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16

  徐扬虽然没有自报身份,但身上的官威却是掩饰不住的。侯春明感觉到来人的气势非凡,腿肚子便隐隐有些抽筋的征兆了。
第九十四章
柴市长感兴趣的人
  “这位是徐秘书,他是市里柴市长的秘书。”秦海向侯春明介绍道。
  “哦,原来是徐秘书,久仰久仰。”侯春明满脸堆笑,赶紧伸手与徐扬握手。柴培德曾经在平苑当过县长,侯春明就算是位置达不到能够与柴培德产生交集的程度,但至少这个名字是知道的。柴培德的秘书出现,就相当于是柴培德出现了,侯春明岂有不诚惶诚恐之理。
  徐扬轻描淡写地与侯春明握了一下手,说道:“侯主任,我刚才听小秦说,他妹妹要转学的事情,你帮了不少忙,但可能制度上还有点麻烦。这样吧,麻烦你带我们去见一下张校长,有些事情我向张校长解释一下。”
  “好的好的,我打个电话问下张校长有没有时间……啊,不对不对,徐秘书来了,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张校长不管多忙都会放下手里的事情的,这样吧,我马上就带你们过去。”侯春明慌不择言,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话才好了。
  徐扬和秦海对于侯春明的表现都是早有预料的,唯有秦珊,看着刚才还牛烘烘的侯主任一下子变得如此谦恭,心里宛如有无数的羊驼在狂奔而过。
  侯春明领着众人上了楼,来到校长张哲谦的办公室外,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
  “谁呀,进来。”屋里传来一个声音。
  侯春明推开门,喊了一声张校长,没等他介绍徐扬,徐扬已经走前几步,来到了张哲谦的办公桌前,呵呵笑着问道:“张校长忙啊?”
  正捧着一本杂志看得津津有味的张哲谦从杂志后面抬起眼来,看见徐扬,脸上顿时笑成了一朵喇叭花。他扔下杂志,绕过桌子来到徐扬面前,一边与徐扬握着手,一边夸张地说道:“哎呀,是徐秘书大驾光临,怎么不先打个电话呢,我也好到校门口去迎接徐秘书啊。”
  “岂敢岂敢,我知道张校长要教书育人,日理万机,哪敢随便打搅啊。”徐扬也虚套地说着场面话。柴培德在平苑当县长的时候,张哲谦就已经是平苑一中的副校长了。徐扬陪柴培德到平苑一中来视察工作的时候,与张哲谦打过不少交道,所以二人比较熟悉。
  “是啊,这刚开学,事情太多。”张哲谦用烦恼的口吻说道。
  大哥,你刚才看的那本杂志是《读者文摘》好吧,你都有闲心去喝心灵鸡汤了,还说自己事情太多呢……秦海看了一眼刚被张哲谦扔到一边的杂志,不无鄙夷地在心里嘀咕道。
  “有这样一个事情……”双方寒暄过后,徐扬当着众人的面,把秦珊的事情向张哲谦说了一遍。徐扬表示,秦明华的钢铁厂是为军方生产出口军品的,也是受到市政府柴市长高度关注的,秦明华先生的子女上学问题,是涉及到招商引资、出口创汇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希望平苑一中能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予以照顾。
  “侯主任,这个情况你了解吗?这种符合政策的事情,你怎么还要徐秘书亲自跑一趟呢!”张哲谦把脸一沉,开始训斥侯春明了。
  下属的本分就是替领导挡枪,侯春明当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赶紧连声地向徐扬和秦海道歉,说自己政策水平低,不了解情况,以至让上级领导为这样一件小事劳动腿脚,自己实在是罪该万死,不耻于人类……
  “侯主任为了秦珊同学的事情,还是想了很多办法的,这一点张校长不要冤枉侯主任了。”徐扬在旁边替侯春明开脱着,他当然也知道张哲谦训侯春明只是演戏,但关系网上的事情,就需要互相演戏,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干着明知不是那么回事的事情。
  “这样吧,侯主任,秦珊同学转学的事情,你马上带她去办手续。现在高二年级组是罗泽发当年级组长吧?你就把秦珊同学安排在他班上。罗老师是个有经验的老教师,有非常丰富的带班经验,他那个班是尖子班。”张哲谦说道,后面一句话,就是说给徐扬听的了。
  秦珊一直怯怯地坐在秦海的身边,听到张哲谦给她分配班级,她赶紧把嘴凑到秦海的耳朵边,小声地嘀咕了一句。秦海笑了笑,说道:“张校长,我妹妹刚到平苑县,不太熟悉情况,她只和我们青锋厂宁厂长的女儿宁静关系不错。所以我想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侯主任把秦珊安排到和宁静同班,这样有助于她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完全可以!”张哲谦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他把头转向侯春明,说道:“侯主任,你去查一下,看看那个叫宁静的学生是哪个班的,然后就把秦珊同学安排到那个班去……嗯,这样吧,如果那个班条件不太好,就把宁静和秦珊都调动一下,调到罗老师班上去。”
  那年代,教委还没有出台许多这样那样的规定,每个学校都是有尖子班和普通班之分的。张哲谦一开始决定把秦珊安排到尖子班,听说秦珊想和宁静同班,他便直接决定,如果宁静不在尖子班,那就把她也调到尖子班去。
  徐扬一个面子,非但能够让秦珊得到好处,连秦珊的朋友都受到了校长的亲切关怀,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秦海坐在一旁听着,心中唏嘘不已。
  侯春明带着秦家兄妹去办转学手续了,张哲谦关上门,对徐扬小声说道:“徐秘书,我怎么觉得,你更感兴趣的,应该是这个秦海呢?”
  “哈哈!”徐扬大笑起来,“老张啊,难怪柴市长一直说,他当初如果带你去当秘书,比带我要强百倍。关于秦海,我一句话都没说,你居然能看出我对他感兴趣,你这份本事,可真让小弟望尘莫及了。”
  “徐秘书这是打我的脸呢……我们搞教育的,多少还是懂点心理学的嘛。要论给领导出谋划策,我一个教书匠,哪里比得上你徐大秘。”张哲谦连声地解释着。
  徐扬开完玩笑,说道:“你说的是对的,我的确是对秦海更感兴趣。不过,我可不是自己对他感兴趣,而是柴市长对他感兴趣,吩咐我要关注一下他,你懂了吗?”
  “柴市长认识这个秦海?”张哲谦有些吃惊。刚才这会,他看出了徐扬与秦海之间的关系不寻常,还以为秦海是徐扬的什么亲戚。现在听徐扬一说,才知道秦海居然是柴培德的关系。市长的亲友与秘书的亲友,那可就不是一个档次了,幸好自己刚才没有对秦海表现出什么不敬,否则可就无端惹来是非了。
  对于张哲谦的问题,徐扬只是点了点头,没有细加解释。张哲谦自然也就非常聪明地不去追问,他并不需要知道秦海是何许人也,他只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秦海是柴市长十分关注的人,有了这个理由,还需要其他的理由吗?
  宁静恰好就是在张哲谦说的高二年级组长罗泽发带的高二(5)班,倒省去了再让宁静调班的麻烦。侯春明查到这个信息之后,亲自把秦珊送到了班上,把她交到罗泽发的手里,然后千叮咛万嘱咐,让罗泽发务必要把秦珊当成重点保护对象。
  罗泽发不是那么势利的人,他与秦珊聊了几句,对于这个淳朴的乡下女孩子倒是有了几分好感。他鼓励了秦珊几句,然后便把秦珊安排到了宁静的同桌。两个女孩子一见面,自然是真情流露,背着罗泽发猛拍了几记手掌,秦珊心里的委屈自然是荡然无存了。
  把妹妹安顿好,秦海回到校务办公楼,正遇上张哲谦送徐扬出门。秦海向张哲谦道了谢,然后陪着徐扬一起走出校门。
  “徐秘书,今天的事情,多亏你了。”秦海对徐扬谢道。
  徐扬摆摆手:“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不过,小秦,我还是要批评你一句,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一定要主动和我联系。你为咱们北溪市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自己生活上的事情,难道我们还不该为你解决吗?”
  “这些小事,怎么敢随便麻烦徐秘书。”秦海说道,“对了,徐秘书,你怎么会到平苑来了?是陪柴市长一起来的吗?”
  徐扬道:“柴市长这些天有内部学习,所以没时间过来。他让我来平苑,是专门到你们青锋厂去的,柴市长非常关心浦桑国产化配件的技术攻关问题,让我来了解一下进展,另外帮你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那可太好了。”秦海说道,“既是如此,那咱们就回厂去吧。”
  徐扬是带了车过来的,但看到秦海有车,他索性就坐到了秦海的车上,让自己的司机开着车在后面跟着。秦海启动吉普车,载着徐扬向青锋厂开去,一路上向徐扬介绍着青锋厂这段时间的攻关情况。徐扬听着,频频点头,还没到达青锋厂,他已经是满面春风,心情愉快了。
第九十五章
忙碌的青锋厂
  车进青锋厂,徐扬马上感觉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气氛。在韦宝林担任厂长那两年里,徐扬也曾随柴培德来过青锋厂,那时候感觉厂子很清静,大家很悠闲,有点世外桃源的意境。而这一回,他一进厂门就看到厂区的大道上停了四辆大卡车,车上装得满满当当的,几个搬运工正在手忙脚乱地给卡车盖篷布,还有几个人在旁边指手画脚地评论着,众人说话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各种“娘卖叉”之类的省骂也不绝于耳。
  “怎么装个车装了这么老半天,你们的力气昨天晚上都在床上用完了吗!”
  “娘卖叉的韦宝林把篷布都弄没了,我们好不容易才从仓库里找到这么几块,我们容易吗?”
  “篷布没有了关韦宝林什么事,他当厂长的时候你敢这样说吗?”
  “老子早就想说了,就是特莫懒得说……”
  “快点快点,别嚼牙槽了,项厂长一会又要骂人了……”
  他们吵归吵,但干活却是一点也不敢怠慢。大热天里,众人一个个热得汗流浃背,有些人索性脱了背心,光着膀子站在车顶上整理着缆绳,古铜色的臂膀在阳光下闪着油光。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乱?”徐扬坐在秦海的车上,看着这乱哄哄的场面,不禁诧异地问道。
  秦海笑道:“别管他们,这几天任务紧,把司机班和搬运班都累趴了,他们吵架就是泄泄火,一会发车了就好了。”
  “这是哪的任务,怎么会这么紧张?”徐扬又问道。在工业系统里,大家还都沿习着计划经济年代的语言习惯,把产品称为“任务”。
  秦海道:“这是萧科长从海东省揽来的业务,一共是10万块钱,在以往相当于青锋厂小半年的工作量,宁厂长和项厂长要求车间一个月就完成,大家都忙疯了。”
  “我知道这件事,好像这些业务是你揽来的吧?”徐扬说道,上回宁中英去市里向柴培德汇报工作的时候,已经说过海东省的这笔业务了。这是秦海答应帮海东省的江洲机械厂解决技术问题,江洲机械厂作为交换,从海东省经委那里替青锋厂争取到的跨省采购订单。
  秦海对此事倒也不否认,他说道:“我只是帮了他们一点忙,他们为了表示感谢,就给我们找了10万块钱的业务,具体的细节是萧科长去谈的。”
  徐扬道:“既然是人家为了感谢而提供的业务,你们可以做些选择,为什么要承接这么紧张的业务呢。10万块钱的业务,放到几个月来做不是更从容一些吗?”
  秦海笑道:“青锋厂以后是别想有从容的时候了。宁厂长要求车间把这些订单抓紧完成,是为了腾出设备来做出口日本的旋耕刀片订单。足足100万片的业务,都快把项厂长给愁死了。”
  “什么,日本那个旋耕刀片订单签下来了?”徐扬惊喜地问道,这种出口订单的意义,可比给海东省做业务要大得多了。他一直以为这种订单怎么也得拖上几个月,想不到青锋厂已经开始准备生产了。
  秦海解释道:“我们请来了工学院的李林广教授,他带着几个老师以及一些学生夜以继日地攻关,已经把刀片钢材二次熔炼的技术问题解决了,冶炼出来的钢材品质良好,再加上我们改进了刀口的堆焊技术,刀片使用寿命已经超过了1000亩。
  前几天,我们已经把刀片样品发到了浦江,福冈会社那边收到刀片之后,会进行相应的检测,只要检测合格,他们就会下订单。
  我们发货之前,已经对刀片进行过检测,确认品质已经达到福冈会社的要求,因此他们下订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我记得你们说一片刀片是卖350日元,100万片就是……”徐扬有点算不过来了,作为一个文科生,要算这种9位数的乘法是有些难度的。
  “一共是3.5亿日元,相当于140万美元左右。”秦海替徐扬把结果算出来了,这时候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大概在250比1的样子。
  “我的天啊,140万美元……这是你们一家农机厂的出口创汇,简直是……”徐扬忍不住有些心惊。去年安河省全省的出口创汇只有5亿多美元,而且主要是来自于矿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一家工业企业能够有140万美元的出口额,绝对是放了一颗卫星的感觉了。
  “呵呵,这还只是开头呢。”秦海不以为然地笑着,驾驶着吉普车绕过正在装货的卡车,驶进了生产区。
  青锋厂的生产区有金工、铸造、装配等几个车间,还有仓库、配电间、水塔等各种附属设施。在生产区的一角,徐扬看到了一座用毛竹作为支撑、篾席作为墙壁和屋顶搭起来的大棚子,从篾席的新旧程度来看,这座大棚子搭起来应当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秦海直接把吉普车开到了大棚子的门口,说道:“徐秘书,请下车吧。”
  “这是个什么地方?”徐扬一边从车上下来,一边奇怪地问道。
  “这是我们的材料实验室。”秦海笑道,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道:“据工学院的老师评价,这个实验室的实验条件,比工学院还好。”
  “宁厂长贷到的200万……就盖了这么一个竹棚子?”徐扬以手抚额,郁闷地评论道。
  说归说,徐扬也知道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他在秦海的引导下,走进了竹棚,一下子就被里面的场景给震住了。
  与竹棚外观的简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竹棚里面,井井有条地摆着数十台崭新的实验设备,设备上的烤蓝和镀铬铭牌闪着光亮,晃得徐扬有一种眩晕的感觉。在设备跟前,一群穿着工作服的实验人员正在忙碌着,他们中有年过半百的老者,也有20刚出头的小年轻,其中大多数是安河工学院的师生,还有几个则是青锋厂的技术人员。
  秦海和徐扬一走进工棚,就有两名学生凑了上来,一个喊道:“秦老师,你让我做的压痕实验,我已经做完了,你现在要看数据吗?”
  另一个则说道:“秦老师,你让我做的49号锰钒非调质钢的加工性能测试,我有一点不懂的地方,你现在能给我讲讲吗……”
  “不急不急。”秦海向两个学生摆摆手,然后用手指了指徐扬说道:“有领导过来视察咱们的工作,我得先带领导去见一下李老师。”
  “哦,李老师在硬度实验台那边,和宁厂长和冷科长谈事情呢。”两个学生指点着,然后各自返回自己的位子,继续做实验去了。
  “这些都是工学院的学生吗?”徐扬随着秦海向硬度实验台的方向走,边走边随口问道。
  “是的,他们都是李教授带来的学生,他们一半时间在钢铁厂参加炼钢,一半时间在这里做实验,也算是劳逸结合。”秦海说道。
  “哪边算劳,哪边算逸呢?”徐扬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