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精校)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451

  科尔弗用一种规劝的口吻说道,也许是在罗冶当专家养成的习惯,他说话的时候略微带着一些高高在上的姿态。冯啸辰倒是没和他计较这一点,他能够感觉得到,科尔弗这样说的时候并没有带着恶意,相反,他还是非常真诚地希望中国不要走美国的老路,这应当算是一种好意吧。
  “科尔弗先生,非常感谢你的规劝,我们会努力避免环境污染的。”冯啸辰装出诚恳的样子说道,心里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饱汉不知饿汉饥,说的正是科尔弗这种心态了。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大家关注的重点自然是在环境上。而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发展经济才是重中之重,谁会在乎污染呢?
  时过境迁之后,大家可以说什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样的话,而事实上,除了这条弯路之外,地球上何曾出现过其他的捷径?
  冯啸辰也懒得与科尔弗去争论这个话题,他能够看得出来,科尔弗就是一个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1),从来不知道啥叫艰苦奋斗,跟他解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完全就是对牛弹琴。
  科尔弗却没有注意到冯啸辰的敷衍,他见冯啸辰接受了他的话,心里很是高兴,也就愈发地眉飞色舞起来:“除了空气之外,最让我喜欢的,是你们中国的饮食。我卖糕的,中国的饭菜真是太好吃了,我从来不知道食物能够有这么多种做法。亲爱的冯,你知道吗,当我吃到食堂大婶做的水煮牛肉的时候,我都哭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是不是太辣了?”冯啸辰笑着问道。
  “当然当然,辣是一个方面,不过,我并不完全是被辣哭的。我是觉得,我一个人在这里吃这么美味的中国饭菜,而我的父母,还有我的祖父母,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我真是太不孝顺了!”科尔弗表情夸张地说道。
  陈邦鹏、王伟龙也都是懂英语的,乍听到科尔弗的话,他们都是愣了好一会,没理解是什么意思。待到听明白了,两个人都是哑然失笑,也就是碍于科尔弗是个外国人,他们不便于瞎开玩笑,否则肯定要揶揄上几句了。
  尼玛呀,你们生活在发达国家,住着大洋房,用着大彩电,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居然还会馋我们的一盆水煮牛肉,还因为自己的爸妈没吃上而难过得哭出来,这不他妈的犯贱吗?
  冯啸辰却知道科尔弗的话是真的,美国人的性格颇为张扬,心思也较为单纯,往往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也不担心被别人笑话。这或许就是一种强国心态吧,他们也知道,无论他们表现得多么幼稚,都不会有人笑话他们,因为他们是来自于美国。
  国家强大了,百姓才有尊严。早些年,中国人到国外去留学、考察,一举一动都要小心翼翼,到西餐馆里吃顿饭,也要看看别人是左手拿叉子还是右手拿叉子,生怕哪个地方做得不好,被人家瞧不起。
  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民族自信也就逐渐提高了。到后世的时候,出国旅游的国人已经不再刻意讲究什么西方风俗,我乐意用哪只手拿叉哪只手拿刀,关你屁事?外国人到中国来吃饭的时候,有几个知道筷子怎么用的,我们不也没笑话他们吗?
  “科尔弗先生,你难道没有想过要到美国去开一家中国餐馆吗?”冯啸辰笑着说道,“我想,这会比你现在的工作更赚钱的。”
  “去美国开中国餐馆?”科尔弗一愣,随即似乎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冯先生,你这个建议真是太棒了。不过,学会做这些中国菜,需要多长的时间呢?我在中国只能再呆1个月的时间,现在开始学习,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
  冯啸辰道:“你可以把罗冶食堂的大婶聘过去当大厨啊,为什么要自己学呢?我想,她肯定会很高兴地接受你的邀请的。”
  “是这样吗?”科尔弗转头去问陈邦鹏,显然是有些动心了。
  “冯处长是跟你开玩笑呢。”陈邦鹏无奈地说道,“就算她愿意跟你去美国,国家也不会放她出去的,现在出趟国多难啊。”
  科尔弗有些失望,他耸耸肩膀说道:“我明白了,你们肯定是担心中国厨艺被美国人学去了吧?我认为你们这种封锁技术的行为是非常不符合国际潮流的。”
  “这个……恐怕不是这个意思。”王伟龙也无语了,这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真是对不上号。
  好不容易把科尔弗打发走了,王伟龙转头瞪了冯啸辰一眼,说道:“小冯,你就别瞎开这种玩笑了,你不知道这个科尔弗会当真的吗?”
  “当真不好吗?你们食堂的大婶出国去当厨师,还能给国家挣到外汇呢。”冯啸辰笑嘻嘻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王伟龙道,可为什么不可能,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冯啸辰认真地考察了罗冶的生产情况,与罗冶的领导层以及工程师、普通工人都进行了交谈,对罗冶引进国外技术并消化、吸收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总体来说,这一轮技术引进的效果是非常乐观的,海菲公司在输出技术方面颇有一些诚意,派出的技术人员也非常友好,在传授技术时毫无保留,有些时候所介绍的技术甚至超出了双方协议的范畴,令中方受益非浅。
  罗冶的领导层讨论了冯啸辰提出的要求,在充分考虑自身实力的情况下,拟定了一个向红河渡铜矿提供电动轮自卸车的质量保障方案,对各项指标作出了承诺,并规定了出现质量问题后的赔偿方案。
  带着罗冶的这份方案,冯啸辰启程赶赴湖西省,准备去会一会那位大家都觉得挠头的邹秉政。
注释:
(1)“新新人类”一词最早起源于与外来文化接轨较为密切的台湾、香港等地区。最前面的“新”是修饰后面的“新人类”,意思是指不同于旧时代的人类,其是现行人类当中最新潮的年轻一族;而单薄的“新人类”一词已经不能够最贴切地表达这类人群的概念,因而在“新人类”前面再追加一个“新”字,巧妙地运用了叠语,颇具趣味性,更能表达该类人群的新风尚。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两袖清风
  红河渡铜矿是一个大型铜矿,位于湖西省的西部山区。从湖西省会振山市到红河渡有铁路相通,但却只有两趟慢车。冯啸辰在罗丘出发之前,给红河渡矿务局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对方告诉他,会专门安排一辆小车到振山去接他,省得他在拥挤的慢车上受煎熬。
  “小冯,你可算是到了!”
  冯啸辰在振山站刚走下火车,迎面就撞上了先他一步到达湖西省的王根基。王根基哈哈笑着,直接给了他一个熊抱,很是亲热的样子。
  “老王,你怎么也到振山来了?不会是专门来迎接我的吧?”冯啸辰与王根基握了一下手,笑着问道。
  在冯啸辰去罗冶考察的时候,王根基已经先去了红河渡铜矿。两个人原本是约好在红河渡碰面的,没曾想王根基居然也跑到振山来了。
  听到冯啸辰的问话,王根基脸上露出一个苦笑,他摆摆手道:“唉,一言难尽,算了,这事一会再说。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是红矿办公室的熊主任,她才是专程来迎接你的。”
  冯啸辰顺着王根基的指示转过头去,面前出现了一位体态丰满、颇有几分姿色的少妇。她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走上前向冯啸辰伸出一只手,说道:“冯处长,你好,我是红河渡矿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熊小芳,是受我们邹局长的指派来接冯处长的,非常欢迎冯处长到我们红河渡来指导工作。”
  “不敢不敢,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冯啸辰握住熊小芳那柔若无骨的手,谦虚地说道。
  “冯处长,从振山到我们红河渡,开车要八个小时,今天已经太晚了,咱们还是先到办事处去住下吧。邹局长已经交代过了,让我告诉你,不要着急,在振山休息几天再说。如果冯处长和王处长想去看看我们湖西省的名胜,我也可以给你们安排一下。”熊小芳说道。
  冯啸辰道:“客随主便,具体怎么安排合适,由熊主任说了算。不过,参观名胜的事情就算了,我们主要是来工作的嘛。”
  熊小芳笑道:“哈哈哈哈,京城来的领导果然工作作风过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啊。不过,工作再忙,也要劳逸结合嘛。这样吧,咱们先去办事处,等到有空的时候,我再陪两位处长去逛逛我们这里的几处名胜,虽然比不上京城的故宫、长城,倒也是有一些南方特色的。”
  大家说着这些没营养的话,在熊小芳的引导下上了红河渡矿务局的车,来到了矿务局驻振山市的办事处。办事处的规模不小,有好几幢两层的小楼,围成一个院子,院子的面积足有十几亩大小。据熊小芳介绍说,办事处除了负责矿务局领导来振山办事时候的接待工作之外,也要为红矿各个部门提供服务。有时候矿务局的运输车队路过振山,也会到办事处来休息,这个院子足够停下20辆大货车。
  到了办事处,开房间休息、便宴招待之类的事情,自不必细说了。一切消停下来之后,冯啸辰回到自己的房间,王根基跟在他身后也进了房间。关上房门之后,王根基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紧接着便发出了一声长叹。
  “唉,小冯,你可算是来了,我可盼了你好几天了。”
  王根基期期艾艾地说道,那眼神里透出的暧昧味道,让冯啸辰忍不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自从上次一道去秦重出差之后,王根基就把冯啸辰当成了自己在重装办里最亲密的小伙伴,甚至隐隐有把冯啸辰视为自家老大的意思。王根基的岁数比冯啸辰大了十岁,家庭背景也很硬,平日里颇有一些骄娇二气。不过在见识了冯啸辰的能耐之后,他就完全折服了,在谁面前装牛气,也不敢在冯啸辰面前装。
  像王根基这种二世祖,从小到大都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算是没长大的孩子。这种人一方面容易桀骜不驯,另一方面又特别容易对强者产生依赖感。冯啸辰在王根基面前,便是一个这样的强者,王根基遇到麻烦事情的时候,总会首先想到向冯啸辰求助。
  这一次,罗翔飞派冯啸辰和王根基两个人一起去红河渡解决接收国产自卸车的事情。冯啸辰先去了罗冶,考察自卸车国产化的情况,王根基则是只身一人来到了红河渡。王根基原来的打算很美好,他觉得邹秉政是个老革命,只要他搬出一些老关系来,邹秉政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会答应自卸车这件事。谁曾想,邹秉政这家伙油盐不浸,王根基软磨硬耗了好几天,也没个效果,让他郁闷不已。
  “他是什么理由呢?”
  听王根基讲完在红河渡的情况,冯啸辰问道。对于这个结果,冯啸辰并不感到意外,在此前,冷飞云、王伟龙等人都已经来做过工作的,罗翔飞也给邹秉政打过电话,邹秉政都没有松口。像这样一个人,王根基希望凭借显摆一下家族背景就让他屈服,实在是想得太简单了。
  “什么理由,就是说国产货不可靠呗。”王根基愤愤然地说道,“他说了,国家派他到红河渡铜矿来,是让他多采矿,满足国家需要。除了国家利益之外,谁的面子他都不看。除非国家把他这个矿务局局长的职务撤了,否则他是绝对不会答应接收罗冶那批国产车的。”
  “他真有这么硬气吗?”冯啸辰好奇地问道。
  王根基点点头道:“老头子的确是个老革命,他妈地比我家老爷子还要革命得多。我家老爷子多少还会照顾一下老关系,这个姓邹的老梆子(1),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冯啸辰不以为然地说道:“没准他只是对你的关系不感兴趣呢?你凭什么认为他对谁的面子都不在乎?难道他就没有什么私心吗?”
  王根基坚定地摇摇头道:“没有,这老家伙除了生产之外,六亲不认。这么说吧,你还记得你今天是坐什么车到办事处来的吗?”
  “车?”冯啸辰有些诧异,他回想了一下,说道:“不就是吉普车吗?有什么特别的?”
  “这还不特别?”王根基道,“你见过哪个这么大的单位办事处还用吉普车的?”
  “呃……”冯啸辰有些语塞了。这两年,国家一直在搞简政放权,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不断增加,原来控制得很紧的汽车进口也被放松了,许多有钱的单位趁机把老旧的国产吉普车都换成了进口的小轿车。
  红河渡铜矿生产的矿石,大部分都是用于出口换汇的,而铜矿的生产设备则有相当部分来自于国外。尽管这些进出口业务都是由专门的贸易公司负责的,但作为近水楼台,红河渡矿务局要想从国外进口几辆小轿车,实在是很容易的事情,随便找个什么理由也就能够办到了。
  如果换成其他的一个单位,有这样的机会,至少会把领导的座车以及办事处的接待用车换成进口车,比如林北重机的厂长冷柄国坐的就是一辆进口的皇冠车,其驻京采购站也换了一辆菲亚特,原来的国产吉普就只是给吴锡民这样的小干部用用了。
  冯啸辰到红河渡来联系工作,算是上级部门的领导,从矿务局专门派一名办公室副主任来迎接这一点看,也知道他们对冯啸辰还是比较尊重的,没有刻意冷落他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办事处派出的车子也只是吉普,就足以说明他们并没有配备进口小汽车。
  “老邹自己坐的就是一辆吉普。”王根基补充道,“红河渡矿务局的那几幢办公楼,还是苏联人在的时候建的,现在都已经破破烂烂了,可老邹就是不同意翻建,连修缮一下都不肯。他说了,国家的钱一分一毫也不能浪费,用于改善职工生活的钱可以花,但用于领导享受方面,多花一分钱都是对人民的犯罪。”
  “这真是他说的!”冯啸辰瞠目结舌。这种话,哪个领导也会说几句的,但说归说,该改善一下办公环境的时候,这些领导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照王根基的叙述,这个邹秉政可不是简单说说而已,他是真的做到了两袖清风了。
  “既然是这样,熊小芳还说要安排我们去参观名胜?”冯啸辰有些不相信地向王根基问道。
  王根基撇着嘴道:“这都是老邹的心眼。今天幸好你没答应,如果你答应了,熊小芳带着咱们俩去那几个地方转一圈,回头老邹就敢把这事捅到经委去,说我们吃拿卡要(2),让经委把咱们俩给弄回去。”
  “至于有这么大的仇吗?”冯啸辰咧着嘴道。中央的干部到下面的企业去调研,接受一点吃喝宴请啥的,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这种事大家都清楚,但却是绝对不能拿出来公开说的。如果邹秉政真的像王根基说的那样,先让熊小芳邀请他们俩去参观名胜,再以此为理由向经委举报他们,这就是赤裸裸的坑人了。自己与邹秉政也是无冤无仇,他至于这样下黑手吗?
  王根基也知道自己说得太夸张了,他解释道:“对咱们俩怎么样,我不敢说。不过,我在红河渡听人说了,过去曾经有部委的官员到红河渡来,提了一些分外的要求,老邹就真的把他们给告了,弄得几个干部灰溜溜的。”
  “看来,对这位老先生,咱们还真得多个心眼啊。”冯啸辰心有余悸地说道。
注释:
(1)东北方言。轻蔑老年人的话,相当于“老东西”、“老不死的”。梆子在这里应该的指的是棺材梆子,也就是棺材板,竹木等做成的中空器物叫梆,棺材符合标准,所以有棺材梆子的叫法,叫老年人,又有辱骂之意。示例如下: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老梆子,你管他妈的什么闲事,你身上也痒痒吗?”
(2)所谓“吃拿卡要”指的是指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利用职务便利向群众索取好处的形象体现。
所谓“吃”,主要是接受被服务群众的宴请;所谓“拿”,一般是凭借管理权,不管群众愿意与否,强拿硬占群众的物品;所谓“要”,通常是主动地采取提要求、暗示等方式向群众要钱要物;而“卡”,则是有意刁难群众,给来办事的群众制造障碍,“卡”的目的多是为了“吃、拿、要”。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两节车皮的难题
  前一世的冯啸辰,干的就是协调关系的事情,对各种各样的人都接触过,也擅长于针对各人的性格特征去确定协调的方法。有些官员或者企业领导,凡事都带着私心,像这样的人,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甚至还能够获得一些额外的利益,他们就会欣然地配合工作。还有一些人,行事都是出于公心,不太考虑自己的私利,但多多少少还是懂得变通的,对于这样的人,只要晓之以理,同样可以说服他们提供配合。
  冯啸辰最怕的,就是王根基所描述的邹秉政这类人,他们完全没有私利,同时还不知变通,可谓是铁面无私,让你找不出一点破绽。这样的人一旦认准了一件事,你哪怕是说破大天去,他们也不会改变初衷,简直就像是一只刺猬,浑身都是利刺,让你无从下口。
  “你说老邹就没有一点弱点吗?”冯啸辰不死心地问道。
  王根基道:“弱点肯定是有的,老顽固,不开窍,这算不算是弱点?”
  冯啸辰摇头道:“这个不算是弱点了,至少不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弱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4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