一个新鲜的说法,你给我说说看。”首长笑着说道。正如秦海分析的那样,首长本意并没有责备秦海的意思,只是想听听秦海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而已。
  秦海道:“安河材料学院招募的这些学者,都是在原来的单位难以呆下去,已经准备下海或者出国的。即使我不去收留他们,他们也不会留在原来的单位。与其让他们都跳到海里去,还不如被我用网捞上来,养在材料学院,至少还能为国家保留住材料科研的种子。”
  “真的是这样吗?”首长盯着秦海问道。
第四百五十五章
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听到首长这样问,秦海迟疑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的杨新宇发话了:“首长,从我们系统的情况来看,小秦说的,基本属实。”
  “哦,新宇同志,你说说看,怎么个基本属实?”首长饶有兴趣地问道。
  “我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机械委下属的机电研究所有一位搞刀具研究的专家,叫阎顺成,目前就在小秦他们的安河材料学院工作。据我了解,他到安河去工作的原因是这样的……”杨新宇说道,接着,他就把秦海如何挖走阎顺成的情况,向首长介绍了一遍。
  阎顺成所以离开机电研究所,是因为所里的人事矛盾,加上他有一个患哮喘病的女儿需要花钱治疗,而他在机电研究所拿的工资显然不足以支付这笔费用。秦海把阎顺成挖走之后,给了他优厚的待遇,还通过国外的关系帮他女儿找到了进口药,现在阎顺成女儿的病已经大有好转,而心情愉快的阎顺成也在安河材料学院完成了几项重大科研,其中一项硬质合金刀具的技术目前已经在机械委下属的各大机床企业推广,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情况就是如此,因为制度上的问题,我们的人才很难留住,而小秦的安河材料学院则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有助于人尽其才。”杨新宇最后这样总结道。
  杨新宇说的是机械委系统内存在的问题,但在座的众人都知道,这些问题其实在各系统都同样存在,杨新宇这番话,用诛心的思维去分析,就是指着首长的鼻子在批评国家政策的失败了。不过,大家倒不用替杨新宇觉得担心,作为一名副部级官员,他们有在首长面前畅所欲言的权利,中央召开类似会议的时候,大家也都是这样直言不讳的。
  首长沉默了片刻,苦笑着说道:“新宇同志说的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深思啊。我们一直在谈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可是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我们的知识分子还不能够做到安居乐业,这是我们的失职啊。”
  “我们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所欠缺的。国外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般要达到5%以上,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也要占到GDP的2%以上,我们国家这两项加起来还不到4%呢。”坐在首长旁边的科委领导抱怨道。
  “这个没法直接比较吧?”王鸿生插话了,他是计委官员,对于国家财政的情况是更为了解的,“咱们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不到13%,如果教育和科技一共要拿走7%,就相当于财政的一半多都被分走了,那么行政费用、国防支出、扶贫支出等等,怎么办?国外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30%以上,扣除转移支付的部分,能够用于教育、科技的资金比例也是比我们要充足得多的。”
  “这个情况,上次我们和财政部交流的时候,已经了解过了。”科委领导说道,“我们能够理解国家财政的困难,但这样一来,提高知识分子待遇的问题,就只能从长计议了。”
  “所以说,小秦同志的安河材料学院,对国家来说,是雪中送炭啊。”首长说道。他也知道国家财政的窘迫,而且明白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要提高知识分子待遇,谈何容易,国家要做点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有秦海这样自由。他说道:“如果没有小秦这样的同志主动出来为国家分忧,咱们这些材料人才可能就真的都流失到国外去了,那将是我们的重大损失。”
  听到首长这样说,所有人的心都放下了,原来首长并没有指责秦海的意思,相反,他对于秦海的称赞,定位还是相当高的。有了首长这番话,其他人也就知道该说什么了,农业部的崔洪春、科工委的白副主任等都纷纷发言,介绍秦海对于他们系统提供的帮助,话里话外透出无数的亲近之意。
  “小秦,你做的这些事情,难道都没有向师老他们透露过?”首长也是第一次知道秦海居然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尤其是为军方帮的那些忙,解决了国防科工方面的燃眉之急,这些贡献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由于师老、李老等人并不知道秦海的这些业绩,所以并不曾向首长提起过。
  秦海此时心里充满了得意与淡定,他微笑着说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怎么好意思到处炫耀呢?其实杨主任、崔部长、白主任他们对我以及我们集团都非常爱护和照顾,我们作为企业,对国家作出一些回报,也是应该的嘛。”
  “说得好啊,看起来,我们的年轻一代还是非常爱国的,能够成为我们的接班人啊。”首长高度地评价道,说罢,他看看王鸿生等人,又说道:“话又说回来,大秦集团毕竟是民营企业,企业照章纳税,就已经承担了对国家的义务了。小秦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在义务之外的贡献。作为政府,我们首先应当感谢小秦同志这种大公无私的行为,其次呢,我们也不该总是这样占企业的便宜,应当对企业有所回报才是。”
  “回报?”众人一下子都愣住了,首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大家不要心安理得地接受秦海的奉献,而是要有来有往,与秦海等价交换。可是,各单位的经费都不充足,否则也不至于让系统里的专家被秦海挖走。说到要给秦海回报,大家可真是有心无力啊。
  “首长,小秦为国家做的贡献,可不是给几千块钱的奖励就能够回报的。比如刚才白主任说的,小秦帮助70X所生产防弹衣,出口创汇达到上亿美元,我们如果要给小秦回报,只怕计委都拿不出这么多钱啊。”王鸿生半开玩笑地说道。他能够听出首长所指的肯定不是给秦海多少钱,而是其他的意思,但首长没有说明,这就让下面的人难以揣测了。
  首长道:“鸿生同志,你说得对,国家现在还很穷,要向小秦同志付钱,恐怕是办不到的。我的意思是说,对于大秦集团这样诚信经营、为国分忧的企业,国家应当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国库没有钱,但是我们有政策嘛。一个好的政策,交到像小秦这样懂市场、擅经营的企业家手里,就能够变成财富,这不就是国家给他的回报吗?”
  “哈哈,的确如此,首长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让我们茅塞顿开啊。”王鸿生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笑着说道。其实他早就猜出首长的意图是在政策优惠方面,但这种话是必须等着首长说出来,他才能附和的,否则怎么能够体现出首长的高瞻远瞩呢?
  首长自然能够听出王鸿生此言有拍马屁的意思,但只要不是违背本心的曲意奉承,下属偶尔对上级说一些恭维话,也是官场上的惯例了,无伤大雅。他笑着对秦海说道:“小秦,你希望国家给你什么样的政策,现在就可以提出来了。有王主任在这里,还有各部委的领导在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事情,你什么都可以提。”
  “这个……就不必了吧?”饶是秦海心理素质良好,也被首长抛出来的这颗大甜枣给打懵了。中央首长当着一干部委官员的面,问你需要什么政策,这让秦海如何回答?轻描淡写地提几点要求,等于浪费了领导的一次承诺,而且也的确有不尊重领导之嫌。而如果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又恐激怒了领导,让自己好不容易在领导心目中形成的光辉形象毁于一旦。这个时候最明智的作法,莫过于闭口不谈,反正领导欠了你的人情,最终总是会还的。
  “小秦同志,你对国家没有什么要求,我倒是对你有个要求,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一直坐在旁边沉默不语的一位老者,突然发话了。
  秦海对于官场的事情不太了解,所以也认不出老者是何许人也。在此前首长参观展会的时候,这位老者一直都跟在首长的身边,作为讲解员的秦海能够很敏感地察觉到,首长对于这位老者颇为恭敬,绝非领导对下属的那种态度。到了首长这样的位置,还有什么人值得他如此恭敬呢?秦海真是想不出来了。
  “对不起,我不知道怎么称呼您……您有什么要求,就尽管提出来吧,只要是我们大秦集团能够做到的,我绝无二话。”秦海信誓旦旦地说道。
  “你不认识我?”那老者似乎有些诧异,不过随即就释然了,“也难怪,你是搞企业的,我是带兵打仗的,咱们隔行如隔山嘛。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冀明初,原来在部队里工作,现在已经退下来了,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冀明初!
  秦海的嘴张得老大,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咱们不带这样谦虚的好不好,如果你老先生都能自称为普通老百姓,那连面前这位首长都是贫下中农了。谁不知道你在军中的地位,那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定海神针啊。
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知道98号钢材吗
  冀明初说自己已经退休,这是事实。但要说他只是一名普通老百姓,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作为硕果仅存的几名开国元勋之一,冀明初在军方和中央都有极高的地位,是能够参与各种重大决策的。由于他已经退出一线,所以名字和照片见诸报端的机会很少,这也是秦海认不出他来的原因。
  秦海记得,冀明初是在他穿越之前几年的时候去世的,当时媒体上刊登出来的照片比现在要老得多。现在的冀明初,虽然头发已经白了一多半,脸上也已经有了几处老年斑,但虎老雄风在,无论是立是坐,都能给人以一种极大的心理压迫感。
  “冀老,真不好意思,我没认出您来。”秦海赶紧道歉,就算他此前没有见过冀明初,至少有些史诗剧里还是有冀明初的形象的,特形演员选得不错,其眉眼与眼前这位真人相差并没有太远,所以秦海其实应当能够猜出其身份的。
  “不认识我又不是什么错误,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冀明初大手一挥,说道:“你现在知道我是谁了,我刚才问你的问题,你可以再考虑一下,能不能办到。”
  “能!”秦海此时连一个磕巴都没打,直接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
  “哈哈,这么痛快?”冀明初笑了。只这一个“能”字,就让冀明初对秦海顿生好感,作为一名血雨腥风里走出来的老将军,他很喜欢有担当的年轻人。秦海的这番表现,正对了他的脾气。
  “冀老,您提出来的要求,肯定是关系到国防大计的。只要您能提出来,我们就没有拒绝的理由。”秦海大义凛然地说道。
  此时的秦海,也是骑虎难下了。冀明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他提要求,尤其是现场还有首长,就算谁借秦海几个胆子,他也不敢直接回绝冀明初。当此之时,他只能是硬着头皮答应冀明初所可能提出的任何要求,如果其中哪些要求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也得等以后再慢慢地推托。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秦海也相信冀明初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人,他能提出来的要求,应当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且也必定是与国防建设高度相关的课题。秦海原本就关心国防科技,对于这样的要求怎么会拒绝呢?
  冀明初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小秦,我听师老说,你在材料方面的造诣非常不错,而且熟悉材料工业的规律,所以这件事情我不能拜托别人,只能拜托你了。”
  “冀老请讲。”秦海这回没有谦虚,坦然地接受了冀明初的夸奖。
  冀明初道:“你知道98号钢材吗?”
  “98号钢材?”秦海眼前一亮,原来冀明初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件事。
  前一世的秦海作为一名跨专业的材料专家,许多重要的军工项目都有所涉猎,他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什么是98号钢材,而且对于这种钢材的研发过程也有很深的印象。所谓98号钢材,其实是军方内部确定的一个编号,说来也巧,在秦海与王鸿生讨论举办材料科技展的时候,秦海也举过这种钢材的例子,它正是航空母舰上使用的特种甲板钢。
  军舰使用的船板钢与普通民船不同。民用船只的船板钢只需要考虑坚固、耐用,尤其是耐海水的腐蚀。军舰钢则需要加上抗冲击、耐高温等特殊要求,简单地说,就是要在战争环境下保证一定的生存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军舰船板钢比民用船板钢的要求要高出一大截。
  在所有的军用船板钢中,又以制造航母甲板和核潜艇耐压壳的钢材要求最为严格。在和平时期,军舰遭遇导弹打击的机率是很小的,而且一般来说只要能够承受住一两次打击就已经足够满足防护要求了。但航母甲板钢和核潜艇耐压壳钢则不同,它们是需要长期工作于恶劣环境之下的,几乎没有平战之间的区别。
  以航母甲板钢来说。甲板是用于舰载机起降的,飞机起飞时,发动机喷出的烈焰会对甲板构成高温灼热;飞机降落时,起落架又会对甲板形成巨大的冲击。也就是说,航母甲板几乎每天都要经受反复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保证其不发生变形,否则就会对飞机起降带来严重的影响。
  用一个简单的性能指标就能够说明甲板钢的要求之高。寻常的民用船板钢,屈服强度大约是250兆帕。普通军用船只的船板钢,屈服强度要求达到350兆帕。而美国使用的航母甲板钢,包括HY130和HSLA-115,其屈服强度都超过了800兆帕。
  在这里简单地科普一下:1兆帕是指在每平方米的范围内承受100万牛顿的压力,人们平常说的1个大气压不过只相当于0.1兆帕而已。800兆帕意味着能够承受……好吧,反正是个很大很大的压力。
  在那个年代里,中国能够生产的船板钢最大屈服强度只能达到440兆帕,与美国、苏联、日本、法国所拥有的屈服强度超过1000兆帕的船板钢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