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451

  “五大压缩机组呢,你们能接几项?”冯啸辰追问道。
  “这个……恐怕有点难度。”邓宗白讷讷地说道。
  所谓五大压缩机组,是指空气压缩机组、天然气压缩机组、合成气压缩机组、氨气压缩机组和二氧化碳压缩机组,这是大化肥设备中最核心的装备,也是制造难度最大的装备。制造这样的装备,考验的是材料、制造工艺、加工精度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恰恰都是中国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
  邓宗白对于本企业的能力是心中有数的,他知道在短期内要想突破这些障碍,几乎没有可能性。而滨海那边又不可能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所以他只能是选择放弃这些设备了。
  “那好,能不能请邓厂长写一个材料,把你们能够承担的部分列出来,作为我们和日方谈判进行合作制造的内容。至于五大压缩机组,我们可以要求日方转让技术,新阳二化机要会同其他几家大型化工设备企业,用最短的时间突破现有的技术障碍,尽快掌握五大压缩机组的制造技术,你看如何?”冯啸辰问道。
  “完全可以。”邓宗白松了一口气。这种由自己点菜的事情,实在是太轻松了。五大压缩机组他们做不了,那些合成塔、气提塔之类的,他还是有把握做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直径好几米粗的大家伙,虽然利润不能与压缩机组相比,但也足够让新阳二化机吃得饱饱的了。
  没等他高兴完,冯啸辰又问了一句:“对于你们承诺可以承担的部分,一旦与日方达成协议,你们就必须按时按质地完成,这一点能够做到吗?”
  “当然能够做到,我老邓愿立军令状。”邓宗白拍着胸脯说道。
  冯啸辰道:“那就太好了。我考虑了一个方案,正准备和王司长、牛司长他们商量。我想,这一次引进工作,所有由日方分包给国内企业负责的设备,一律采取包干制。前期的货款作为企业的欠款,必须等设备交付日方验收合格后,才转为企业收入。如果企业提交的设备不能达到日方提出的质量要求,返工之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交贷的,货款将一律追回。”
  “你说什么?”邓宗白瞪圆了眼睛,“追回货款?”
  “是啊。”冯啸辰坦然地说道,“你们的产品如果不合格,客户为什么要付款?非但不需要付款,你们还要按照合同要求赔偿项目违约金,因为你们提供的产品不合格会导致项目延期,客户是要遭受损失的。除此之外,国家投入用于给你们更新设备的资金,以及购买国外专利所花的资金,都要签订责任书。如果你们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掌握引进技术,或者制造出来的产品达不到引进时的要求,这部分款项国家也要追回。”
  “这个条件我们不能接受。”邓宗白急赤白眼(1)地说道,“这简直就是不平等条约嘛,我如果接受了,不就是丧权辱国了吗?”
  冯啸辰道:“我怎么没看出有什么不平等的?你们造出来的东西如果质量过关,按时提交,没人会扣你们一分钱。如果你们的质量不过关,提供的是次品甚至废品,客户有什么理由给你们钱?至于说引进设备的投入,本身就是用来帮助你们形成生产能力的,现在设备投进去了,你们却不能完成任务,国家的钱不就白投了吗?向你们追回有什么不对呢?”
  “我不会答应这个条件!”邓宗白恼火道,他刚才还觉得冯啸辰好说话呢,没想到冯啸辰还有这样的狠招,这几乎就是要致新阳二化机于死地嘛。
  关于引进技术的问题,邓宗白心里是真的没底。在以往,他们也不是没有引进过外面的技术,有些技术很快就变消化吸收了,有些技术则出现了消化不良的情况,甚至一些国家花费了大量外汇采购进来的设备,现在还在车间里睡着大觉,没有发挥作用。但不管是成功与否,他们都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充其量就是妙笔生花地写个材料,把成绩吹大一点,把失败归于客观原因,事情就过去了。哪有什么追回投资的事情。
  大家喜欢引进技术,是因为引进技术这件事对厂子有百利而无一害。引进成功了自然是皆大欢喜,引进即使失败了,厂里也不需要付出一分钱的代价,这样的事情谁不喜欢呢?可照着冯啸辰的方案,厂子非得赔得当裤子不可。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退出,不揽这个瓷器活了。”邓宗白斩钉截铁地说道。
注释:
(1)亦写作“急赤白脸”,意思是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示例如下:
她把气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脸的呀!(老舍《离婚》六)
第二百四十二章
担心是多余的
  在冯啸辰与邓宗白摊牌的时候,日本化工设备协会的办公室里,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
  “中国人这是讹诈,我不相信他们会拒绝采购我们的设备。”
  说话的是日本秋间化工机株式会社的副总裁米内隆吉,他是一位50来岁的粗短汉子,满脸横肉,脾气急躁。
  刚才乾贵武志向大家通报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称中国考察团提出了要求日方转让相关技术的要求,以此作为引进化肥成套设备的条件。如果日方不能答应这个条件,中方就将放弃这一次的采购计划。听到这话,几名被邀请来商议对策的日本化工设备制造商都急眼了,米内隆吉是蹦得最高的一个。
  森茂铁工所的董事长川端弘嗣稍微老成持重一些,他向米内隆吉笑了笑,说道:“米内君,你不要着急,我觉得,我们还是认真分析一下中国人的意图为好,不要轻率地下结论。”
  “他们的意图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学习我们的制作技术,以便有朝一日能够取而代之。”米内隆吉说道。
  “我觉得米内君的这个担心是多余的,中国人的技术水平和我们相比,差出了一个世纪,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他们能够取代我们。”池谷制作所的销售总监内田悠说道,他说话的语气和他的名字一样,都是慢悠悠的,透着一种傲慢之意。当然,大家都知道他的傲慢并不是冲他们这几位同行来的,而是针对于这些天访问过他们各自工厂的中国考察团。
  川端弘嗣摇摇头道:“我的意思不是这个,我是说,他们向乾贵理事长传递的信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我们拒绝向他们转让技术,他们是否真的会放弃这一次的采购。”
  乾贵武志道:“我感觉,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性是真实的。我与那个郑斌认真地谈过,我能够感觉到他受到了来自于上层官员们的压力。据他表示,有关从日本获得技术的事情,已经被列入了中国政府的工作计划,按中国人的话说,这是一项政治任务。”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的决心将是非常大的。”内田悠道,看到几位同行没有反应过来,他便开始卖弄起自己对中国的了解了,“你们要知道,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政治的国家。一件事情,如果和政治挂钩了,那么它的重要性无论如何高估都不为过。乾贵理事长说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据说中国政府推出了一项重大装备自主研发的计划,化肥设备也是他们觊觎的目标之一。”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更不能让他们得逞了。”米内隆吉道,“如果他们掌握了大化肥成套设备的技术,我们将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可如果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取消这一次的采购,我们依然会失去这个市场的。”内田悠反驳道。
  米内隆吉道:“他们怎么可能取消采购?难道他们不需要化肥了吗?”
  乾贵武志叹了口气,道:“米内总裁,你不要忘记了,整个西方世界并非只有我们日本一个国家能够生产大化肥设备。在几年前,中国引进了13套大化肥设备,从日本采购的只有两套,他们更倾向于采购法国、荷兰和美国的设备。”
  “我们的设备,显然是更便宜的,他们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米内隆吉道,这一回,他的声音小了一些,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价格真的是他们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吗?”川端弘嗣问道。
  米内隆吉不吭声了,刚才内田悠已经说过,中国人对于政治上的要求远甚于对经济上的要求,如果中国人在这件事情带有一些政治压力,那么价格的确不是他们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内田悠说道:“米内总裁、川端董事长,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答应向中国人转让大化肥技术,给予他们制造许可证,他们大约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我们的水平?”
  “你是指赶上我们的水平吗?”川端弘嗣问道。
  内田悠摇头道:“不不,我只是说,他们达到我们现在的水平。至于在这之后我们发展了多少,还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之内。”
  川端弘嗣想了想,说道:“以我对中国企业的了解,他们大约需要15至20年时间,才能够达到我们今天的水平。”
  “如果再考虑到产品质量的话,我觉得这个时间还要更长一些,起码是20至30年。精良的日本制造标准,是中国人很难学到的。”米内隆吉说道。
  “乾贵理事长,你的看法呢?”内田悠又向乾贵武志问道。
  乾贵武志沉吟了一会,说道:“这个问题我恐怕很难回答上来。我觉得,以中国今天的情况,用20年时间达到我们目前的水平,可能是有一些难度的。但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不应低估中国人的能力,他们是创造过不少奇迹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答应转让技术,又有什么难处呢?”内田悠轻松地说道,“有20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发展出新一代的技术了,依然可以保持住对中国人的技术优势。而在这20年时间里,我们将占据中国的化肥设备市场。这可是一个有10亿人口的农业国家,他们对于化肥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
  “我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乐观。”米内隆吉皱着眉头道,“当年我们就是这样从美国人那里获得了大型化工装置的制造技术,而到今天,美国人在这个领域已经很难和我们竞争了。我们现在如果培育了中国这个对手,几十年后,他们或许就会成为我们的死敌。”
  “我还没有说完。”内田悠微笑着打断了米内隆吉的话,说道:“我们可以答应他们的条件,但我们应当在供货策略上做一些调整。我们可以对大化肥设备进行降价处理,比如降低5%,甚至10%的价格。与此同时,我们要提高技术转让的费用,让他们觉得自己制造远不如全套进口。一旦他们的官员产生这种念头,那么即使他们出于政治考虑引进了我们的技术,在消化吸收方面肯定也是要打一些折扣的。这样一来,我们预想的20年或者30年的时间,就有可能会拖得更长,比如说50年。大家想想,如果中国在50年后才掌握我们今天拥有的技术,我们有什么必要担心他们的竞争呢?”
  “言之有理!”米内隆吉和川端弘嗣二人同声赞道,他们发现,自己此前的担心的确是跑偏了方向。中国是一个在工业上远远落后于日本的国家,这个国家就算拿到日本的技术,又有多少能力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技术呢?所谓引进技术,不过是中国人出于一种大国情结而给自己找的一个台阶而已,如果引进技术就能够形成自己的技术,那么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发展中国家这个概念吗?
  乾贵武志名为化工设备协会的副理事长,其实不过就是一个高级中介而已。从他的角度来说,能够促成这一次的采购才是最为重要的,至于技术转让之类的事情,各家企业自己琢磨就好了。听到几位厂商的代表达成了一致,乾贵武志颇为高兴,马上把这个信息反馈给了中国考察团。
  “成套设备降价,技术转让费提高……呵呵,小鬼子打的好算盘啊。”
  得到乾贵武志反馈过来的消息,冯啸辰呵呵冷笑。日本人玩这种勾当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人一眼就能看穿。当然,这一手也的确是挺毒的,它会让中国人感觉到造不如买,既然市场上有如此廉价的成套设备,而自己引进技术来制造则需要付出高额成本,那么选择直接引进不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就算诸如新阳二化机这样的企业真的引进了技术,高额的技术转让费分摊到产品上,也会提高设备的造价,最终出现进口设备比国产设备价格更便宜的情况。那么新阳二化机的产品要想卖出去,就只有赔本赚吆喝这一条出路了,从企业这边来说,肯定不会选择这个结果的。
  “引进技术的成本太高,对我们来说也很不利啊。”王时诚向冯啸辰提醒道。
  冯啸辰道:“王司长,围棋上有一句话,叫做‘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日本人如此担心我们引进技术,就更说明我们引进技术的必要性。他们希望我们放弃这个领域,未来只能不断地从日本采购成套装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垄断,用我们自己的装备来实施进口替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是要付出一些成本的。相对自己从头开始研发这些技术,引进的成本依然是很低廉的。”
  “你说得也有一些道理,我想,国家推出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计划,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吧。”王时诚道,“可是,小冯,听说邓厂长扬言不揽这桩瓷器活了,咱们还能照常引进技术吗?”
  “当然能!”冯啸辰道,“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国内并非只有新阳二化机这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大化肥设备,咱们可以搞一个化肥设备大会战,集中全国的力量,吃下这项技术,让日本的美梦化为泡影。”
第二百四十三章
化肥设备大会战
  大化肥设备考察团结束了在日本的考察,打道回府。在冯啸辰的推动下,日本化工设备协会联合十几家日本的化肥设备制造企业与中方达成了初步协议,同意向中国的化工设备企业转让30万吨合成氨设备的全部制造技术,用于换取中方的五套大化肥设备订单。
  双方约定,中方的五套大化肥设备将由几家日本公司作为总包,中国的化工设备企业则作为分包商,承接其中一部分设备的制造任务,在此过程中,日方将向中国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等。
  合作的具体细节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谈判,这就不是考察团的任务了。至于说到中方企业如何受让日方技术,要讨论的问题就更多了。鉴于邓宗白等化工设备企业的代表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些畏难情绪,王时诚决定把这个问题带回国内慢慢研究。
  乾贵武志善始善终,把中国考察团一行送到了机场,又向每位考察团成员都赠送了颇为精美的礼物,考察团便带着日本人民的“深情厚谊”返回了国内。
  “你在日本的事情,王司长都跟我说了。他对你的表现评价很高,专门拜托我要好好奖励奖励你呢。”
  在重装办的主任办公室里,罗翔飞笑呵呵地对冯啸辰说道。
  “奖励就免了吧,我还担心我表现得太张扬了,回来以后会挨批评呢。”冯啸辰笑着回答道。
  罗翔飞道:“张扬一点有什么不好的?想做事情,就得张扬一些。当然啦,我也不是说不需要考虑一下策略,策略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工作有热情,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在这一点上,你的确没让我失望啊。”
  冯啸辰道:“职责所在。我既然是代表重装办去的,自然就要把事情办好,否则哪有脸回来见您啊。”
  两个人说了几句客套话,罗翔飞收起调笑的表情,严肃地说道:“大化肥的事情,还真有点棘手啊。用户方面不愿意接受国产设备,希望全盘引进。制造企业这边呢,又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只想着靠国家的保护来赚些轻松的钱。这一次你们虽然迫使日方答应了转让相关技术,但如果受让技术的企业措施跟不上,结果恐怕会是差强人意的。”
  “的确如此。”冯啸辰道,“从新阳二化机的情况来看,与秦州重型机器厂完全不同。秦重方面,以胥总工、崔总工为代表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有赶超国际先进技术的决心和勇气,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能够把事情做好。而新阳二化机这边呢,就我和邓厂长接触的情况来说,他们只是一味地强调困难,只答应承接一些国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部件,不敢去碰五大压缩机组这样的硬骨头。”
  “五大压缩机组本身也的确是有难度的,他们不敢碰也有他们的道理。”罗翔飞说道。他本来就是一名技术型官员,在担任重装办副主任的职务之后,便开始关注各个项目里的技术问题,所以对大化肥成套设备的技术难点有一些了解。
  冯啸辰道:“再难咱们也得啃下来啊。咱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设备不攥在自己手上,实在是太被动了。”
  “那么,你是怎么考虑的?”罗翔飞问道。
  冯啸辰道:“我在日本的时候,就琢磨过这件事。我觉得,热轧机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到目前为止进展是比较顺利的,企业方面的信心也很足,这种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大化肥设备的引进与热轧机有所不同,一是咱们在化工设备方面的基础较差,引进和消化吸收的难度比较大;二是几家骨干企业的积极性不足,我们无法完全依靠他们的自觉性来完成国产化任务。鉴于此,我们应当设计另外一种模式,比如就叫做大化肥模式吧。”
  “叫什么名字不重要,叫成冯啸辰模式也是可以的。”罗翔飞半开玩笑地说道,“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吗?”
  冯啸辰笑笑,说道:“可别拿我的名字来命名,这是会给我拉仇恨的。我的想法是,对于大化肥设备,咱们可以采取全国攻关的方式,像当年石油会战一样,搞一场化肥设备大会战。我们要集中系统内以及系统外的企业,再加上高校、科研院所等等,立下军令状,几年之内拿下五大压缩机组,打破外国的垄断。”
  “大会战这个提法,会不会显得太落伍了?”罗翔飞问道。时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谈改革,像“大会战”这种带着明显政治色彩的说法,的确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冯啸辰不以为然地说道:“一种模式如果有效,就谈不上落伍不落伍的。咱们是后进国家,要想和发达国家竞争,必须发挥我们制度上的优势,那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看出日本人的想法了,他们认为我们的企业没有能力消化包括五大压缩机组在内的核心技术,所以才敢答应向我们转让这方面的技术。咱们就应当反其道而行,利用他们转让技术的机会,集全国之力消化掉这些技术,给他们一个有力的回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