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416

  “房地产都是小钱?”众人咂舌不已,“振江,你快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买卖?”
  孙振江卖足了关子,这才悠悠地说道:“我得到一个内部消息,上头已经决定要放开生产资料的统购统销,从明年1月1日起,钢材、水泥、平板玻璃不再需要计划指标调配,同时也不再限制计划价格。”
  “呃……”
  听到孙振江说出这番话,众人一下子都泄了气。这件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前些年倒是通过倒卖计划内物资而起家的,但这两年风声太紧,这种生意已经不好做了。现在国家要全面取消生产物资的计划供应,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更遑论从中找到什么商机。
  孙振江早就料到了众人的反应,他用手指了指皮茨顿,说道:“这个问题,还是请皮茨顿先生给大家解释解释吧。”
  “我给诸位解释一下这件事情。”皮茨顿开口了,他的中文听起来有些奇怪,带着浓厚的弗吉尼亚口音,但语法和措辞却还是足够准确的,想必是通过了中文六级的水平:
  “中国的生产资料价格体系,是严重扭曲的。计划内价格远远偏离真实的市场价格,而黑市上的价格又因为供应不足而明显偏高。一旦中国政府取消对生产资料的计划管制,那么将会出现两个情况:
  第一,大批原来无法获得生产资料的企业,将能够在市场上得到充足的供应,他们的需求被释放出来之后,将会打破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现象。
  第二,由于供不应求现象的存在,生产资料的价格将会从现有的计划价格大幅度上升,一直上升到足以使过剩需求消失的水平。据我们的测算,这个水平会比现有的计划内价格高出一倍以上,而略低于目前中国市场上的黑市价格。”
  “嗯,是这个道理。”众人都点头称是,心里却并没有什么恍然的感觉。皮茨顿说的这些,背后或许有什么复杂的经济学道理,没准还有啥数学模型之类,但对于这些做过物资生意的商人来说,凭着本能也是能够猜到的,不需要皮茨顿给他们进行科普。
  “我们的计划是,在物资价格达到平稳点之前,大量地吃进物资,等到价格升高到足够的价位时,再进行抛出。这一进一出,我们就能够轻松地挣到一大笔钱。这一次,上头放开的物资包括钢材、水泥和玻璃,咱们也别太贪心了,把钢材市场拿下来,就足够咱们玩了。”孙振江补充道。
  “振江,你说的不就是囤货吗?这事倒可以玩一玩,不过要说一人能挣到10个亿,恐怕也不容易吧?”一个名叫凌一平的商人质疑道。
  凌一平自己是做过囤积居奇这种生意的,不过过去是在消费品领域里做。前些年轻工产品市场价格飚升,凌一平便以低买高卖的方法,倒腾了不少电视机、录像机之类的商品,也颇挣了一些钱。
  他知道,囤积居奇这种事情,有利润,但也有风险。如果市场价格上涨的速度低于预期,那么囤货带来的利息损失、仓储费用损失等等,也是颇为可观的。尤其是当许多人都在做囤货生意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集体出货时会出现的价格下跌,玩不好,说不定还会赔钱。
  面临着生产资料价格放开的时机,适当地囤一些货,待价高时抛出,应当会有一些利润,但说到要让在座的每个人都赚到不少于10亿,恐怕是耸人听闻了吧?
  孙振江哈哈笑道:“各位也都是这样想的吧?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果咱们光是捞点汤喝,以后可就要后悔一辈子了。告诉大家吧,咱们在这一次,不能光是囤货,咱们得主动出手,把价钱炒起来,炒到最高点的时候,再突然抽身,大家听明白了吗?这样吧,我还是让皮茨顿先生来说吧。”
  皮茨顿早已准备好了,他拿出一叠资料,一边翻看着,一边对众人介绍道:
  “根据我们基金研究部门的统计,当前中国全年的成品钢材产量是6500万吨,加上进口钢材大约500万吨,市场的总供应量是7000万吨,供需大体是平衡的。
  如果中国政府放开计划管制,黑市钢材价格将从目前每吨5000元人民币下降到2500元人民币左右,届时整个市场的钢材需求量将会上升到9000万至1亿吨。由于供需缺口高达2000万吨,钢材市场价格将会持续上升,估计在3200元左右,能够重新达到供求平衡。
  我们基金与孙先生的计划是,在2500元价位上,吃进1000万吨钢材。由于市场供应减少了1000万吨,供求矛盾将会更加严重,从而能够拿钢材价格一举上升到3800元左右。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再抛出钢材,争取在价格降至3500元之前实现库存出清。
  这样计算下来,我们在钢材市场上通过进销差价获得的毛利润约为100至120亿元,扣除资金成本和仓储成本,再减去一部分营销成本,最终的纯利润应当在80亿至100亿元之间。”
  “丝……”屋子里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一招可真是玩得太大了。在座的众人,有些也曾玩过炒货的事情,不过最大限制也就是在一两个省的范围内炒一炒,而且炒的也不是这种战略性物资。按照皮茨顿的方案,大家是要在国家层面上,把整个钢材市场的价格炒上去,然后再从中渔利。这一票如果做成了,每个人挣10个亿或许有点夸张,但三五个亿的利润,还是有可能拿到的。
  可是,高利润也就意味着高风险,万一炒作不成,钢材价格没有如愿上升到3800元这样的高位,那大家可就被套住了。囤积钢材所需要的资金不在少数,按2500元每吨的价格,囤积1000万吨钢材,需要投入250亿元,一年光利息就是十几亿,这个成本也是不容小觑的。
  “振江,这个方案倒是挺诱人的,可是万一咱们没把价钱炒起来,或者花的时间太长,可就有点麻烦了。”凌一平说道。
  孙振江自矜地说道:“一平,你放心,这些问题,介子基金的专家们都考虑过了。这一次,介子基金也准备投入100亿人民币,你们觉得美国人会做赔本的买卖吗?人家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比咱们强多了,咱们就是跟着人家发财,有什么可怕的?”
  “振江,刚才皮茨顿先生说,钢材缺口有2000万吨,万一国家让那些钢厂增加产量怎么办?还有,价钱高了,下面那些土鳖就不用这么多钢材了,这个缺口不就填上了吗?”另外一位名叫郭凯宁的商人也提出了问题。
  孙振江没有回答,把解释的机会交给了皮茨顿。皮茨顿咳嗽一声,对众人说道:
  “我们分析过中国钢铁厂的产能储备,他们最多能够再增加500万吨的产量,而且也不是马上就能够生产出来的。中国的铁矿石、煤炭供应,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增加起来,再转化为钢铁生产能力,中间需要的时间足够我们操作了。进口方面,中国政府目前能够筹措到的外汇资金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其进口量不可能大幅度上升。
  至于说需求,中国钢材市场上80%的需求属于刚性需求,不管价格高到什么程度,他们都必须要采购。此外,我们还没有考虑南方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因为目前还无法预计房地产发展的速度。如果南方的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足够快,那么我们预计的供需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
  “原来是这样。”大家看向皮茨顿的眼神,开始变得灼热起来了。要不怎么说人家美国人有能耐呢,咱们能够想到的事情,人家都已经想到了,而且还做过什么测算。我们这些人天天呆在中国,都算不清楚中国有多少钢铁厂,可是人家美国人却能够做到,这是何等了不起的本事。
  跟着有这样本事的人做生意,怎么可能会赔本呢?
  想到此处,每个人的心思都活络起来,在脑子里拼命地计算着自己能够筹集到的资金数量。这是一个利润高达百亿元的机会,投入得越多,收益就越大。正如孙振江说的,如果这一次错过了,可就真要后悔一辈子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料不到的越洋长途
  在当年的中国,可以炒作的物资种类是很多的,但其中只有钢材供求缺口最大,也最容易操作。像水泥这样的产品,单位价值太低,生产又极其分散,炒作起来难度很大,对于这些习惯了轻松赚钱的人来说,有些得不偿失的意思。
  不过,如果有机会让孙振江重新选择一次,他肯定不会一头扎到钢材这个大坑里去,因为在这个坑里,蹲着一只逆天的怪兽,那就是带着穿越金手指的秦海。
  此时,在平苑县的大秦集团总部办公室里,秦海正在向宁中英和宋洪轩介绍着这一次取消钢材计划管制之后的安排:
  “钢材计划取消后,市场价格必定会出现一轮上升,市场供求紧张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按照国家计委的要求,在明年一年内,我们必须要向市场新增1000万吨钢材的投放,确保把市场价格控制在2700元以内,怎么样,有把握吗?”
  “哈哈,没把握也得做啊,谁让秦总已经在王主任那里夸下海口了?”宋洪轩嘻嘻笑着,调侃着秦海。在大秦集团的高管层面上,没有那么多森严的等级秩序,宋洪轩与秦海在工作上是上下级,但私交却是非常亲密的。
  秦海笑道:“我敢夸下海口,也是因为对宋总有信心啊。不到一年时间,宋总就在海东省凭空建起了一座500万吨的钢铁厂,有这样的实力,我还有什么不敢吹的?”
  “那都是在秦总的英明领导之下,对了,还有宁老的英明领导。”宋洪轩一边说着,一边拱手向宁中英做了一个揖拜的手势。
  宁中英没有参与他们的调侃,他皱着眉头在心里想了一会,问道:“小秦,1000万吨这个数字,是你说的,还是王主任说的?”
  “是我们俩一块商量出来的。”秦海答道,“怎么,宁厂长,您有什么疑问吗?”
  宁中英现在已经不是厂长了,而是大秦集团的总经理,但秦海自己是董事长,称呼宁中英为“宁总”似乎有些不太合适。以宁中英的岁数,秦海又不能称他老宁或者直呼其名,于是只能依旧使用原来的称呼。这样倒也好,显得不忘旧情的样子。在集团内部,非但秦海是这样称呼的,包括项纪勇、宋洪轩、秦明华等一些亲近的人,也都是这样称呼的。
  宁中英道:“我听你分析过,计委方面测算的结果,认为明年全年,全国钢材的缺口在2000万吨以上。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1000万吨左右的需求受到压抑,我们再补充1000万吨,这样就差不多能够填上缺口了。但这个算法里面没有考虑到各单位增加库存的影响,还会有一些贸易公司可能也存着囤积居奇的打算,这样一来,1000万吨就有些不够了。”
  “宁老英明。”秦海翘起一个大拇指,恭维了一声,“您说的这个情况,完全可能出现。事实上,王主任已经了解到,有几家比较大的贸易公司,准备联手囤货,以求牟取暴利。把他们以及各使用单位的囤货全部考虑进去,可能还会出现额外的1000万吨需求缺口。”
  “如果有人兴风作浪炒作物资价格,必然会有更多的小公司参与进来,都想趁火打劫,到时候就不止是1000万吨的缺口了。”宁中英提醒道,作为一名老企业家,他对于市场上那点事情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秦海道:“关于这个问题,王主任也已经有所考虑了。事实上,国家计委并不止只布了我们这一颗棋子。计委事先已经让几大钢铁厂提前准备了300万到400万吨的库存,并且预留了500万吨左右的产能,两项相加,就可以产生出800万吨以上的供应。必要的时候,国家还可以从国外进口一部分钢材来平抑价格,这样就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了。”
  “听着像是打仗一样。”宋洪轩叹道,“我们在这里替国家分忧,可以别人却在拆台,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对了,对于这种恶意炒作钢材价格的公司,国家难道不能采取一点手段来进行打击吗?”
  秦海摇摇头道:“我们在搞市场经济,政府对于市场的超经济干预应当是越少越好。囤货也是合法的市场行为,不到万不得已,国家是不能采取行政手段去打击的。”
  “我倒觉得国家在这个时候应当有点决心,恶意扰乱市场的公司,就是该狠狠地打击才对。”宁中英愤愤不平地说道。
  秦海道:“老爷子,您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不过,这种事情也不是我能够决定的。连王主任都不敢说打击的事情,我们在这里生气有什么用?依我看,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能够如期地提供出1000万吨的产量,那些炒作物资的人就只能落空,说不定还得赔上一些本钱呢。”
  “也对,让他们出点血就行了。”宁中英从善如流地说道,他也知道采取行政手段这个建议有些过于暴力了,其实他们这些做企业的,也不希望国家动辄挥舞行政的大棒。
  三个人刚说到这里,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叮铃铃地响了起来,让几个人都吃了一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秦海的办公桌上,并不只有一部电话。分颜色和铃声的不同,几部电话各有各的功能。对于一般前来联系工作的电话,是先要经过集团前台询问,然后才会转接到秦海桌上的。而这部红色电话则不同,它是直接拨入的,无须转接。掌握这部电话号码的,有诸如柴培德、王鸿生、杨新宇等高层领导,毕竟不能让这些身居高位的领导再规规矩矩地接受前台小姑娘的盘问吧?
  领导都是日理万机的人,没事自然不会打电话来聊点白菜土豆之类的家常琐事。所以,这部红色电话不响则已,一旦响起,就意味着有重要的事情了。
  “喂,我是秦海,请问您是哪位?”秦海接起了电话,恭恭敬敬地说道。
  电话对面的人没有吭声,秦海只能隐约听到一丝细微的呼吸声。
  “怎么?”宁中英诧异地看着秦海。
  秦海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对着话筒继续问道:“您好,请问是哪位?”
  “是我。”电话里终于传来了一个轻柔声音。
  秦海的心抨抨地跳了起来:“哲奕……”
  “是我。”对方的声音带着一些激动,“你听出来了?”
  听到秦海嘴里吐出“哲奕”这两个字,宁中英和宋洪轩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站起身,向门外走去。王哲奕这个人与大秦集团的瓜葛不多,但宁中英和宋洪轩却都是听说过她的。尤其是宁中英,心里早已把秦海当成了未来的女婿,对于王哲奕这样一个人更是带着几分警惕之意。
  秦海没有阻拦二人的离开,看着他们出去之后还掩上了房门,秦海这才对着话筒说道:“哲奕,你还好吗?你现在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我还在秘鲁呢,和你脚底对着脚底。”王哲奕也已经从最初的激动中平静下来了,说话的声音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
  “哈哈,真想不出你脑袋朝下站着是什么样子。”秦海也轻松起来,“对了,上次你离开京城的时候,说是去找你的一个同学,怎么样,你们发展到哪一步了?”
  在对待女孩子的问题上,秦海真不愧是个冷场王,此言一出,话筒里一下子就安静了,好半晌,才听到王哲奕满带幽怨地说道:“秦海,你就不能说点不那么煞风景的话?”
  “呃……”秦海很想给自己一个耳光,他赶紧打岔道:“我这不是听到你的声音,高兴得忘乎所以了吗?对了,你怎么会知道我这部电话的号码?”
  “废话,我不知道,我爸还不知道吗?”王哲奕像过去一样笑着斥道,“我给我爸打电话,他就告诉了我你的号码,让我直接打过来了。你说你们中国的官僚怎么都这样,不知道我这是越洋长途啊。”
  “你是哪国的……”秦海用微不可闻的声音反驳了一句,随后便笑着问道:“王主任为什么要让你直接打电话给我,有什么事情吗?”
  “的确是有一件事情,而且非常重大。”王哲奕收起了调笑的语气,郑重其事地说道。
  “什么事情?”秦海紧张了起来。王鸿生不会凭空让女儿打电话打到秦海这里来,这个举动本身就是不同寻常了。
  王哲奕道:“其实,这件事主要是和我爸爸相关的,不过他说你也在参与这件事,所以让我向你直接通报一下。据我们在秘鲁这边的内线了解到的情况,美国有一个介子基金,正在全球各地收回资金,准备投向中国市场。他们原来在秘鲁投入了5亿美元,用于炒作秘鲁的铜矿,现在计划还没有完成,就已经撤资了,为此还蒙受了不少损失。从这个情况来看,他们对于进军中国市场的事情,决心非常大,想要得到的东西也非同寻常。”
  “你是说……他们想到中国来炒作钢材!”
  秦海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能够让王鸿生要求女儿直接给自己打电话通报的事情,必然是与钢材相关的。
第四百九十章
不信这个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