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416

  在材料学院的会议室里,周林磊笑呵呵地对秦海说道。
  “咦,人是你们部队抓的,我根本都没在场,而且还有不在场的证据,你们凭什么说我黑啊?”秦海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抵赖道。
  “正因为如此,我才发现你黑呢。”周林磊道,他是一个老实人,又生活在军工系统里,对商场上这些尔虞我诈的事情见得少,这次与秦海合作坑了刘序平,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最初在冀明初那里见到秦海的时候,他还觉得秦海其人挺温文尔雅的,想不到收拾起对手的时候如此不择手段。
  当然,对于刘序平这种数典忘祖的家伙,周林磊坑他一回是丝毫没有歉疚感的,所以他才会对秦海如此轻松地开着玩笑。
  所谓田如芝与秦海在红泽宾馆见面开会的消息,完全就是秦海一手策划出来的。陈昊派人监视红泽电机厂的事情,秦海在第一时间就已经获悉了,毕竟陈昊也不是什么职业特工,做点事留下的破绽实在是太多了。一开始,秦海还打算继续装聋作哑下去,和刘序平、陈昊他们慢慢地耗着。后来见陈昊安排下了越来越多的人手,连材料学院里的学生都有与他通风报信的,秦海就急眼了。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自己做点事情,成天要防备着被别人发现,这种感觉实在是太不舒服了。于是,秦海与田如芝、周林磊等人一商量,便布了一个局,等着陈昊、刘序平往里跳。
  秦海从京城回红泽,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秦海却刻意让驻红泽的办事处大张旗鼓地派车去机场迎接。与此同时,又放出了田如芝、周林磊、孙玉智等人要前往红泽宾馆去开会的消息。这些消息故意让陈昊的线人得知,从而给陈昊、刘序平造成了一个秦海要与田如芝等人秘密会面的错觉。
  在红泽宾馆,开的是一个真正的军方技术研讨会,也的确涉及到了航母、电磁弹射等问题。不过,会议的密级其实并没有多高,只是请了驻安河的海军某部几名军官,以及几家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讨论的话题仅限于弹射技术的概念分析,甚至还有几分科普的成分在内。
  饶是如此,刘序平突然闯入这样一个会场,并且进行了拍照,这个事件也足够恶劣了。说轻说重,完全取决于周林磊一个人的意见。如果周林磊要说他们讨论的话题属于绝密,那么刘序平所犯的罪行,足够他在牢里呆上十几年了。
  还好,周林磊和秦海都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他们知道,刘序平其人虽然可恶,但也只是人品欠费的问题,到不了要动用国家机器对其进行严惩的程度。在把刘序平结结实实地吓唬了一通之后,周林磊卖了一个面子给小仓光政,让小原会社出面具保,把刘序平给放出去了。
  小仓光政去保刘序平,当然并不是因为有多么仁慈,而只是担心事件发酵会影响到小原会社的声誉。在把刘序平从省军区保卫部领出来之后,他黑着脸数出1000块钱交给刘序平,说道:“刘君,我非常遗憾地通知你,鉴于你犯下的错误,会社已经决定辞退你了。这是给你的辞退补偿金,多出来的一点,算是我个人对你表示的歉意吧。”
  “什么!会社凭什么辞退我!”刘序平原本已经被省军区保卫部的连续审讯折腾得精神有些恍惚了,乍听到小仓光政的通知,他只觉得脑子里嗡地一声,像是飞进了无数的蜻蜓。
  “我是为了会社而落入圈套的,这分明就是秦海他们给我们设计的圈套!”刘序平狂呼道。
  小仓光政冷着脸说道:“既然你知道是圈套,为什么还会钻进去?像你这么愚蠢的人,会社还需要留下你吗?”
  “不,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刘序平哀求道,“我这么多年为会社做了很多事情,我对会社是有贡献的。”
  小仓光政道:“会社并没有亏待你,你做过的贡献,会社都已经给你付过报酬了。但是,你应该承认,这一次收购安河电机厂的过程中,你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失败。你把会社的事情当成了个人炫耀的工具,你任用的那个陈昊,完全就是一个废物,而他所以会被你推荐出来,仅仅因为他是你的同学而已。在我把你从中国军方手里保出来之前,我已经把陈昊给辞退了。”
  陈昊是与刘序平一同去红泽宾馆的,但他并没有闯进会议室,而只是在会议室外面缠住了两个守门的保安,所以罪行没有刘序平那样大。那两个保安当然也不是真的被陈昊给缠住了,他们只是配合着唱了一出戏而已,目的就是为了把门空出来,让刘序平去闯。
  胡志忠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替陈昊求了一番情,所以周林磊也就没让军区保卫部扣押陈昊了。不过,他躲过了秦海的算计,却没有躲过小仓光政的追究,在消息一传回安河电机厂的时候,小仓光政就签署了辞退陈昊的命令。
  刘序平的脸色开始由青变白了,他从小仓光政的语气中,听出对方已经不再有可能对他网开一面。他沉默了片刻,幽幽地对小仓光政说道:“小仓先生,这一次小原会社收购安河电机厂的事情,我是全程参加了的。你现在像扔一条狗一样把我扔掉,就不怕我把内幕都转告给安河省政府吗?”
  小仓光政冷笑道:“刘君,我早就知道你不是一个可靠的人。果然,会社还刚刚提出辞退你,你就开始威胁会社了。不过,你这种威胁并没有任何任用,因为你的错误,会社已经没必要再保留安河电机厂了。我刚刚接到通知,会社要求我把安河电机厂重新退还给安河省,让安河省重新去选择并购单位。你现在向安河省政府告密,又能如何呢?”
  “什么,会社要放弃安河电机厂?”刘序平几乎有些不敢相信。
  小仓光政没有回答刘序平的质问,而是懒洋洋地说道:“刘君,我在安河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即日就要返回日本。至于你,现在已经自由了,你可以选择留下或者返回日本,不过这一切都和会社没有关系了。”
  让小原会社放弃安河电机厂,其实是田如芝、周林磊与小仓光政谈的条件之一。刘序平是小仓光政的助手,此人闯进军方的技术研讨会现象进行拍照,可以定性为间谍行为。一旦刘序平成了间谍,小仓光政又如何能够独善其身?更进一步,对方要把小原会社拉下水,也不过就是歪歪嘴的事情。
  小原会社收购安河电机厂,是应春山会社的委托前来搅局。这种事情随手做做也就罢了,要因此而与中国军方交恶,就太不值得了。赛米公司的出现,早已经让小原会社前期的努力化为乌有了,再耗下去,对小原会社来说完全是得不偿失,因此会社总部便决定要激流勇退,从这个泥坑里跳出来了。
  在刘序平被关进省军区的那几天时间里,小仓光政与田如芝进行了秘密谈判,最后达成了一项在目前境况下算是双赢的协议。根据协议,小原会社将以日本国内经济困难为名,向安河提出把安河电机厂进行转让,而赛米公司将以小原会社当初收购安河电机厂时候的支出的80%接盘,随后再将安河电机厂与红泽电机厂进行合并。
  这项协议得到了安河省政府的认可。王贺在得知此事之后,狠狠地摔了几个杯子,但也无计可施。在整个事情的前后,大秦集团都没有出现过,王贺想找秦海的麻烦也没有理由。而小原会社从高调进入到铩羽而归,无疑是让王贺的老脸上添了几道红彤彤的指印。
  小仓光政在办完相关手续之后就离开了。刘序平如丧家之犬一般,不敢在安河再呆下去,最终还是返回了日本。他丢掉了在小原会社的工作,其他的公司也不敢雇佣这种志大才疏之辈。无奈之下,他开始化名给日本刊物写稿,专门编一些诋毁中国的段子,从日本右翼杂志那里骗得一些稿酬糊口。也是造化弄人,十几年后,刘序平的化名居然也混成了网络上的大V,拥有粉丝数百万。不过,有心人注意过,他无论如何批评中国国内的一切,唯独对安河省以及大秦集团的事情始终不敢多说半句,其原因就只有一些熟人才知晓了。
  没有了小原会社的羁绊,大秦集团就可以向合并后的安河电机厂派出管理人员了。省里也不是没看到这一切,但谁又能说赛米公司就不能与安河省的企业进行合作呢?胡志忠带领着自己的团队,重新开始了稀土永磁电机的研发。周林磊给胡志忠提供了一些技术指导之后,也要启程返回自己的单位了。
  不过,临行之前,他还是得去见一见秦海,向秦海索要自己此行的“报酬”。
第六百二十九章
IGBT是大市场
  周林磊跑到安河来给红泽电机厂当临时总工,还帮着秦海唱了出戏坑了刘序平,全都是因为秦海答应替他解决有关航母弹射器的有关技术问题。现在他该干的事情都已经干完了,也到要求秦海给予回报的时候了。
  “秦总,我一个堂堂的航母工程师,跑来给你们这样一家小电机厂跑龙套,你这个当董事长的,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吧?”周林磊努力装出一副很有江湖经验的样子,向秦海说道。不过,他那微微有些涨红的脸暴露了他的真相,这老爷子其实真的不擅长于搞这种讨价还价的把戏。
  “周工说得极是。”秦海忍着笑说道,“为了感谢周工给我们帮的这些忙,我们集团特地准备了一些安河的土特产,等周工走的时候,我会安排人给你送到机场去,帮你办好托运,绝对不用周工费什么力气。”
  “土特产?”周林磊连连摆手,“这个我可不要。”
  “怎么,周工是要现金吗?哎呀,这个我们财务上有点不太方便操作,要不我让会计再想想办法?”秦海假意地皱着眉头道,其实这有什么困难的,只是秦海知道周林磊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现金酬劳的,就算秦海想给,周林磊也不会要,所以他才故意这样说。
  果然,周林磊听到现金二字,更加窘了,脸都变成了酱紫色:“小秦,你可千万别这样做,我是受冀老的指示来给你们帮忙的,这也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拿了你们钱,那就是犯纪律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
  “你不要土特产,又不要现金,那周工刚才说表示表示,是什么意思呢?我怎么不太明白啊。”秦海说道。
  周林磊讷讷地说道:“这个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吗……你在冀老那里可答应过我不少事情,现在你的问题解决了,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怎么帮我们部队解决问题了。”
  “哈哈,原来是这事,周工你早这样说,不就得了?”秦海哈哈笑着说道。
  “你个小秦,我就知道你肯定能听懂,你就是故意逗我这个老头子,对不对?”周林磊佯装恼火地斥道,他今年50多岁,在秦海面前倒也能够自称是老头子了。当年不时兴扮嫩,大家都是以老为荣的。
  秦海知道周林磊是个老实人,一门心思都放在他的航母事业上,于是也不便再装傻了。他点点头说道:“周工,你放心吧,我前几天一回到安河,就已经开始安排这件事了。我了解过了,石墨润滑材料的研究,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预计一年之内就能够见到工业化生产的成品了。超级电容的研究工作,现在已经安排了一个团队。超导研究是京城大学超导研究中心在搞,在京城的时候,我和陈宗则教授谈过,他很有信心。至于稀土永磁材料……”
  “这个我已经和孙玉智老师交流过了,他现在手头正在搞的铈基永磁材料,的确非常有潜力,我对此非常有信心。”周林磊替秦海回答道。
  秦海道:“是的,我也和孙教授谈过了,他说他已经明白你的需求,而且会很快把精力转移到这方面来。”
  “这可太好了!”周林磊脸上乐开了花,“这么多难题,我可是一筹莫展,想不到在小秦你们这里都能够迎刃而解,难怪冀老那么看重你。”
  “呵呵,周工,你还没问完呢,IGBT的问题,你就不关心了吗?”秦海问道。
  “IGBT……”周林磊摇了摇头,“这个难度有点大了,都压到你小秦身上,我都有些于心不忍了。你不知道,那次和你在冀老那里聊过之后,我给研究院打了一个报告,提出在国外采购一部分IGBT元件,研究院已经把这份报告报到科工委那里去了。IGBT的技术,我们最终肯定是要掌握的,但短期内,通过采购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还是可行的。”
  所谓IGBT,是“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的简称,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一种大功率的电子开关,通过控制栅极上的电压,可以实现导通和关断的转换。与机械式的开关相比,电子开关的响应速度可以高达每秒几十万次,而且不会有因为反复开关而损坏的担忧。收音机里的三极管也是一种电子开关,IGBT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三极管,其特点在于耐压更高、电流更大、速度更快以及可靠性更好等等。
  IGBT的概念最早是在70年代末提出来的,80年代初由美国GE公司和RCA公司分别研制成功。从1986年起,IGBT开始得到正式生产并逐渐形成了系列化。在随后这些年,IGBT的技术不断更新,1988年出现的是第一代,称为平面穿透型;1990年出现了第二代,为改进的平面穿透型;1992年为第三代,即沟槽型;1997年出现了第四代,称为非穿透型;2001年出现了电场截止型;2003年出现了沟槽型电场截止型……
  半导体厂商们在IGBT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IGBT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力、石油等国民经济支柱部门,小到变频家电、数码相机、电磁炉等消费电子产品,统统都能够找到IGBT的身影。这样庞大的市场,自然能够引得无数天下英雄竞折腰。
  然而,要掌握IGBT的制造技术,也并非易事。IGBT是一种工作原理非常复杂的器件,几乎集成了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结构。要制造出满足要求的IGBT器件,涉及到光刻、氧化、离子注入、热扩散、淀积多晶硅等一系列的微电子制造工艺。为了降低导通电阻,工程师们不断降低单元胞的尺度、增加并联的元胞数量,为此,IGBT的制造工艺规则从5微米下降到了0.5微米,而晶片尺寸则由4英寸提高到6英寸、8英寸。
  所有这些生产工艺,对于当年的中国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几乎没有在短期内形成突破的可能性。也正因为此,周林磊并不对秦海寄予太多的希望,在他看来,秦海能够解决超级电容、超导线圈、永磁材料等障碍,就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了,再把IGBT这样的困难强加在秦海身上,未免有些太强人所难了。
  听到周林磊的话,秦海笑着问道:“周工,航母弹射器上使用的IGBT器件,可不是寻常货色,国外能卖给咱们吗?”
  “事在人为吧。”周林磊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把握,只能这样回答道,“实在买不到大功率的IGBT,有一些功率相对低一些器件,通过串联的方法组合起来,也勉强能够达到要求了。”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还是受制于人啊,周工真的不想自己掌握IGBT的核心技术?”秦海继续问道。
  周林磊道:“怎么可能不想?可是,半导体加工工艺上的困难有多大,小秦你了解吗?咱们国家的半导体技术和国外的差异可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这方面的技术,也不是随便冲一下就能够冲上去的。”
  “周工说得对。”秦海道,“不过,我们可以试一试嘛,IGBT这么大的市场,咱们完全拱手送给国外,太可惜了。日后咱们要搞自己的输变电技术、高铁技术,如果IGBT这东西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上,人家随便卡一下咱们的脖子,咱们就难受了。”
  “你打算怎么做?”周林磊认真起来了,他听出秦海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秦海道:“我打算双管齐下,一方面动员国内的半导体研究机构和厂家共同攻关,另一方面则是引进技术,缩短我们与国外的差距。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初步形成我们自主的IGBT产业,先满足自己的需要,然后再考虑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引进技术这条路子,恐怕走不通。”周林磊断言道,“其实科工委这边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也找国外几家在IGBT技术上领先的企业谈过,希望能够引进一些技术。可是,人家根本就不愿意和我们合作,涉及到技术转让的问题,一概免谈。”
  “我知道这一点。”秦海道,“国外厂商看准了咱们不掌握IGBT的技术,希望拿这个来向我们卖高价,当然不会愿意转让技术。不过,如果我们直接把拥有这类技术的企业买下来呢?那么转让不转让技术,岂不就是咱们说了算了?”
  “买下来?”周林磊咂舌了,“小秦,你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几家国际顶尖的IGBT生产厂商,都是半导体领域的巨头,别说他们不会出售,就算要出售,以咱们国家的财力,也买不起吧?”
  “哈哈,周工,你还真说对了。不过,这些顶尖的厂商咱们买不起,二线厂商咱们是不是可以试试呢?”秦海笑呵呵地问道。
  “怎么,小秦,你有目标了吗?”周林磊听出了秦海话中有话,忍不住问道。
  秦海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已经盯上了一家,英国的老牌半导体企业,尼斯公司。”
第六百三十章
没落贵族
  英国尼斯半导体公司的CEO斯奈德祖上是一个有爵位的贵族,虽然这爵位并没有传到他的身上,但那股贵族作派他却是继承得一丝不苟。即使是在尼斯公司已经日趋没落,他这个CEO的薪水都不得不一减再减的情况下,他依然保持着像黑天鹅一样骄傲的嘴脸,对着坐在自己办公室里的两位黄皮肤客人摆着贵族的谱。
  “二位,请喝咖啡,这是用山多斯产的咖啡豆手工磨制的,我一向不习惯喝机器磨制的咖啡,我认为其中带有一股……煤炭的味道。”斯奈德向客人招呼道,语气中带着一股浓浓的装叉味道。
  “谢谢。”来自于中国国家安全部门的肖伟浩向斯奈德客气地点了点头,没有介意对方的炫耀。
  “我非常赞成斯奈德先生的观点。”这是一向看不得别人装腔作势的秦海在说话,他笑眯眯地端起咖啡,一边小口地品着,一边说道:“机器磨制的咖啡,的确不如手工磨制的更有自然的感觉,尤其是用火电驱动的机器,磨出来的咖啡口感更是恶劣。不过如果使用水电,勉强还能入口……”
  “噗!”肖伟浩差点就要把嘴里的咖啡喷出去了,你牛,人家只是从机器磨的咖啡里喝出了煤炭味,你连火电、水电都能品出来,真是技高一筹啊。
  “火电……”斯奈德也一下子被秦海给噎住了,他有心想对秦海的调侃表示一点愤怒,可又无从说起,毕竟是他自己先挑起这个话题的,人家不过是顺着他的套路说下去而已。
  “二位在电话里说,你们有意入股尼斯公司,能详细说说吗?”
  在顺了几口气之后,斯奈德决定抛开咖啡的问题,直接切入今天会谈的主题。
  秦海和肖伟浩二人是一星期前从京城飞到英国老牌工业城市伯明翰的。在对尼斯公司的现状进行了一些外围了解之后,秦海直接给斯奈德打了电话,表示自己有意参股尼斯公司。斯奈德正在操心尼斯公司的经营前景问题,听到有人勇当接盘侠,不禁喜出望外。不过,出于贵族的矜持,他并没有马上答应秦海的要求,而只是邀请秦海和肖伟浩到他的办公室里进行面谈。
  秦海这次前往英国,本就是冲着尼斯公司而来的。通过他在国外的庞大关系网,他早就听说了尼斯公司陷入经营困境的消息。尼斯公司是英国颇有实力的一家半导体制造商,虽然与国际同行比起来只能算是二流企业,但其拥有的技术相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绝对是遥遥领先的。如果能够把这样一家企业收入囊中,将能够全面地提升中国整体的半导体制造水平。
  在不少领域里,都可以看到国外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技术比中国整个国家都先进的情况,这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而是因为他们拥有整个西方世界的支撑。就拿尼斯来说,其拥有的高纯度单晶硅生长炉、光刻机、离子注入机等先进设备,分别来自于美、德、意、英、法、瑞典等十几个国家,而同样的设备,如果中国企业想要采购,却是万万办不到的,西方国家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进行阻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